第51章 钱表姑

桑钱氏平日里去县城时, 时不时会遇上以前认识的人,与她说几句话。

之前张夫人为难他们的事情被传开后,陆陆续续, 还有五六拨人在兰心衣帽店等着她,给她送了些东西。

但桑家几乎没有客人上门。

桑钱氏的娘家离得有些远, 桑钱氏跟弟弟的关系还不太好,两家也就往来不多。

陆盈的娘家更是已经没人。

至于桑家本身, 桑元善没有兄弟姐妹,亲近点的堂兄弟还都已经去世。

再加上他们都在嘉兴, 离得比桑钱氏娘家更远, 因而没有大事, 相互之间不会往来。

桑家在上海县城的故人,都是桑元善以前生意场上的朋友。

人家不缺钱, 愿意免除一些债务, 但没到大老远来乡下看他们的程度。

嗯,桑元善活着时, 还是有人来的, 但桑元善已经没了。

钱表姑, 是桑景云穿越后,第一个来家里的亲戚。

“我家里的孩子年纪越来越大,眼瞅着要娶媳妇,我就琢磨着出来干点啥, 挣点钱。”钱表姑简单说明来意, 又把自己背篓里背着的各种蔬菜拿出来, 还拿出一袋约莫十来斤的糯米:“都是自家种的东西,不值什么钱,拿来给你们尝鲜的。”

桑景云有原主记忆, 对钱表姑的印象本就不错,聊了几句后,印象更好。

这个时代一些底层百姓,因为没读过书的缘故,语言表达能力不太行,做事也总做不好。

她时不时去隔壁工地逛,就注意到谭峥泓从棚户区请来的小工里,有那么几个特别“笨”,总是干不好活儿,还死犟死犟的。

泥瓦匠反复吩咐他们的事情,他们好似听不见一样,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

但钱表姑不是这样的人,瞧着挺活络。

在钱表姑跟他们打听隔壁孤儿院的情况后,桑景云更是无比确定这一点。

“表姑,你想去孤儿院工作?”桑景云问。

钱表姑道:“对!我原本是想去县城找活儿,看能不能做个帮工的,但大姑在路上的时候,跟我说起孤儿院的事情,我就想去孤儿院试试。”

桑景云道:“孤儿院快盖好了,等收留孤儿后,肯定要雇佣一些妇人去照顾孩子,虽然谭少为了帮助穷人,倾向于从棚户区雇人,但表姑你手脚若是勤快,他一定愿意留下你。”

钱表姑眼睛亮了:“等明儿个,我就去问问。”

桑景云笑起来:“表姑你可以先去帮忙干点活。”

“我就是这么打算的。”钱表姑一拍大腿。

他们正说话,就听到了桑景英和桑景雄的声音。

桑钱氏是上午去娘家的,在娘家吃了顿饭,待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但因路有些远,现在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桑学文早已将饭菜做好,见两个儿子回来,就去盛菜端饭。

荤菜就是中午做的油豆腐炖肉,素菜是炒青菜、红烧萝卜丝和海带汤。

桑家如今,一直是这样的伙食,比以前富贵时要差一些,但已经超过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家庭。

钱表姑就被惊了惊。

她上门做客,不好意思夹肉吃,就只吃油豆腐,还是桑钱氏给她夹了一块肉,她才依依不舍地吃起来。

桑景云上辈子不理解,老一辈为什么喜欢给人夹菜,来了这个时代之后,才总算明白。

这时,很多人去别人家后,是不好意思动筷子的。

吃过晚饭,桑钱氏让钱表姑去她们的房间睡觉,但钱表姑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她将桑家灶台后的位置整理了一下,铺开用来做饭的稻草,又把自己带来的薄薄的被子放上面,打算在这里睡觉:“睡这里挺好的,我在家也是这么睡的。”

这时出门去远一些的亲戚家,若是要留宿,都是这么睡的。

他们家也确实没有多余的床。

桑钱氏最后拿了一床被子给她——她自带的被子实在太薄,不够保暖。

这天晚上,桑景云从桑钱氏那里,知道了一些钱表姑的事情。

桑钱氏曾经是家中长姐,她辛苦带大弟弟妹妹,还给弟弟娶了媳妇,结果弟媳一进门,就开始看她这个大姑姐不顺眼,想把她嫁出去。

想把她嫁出去就算了,她那个弟媳还以她年纪大了找不到好人家为理由,想让她嫁给她弟媳那个又瘦又小,娶不上媳妇儿的哥哥。

她弟弟不敢替她做主应下婚事,但也没反对,和她弟媳一起劝她。

桑钱氏当时就意识到,这个家自己再待着会讨人嫌。

她弟媳那个哥哥,力气比她还小,干不动活,人也笨,这样的人,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嫁的。

于是,她自己去找媒婆,让媒婆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对象。

媒婆给她介绍了桑元善。

桑元善年纪大,但他有钱!

桑钱氏听过桑元善的条件,见了桑元善一面,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门婚事,之后也从未后悔过。

若是不嫁桑元善,她在乡下怕是连吃个肉都难,也不见得能活到这个年纪。

她们村,她从小一块长大的人,大多已经去世。她那个弟媳,还有她弟媳那个一直没娶上媳妇儿的哥哥,也都已经去世。

说回当年。

她不愿意嫁弟媳的哥哥,自己去找媒婆这件事,让她弟媳妇很不高兴,整日给她脸色看,当时她弟媳妇有孕,她弟弟把她弟媳妇当宝贝,也一个劲儿劝她。

她实在恼怒,就把她弟弟狠狠打了一顿。

后来,她弟弟弟媳得知她能嫁去县城有钱人家,是想跟她缓和关系的,但她不乐意。

之后很多年里,双方没有断绝关系不相往来,但关系一直淡淡的。

不过桑钱氏对弟弟的几个孩子还不错,他们成亲时,都随了分量不轻的礼。

当然这是对农村人来说的,对当时的桑家来说算不得什么,那年头,桑学文出去玩一回,可能就要花那么多钱。

因为她还算大方,她弟媳又在几年前没了,所以桑元善去世,桑家最困难的时候,她弟弟借了她一笔钱。

桑钱氏的弟媳生了两儿一女。

他们夫妻两个只喜欢儿子,对钱表姑不太好,但桑钱氏很喜欢钱表姑。

可惜,钱表姑命不太好,她出嫁五年后,她男人突然生了重病,花光积蓄也没治好,就这么死了,只给她留下一儿一女。

她夫家总共只有一亩旱地一亩水田,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自家吃。

她男人没去世的时候,他们夫妻两个租了五亩水田来种,这样除去自家开销,还能存下一点钱。

但等家里男人没了,只她一个人,是没有余力租地种的,日子就难过起来。

早些年桑家还没有败落时,钱表姑隔段时间,就会背着蔬菜瓜果到桑家走亲戚。

她会留下那些蔬菜瓜果,再跟桑钱氏要一些旧衣服、碎布头之类。

“你表姑手巧,以前从我们绸缎铺拿走碎布后,就缝成各种东西出售,以此挣钱,养活儿女。”桑钱氏知道当初钱表姑来找他们,是想占点便宜,不过她并不介意。

毕竟钱表姑从不贪心,后来他们出事,还又给他们送来蔬菜瓜果,放下就走。

“奶奶,表姑若是能去孤儿院干活,往后就有固定收入了,日子一定会好过起来。”

“对。”桑钱氏笑道。

桑景云第二天起来时,钱表姑早已将自己昨晚睡的地方收拾好,正在水井边打水。

“表姑,早。”桑景云笑着打招呼。

“早,”钱表姑也笑了,“阿云,我去隔壁了。”

这会儿天还黑漆漆的,外面很冷。

但隔壁工地上已经有不少人在。

桑景云跟着钱表姑出去,就见钱表姑拎着水进了孤儿院那已经盖好的大厨房,将水往锅里倒。

“钱大姐,多谢。”谭峥泓留下的两个保镖开口。

他们平日里用水,都是去河里打的,但若是有井水,那肯定更好。

自从跟着他们少爷看了《双面魔君》,他们就有些怕河水了。

那血吸虫病,着实可怕。

“不用谢,又不费什么事情!”钱表姑笑道:“我再去给你们提两桶过来。”

她说完,风风火火就回去拎水了。

这两个保镖则拿火柴点燃柴火,开始烧水。

钱表姑过来后,又帮他们淘洗糙米,并用另一口锅炒咸菜。

这孤儿院,将来大概率会有很多人住,因此厨房很大,里面还砌了一排六个灶台,放了六口大铁锅。

钱表姑帮着炒了一大盆咸菜,见两个保镖打算把咸鱼往粥里放,忙道:“这咸鱼放进粥里,粥的味道就没那么好了,你们不是要烧水?我帮你们处理一下,蒸着吃。”

谭峥泓不缺钱,厨房里也就备了一些调味料,姜蒜也都有,钱表姑拿了大蒜,和咸鱼摆好了一起蒸。

之前,小工们的饭食是两个保镖帮着做的。

他们以前没做过,就一直瞎做。

以至于钱表姑不过就是随便帮着做了做,他们也很满意:“这咸菜炒得真香!”

“咸鱼放粥里确实不好喝,我都吃腻了。”

钱表姑往蒸咸鱼的水里扔进去半个切片的老姜,道:“刚才我进来,瞧见你们在咳嗽,等会儿喝点姜汤,对身体好,外面的人也让他们喝点,这天越来越冷了。”

两个保镖更感谢钱表姑了,还让钱表姑留下吃早饭:“我们这边还有皮蛋和油炸花生,钱大姐你在这边吃吧。”

“不了,我去我大姑家吃。”钱表姑笑道,和桑景云一起往桑家走。

确定后面的人看不见了,钱表姑高兴道:“景云,我觉得我应该能去那边当个厨娘!我都问过了,那些小工包吃,一天还能拿一角,我当厨娘应该也有这个钱,住的话,孤儿院房子那么多,肯定有地方住。”

这年头女人去当厨娘、奶娘、女佣之类,都包吃住,但薪水很低,一般一个月只给两个银元。

若是每天有一角,那一个月下来,有三个银元!

她干上一年,就能给自己儿子攒够结婚的钱。

钱表姑对未来充满期盼,还道:“那谭少爷真是个好人,伙食那么好。”

上海这边水网密布,农村人平日里,也能从河里抓点鱼虾,模点螺蛳吃,多少能沾点荤腥。

但几乎没有人家,是大早上就吃咸鱼的,竟然还有皮蛋和花生……

钱表姑嘴里的口水都冒出来了。

结果等她回到桑家,发现桑家竟然吃得更好!

桑家也喝粥,但用的米更好,每个人还有一个水煮蛋,配粥吃的咸菜里,竟然还放了肉末。

钱表姑都不敢下筷子。

她这人其实脸皮挺厚,比如以前,明知道自己爹娘跟桑钱氏关系不好,她也会选了自家地里品相好的蔬菜,厚着脸皮去桑家。

桑家收了她送去的菜,每回都会给她远超她送的蔬菜的价值的东西,她身上穿着棉袄,就是当年桑钱氏给的旧棉袄。

哪怕是桑元善去世那会儿,她到桑家帮忙,也是想给自己家里省粮食,后来桑钱氏给她一桶米饭,更是让他们家吃了几天饱饭。

现在桑家人对她这么好,她都觉得不好意思。

“表姑,多吃点。”桑景云劝她。

钱表姑长得像桑钱氏,脸盘很大,但人很瘦。

她的手上都是老茧,明明年纪比陆盈要小,看着却比陆盈老了十岁不止。

总之,瞧着挺可怜的。

钱表姑这才吃起来,那鸡蛋,她都舍不得一口吃掉,是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吃光的。

吃完,得知桑景云他们要去县城,钱表姑当即表示自己可以跟着一起去。

桑景云道:“表姑,你可以去隔壁问问那两个保镖大哥,看他们需不需要捎带东西。”

“对。”钱表姑风风火火地去问那两个保镖。

很快,她就回来了:“他们先给了我一角钱,让我买点豆腐豆腐干什么的,给那些小工加个菜。又另给我五角钱和一个陶瓷杯,让我帮他们买一斤黄酒,一杯子的腐乳,再称点炸花生和炸蚕豆。”

桑景云估摸着,那两个保镖要这些东西,是为了晚上喝点。

不管怎么样,买就是了。

去县城的路上,钱表姑一直很兴奋,说个不停,对什么都新鲜。

桑景云见她这样,心情挺好。

钱表姑真的很认真地在生活,她身上有股子劲儿,能感染人。

桑景云觉得,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可以规划一下,换个过法。

桑景云琢磨这件事的时候,租界,费中绪刚打开洪永祥送来的信。

得知桑景云愿意为书版多写至少一万字的内容,费中绪喜出望外。

若桑景云真这么做了,他们出的书的销量,一定会很好!

费中绪拿着桑景云签好字的合同去找总编,同时道:“总编,很多人都想出云景先生的书,幸好我跟她关系不错,让她同意了签合同,经过我的死缠烂打,她还答应为我们这套书多写一万字!对了总编,到时我们还能请那位画《西游记》连环画的画师画个封面,再画几张插图。”

南城书局的总编听到费中绪的话,非常高兴:“中绪,多亏了你!”

费中绪笑眯眯的:“那总编,我有没有奖金拿?”

总编哭笑不得,拿出五个银元给费中绪:“这书你好好做,将来给你百分之一的提成。”

费中绪笑起来,又把桑景云刚写的更新拿给总编看。

总编迫不及待地翻开,越看越震惊:“云景先生不愧是心怀天下的人!”

费中绪今天早上,才拿到稿件和信,还没看过更新。

这会儿,他站在总编身边,看到了《双面魔君》这本书的最新更新,看得目瞪口呆。

书里,孟佑竟然带着一群百姓,推翻了一个武林势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知为何,他竟然觉得这真的可行。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革命……等等,他不该想那么多。

桑景云就是个小姑娘,她这么写,应该只是为了好看。

看主角将那个武林势力的资产分给老百姓,老百姓对孟佑感恩戴德……反正他看得很开心。

总编看完后,费中绪拿着稿件和桑景云写给《新小说报》的信,去《新小说报》编辑部。

然后正好遇到其他出版社的人找到黄培成,想要出版《双面魔君》。

费中绪之前在南城书局总编面前胡诌了一番,说有其他出版社的人想要出版《双面魔君》。

这会儿,他胡诌的话成真了。

而此刻,开医院的冯院长,刚得知了一件让他吓一跳的事情。

上海附近一个村子,发现了十多个患有血吸虫病的人!

这十多人,是症状比较明显,才被看出来的,所以,实际感染人数,应该更多!

他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避免疫情蔓延开!

这一刻,冯院长无比感激云景。

若非云景在小说里写到这种病,让上海的百姓对此有所了解,某个村子有人患病这件事,或许压根不会引起重视。

也许要等死了很多人之后,人们才得知此事。

到那时,再想去控制疫情,就很困难。

冯院长立刻就去找了上海县城的县长,打算说动县长,采取防疫措施。

上海周边的血吸虫病,一定要控制住!

这时,桑景云、桑钱氏还有钱表姑,已经从县城回到家中,谭峥泓也来了工地。

在长袍里穿了高领毛衣的谭少爷,脚上穿着牛皮靴,头上戴了个瓜皮帽,外面还披着一件西式大衣,整个人呈现一种混搭风。

当然,在这个时代,他这副装扮,在很多人看来是时髦的,而且一眼就能让人知道,他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

只是这会儿,这个有钱少爷,又有些狼狈。

一群骨瘦如柴的人跪在他面前,哭哭啼啼的:“小少爷,你帮帮我们,让我们也来这里干活吧。”

“小少爷,我们的日子要过不下去了。”

“小少爷,我家断粮了,也没有衣服,孩子都快冻死了。”

……

桑景云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她第一次见谭峥泓的时候,谭峥泓被一群小乞丐围着,而现在,他被一群成年人围着。

这些成年人,有些还带了自家骨瘦如柴的孩子,瞧着真的很可怜,也难怪谭峥泓觉得难办。

谭峥泓是个还没成年,放现代还在读高中,从小锦衣玉食的小少爷。

他不像这时某些有钱人,不把穷人当人,可以面无表情地跨过路边饿死的孩子,去高档咖啡厅喝咖啡。

他很心软。

“我这边已经不需要工人了,我会给你们提供热粥,你们喝过之后,就离开吧……”谭峥泓不停解释,又让自己的保镖翻译给这些人听。

但这些人想要的,可不止一碗热粥。

在谭峥泓这边做工,不仅包吃,还有工钱!

泥瓦匠的儿子、钱表姑这样家里好歹有点土地的农民都觉得这是个好工作,不要说棚户区的人了。

其实前几天,就已经有人靠着卖惨成功加入小工队伍,现在这些人过来,肯定是因为得知了前者的成功经验。

他们跪着不肯起来,还有人抱住了谭峥泓的一条腿。

“你放开我……”谭峥泓很着急,想把自己的腿抽回来。

但那人虽然瘦,抱腿的力道却很大,他抽不动。

桑景云有些无奈,对谭峥泓道:“你不是有保镖吗?为什么不用?”

谭峥泓这才回过神,对保镖道:“你们快把人拉开。”

谭大盛让谭峥泓的保镖,在谭峥泓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不主动插手谭峥泓的事情。

所以之前谭峥泓没吩咐,他们也就什么都不做,现在谭峥泓吩咐了,他们才上前将那人拉开。

谭峥泓这时候,也意识到自己太软和,没办法让这些人听话,再次对保镖开口:“你们想办法让他们安静一点,别伤人。”

保镖们闻言面面相觑,然后掏出了枪。

这些人瞬间安静,就连桑景云,都沉默了。

这还是桑景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真家伙。

这也让她又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她已经来到一个,跟她上辈子生活的时代截然不同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活下去甚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谭峥泓对自己保镖拿出热武器这事儿,反而很平静。

他身上其实也有。

想到自己之前的狼狈都被桑景云看到,他不好意思地看了桑景云一眼,然后再次对那些人道:“我不想伤人,我知道你们日子过得不好,可以让你们喝一碗热粥再走,但我们这里不招人。”

说完,意识到这些人可能听不懂,他又让保镖重复了一遍。

面对热武器,这些人终于安静了,再不敢有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