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血吸虫病

桑景云来到这个世界之后, 一直觉得这个世界底层百姓的生活,过得太辛苦。

所以,她才会写《大头菜的一生》这篇文章。

而在她写了这篇文章后, 有读者给大头菜捐款,有记者为孤儿们写采访, 也有人想要盖孤儿院。

她作为作者,也该做点什么。

不过对桑钱氏, 她却不是这么说的。

桑景云拉着桑钱氏来到院门外,低声道:“奶奶, 那个带了好几个保镖的小少爷, 想在附近盖个孤儿院, 收留一些孤儿。这孤儿院若是盖在我们家旁边,我们家必然会安全许多, 别人想打我们的主意, 也要三思而后行。”

桑钱氏原先,不明白桑景云为何要将这块地捐出去。

但现下听了桑景云的话, 她觉得极有道理。

张四今天来找他们道歉, 是为了张家的名声, 但他心里,定然是不忿的。

将来,他说不定会反过来,败坏他们家的名声。

现在他们将一块地捐出去, 给人盖孤儿院, 别的不说, 名声肯定会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这房子周围的地,是旱地, 里面还有一小片竹林。

在上海郊区,最贵的地是水田,旱地远没有水田值钱,至于种了竹子的地,那竹子是值钱的,但底下的地不值钱,毕竟想要开垦出来种粮食,会非常困难。

桑钱氏道:“景云,这是你的地,要如何处置,是你的事情。”

桑景云笑了笑,往里走去,对谭峥泓道:“我刚听说你们要盖孤儿院,恰好今日有人来给我赔罪,送我一块地,我便将之捐出,给你们盖孤儿院。”

“哪里的地?”谭峥泓问。

桑景云道拿出地契道:“就我家旁边,大约一亩多点。”

当年张家还住在这里时,附近的这块地,是张家的菜园。

彼时,张家的长工会在外面这块地里,种上各种蔬菜,还有玉米、番薯、甘蔗等,让张家不用去买菜。

但等张家搬走,这块地就荒废了,现如今长着一些杂草,里面还混了些蔬菜,也不知道是种子飘到了这里,还是有人偷摸撒了种子,打算等菜长成再偷偷收走。

之前,桑钱氏其实打过这块地的主意,想在这里种点蔬菜,但他们家只跟张家租了房子,她不好随便动别人家的地。

“这地方不错,不用让那些孩子远离他们熟悉的地方,又能将他们与棚户区隔开,”谭峥泓道,“但你们不用捐,我花钱买就成。”

谭峥泓注意到,桑家家具很少,房子也有些旧。

这家人的日子,明显过得一般。

他不好意思让人捐地,直接买下更好。

桑景云道:“我也看过《大头菜的一生》,我想为那些孩子做点什么。”

谭峥泓对上桑景云的目光,确定这是桑景云的真实想法,当下道:“那就多谢桑小姐慷慨解囊了!”

桑景云道:“改日我们可以定个契书,我将旁边那块地,无偿捐给孤儿院。”

桑景云和谭峥泓商量好这件事后,谭峥泓和洪永祥,便决定离开桑家,前往河对岸的棚户区。

去棚户区之前,谭峥泓问桑景云:“桑小姐,我们的餐食费是多少?”

桑景云报了个公道的价格:“三角。”

因粮食产量低,现如今在上海,粮食的价格很高。

也因为粮食价格高,猪肉鸡蛋的价格都不低。

总之,恩格尔系数很高。

谭峥泓拿出三角钱给桑景云,跟桑景云告辞,和洪永祥一起,去了河对岸的棚户区。

他们乘坐船夫的船来到河对岸后,谭峥泓对吕助理道:“吕助理,你不用上岸了,在此处等我们吧。”

吕助理闻言,先是一喜,紧跟着又意识到不对,连忙叫了一声:“谭少!”

谭峥泓没搭理他,转身离开。

桑景云在谭峥泓洪永祥等人离开后,便回到家里。

桑学文和桑钱氏在洗洗刷刷,桑景云却是把自己之前收拾好放进屋里的纸笔拿出,准备写点什么。

今天看到谭峥泓,她又想起了谭峥泓之前提到的血吸虫病。

她没学过医术,不知道血吸虫病要用怎么样的药物来治疗,更不知道那种药物的制作方法,但有一点她是知道的。

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想了想,桑景云提笔开始写:“血吸虫之患,源自钉螺。钉螺藏血吸虫之幼虫,有钉螺处,常有血吸虫。民众常染疫于田间劳作或河泽嬉戏时……”

近来她有了钱,也就买了很多报纸看。

桑景云发现《申报》有一个副刊,叫“常识”,会刊登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之前她就在上面看到过要如何预防疫病的文章。

据说刊登后,每篇文章稿费一元。

当然,上面的文章都短,桑景云写的这篇《血吸虫病预防》,就只有两百字。

桑景云打算明日就将这文章寄出。

写完这篇文章,桑景云拿出《双面魔君》的稿件,继续往下写。

写着写着,她突然停了笔。

《申报》副刊,大概率不会刊登她有关血吸虫病的文章,毕竟这文章,是没有依据的。

不如,她在自己的小说里写一写?

就写一个武林势力擅长用蛊虫。

他们培养了大量吸食人血,寄生在人体内的蛊虫,起名为“血吸虫”,让其寄生在钉螺体内,再将钉螺放到敌对势力生活的地方。

他们敌对势力的人,不知不觉就感染上血吸虫,然后出现患血吸虫病后的诸多症状,并最终丧命。

他们甚至靠这个办法,将他们的敌对势力全都灭掉。

当然,他们的阴谋会被主角发现,主角还组织人手,灭杀钉螺。

基本情节是这个,具体写的时候,自然不能平铺直叙。

桑景云打算写那个用蛊虫的势力将主角当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将主角绑走用来喂蛊虫。

然而主角在魔教时,曾服用许多毒药锤炼身体,这让他们的蛊虫对主角无用,甚至被主角毒死。

这些人不明白主角为何会这样,将主角带到他们的禁地里,试图研究主角,然后主角便在那里得了宝物,功力更上一层楼……

总之,科普血吸虫的同时,剧情一定要爽。

说起来,此时的武侠小说里,还未出现过蛊虫,这又是会让读者觉得新奇的。

桑景云灵感充足,一口气写了三千字,明日后日要写的剧情,也都全部想好。

而这时,张四爷父子三个,早已赶到镇上。

到镇上后,张四爷立刻让人去酒楼订宴席,又派人去请那些原本跟桑家做生意,现在跟他做生意的人,打算好好解释一番。

张四爷邀请的人,有些已经知道张夫人在大庭广众下为难桑景云的事情,有些还不知道。

但只要有空的,都应邀而来。

那些还不知道这件事的,是压根没多想,那些知道这件事的人,则是想跟张四爷要个说法。

桑元善去世也不过两个多月,张四爷这么快就翻脸不认人,实在过分。

上海县城最好的酒楼门口,张四爷亲自迎客,每个客人到来时,都对他们说明原因:“我今日请大家来,是为了向大家赔罪。昨日我夫人慢待了桑小姐,实在不应该。”

他定了酒楼最贵的酒席,每桌十元,还另加四元点了鱼翅,又准备了上好的绍兴黄酒和洋酒待客。

席间,张四爷一句桑家的坏话都不说,只说自己有错。

那几个对张四爷不满的人见张四爷道歉这么诚恳,都不好再找张四爷的麻烦。

席间,张四爷一杯接着一杯,喝下许多酒后,还假装喝醉,大哭起来:“我对不住桑叔啊!因我有外室一事,我家那口子对我极为不满,阳奉阴违,我让她照拂桑家,她却跟我对着干,故意针对桑家……”

众人听完,都觉恍然。

他们就说,张四爷不是小气的人,也要脸面,怎么会做出在恩人刚去世不久时,就让妻子上门去讨要房租的事情。

原来是张夫人吃醋!

这些人都觉得张四爷不容易。

之后,张四爷又哭着回忆自己与桑元善的种种,说桑元善去世前,还记挂着桑学文。

他这番作态,让那些本想奚落他几句的人,最后骂起了桑学文这个败家子。

张四爷已经知错,还给桑家送了田地房产,怎么都比他们做得好,他们又能说什么?

酒足饭饱,张四爷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把人送走,又回来扶张四爷。

张四爷一副醉死过去的样子,由两个儿子轮流背着,终于回到张家。

刚到家,进了书房,张四爷便睁开眼睛。

他酒气熏天,眼神却还算清明,明显没有真的喝醉。

“爹,你喝点水。”

“爹,我去打水给你洗个脸。”

张四爷的两个儿子围着张四爷献殷勤。

张四爷由着他们伺候,等梳洗过,喝了点水,才道:“我有事情要交给你们去做。”

“爹你尽管吩咐。”两人一起道。

张四爷道:“你们跟家里的婆娘透露点消息,就说我们家陆陆续续,其实给过桑家不少钱,只是没宣扬而已。若不是我们给了钱,桑家如今的日子,哪会那么好过?”

想了想,张四爷又道:“你们再去查一查,看桑家的钱到底是如何来的。”

张四爷的两个儿子答应下来。

张四爷又道:“你们再多跟人聊聊桑学文,聊得时候叹几口气,就说他以前跟你们借了钱,一直没还。”

张四爷是想传出些消息,让人觉得桑家也有错。

现在,人们是同情桑家的,但在得知他们给了桑家不少钱,这次又给了桑家田地后,渐渐地,就会觉得桑家贪得无厌。

桑元善确实是个好人,但他已经没了,桑学文却不是个好东西。

至于桑景云……她一个小姑娘天天在县城晃荡,早有人觉得不合适,到时自然会有闲言碎语出现。

桑家坏他名声,他也要坏了桑家名声!

张四爷的两个儿子都应下了。

张四爷心满意足,早早睡下。

另一边,洪永祥却是敲开了洪家的门。

他原本是想回租界的,但今日下午采访棚户区的人时,捡到一个差点被冻死饿死的女婴。

他抱着那个女婴在附近村子找了个刚生完孩子的女人,花两块钱让那女人帮着奶几天孩子,耽搁了时间,也就没赶上电车。

不过他家就在县城,在家里住一晚上,明日再回租界也是可以的。

“哼!你可真是出息了,过家门而不入!”洪掌柜看到洪永祥,就没个好脸色。

若非别人告诉他,说今日上午在县城看到了洪永祥,他都不知道自己儿子来了县城。

洪永祥讪笑:“爹,我饿了。”

他忙着安置那个女婴,还未吃晚饭。

洪掌柜闻言,吩咐家里的厨娘去做点吃的端过来,又问洪永祥来县城,是为了何事。

洪永祥把《大头菜的一生》刊登后,他们报社让他做采访的事情说了。

“原来如此。”洪掌柜道:“那些小孩儿,确实可怜。”

因不知道洪永祥会来,厨房没留吃的。

厨娘调了面糊,打进去鸡蛋做了点麦油煎,又往锅里加水,放进去鸡蛋和榨菜做了个汤,端给洪永祥。

这两样东西,是做起来最快的。

洪永祥一边吃迟来的晚饭,一边跟洪掌柜说起自己今天的经历,自然也提到了他在桑家吃午饭的事情。

“你看桑学文,他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三个孩子了!”

洪永祥:“……”他爹真的是不管说什么,都能扯到结婚生子上去。

喝了口汤,洪永祥才道:“爹,桑学文变化还挺大的,今日中午,我在桑家吃的饭食,全是他做的。”

“他做的?”洪掌柜被惊到。

“对,他做的。”洪永祥把中午的情况说了。

洪掌柜道:“他这样还挺好,唉,桑元善太宠爱孩子了。”

当初桑学文被人带着染上烟瘾,桑元善也知道不好,想让儿子戒,但儿子一难受,他就心疼。

想着家里也不是出不起这点钱,就纵容了桑学文。

其实光是抽大烟,不至于把桑家给抽垮,但很多人抽了大烟后,行事作风与平常不同。

有心人一怂恿,头脑发热的桑学文就去赌钱了。

要是桑元善早点狠下心把儿子关起来,桑家兴许不会败落。

洪永祥又提到张四爷。

洪掌柜笑道:“县城到处都有人在骂张四爷,他这是急了。”

洪永祥不解:“县城怎么会到处都有人骂他?”

洪掌柜笑道:“也不是骂他,我看那些人想骂的,是《双面魔君》里的张四爷。”

今日县城的乞丐,都在唱什么“张四爷”,还有人唱着这个跟他要钱。

洪永祥得知原委,哭笑不得。

租界,谭峥泓也在跟父亲说今日的经历。

他本想跟洪永祥一起去安顿那个女婴,但保镖劝他,他考虑过后,就给洪永祥留了点钱,先行离开。

他若不回租界,他父亲一定会担心。

谭峥泓将自己今日做的事情都跟父亲说了,还说有个小姐捐了一块地给他盖孤儿院。

谭大盛听完很是欣慰。

他儿子是个好孩子。

等跟儿子聊过,谭大盛照旧找来儿子的保镖了解情况。

在那几个保镖去跟谭大盛汇报时,吕助理正琢磨着,要在谭大盛面前告谭峥泓一状。

他是谭大盛安排到谭峥泓身边的人,结果谭峥泓一点都不尊重他。

谭峥泓在棚户区,遇到得病的人,也不远着点,完全不顾惜身体。

他还打算说一说谭峥泓与那位桑小姐的事情。

他准备告诉谭大盛,说有个女人勾引谭峥泓。

那桑小姐一点不在意男女大防,瞧着就不是安分的!

吕助理想说的话有很多,但谭大盛压根没有见他,甚至直接解雇了他。

自己儿子都跟他说了,不想要这个助理。

他儿子不想要的人,他自然也不要。

桑景云第二日早上,照旧和桑钱氏他们一起去县城。

路上,桑景英拿着《水浒传》,一直在琢磨《水浒传》的漫画要怎么编。

桑景云跟他讨论起来,一路上,两人商量好了前两册的写法和剧情。

而他们刚到镇上,桑景云就听到有人唱:“张四爷,丧良心……”

三人都有些惊讶。

见唱这歌谣的,是前天帮自己搬柴火的小乞丐,桑景云朝着对方招了招手。

那个小乞丐认识桑景云,他快步来到桑景云面前:“好心的小姐,我给你磕头……”

桑景云扶住了对方:“不用跪,我就是想问你几句话。”

小乞丐问:“小姐,你要问什么?”

桑景云问了那歌谣是怎么回事。

这个小乞丐语言表达能力不怎么样,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的,但桑景云还是弄明白了情况。

江来为了给她出气,编了个歌谣到处唱。

她算是知道,昨天张四爷为什么要来给他们家送地契房契了。

“小姐,唱这个,别人愿意给我们钱,昨天我们要到了很多钱!”小乞丐很兴奋。

《双面魔君》是桑景云写的,桑景云自然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哭笑不得。

她捐地盖孤儿院捐对了,这块地,本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才得到的。

只是张四爷想靠着给他们家一些东西,让别人不要唱这东西,怕是做不到。

毕竟《双面魔君》在此时的上海,真的挺火的。

在现代时,时不时有一部电视剧大火,而在电视剧火的时候,往往到处都有人在讨论这部剧。

她的《双面魔君》在这个时代,跟现代大火的电视剧没什么区别,观看的人一直在变多。

说不定有些人在听了这歌谣后,还会专门去看这部小说。

桑景云给了这个小乞丐一个铜元,然后就去了洪掌柜那里。

也是巧了,她竟然看到了洪永祥:“洪先生!我正好有事找你!”

昨天洪永祥跟她聊了没几句,谭峥泓他们就来了,所以她有些事情,没来得及跟洪永祥说。

她打算把读者捐给“大头菜”的钱捐出去。

她本想写封信跟洪永祥说一说,再把钱放在洪掌柜这里,现在遇到洪永祥,就不用写信了。

“有何事?”洪永祥问。

桑景云道:“洪先生,读者捐给大头菜的钱,我不能收。谭峥泓建孤儿院一事若是靠谱,我想把读者的捐款,全部捐给孤儿院。”

“这钱可有不少,你真要捐。”洪永祥道。

桑景云道:“他们是给大头菜捐钱,我如何能拿?”

桑景云把钱和捐款名单都给了洪永祥,让洪永祥到时在报纸上刊登一下此事。

“你放心,我一定将事情办好,”洪永祥笑道,“谭峥泓办孤儿院一事,我看是靠谱的。”

“靠谱就好。”桑景云笑了笑。

从谭峥泓这里离开,桑景云就去了邮局。

已经不用寄信给洪永祥,但她需要寄信给《申报》副刊的编辑部投稿。

桑景云将自己那篇写血吸虫病的文章寄出。

她没在信里写地址,但留了一段话,说这是国外一个医生的研究成果,希望《申报》可以刊登,她不要稿费。

医生什么的都是她胡诌的,桑景云压根不知道现在国外有没有研究出钉螺与血吸虫病的关联。

但钉螺有害,这是确定的。

她说清血吸虫病的传染方法,说不定能救一些人,既如此,撒谎也无妨。

桑景云将信寄出后,和桑钱氏一起,又去了肉摊买肉。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在江苏某地,血吸虫病正蔓延开。

其实住在城市里的人,是不太会感染血吸虫病的,他们身体素质好,也不怎么去被血吸虫污染的水域。

最容易患病的,还是那些农民。

谭峥泓他们昨日渴了,会想办法买热水喝,但农民渴了,喝井水都算讲究的,常常在河里舀了水就喝。

他们平日里劳作、洗澡之类,也都要下水。

这样的他们被血吸虫感染,一点都不让人惊讶。

而一旦染病,他们就没力气劳作,还会渐渐虚弱而死……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各种疫情非常多,但血吸虫病,依然是严重疫情之一。

得知江苏那边的情况后,上海这边的几个医生,自费前往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