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头菜的一生》

桑景云上辈子看过很多书, 那些当消遣看的书里的人物,她常常看过就忘。

但有些人物,她永远不会忘记。

比如祥林嫂。

她在上学时, 认真学过《祝福》,还按照老师教的, 在课本上做笔记:“祥林嫂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但当时还年少的她,其实没有太多感触。

后来长大了, 重新读这篇文章,她才看到了里面隐藏的东西。

她仿照着, 想写一个流落街头的孤儿。

“大头菜总是满嘴吉祥话, 瞧见好脾气的人, 就露出一副笑脸迎上去,缠着人家不放, 定要等人家舍他点什么, 他才愿意走。某日我急着出门,被他缠上, 给了他一枚铜元后, 他隔上两日, 便来找我一回。到他找我的日子,我早上出门,必能看到他拿着个破碗过来,对着我唱各种吉祥话……”桑景云慢慢写着。

大头菜不是一个好孩子。

小说里的“我”给了他一枚铜元后, 他就时不时来跟“我”要钱, 哪怕看到了“我”的不耐烦, 也依旧会来找“我”。

“我”还见过他偷东西,被人抓住了打,后来旁人看不过去, 出言劝阻,那人才放过他。

大头菜有一回遇到洋人,那洋人对着他叽里咕噜说了一些取笑话,往地上扔一个包子,让他去捡来吃,他竟喜笑颜开,不住磕头。

可惜有人觉得他丢了国人的脸,抢了他手上的包子扔进河里,大头菜瞧见,嚎啕大哭,恨不得跳进河里去捞包子。

又有一回,有个纨绔让大头菜跟另一个小乞丐打架,说是赢了的,给半只烧鸡,大头菜就将那个孩子的脸咬得鲜血淋漓,他一嘴的血,笑着给那个纨绔磕头,说吉祥话,吃烧鸡的时候,像极了野兽。

大头菜还是个没有骨气的人,他的膝盖是软的,见个人就跪。

……

书里的“我”后来搬到租界去,就很少看到大头菜了,只听说大头菜时常在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徘徊,还跟人打听过自己。

许久之后,“我”无意中得知,大头菜在一个冬天被饿死了,死的时候,他肚子很大,有人好奇去剖开来,发现里面都是土。

大头菜的一生,很短。

还有闲人告诉“我”,说大头菜有个在别人家做童养媳的妹妹,那个小姑娘是个馋嘴的,她那小相公吃豆子掉下一颗,落在地上的尿里,她都能捡起来吃掉,后来偷吃掺了老鼠药的米,被药死了。

闲人还说那家人倒霉,白花了许多粮食去养这个童养媳,最后啥也没捞着。

桑景云写着写着,眼泪不自觉就落了下来。

阿兰是童养媳,跟她说过一些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阿兰婆家也不富裕,粮食都紧着自家人吃,阿兰就总是饿,恶狠了,她可不止捡地上的豆子吃,她还去挖别人种在地里的豆子吃,被人发现后,狠狠挨了一顿打。

“阿云,你怎么了?”桑钱氏的声音响起。

桑景云抬起头,就看到桑钱氏担忧地看着自己,桑学文也一脸着急。

桑景云道:“也没什么,就是写的东西有点惨。”

她写《双面魔君》时,孟佑再惨,她也不曾哭过。

因为这是她杜撰出来的人物。

但大头菜和他的妹妹这样的孩子,在这时代,是真实存在的。

就像阿兰的曾经,若是她将之写出来,那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苦难史。

这部短篇小说大概两千字,桑景云不知不觉就写完,期间都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她还写得特别快,穿越来这个世界之后,她手写了很多字,但从未写得这般快。

桑景云知道自己这是进入了心流状态。

她写得很痛快,但停笔后,她感觉到了迟来的疲惫和各种情绪。

她的手不自觉有点抖,肩膀也很疼,心跳更是非常快。

“爹,你给我泡个红糖水。”桑景云对桑学文开口。

桑学文刚做好晚饭,家里有热水,很快就给桑景云泡了一碗红糖水,桑景云慢慢喝完,这才好了点,桑景英他们,也回来了。

晚饭后,桑景云将自己白天写的东西,检查了一番。

《双面魔君》的稿件,有很多地方要修改,错字很多,一些地方的用词也不对。

但《大头菜的一生》这篇小说,桑景云发现自己写得很完美,完全不需要修改。

这篇小说,其实有些太过白话,但白话就白话吧,她觉得这样是最好的。

桑景云这天有点累到了,第二天就没去县城,托桑钱氏买了三份报纸回来。

但星期三那天,她照旧去县城。

她以往会刻意忽视县城的乞丐,但这次,她多关注了一些,也就发现,这县城的乞丐真的很多。

深吸一口气,桑景云照旧去做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几天,桑景云的日子过得与往常没区别,就是总忍不住去看县城的那些小乞丐。

其实对这些孩子来说,夏天还好,最难过的是冬天。

上海的冬天不如北方冷,但温度也会降到零下,完全可以冻死人。

如今公历已经进入十一月,他们却还衣不蔽体,桑景云都替他们冷。

只是她现在手上虽然有点钱,但绝不够照顾这么多孩子的。

桑家人自己过冬用的棉衣、棉被柴火等准备一下,就要花掉她许多钱。

时间眨眼,又到了周末。

桑景云照旧带着誊抄好的稿件,准备去租界。

她这次带着的,除了三万字《双面魔君》的稿件外,还有《大头菜的一生》这篇短篇小说。

路上,桑钱氏反复叮嘱:“景云,景英,你们这次不要在租界多待,办完事快些回来……”

他们回来的那条路两边,不是田地就是民房,白天会有农民在地里劳作,总体来讲是安全的。

桑景云答应下来,但她知道自己今日,没法很早回家。

她上周可是跟费中绪说了,要请费中绪吃饭。

不过吃完饭马上回来,倒也不会很晚。

桑景云和桑景英,照旧先去了洪掌柜那里,拿洪玥这一个星期画好的画稿。

将画稿拿到手后,桑景云对桑景英道:“阿英,我们今日先去看阿兰奶奶,然后再去租界,这样等下回来后,便能直接回家。”

桑景英答应下来。

早上卖的各类吃食很多。

阿兰的牙不好,更喜欢吃软和点的东西,桑景云就在附近找了个卖早点的铺子,付过钱,交了碗筷的押金后,端走一碗馄饨,并十个小笼包。

阿兰必定是吃过早饭的,但馄饨主要就是汤汤水水,阿兰哪怕吃饱了,也能再吃一碗。

至于小笼包,留着下午吃也是可以的。

阿兰果然很高兴,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最爱吃馄饨,还拿出四个手链给桑景云,说是她专门找人做的,他们四个孩子,一人一串。

这手链是用红绳编的,每根红绳上,都穿着一个桃核。

这些桃核一个被做成小篮子模样,一个被做成祥云如意模样,一个被做成葫芦模样,还有一个竟是铜钱模样。

这时的人,认为桃树能辟邪,因而很多孩子,都会戴桃核雕刻的小玩意儿。

像桑景云桑景英这么大年纪,普遍已经不戴,但这是阿兰的一片心意,桑景云还是笑着收了,又把那个铜钱模样的,戴在自己手上。

她爱钱。

桑景云和桑景英到租界后,照旧先去找洪永祥,然后才去南城书局。

他们到南城书局的时候,刚好中午。

桑景云已经从洪永祥那里得知费中绪爱吃粤菜,就在费中绪常去的粤菜馆请客,点了两荤两素一个汤,花费六毛,又花一毛钱买了一斤绍兴黄酒。

上周,费中绪刚知晓桑景云身份时,莫名不自在,但一周过去,他这点不自在已经消失,甚至生出些别样的想法来。

因此,今日他特地打扮过自己,吃饭时话也很多,时不时询问桑景云一些问题。

桑景云话却不多,今日见面后,她能感觉到费中绪对自己有好感。

但她暂时没有恋爱的想法,既如此,就不能太过热情,给人错误感觉。

桑景云不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她上辈子一直没结婚,只是因为没遇到合适的人。

如今穿成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近几年她肯定不会去恋爱结婚。

虽然在这个时代,十几岁结婚的比比皆是,但十几岁的小姑娘,身体都没发育好!

她要恋爱结婚,怎么也要等二十岁以后。

一顿饭吃了快一个小时,到最后,就剩了点素菜和汤。

吃过饭,桑景云就跟洪永祥和费中绪告辞,告辞前,她还送了两人一人一包安吉白茶,这是她让桑钱氏帮忙买来的,据说桑元善以前,就时常给人送茶叶。

目送桑景云离开,费中绪看着洪永祥叹气:“洪兄,我是不是没机会了?”

洪永祥道:“桑姑娘年纪小,兴许是没看出来你的想法。”

“别安慰我,她就是对我没心思。既如此,那便算了,免得以后难相处。”费中绪道。

他很喜欢桑景云,但到底只是见过几面,以及看过桑景云的作品,没到非桑景云不娶的程度。

既然桑景云对他没意思,他自然不会死缠烂打,这样以后还能当个朋友。

洪永祥正思考要如何安慰费中绪,费中绪突然道:“对了,她给了你新的稿件,你快将《双面魔君》的稿件拿出来,我要看!”

中午这家粤菜馆人不多,费中绪又跟老板相熟,两人就没离开粤菜馆,让店员收走碗碟后,一边喝茶一边看桑景云留下的稿件。

《双面魔君》这部小说,费中绪是极为喜爱的,他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后续剧情。

洪永祥跟费中绪差不多,两人就一起看起来。

桑景云写的小说,跟时下小说不同,里面会有许多勾着人,让人迫不及待往下看的点。

洪永祥和费中绪满怀期待看完这三万字的更新后,愈发期待后面的内容。

费中绪道:“桑小姐看不上我是应该的,看她写的小说,就知道她是个极有想法的人,思想也与众不同,不像时下许多女子,将嫁人视为人生目标。”

洪永祥也感叹:“也不知道桑家是怎么养出她的。不过按照我爹的说法,她从小就跟着桑元善打理桑家的铺子,桑元善是把她当男孩儿养的。”

两人聊了几句,洪永祥就将《大头菜的一生》这部短篇小说拿出来:“她这次还多写了一部短篇小说,也不知道是如何的。”

洪永祥以前看过的短篇小说,多讲述奇闻轶事。

他以为桑景云写的短篇小说,也是这般的。

但他没想到,他刚打开这部小说,就受到冲击。

桑景云用的文字非常直白,还开篇就是“我”,他也就跟着桑景云的文字,认识了“大头菜”,见证了大头菜的一生。

看完,他心里分外难受。

桑景云是怎么写出这样的作品来的?她真的遇到了这么一个孩子?

费中绪的感觉跟洪永祥差不多。

他看着看着,眼眶都酸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太顺,他母亲早亡,继母对他不好,父亲也无视他。

但此刻,他突然意识到,在他眼里不太顺的人生,已经是某些人拼尽全力,也得不到的。

“洪兄,上海县城果真有这样的孩子?”

洪永祥道:“全国上下,哪里没有这样的孩子?”

费中绪一时无言,哪怕是租界,也有要饭的小乞丐。

喝了一口茶,费中绪突然道:“我去跟《新小说报》的主编说道说道,让他尽快刊登这篇小说,你也可以去写个相关报道,宣扬一下此事,说不定会有人愿意捐款,照顾一下这些孤儿。”

“是该如此。”洪永祥开口。

两人聊完,费中绪拿着稿件,直奔《新小说报》编辑部。

《新小说报》的主编黄培成,近来意气风发。

他们报社的报纸,现在日销一万三千张,跟之前相比,销量翻了快一倍!

放眼全国,日销过万的报纸才多少?他们《新小说报》,也算崭露头角了!

现在黄培成就担心一件事,担心云景突然不写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这周费中绪来交稿时,一定要跟费中绪好好谈谈,设法从费中绪口中,问出云景的身份。

“明日的报纸开始印了吗?”黄培成问手底下的人。

“快开始了,正在校对。”《新小说报》的一个编辑开口。

《双面魔君》加标点后,民众接受良好。

黄培成就决定,从明天开始,《新小说报》上所有的故事,都加标点。

他们《新小说报》,就要与众不同!

正说着话,黄培成看到费中绪从外面进来。

他眼睛一亮,连忙迎上去:“费兄,你可来了!”

说完,他立刻吩咐自己手底下的人去泡茶:“用我办公室,书柜最顶上的那罐茶叶来泡!费先生,那茶叶是我刚得来的,你一定要尝尝。”

他拉着费中绪入座,唯恐费中绪像以前一样,放下手上的稿件,拿了稿费就走。

费中绪顺势坐下,对黄培成道:“黄主编,今日我正好有事找你。”

“费兄你尽管说,若是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我一定帮!”黄主编一副愿意为费中绪两肋插刀的模样。

费中绪道:“黄主编,云景写了一部新小说,希望能尽快刊登。”

黄主编眼睛亮了,随即又有些担心:“他怎么写了新小说?可还有时间写《双面魔君》?《双面魔君》这个故事越写越好,我正准备给他涨稿费……”

“黄主编放心,他的新小说是个短篇,已经写完。”

黄培成松了一口气。

《双面魔君》写得极好,他是希望云景能将之长长久久写下去的。

“黄主编先看看这部作品吧。”费中绪将《大头菜的一生》这部短篇小说,放到黄培成手上。

黄培成低头看起来。

他原本心情十分激动,但等看完这部小说,心情却变为惆怅。

“云景先生这部小说,写得非常好。”黄培成想说点别的夸一夸,但他觉得这部小说,不需要他用各种辞藻去赞美。

“我也如此觉得,我认识的《上海日报》的记者,已经准备去访查上海县城的孤儿,写一写相关报道,黄主编若是觉得这小说不错,可以尽快刊登。”费中绪道。

黄培成本就已经打算尽快刊登,听费中绪提到《上海日报》,更是毫不犹豫地做决定:“我把它刊登在明日的报纸上!”

之前被《上海日报》抢了先。

这次,他要先把这小说刊登出来。

在这部小说已经刊登的情况下,《上海日报》再刊登相关采访稿,就像是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做事。

只是明日的报纸已经排版完成,要改很麻烦,突然撤掉其中一些内容,也不太合适。

黄培成一咬牙,最后道:“明日是《新小说报》第一次全面使用标点,到时我们报社,多赠一张报纸给读者,这赠送的报纸上,除刊登这部短篇小说外,再刊登一部分《双面魔君》的内容,并且,这张报纸上,不印广告!”

他印这张报纸,就要个好名声,不要其他!

黄培成立刻吩咐人去做事,而印刷房的印刷工得知此事,很是无奈。

他们加了人手,分成两班来印刷报纸,任务总算轻松了一些。

结果,现在又要多印一张报纸?

“辛苦大家了!等下我给每人五角的辛苦费!”黄培成开口。

那些印刷工这下满意了,都卖力苦干起来!

吩咐好,黄培成回去找费中绪。

然而费中绪已经不在了。

“费编辑呢?”黄培成问手底下的人。

“费编辑说他赶着回去上班,匆匆走了。”

黄培成又问:“他都没带走云景上周的稿费,走什么走?对了《双面魔君》的稿件呢?我要审稿。”

他想看《双面魔君》的后续内容。

《新小说报》的一个编辑道:“费编辑说,他等下再来交稿件拿稿费。”

黄培成不明所以,都来了,怎么不把稿件给他?

不过费中绪等下再来一趟是好事,他刚才,竟是忘了打听云景的信息。

费中绪急着走,并非为了上班。

南城书局的编辑都有各自的工作,完成工作后,完全可以早些下班,而他的工作早已完成。

他急着回去,是因为他很早以前,就跟同事说好,在拿到云景的稿件后,要先给他们看。

他的顶头上司都等着看《双面魔君》,他肯定要等上司看过,再将稿件给黄培成。

于是,黄培成忙了一天,一直到晚上,才看到《双面魔君》的新稿件。

上周云景上交的稿件差不多三万字,按理是六十元的稿费,但黄培成给了费中绪一张一百元的庄票:“云景先生的作品写得极好,我们编辑部经过商讨,一致决定将他的稿费增加到千字三元,剩下的十元,是《大头菜的一生》的稿费。”

“我替她谢谢黄主编。”费中绪想到几次见桑景云,桑景云都穿着同一套旧衣服,很为她稿费增加这事高兴。

小姑娘拿了稿费,应该能添几件新衣服。

黄培成又道:“费兄,我这边还有个不情之请。”

费中绪开口:“黄主编你请说。”

黄培成满脸堆笑:“费兄,能否将云景先生的联系方式给我?”

费中绪:“……”那必然是不行的。

费中绪杂七杂八说了许多,大概意思就是云景先生不想暴露身份,所以暂时不能给联系方式。

哪怕黄培成说他一定会保密,费中绪也坚决不说,

黄培成见费中绪这样,愈发觉得云景的身份不简单。

他莫非得罪人被通缉了?

黄培成要不到联系方式,就只能问起别的,比如云景是否能保证更新。

对此,费中绪打了包票:“黄主编你放心,她一定能保证更新。”

黄主编这才放下心来。

另一边,桑景云和桑景云吃过午饭,就急急忙忙往家里赶。

他们回家挺早,桑景云甚至有时间拿出纸笔,写一点《双面魔君》。

桑景云写小说的时候,桑景英又一次翻开《大头菜的一生》。

家里娱乐少,因而桑景云每日写的东西,桑景英和桑景雄都会第一时间抢着看。

这篇小说,桑景英早就看过,但现在,他又看了第二次,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姐,等我将来有钱了,就建个善堂,收留一些孩子。”桑景英道。

“好。”桑景云支持桑景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正是靠着无数先辈无私的付出,才有了她上辈子过过的,安稳美好的生活。

她若是有能力,也想做些事情,让这个国家变好一些。

第二天是周一。

桑景云前一天去了租界,走的路有点多,这天也就选择了休息。

主要也是她想多写点《双面魔君》,多挣钱。

因为没去县城,桑景云也就没有早早看到《新小说报》,不知道今天的《新小说报》,发生了很大变化。

它不仅所有内容,都用了标点,还多了一张标明“赠品”的报纸。

这张报纸上,刊登了《大头菜的一生》。

桑景云还不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谭峥泓已经知道了。

现如今,他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新小说报》。

醒后,急匆匆下楼的谭峥泓,在拿到《新小说报》后,就忍不住惊讶:“今天的报纸怎么这么厚?”

下人道:“小少爷,今天这报纸多了一张,据说是赠品,来送报纸的人还说,上面刊登了云景先生的新小说。”

报纸上有云景先生的新小说?谭峥泓欣喜万分,立刻去翻。

他很快翻到了那张赠品,同时也看到了新小说的名字。

这个名字,谭峥泓并不感兴趣,他都不知道大头菜是什么。

但作者那里,确实写着“云景”。

抱着对云景先生的信任,谭峥泓看了下去。

一开始他不解云景先生为什么要写一个小乞丐,看着看着,却不知为何,越来越悲伤。

等看到大头菜死了的时候,谭峥泓泪流满面:“怎么能这样,怎么就死了?那些人竟然还剖开他的肚子,怎么能这样……”

谭峥泓一边抹眼泪一边继续看,又被大头菜的妹妹的经历伤到。

谭峥泓泪流满面,只知道不停念叨:“怎么能这样!”

大头菜竟然就这么死了,实在太过凄惨。

谭大盛回国后,一直忙着办厂的事情。

他好不容易忙完,赶回来看儿子,就见自己那个比自己还高上不少的儿子,哭得像个三岁孩子。

谭大盛大惊失色:“小泓,你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谭峥泓道:“爹,没人欺负我,我就是看了个小说……这小说太惨了。”

谭大盛顿时无语。

谭峥泓这时又看向自己爹:“爹,你给我点钱吧。”

谭大盛问:“你要多少?”

谭峥泓道:“先给我两千,我要去上海县城,帮助那里的孩子,我还要给大头菜修个坟。”

谭大盛道:“我去给你拿钱,对了大头菜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