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书

桑景云买完连环画, 并未离开,又在南城书局逛了逛。

这书局有许多书,四大名著, 便都是有的。

当然,这时还没有“四大名著”这个说法。

桑景云想了想, 问桑景英:“阿英,你可有看过《水浒传》?”

桑景英摇头:“不曾看过。”

“我们买一套回去, 你可以看一看。”桑景云拿了一套《水浒传》给桑景英。

不只是看,桑景云觉得, 桑景英还可以试着编写一部《水浒传》连环画。

桑景英要读书, 很忙, 但可以抽空写一写。

每天写个几百一千字,日积月累, 也能慢慢将之写完。

至于为什么只提《水浒传》, 不提四大名著里的另外两本,主要是桑景云觉得,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要简写成连环画较为困难。

《水浒传》里《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之类的故事, 本就传播很广,其余故事要简写也很容易。

《红楼梦》却不同。

简写的《红楼梦》,会失去红楼的韵味。

南城书局出的《水浒传》有厚厚的好几本。

桑景英接过书,面露疑惑。

桑景云笑道:“这书跟《西游记》一样好看, 你先看看。”

听到这话, 桑景英立刻就明白了桑景云的意思。

他眼睛一亮, 抱紧了手上的书。

桑景云瞧见笑了笑,又去看别的书,

她在一堆书里, 看到了一本名为《新中国》的书。

这书名引起了桑景云的好奇,她翻开后,更觉惊奇。

这是一本第一人称的白话小说。

“这书不错,姑娘你可以看一看。”费中绪又搬了一些连环画出来,见桑景云拿着那本《新中国》,就出言推荐。

有费中绪推荐,桑景云便把这本书,跟《水浒传》一起买了。

毕竟她现在有钱。

这次来租界,桑景云拿到了四十个银元的稿费。

她对这个收入非常满意,一星期赚这么多,她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妥妥的高收入者。

收入高的,当然不止她,洪玥这次,也拿到了不菲的稿费。

她现在每周都能画三册书,加起来一百二十张图,稿费是十二个银元。

洪玥如今的收入,已经远超洪永祥。

桑景云手上有钱,花钱便也大方许多。

买完书后,桑景云带着桑景英,去了一家茶楼喝茶。

这茶楼位于租界,进去喝茶,光茶资就要六个铜元,各种点心另算。

桑景云看了看价目表,要了两笼嵊泗小笼包、两块松花糕和一笼虾饺。

这些已经够他们吃饱,等下不用再吃午饭。

“姐,这里的东西有点贵。”桑景英有些不安。

他以前对钱没概念,那时他爹带他去茶楼,他专点贵的点心。

但这段时间,桑景云时常跟他讲家里的开销,他对钱财的态度,便也变了许多。

如今他不管买什么,都会先想想,这东西够买几斤米,几斤肉。

“难得吃一次,就别在乎价钱了,更何况茶楼的东西贵,是因为他们提供其他服务。”桑景云笑道。

桑景英听到这话,不再多说什么。

其实他们会进来,是因为在外面听到茶楼里有说书先生在说《双面魔君》。

此时,茶楼正中间,那说书先生,依旧说着这部小说:“从地窖出去,孟佑才知时间已过去一月,之前那一个月,他不停运转《无名诀》,早已不知今夕何夕……”

人们听得非常认真,茶楼里都静了下来,以至于大家找店小二添水,都不再高声喊话,只抬手示意。

店小二给桑景云送茶水点心的时候,动作也很轻,最后,还压低嗓音说:“客官,请慢用。”

桑景云笑了笑,和桑景英一起吃起来。

这家酒楼的小笼包和虾饺,都是客人点了以后现蒸的,据说这样的才好吃。

点心的做法也很讲究,小笼包的肉馅是用上好的隔心肉做的,还加入了猪骨汤、葱末、糖等调味,味道非常好。

虾饺更不用说,里面的虾仁吃着就知道很新鲜,与现代各种预制菜的味道截然不同。

至于松花糕,这是甜食,对桑景云来说,倒是没什么出奇之处。

两人一边听说书先生说书,一边吃东西,听了大约半小时,说书先生就停下来,不再继续。

如今没有扩音设备,说书先生说书只靠自己的嗓子,其实很辛苦。

而说书先生一停,酒楼里的人,便热烈讨论起来。

“你们说,这世上,是否真的有绝世武功?”

“也不知道那孟佑,接下来会如何。”

“希望它后头别写得乱七八糟的。”

……

时常到茶楼听书的人,早已将《水浒传》之类的故事听腻,现在对这个新故事,也就极为喜爱,还有人说起刊登了这故事的《新小说报》,觉得那家报社头一个用标点,很了不得。

桑景云听得心满意足。

这日,两人回到县城后,去县城专门卖包子的店买了十个大肉包,给阿兰三个,剩下的带回家。

桑景云还将今日刚到手的庄票换成银元,得了沉甸甸的一包银元。

家里有两张一百个银元的庄票,那钱桑景云不想动,但这四十个银元,却可以拿来花用,再还一点债。

桑元善身前,已经将绝大多数债务还清,他去世时,很多人还将桑家的欠条当做奠仪送到桑家。

如今他们家欠下的债务不多,也就一百多个银元,桑景云打算陆陆续续,将之还掉。

不一起还,是她怕被人盯上。

两人快到家时,看到陆盈搬了张竹椅,坐在常去的那户人家的门口做针线,而她不远处,桑景丽跟几个女孩子蹲在一起,摆弄一些杂草。

“阿丽,你们在干什么?”桑景云好奇地问。

桑景丽指着地上的那些草叶子开口:“姐,我们在做菜。”

桑景云闻言笑起来:“那你好好做。”

“嗯。”桑景丽点点头,然后用一片大叶子当碗,盛了一盘杂草跑到陆盈面前:“娘,菜好了,你尝尝!”

她说着,还贴心地送上两根小木棍。

陆盈认真地接了木棍,假装去吃面前的菜。

“好吃吗?”桑景丽问。

陆盈点点头,然后别的女孩子,就也端了“菜”送到她面前。

很多人不耐烦跟孩子玩过家家,那些聊天的大娘就不愿意“品尝”孩子们做的美食。

陆盈却不同,她一道道菜尝过去,认真地说好吃,还夸一个孩子的菜切得好。

桑景云瞧见这一幕,心情挺好。

陆盈这样子挺好,桑景丽瞧着也活泼许多。

等桑景丽再大点,可以送她去上学。

这天晚上,家里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大肉包。

桑景云道:“我今日又拿到了一笔稿费,请大家吃包子!”

“谢谢姐,我最喜欢吃包子了!”桑景雄有奶便是娘,说完,就狠狠地咬了一口肉包子。

他之前对桑景云很有意见,但如今家里就数桑景云挣钱最多,他对桑景云的态度就变了,至少面上很是热情。

至于他私底下是如何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吃完包子,桑景云对桑学文道:“爹,今日我们吃了包子,晚上煮的饭肯定吃不完,明儿个早上,就吃蛋炒饭吧。你多放几个鸡蛋,放十个。”

陆盈头一次带桑景丽出去玩时,买回来一篮子鸡蛋。

桑景云就让桑学文第二天早上做蛋炒饭。

结果桑钱氏和桑景云都节省,七个人吃的蛋炒饭,才放了四个鸡蛋。

他们没把鸡蛋炒散,将大块的鸡蛋都放在四个孩子的碗里,因此,桑景云是吃到了鸡蛋的,但总觉得有点少。

上辈子她给自己做蛋炒饭,每次都放两个鸡蛋。

这次,桑景云干脆就让桑学文多放点鸡蛋。

桑景雄闻言,喜出望外。

他不爱喝粥,上回的蛋炒饭对他来说特别好吃!

这次放十个鸡蛋,一定更好吃。

吃完饭,桑景云就跟桑钱氏商量还债的事情。

桑家的亲朋好友她认不全,还债这事儿,还是要让桑钱氏去。

等商量完,桑景云一转头,就见桑学文在给陆盈和桑景丽读她带回来的连环画。

陆盈和桑景丽很喜欢这部连环画。

之前那一册,桑学文就在桑景丽的要求下,来来回回给她们读了几十遍,到后来,桑景丽翻开书,能一字不差地读下去。

桑景云头一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还以为桑景丽是学会了上头的字,后来单独指了几个字让她念,她念不出来,才知道她是把书背了下来。

不过背多了,简单的字她也认了几个。

桑景云见状,就让桑学文拿着连环画教桑景丽认字。

她这身体的原主,还有桑景英桑景雄,都是五六岁就开始学认字的,桑景丽也该启蒙了。

今天大概是走路太多的缘故,桑景云特别疲惫,吃过饭,她就去了床上躺着。

床头点了她这段时间刚买的油灯,借着油灯不那么明亮的灯光,桑景云翻开了今天买的那部《新中国》。

翻了几页后,桑景云被这书的内容惊了惊。

书里的主角一觉醒来,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年,来到1951年。

彼时,中国已经收回租界行政权,他见了洋人不用再避让,法庭的律师都是洋人,他们国家还有强大的海军,有在地下开的电车,有横跨黄浦江的大桥……

桑景云看着看着,热泪盈眶。

这书并非预言,作者写书时尚在清朝,因而他写的四十年后的世界,依然是大清。

而现在,大清早就没了。

书里写到地铁也不奇怪,毕竟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建于1863年。

书里,中国强大的原因,更是有些理想化。

但桑景云读的时候,还是很感动。

这是一部很好的书。

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有多么渴望这个国家,能走向强大。

这个时代,应该有很多人,跟这个作者一样,期盼着他们的国家能强盛起来。

但他们心里,却是不自信的。

他们国家拥有绚烂的文明,曾经站在世界的巅峰。

他们国家的人,一度无比自信。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这些年,外国的枪炮,却将国人的自信打得粉碎,无数人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这个国家。

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

桑景云突然也想写一部这样的小说,写一写真实的未来。

他们的国家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他们还是站了起来!

《新中国》这本书只有四万多字。

桑景云简单看过一遍,又挑拣着里面的一些情节认真看。

桑钱氏让她早点睡,但她拒绝了:“奶奶,你先睡吧,这书我想再看看。”

桑钱氏只能道:“你小心别伤了眼睛。”

桑景云应了一声,看了一段之后,闭上眼睛。

其实,她穿来这个时代之后,见到了很多她不能接受的事情。

比如河对岸的贫民窟。

但她之前自顾不暇,也就不敢多看。

她刻意忽视了很多东西。

这个晚上,桑景云又失眠了,翻来覆去很久没睡着。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发现自己的月事姗姗来迟。

桑景云浑身没劲,不想动弹,就没去县城。

今天阳光很好,等桑钱氏他们离开后,桑景云将竹椅搬到院子里,躺在上面,继续看手上的《新中国》。

这是这时的人想象中的新中国。

而她见过真正的新中国。

这日,桑景英刚到学校,就被同学团团围住:“景英,你可有带《新小说报》来?”

桑景英将手上的报纸拿出:“带了,你们慢慢看。”

“景英,多谢!”众人纷纷开口,凑在一起看《新小说报》。

没挤进去看不到报纸的人,扼腕不已。

桑景英见状,又拿出两本连环画,问这些人:“你们可要看连环画?”

那自然是要的!这些人又分作两堆,一起看连环画。

桑景英笑了笑,拿出桑景云昨日买的《水浒传》,慢慢看起来。

他来读书,每月有两个银元可以拿,但这钱只够他花销。

虽然如今他姐姐挣得多,但他们家,也不能只靠他姐姐养家。

他是男人,还是家中长子,养家糊口是他的责任。

“桑景英,你看的又是什么书?”有人问桑景英。

“这是《水浒传》,我姐昨日买给我的。”桑景英道。

“桑景英,你姐对你真好。”众人有些羡慕。

桑景英赞同点头,继续看起来。

桑景英读过私塾,也读完了小学,看《水浒传》不成问题,就是看得有些慢。

他打算接下来的时间里,要有空就看,这样才能早些动笔编写连环画。

桑景英一心赚钱,桑景雄却在偷懒。

他拿了连环画和桑景英看过的报纸去糕点铺,给糕点铺的人读报纸。

如此,他就可以不做糕点。

不过糕点铺众人并不在意。

去茶馆听人说书要不少钱,他们也没有这个闲工夫,现在桑景雄愿意给他们读,他们求之不得。

至于桑景雄因为读书少做了糕点……这点糕点,他们帮着做好就行。

桑景雄读着读着,想到了桑景英跟他讲的一些道理。

桑景英不止一次,跟他说读书的重要性。

睡前,桑景英还会让他读小学国文课本,会出了数学题给他做。

他原先没感觉,但现在觉得桑景英说得对。

他读了书认识字,便可以靠着给人读书来偷懒。

桑景云这天只写了两千字,但接下来三天,她因没去县城,也因心里有了点不一样的想法,每日都写六千多字。

她笔下的孟佑,终于当上魔教教主。

魔教起源于西域,他们一直想攻占中原武林,掠夺中原财富。

但中原武林的人,并不是好惹的。

魔教只能暗中培养人手,并挑拨中原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打算找准时机,将中原武林收入囊中。

魔教教主看似风光,却只是最大号打手,真正掌控着魔教诸多产业的,并不是只会练武的教主。

孟佑杀死魔教教主,成为新任教主后,这些人希望孟佑能带着他们,扫荡中原武林。

他们将孟佑当成他们手上的利剑,却不知道,孟佑也在算计他们……

桑景云在身体恢复后,继续每日来回县城,以此锻炼身体。

她还算注意防晒,每天都会戴草帽,在家晒太阳也往脸上盖点什么,可即便如此,她依然黑了一些。

但她并不介意。

黑了一些的她,看起来健康许多,她还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变好了。

农历九月过去,时间进入农历十月。

农历十月初三,是阳历10月29日,星期天。

此时,距离《双面魔君》在《新小说报》上刊登,已经过去十八天。

这部小说,因为在刊登时使用了标点的缘故,刚登出,便引来诸多关注。

现在已经登出七万字,关注这部小说的人,有增无减。

上周桑景云上交了三万字的稿件,这周她同样整理出三万字的稿件,准备带去租界。

因要去租界,桑景云今日穿上了最好的衣服。

她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并未做过新衣服,一来她对穿着打扮不是很在意,二来,原主的衣服够穿。

最后戴上一顶草帽,桑景云看向桑景英:“阿英,今日从租界回来,我们去一趟张家交房租。”

“好。”桑景英应下。

这天的早饭,又是蛋炒饭。

现如今,他们家喝个两三天粥,就会吃一次蛋炒饭,也算改善伙食。

炒饭是糖油混合物,桑景云上辈子为了健康,是不怎么吃的,但现如今,她放心吃。

虽然炒饭时加了十个鸡蛋,但桑学文放的油很少,若不是锅烧得够热,鸡蛋都要粘锅。

等炒完鸡蛋,锅里更是一点油都没有。

之后他也不放油,直接放米饭进去炒,那米饭上,压根没有油,桑景云吃得很放心。

今天桑钱氏不去县城。

其实平日里,她也可以不去县城,交针线活的工作,完全可以让桑景云去做。

她日日跟桑景云一起去,主要还是不放心桑景云一个人从县城回来。

今天有桑景英在,她才不跟着。

因为桑钱氏在家,桑学文就没有被关起来,至于陆盈和桑景丽,她们跟桑景云一道出了门。

陆盈近来对出门这事儿,充满兴趣。

她出门后,就去相熟的大娘家做针线。

那大娘人好,有许多人喜欢上她家找她说话,陆盈就安安静静听着。

那些人一开始面对陆盈时有些拘束,后来见陆盈安静待着都不多话,就自在起来,像以往那样,什么都聊。

这时,陆盈就停了手上的活计,专心听她们说话,在她们看向她时,才装模作样,又绣上几针。

原先,桑家出事后,陆盈觉得天都要塌了,觉得自己这辈子没了指望。

但听多了八卦,她便觉得,自己之前遇到的种种,算不得什么。

“娘,你跟妹妹,在村里可有受欺负?”桑景云问陆盈。

陆盈摇了摇头,笑了一下:“没有。”

桑景云见状道:“娘,你笑起来真好看,你往后,要多笑笑。”

陆盈又笑了一下,不好意思地拉着桑景丽离开了。

桑景云跟桑景英到了镇上后,先去了洪兴纸号。

他们到的时候,洪掌柜已经在了,洪玥和洪旭也在。

桑景云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这姐弟俩,看到他们就打招呼:“洪玥洪旭,好久不见。”

洪旭和洪玥也跟桑景云打了招呼,之后,洪旭便兴奋开口:“景云姐,今日我们也去租界!”

“你们也去?谁带你们去?”桑景云问。

洪旭和洪玥都还小,她觉得必须有大人带着。

若没有洪家大人在,她是不敢带着他们去租界的,两个孩子若是在租界发生意外,她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洪旭还未说话,洪掌柜便道:“我带他们去。”

有洪掌柜带着去,那便不用自己操心,桑景云放下心来,与他们一道出发。

洪玥很喜欢桑景云,凑到桑景云身边,便说起话来。

桑景云这才知道,之前那一周,洪玥一共画了四册,这次去租界,带的图足足有一百六十张。

“景云姐,多亏你点醒我,若不是你,说不定我现在已经画不下去,根本不能赚这么多。”洪玥很感激桑景云。

若不是桑景云开导她,让她放开了去画,她绝对画不了这么多。

关键是她这么画的图,虽有些瑕疵,但也是好看的,那点瑕疵,画工师傅还会帮她修改掉。

那画工师傅,真是个好人!

“景云姐,画多了之后,我现在画得特别快。”

“景云姐,近来我娘对我可好了,家里吃虾,她能帮我把皮给剥了。”

“我爹对我,也和颜悦色的,就是总让我教阿旭画画……”

洪玥抱住桑景云一只胳膊,不停地跟桑景云说话,说了一路。

电车在租界停下,一行人一起下车。

桑景云心情挺好的,不想这时,突然有人质问她:“你怎么来租界了?”

桑景云看过去,就瞧见了张四爷的那个小儿子。

她来租界,关这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