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景云和桑钱氏买好报纸, 又去买了四斤猪肉,一斤冰糖,这才往家里走去。
回家的路上, 桑景云抱着报纸,有些兴奋。
《新小说报》编辑部的人, 大概是误会了她的身份,以为她是个有名的文人, 于是在刊登她的小说时,用了标点。
这对她来说, 有极大好处。
一定会有很多人, 关注到她的这部小说。
甚至一些平日里不看小说的人, 说不定都会读一读她的小说。
但走着走着,桑景云心里的兴奋渐渐退去, 开始考虑一些别的东西。
她原本, 只想写一部可以快速发表,可以挣到钱的小说, 并未多想什么。
但现在, 她的小说这么受重视, 她的追求,或许不该只有这么点。
桑景云觉得,自己可以想办法,将这部小说写得更好一些。
她有自知之明, 她知道她的学识, 绝对比不上这个时代那些读了多年书的文人。
单论对文言文的理解, 桑景英都能超过她。
她初高中那会儿,学了许多古文,但时间一长, 就都还给了老师。
一些纯文言的内容,她是看不懂的。
但她也有优点。
她敢打包票,她看的小说的总量,超过这时任何一个人,她写过的小说的总量,也超过这时的任何一个人。
上辈子,她是真的很喜欢看小说,看书速度还非常快,若是看不用动脑的网文,有时一天下来能看上百万字。
写小说这一点,那更不用说。
网络时代,一些小说总字数过千万,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能写一部一百万字的小说,已经很了不得。
而她写了十几年小说,加起来有两千万字。
这些小说,在文学性上有欠缺,但论调动情绪的能力,论感染人的能力,绝不会差。
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
小说可以给人力量,她可以更用心地去塑造孟佑,传递给人积极的思想。
她笔下的孟佑,本就是不管遇到什么磨难,都不会放弃的,在之后的故事里,她可以多进行相关描写。
她要告诉读者,风雨后,总能迎来彩虹!
还有就是这个故事的结局。
故事的结局,是桑景云早就定好的。
她这书虽然叫《双面魔君》,但她从未想过,要让孟佑一直当魔教教主。
魔教就是一个残害百姓的黑恶势力,它不该存在。
这是她的想法,也是孟佑的想法。
只是,魔教坏,正道也不全是好人,孟佑的家人,就死在道貌岸然的正道人士手上。
在这个故事里,还有很多武林人士,仗着自己武艺高强,不把普通人的性命当回事。
就像魔教掳掠幼童培养成死士,又比如正道人士在除魔卫道时,全然不顾受到牵连的普通人。
这些武林高手,就是武侠世界的特权阶级和资本家。
有些武林人士还好,但也有很多人在拥有武力后,广收门徒,直接就成了盘踞一方的恶霸,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这些武林人士不事生产,却能拥有源源不断的修炼资源,能培养无数打手,靠的就是压榨他们所掌控的地区的百姓。
按照桑景云的设定,当年是诸多武林人士,一起灭了名剑山庄。
一来是为了抢夺绝世武功,二来则是为了名剑山庄的财富。
孟家拥有一处铁矿,还拥有顶尖的武器锻造工艺,所以才被称为名剑山庄。
孟家被灭后,铁矿和铸造工艺,就被那些人瓜分,那些人铸造出大量兵器后,还抢占地盘,大肆敛财……
按照桑景云一开始的设定,孟佑在掌控魔教后,会装成不谙世事,武艺平平的年轻人,进入中原武林。
他会一个个,揭露仇人的真面目,将他们全部铲除,还会设下一个局,让那些不干好事的魔教教徒和武林人士两败俱伤。
最后,他再带着他真正的心腹,那些曾与他同生共死的魔教暗卫出面,将两方势力一网打尽。
这个世界,不需要这些仗着有一身好武艺,就高高在上,将平民当做蝼蚁的人。
孟佑在底层摸爬滚打过,他曾是一个被魔教当成损耗品使用的暗卫。
他不想屠龙者终成恶龙,在成为天下第一后,便带着诸多暗卫隐居。
他们教导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认字,还教他们修练《无名诀》。
这功法乃是僧人所创,需要修炼者拥有坚定的内心,和一颗慈悲心。
并非人人都能修炼有成,但一定会有很多信念坚定的人能成功,能守护这个武林。
这个结尾,桑景云很满意,不打算修改,也符合孟佑的想法。
但她意识到,她可以加入一些别的东西。
比如,在中间,孟佑进入某个仇人的地盘后,发现那里的百姓饱受欺凌,他可以选出其中青壮,教授他们《无名诀》和魔教速成功法,让他们在不伤身体的情况下,快速提升实力,然后带领他们反抗奴役他们的帮派,打土豪分田地。
不,不是打土豪,应该是打帮派分田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老百姓也是会反抗的!
这么一想,真的很爽!
写的过程中,她还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
这个时期,阶级矛盾非常大。
在上海,外国人杀死一个中国平民,哪怕罪证确凿,也是不用偿命的。
不要说外国人了,国内某些特权阶级残害百姓,也不需要偿命。
把人骗去卖掉,拉壮丁到军队里当炮灰,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但这是不对的。
桑景云来自人人平等的时代,她从骨子里,就觉得这些是不对的。
哪怕学校里学的思想政治,她大多已经还给老师,但耳濡目染几十年,她的思想跟这个时代截然不同。
这些东西,放武侠世界写一写,别人应该也不会说什么。
这只是她一个十六岁小姑娘的奇思妙想而已。
桑景云原先不打算把这部小说写长,但现在《新小说报》给了她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她为什么不写长?
她甚至可以写主角扫荡武林后,将铸造兵器的工坊等,全都收归国有,不,收归武林盟所有。
武林盟由各地推选代表组成,他们会维护各地治安,宗旨是为百姓服务。
总之,先辈们为了拯救这个国家做过的种种事情,完全可以跟她这个武侠故事结合起来写。
桑景云脑海里冒出许多情节,一时间浑然忘我。
“阿云,我们先去接你娘。”桑钱氏开口。
桑景云猛然回过神,激荡的心情慢慢平静。
她们已经离住处不远,桑景云又看到了河对岸那片低矮的棚户区。
她收回视线,将目光放到河这边。
虽已入秋,但如今温度适宜,地里绿意盎然。
很多蔬菜,甚至就是这时候播种的,此时地里那些刚长出来不久的上海青,在入冬前会长大,等到了冬天,霜打的青菜吃着甜滋滋的。
桑景云看到有农民和佃户,正在地里拔草、浇水,还有六七岁的孩子拿着个碗在捉小青菜上的虫子。
因缺少化肥和农药,此时的蔬菜长势并不好,地里虫子也多。
他们家平日里吃的菜,上面就都是虫眼。
桑钱氏或者桑学文平日里洗菜时,桑景云都不会过去,免得瞧见菜上的虫子,吃饭时没胃口。
她上辈子在农村生活多年,已经算是不怕虫子的了,但瞧见虫子还是会觉得恶心。
而每到这时候,她就忍不住心生感叹。
21世纪的生活,着实幸福。
现在,孩子们将菜叶子上的虫子捉走,既能保护地里的庄稼,也能给家里的鸡鸭加餐。
孩子光着脚,黑瘦黑瘦的,小脸很糙,但都带着笑容。
毕竟这些年,上海附近还算太平。
但这些孩子不会知道,这里将来会成为战场。
桑景云的心沉了一下。
就在这时,她远远看到了桑景丽。
桑家的情况,周围农户都是知道的。
他们私下里,也会幸灾乐祸一下,或者拿桑学文的经历教导晚辈,让晚辈不要学桑学文。
但他们真见了桑家人,反而小心翼翼的。
桑家人到底阔过,还都读了书,在他们眼里,总归是跟他们不一样的。
而且,这附近的田地,有些原本属于桑家。
桑元善对自家田地的佃农一直很友善,桑家在这里的名声,便也不错。
陆盈带着桑景丽出来玩,自然没人欺负,那些人看着陆盈,还很羡慕。
普通农家像陆盈这个年纪的妇人,都已满脸沧桑,陆盈看起来,却还很年轻。
桑景丽拿出来的玩具,也让那些孩子艳羡不已。
桑景丽不仅有两个毽子,还有陆盈用做帽子剩下的边角料缝制的漂亮沙包和桑景云从县城买的,用竹子做的哨子。
一群跟桑景丽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聚在桑景丽身边,轮流玩这些玩具。
桑景丽到底是孩子,是想要玩伴的,桑景云注意到,她虽然也要排队才能玩到玩具,但眉眼弯弯,一副非常高兴的模样。
看到桑景云,桑景丽喊了一声姐,还有些依依不舍,一副不想走的样子。
桑景云见状问:“阿丽,你还想继续玩吗?”
桑景丽点了点头。
桑景云看向陆盈:“娘,那你陪阿丽再玩会儿?”
陆盈其实有些不自在,但见桑景丽玩得开心,便也点了点头。
桑景云见状,又对陆盈周围的几个大娘道:“几位大娘,我娘她性子腼腆,你们多担待。”
这几个大娘笑着答应下来。
她们跟陆盈聊了两个多小时,早已察觉出陆盈的性子有点腼腆,现在桑景云这么说了之后,她们更是确定这一点。
她们自己聊吧,也不一定非要把陆盈给带上。
桑景云他们离开后,这些人自己聊起来,这下陆盈自在多了,专心听她们说话。
之前那半年,家里乱糟糟的,陆盈心情也不好。
桑元善去世后,她更是整宿睡不着,脑袋疼胸口闷。
但后来桑景云和桑景英在县城找到活儿干,还给她带了针线活回来让她做,她的状态就好了很多,吃得香睡得着。
这会儿,听这些大娘聊东家长西家短的,她心情更好。
跟这些人比,她家的日子还是不错的,她的孩子也很好。
桑景云和桑钱氏回家后,桑钱氏先把桑学文从屋里放了出来。
桑景云立刻道:“爹,我的小说被刊登出来了!你看看。”
桑景云给了桑学文一张报纸,桑学文接过后,很快就翻到了桑景云写的《双面魔君》。
桑景云每天写了《双面魔君》的稿件之后,他都会帮忙誊抄,对这部小说的内容,桑学文无比熟悉。
但他依然喜欢这部小说,喜欢到无以复加。
他反复读桑景云写的手稿,很多内容甚至背了出来,他觉得他能从这部小说里,获得力量。
现在看到这小说被刊登出来,桑学文泪流满面:“好,真好。”
桑景云总觉得,看到这部小说被刊登出来,桑学文比她还兴奋。
她没多想,拿出自己昨天写的稿件给桑学文:“爹,这是我昨天写的,你帮我誊抄一下,我去写今天的。”
大约是回来的路上想了许多的缘故,现在她文思如涌泉,有很多东西想写。
桑景云迫不及待,想将这些东西写下。
桑学文应了一声,拿着手稿去誊抄。
不过他没抄多少,就被桑钱氏叫走了,桑钱氏让他去做饭。
这一个多月,桑景云一直在洗脑桑钱氏。
桑景云知道,大烟这玩意儿,就算千辛万苦戒掉了,也很容易再抽上。
若是把桑学文放出去,搞不好他就又抽上了。
所以,他们万万不能把桑学文放出去。
而他在家什么都不干,那也是不行的。
桑景云就让桑钱氏教桑学文做各种家务:“奶奶,我们家现在请不起下人,等将来两个弟弟娶了媳妇儿,做饭带孩子,肯定要爹娘一起出力。”
“爹这么个样子,要是啥也不干,八成会被儿媳妇嫌弃,但他若是家里的活儿都会干,大家一定不会讨厌他。”
“奶奶你也看到了,景英还好,景雄心里是恨着爹的,让爹多做点事情,也能让景雄慢慢放下这事儿。”
……
桑钱氏深以为然,所以什么都教桑学文。
啥也不会的老头肯定遭人嫌弃,但桑学文多干点活,将来帮着带带孙子,他的儿孙对他,总会好一些。
桑钱氏再埋怨桑学文,桑学文也是她亲儿子,她总会帮桑学文打算。
今天,她就打算教桑学文做红烧肉。
桑景云认认真真写了五百字,就写不下去了。
香,太香了!
她早上只喝了粥吃了个鸡蛋,之后的运动量却很大,去县城一趟来回走了一万多步。
她早就饿了,现在闻到红烧肉的香味,更是再也忍不住。
她想吃饭!
中午,桑景云吃到了红烧肉。
桑钱氏和桑学文的手艺很一般,红烧肉做得不正宗。
但对饿了的人来说,只要是肉,都是好吃的。
桑景云吃了一大碗饭,三块肉,连以前讨厌的肥肉都吃了。
吃完,她回房间准备小睡一觉,而这时,租界,黄培成喜笑颜开。
他感觉,今天的《新小说报》,应该真的能卖出一万份!
日销过万啊!他往后,一定能赚很多钱!
高汉林更是拍马都比不上他,高汉林的《上海日报》,每日只能卖出四五千份,只有他的一半。
这么想着,黄培成找到印刷房的人,让他们在印完今日的报纸后,明日的报纸,也印上一万份,他会加工钱。
印刷工痛并快乐着。
印刷一万份报纸,他们今天晚上肯定要加班!
但可以多拿工钱,这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