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庆油田发现真相 第十一章

1955年1月20日,地质部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石油普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00人,列席代表116人,除地质部直属单位的负责人外,国家石油管理总局、中科院和国务院、国家计委也派了代表参加。准备参加石油普查队工作的主要干部及技术人员也应邀出席。此次会议,可谓是新中国石油事业的第一次战前总动员、总部署,因此引起了各方面关注。李四光部长致开幕词。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副部长许杰作的《关于1955年石油天然气普査工作的方针与任务的报告》。这个报告中的计划与任务部分实标上是根据黄汲清、谢家荣一手制定出的。可是,当报告人念完最后一个字时,黄汲清疑惑不已:怎么没有松辽盆地呀!再看看会议代表,西北、西南、华北、新疆几个大局的负责人都来了,惟独东北地质局没来人!真是奇事!

黄汲清急了,他赶紧找到会议的具体负责人李奔追问此事。

“因为没有他们的项目,所以没通知他们来人。到底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被会务拖得团团转的李奔这么说。

作为普委的技术总负责,黄汲清对此不仅感到愤怒,而且十分不理解。按常理,他谢家荣制定的这份计划后由刘毅执笔改成了副部长的那份报告,作为会议主报告的基本内容,如果属于项目与技术上的问题,即使送上去后有重大变动的话,也应当征求他和谢家荣的意见嘛。可现在倒好,他俩都被蒙在鼓里。要知道,黄汲清在自己列出的所有项目中,松辽盆地是他最倾注激情的一个梦。相比之下,其他盆地能否发现油田已是稳操胜券的事,而松辽却不一样,它和华北盆地一样,是中国人能否实现陆相地区找出大油田的突破性工作,其意义非同一般。

还没等黄汲清将撤掉松辽盆地普査项目一事追根刨底,部务会通知他去汇报。

这是个机会,一定要抓住!于是,黄汲清以普委技术总负责的身份,在部务会上再次明确和强调了要把松辽盆地开展石油普査列入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于是又出现一个令黄汲清感到奇怪的结果:部务会上,包括部长李四光,还有那个作撤掉松辽盆地普查计划报告的许杰副部长,均对他的建议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松辽盆地石油普査项目就这样重新列入年度任务之列。

黄汲清可算松了一口气。全国石油普査工作会议结束时,东北局的代表、地矿处处长胡科也赶到了北京。“你局准备派哪一位技术负责人带队呀?松辽平原的石油普査很重要啦!”一见面黄汲清就迫不及待地问胡科处长。

对方说:“还没有来得及跟局里汇报,回去商定后再吿知。”

“一定要抓紧。让局里挑一名强一点的技术干部。”

“是。”

黄汲清叮嘱完最后一句话后,心头暂且安顿一些。

松辽普査,一波三折。

大师力挽狂澜,亨着石油歌。儿子突然哭诉道:求求你!爸,我听不得这个字……

1955年,对黄汲清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

1955年,对中国石油工业来说,同样是个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正式成立石油工业部。将军李聚奎出任部长,康世恩任部长助理。

这一年,新中国的第一个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

这一年,作为发现大庆油田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松辽盆地石油地质普査全面开始。

虽然不能与当年毛泽东在东北、华北等地摆开同蒋介石反动军队进行大决战的架势相比,但作为关系到新中国大工业革命能否顺利向前推进的全国性石油普査勘探工作,其规模、其意义,在身为这一艰巨任务的总工程师黄汲清看来,或许差不了多少。

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査工作会议结束,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和华北、松辽地区的普査任务,已被批准确定和实施。这之后,黄汲清他们的普委开始进入具体操作阶段,队伍的布置,技术力量的分配,一份又一份项目设计任务书,都需要细致的过问和敲定。黄汲清忙得连几百米近的家有时都一连几天无暇回去。那时,他身边除了刘毅和年近花甲的谢家荣外,便是清一色年轻人。他们可以几天几夜连轴转,谁都不会发一句牢骚。每逢此时,惟一得到奖赏的是敲一次黄总的竹杠。那时黄汲清拿的是一级教授的工资,三百多块,可以抵十个大学生的钱,年轻人觉得不敲他亏得很。黄汲清乐了,说请客可以,不过有个条件!什么条件?必须上四川馆子,上水煮牛肉!开始,几位东北籍的年轻人还真被黄汲清的这一招给治。那四川菜,尤其是水煮牛肉里辣子又多又辣,好几个人败下阵。哈哈哈……看你们还敲不敲我的竹杠了,黄汲清瞧着弟子们的狼狈相,开怀大笑。若干年后,他的弟子全都练就一口辣劲:一两碗水煮牛肉根本不在话下。弟子齐呼:这样下去,先生可要吃不消了!黄汲清摆摆手,笑道:没得事,没得事,你们能沾上辣,我高兴。搞地质的人,终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辣椒是既可食又防寒的好东西,你们能常吃它,证明就可以多上野外,多为国家找矿找油嘛!弟子们听后大悟:好你个先生,原来请客是为了操练我们哪!

那是一段充满欢快和热情的时光。

黄汲清去世时,距他91周岁生日差8天。人生七十古来稀,像大师这样高龄的人,尽管在生活条件十分优越的现代社会,也是不多见的。不少对寿星健康原因的调査证明,心胸开朗和舒畅与人的寿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汲清活着的时候,自言一生中有三段时间活得最愜意。

第一段是他走出大学校门后在丁文江、翁文灝手下当地质调査所调査员,到1935年他留洋回国前的七八年。这一阶段,是他学业成就后在事业上学术上迅速掘起的青春闪光期。

第二段是打重庆解放到他亲自组织领导大庆油田等一批国家重要油田和矿产地发现与开采的六七年,这是黄汲清一生中最有成就的黄金时期。

第三段起自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开创的科学的春天,一直到黄汲清去世前的十四五年间。

三个阶段加起来大约三十年时间,如此好时光,对—般人来说或许不算少了,但对大师这样高寿的人来说,似乎并不算多。他的一生中,压抑与痛苦的时光远多于他舒杨与快活的日子。

美好的时光总是难忘的,黄汲清感慨最多的正是组织与领导大庆油田前后的那段时光。论时间,正好是他一生的中间部分。那是他作为一个旧知识分子脱胎换骨获得新生的重要转折时期。

在二十世纪的中叶,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人类的大事。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正在展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决战。广大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都面临着一次选择。此时此刻的黄汲清正在西方国家进行石油科学考察与学术交流的途中。他是1948年夏作为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应英国文化委员会之邀,出席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而后,为了发展中国石油工业,他赴瑞典、丹麦、瑞士,最后到达美国,进行学术访问和地质旅行。在美国近半年时间内,他几乎走遍得克萨斯、科罗拉多、加利福尼亚等州的几个重要含油冈,并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等十几所著名大学和美国联邦各州的地质调査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由于在本土的几年实践,加之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理论,此时的黄汲清巳经由著名地质大师变成为石油通了。他渴望自己也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上找到苏联巴库和美国加利福尼亚那样的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