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摇--金--”他注视着孩子,慢慢吐出这三个字。
“柳摇金?这曲牌用得少,常演的只《一捧雪》【《一捧雪》:清初李玉所作传奇剧本。】里有一支,这孩子也还没唱得很熟。”
“哈哈,错了错了!我是用这个曲牌比方您的这个孩子。柳师傅,我可是有名的识人巨眼。别怪我奉承您,您这三个孩子虽说个个好,不愧叫做玉笋班,可真正前途无量的是这个最小的!是您的亲儿子吧?好福气好福气!”
“不敢当。”
“你们父子姓柳,这孩子将来定是一棵摇钱树,摇一摇,就是满地金满地银,不正合了柳摇金的意思?您就等着当老太爷,享清福吧!”
“哈哈哈哈!”对话的两个男人同声笑起来。笑声虽亮,也盖不过四周嘈杂的喧闹,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
此时正值道光某年之秋,在京师前门外一所临街的茶楼之上。
这茶楼的位置极好,紧靠着正阳门,坐落在南北通衢大道的路东,早年间是处银楼,九城知名的大买卖,很风光了几年的,后来改成绸布店,也还说得过去。乾隆爷大行【大行:皇帝逝世,尊称为大行。】、和中堂【和中堂:即乾隆年间权臣和。中堂本宰相的别称,和官拜大学士,地位等同于宰相。】抄家那工夫,绸布店不知怎么的也跟着倒闭了,这门脸儿就盘给一家卖鞋的手艺人。卖鞋不景气,改作茶馆,请知地理晓风水的能人给起了个好名号,叫东兴楼。果然兴旺了几年,主人家添桌椅添茶炉添伙计,还打算着开饭馆。可饭馆总也没开成,茶楼却慢慢地又衰败了,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都说茶楼的少主人接手主事以来,重整旧业,振奋精神,楼檐下新悬的那块“东兴茶楼”匾额,就是证明:蓝底金字,铁画银钩的字一个个都有茶盘大,外面还围了一圈蝙蝠纹的花边,很是耀眼。只是与茶楼破旧的门窗楼梯桌椅放在一起看,不那么谐调。就像茶楼所在的正阳门大街上人来车往都打下面通过的五牌楼,近日官府着匠人油漆粉画一新,漂亮是真漂亮,就是跟整个儿一条街上的古旧破败不搭调,怎么看着都别扭。
一向冷清的茶楼,今天骤然客满,乱哄哄的热闹气氛,更让谈生意的那两个男人无所顾忌,敞开了说话。
他们坐在一张正对着楼梯的茶桌边。被称为柳师傅的坐在上首,年纪在四十岁上下,中等身材,白净面皮,动作柔和,目光却很灵活,脸上总挂着习惯的淡漠微笑;另一位坐在下首,三十五六岁光景,比起柳师傅略显黑瘦,惯常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儿,总眯着眼,一旦兴奋起来,就像刚才盯住小男孩叫他柳摇金那一瞬间,那眼神儿就会变得锥子一样锐利了。
柳师傅是位有名的昆曲教习,另一个则是戏团头封四。
戏团头专组戏班,把各种角色团在一起,在江南,他有一个更形象的名称--戏蚂蚁,是说他们像蚂蚁搬东西一样,把戏班需要的角色搬到一块堆儿。这位戏团头前几天就托人带话,要拜访柳师傅和他号称“玉笋班”的三弟子,柳师傅却不愿生人登门,故而约在茶馆见面。
被戏团头赞不绝口的三弟子,像三只很乖的小白兔,挨排打横坐在茶桌边,静悄悄的,很懂规矩,低头以口就杯,慢慢喝茶。他们是十三岁的天福、十岁的天禄和七岁的天寿。戏团头说得不错,三个孩子都眉清目秀,皎如玉树临风,又穿着梨园子弟们爱穿的色彩艳丽、镶着宽边儿的高领巴图鲁坎肩,在人群中很是出众。最小的天寿尤其肤色莹洁、长眉凤目,有一种内行人所说的百年难遇的骨子里透出来的妩媚,这可是天生的旦角材料、名伶之本,不怪戏团头以“柳摇金”为名大加赞美。
许是对大人的称赞早已惯熟,三个孩子没有太多反应,小天寿更是表情平淡,置若罔闻,一派大家风范。只有坐不住的天禄扭来扭去地悄悄对天寿挤眼儿扮鬼脸儿,天寿不睬,倒是那边大师兄天福赶紧拿眼睛对师弟示意:快别闹了,听大人说话!
确实,大人们说到紧要关节处了。
“柳师傅,咱们真人面前不说假,凭您的技艺,凭您这玉笋班三弟子,到哪个码头,都能不愁吃喝不愁花;可要说闹个生意兴隆财源滚滚,那就得看准点子踩啦。柳师傅您要是瞧得起我,听我一句,我保您出名得利,名利双收!”
“您的意思--是要我们出京吧?”柳师傅笑笑,接触这一类人太多了,一听话音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到哪儿?天津?济南?还是江南?”
“再远点儿,去趟广州好不好?”
“广州?”
“那可是个大销金窟!跟夷人做生意的大码头,每天那金银财宝淌得流水儿也似的,不赚白不赚哪!”
“这我早知道。可实在太远……”
“说远也不算太远,水路走顶多两个月,人家管吃管住管来回盘缠,您执教,三个孩子上台唱,一个月一百两!……不少吧?在京师,十两也难挣啊!”
一个月一百两!二两银子就能买一石好白米呀!三个孩子惊异地互相望望,又都拿眼睛去看师傅。
师傅却不置可否。
“要不,一百一?一百二?一百五?……人家可是真心实意下这一请的呀!”
柳师傅骤然沉了脸:“您不会不知道吧,我家不是私寓【私寓:高等妓院的别称,也叫书寓。】,不开像姑【像姑:男妓的别称,状其相貌举止与女子相像,也称相公。】堂子!我柳知秋门下弟子一不陪酒二不留宿,卖艺不卖身是铁定的规矩,雷打不改!”
“知道知道!”戏团头忙不迭地回答,“人家正是慕您老人家高义,说这样的师傅才有真玩意儿,才不惜出这大价钱的呀!您看看,您柳师傅在梨园行里数一数二的清名传得有多远!”
柳师傅说了声“不敢当”,心里虽不无得意,还是抱歉地笑着说:“太谢谢那边儿也太谢谢您了!出价这么高,不容我不动心。可实在是路途遥远,人地生疏,三个孩子年纪小,我家累又重,全家都去,花销太大,赚不出多少钱;家眷不去,我一个人又当师傅又当爹娘怕
是应付不来……这事就作罢。承您看得起我,对不住了!”
三个孩子都显得很失望,但没他们说话的份儿。
“柳师傅您太客气了,”戏团头并不死心,依然笑眯眯的,“咱们还是先别说死了……”
“小爷,小爷,行行好吧!……”有人在三个孩子耳边轻声咕哝。他们回头一看,都吃了一惊,天寿吓得跳下凳子往父亲身后躲--茶桌旁站着一个极干瘦、极枯黄的幽灵似的人,曲颈勾腰像只大虾,乱糟糟的头发胡子纠结成团,不知多少日子没洗没修了,穿一件肮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破旧长衫,浑身散发的气味既难闻又古怪,大约是躲在别人背后刚从楼梯蹭上来的,不用问就是个人见人厌的鸦片鬼,他手里却提着一个颇为精致的鸟笼。
“滚开!”戏团头回身喝道,“我们没钱打发鸦片鬼!”
“大爷大爷,我不白要钱,”那鸦片鬼可怜巴巴地说,“您买了我的鸟儿吧!”
天禄赶紧探头一看,叫道:“八哥儿!”
柳知秋哼一声,说:“谁知道是不是偷的!”
“哎呀,天地良心!”鸦片鬼捶着薄薄的胸脯,一连声地说,“我卖房子卖地卖老婆,也没舍得卖它呀!如今实在是过不下去啦!……”
戏团头看了柳知秋一眼,问道:“你这八哥儿会说话?”
“会,会!说得可好着哪!”鸦片鬼把笼子递给天福,三个孩子便围上去逗它说话。但那只黑色的鸟儿呆呆地站在架子上动也不动,一点儿精神没有。
天寿噘着花瓣似的小嘴,伸着莲藕芽似的小手指,对着八哥儿啾啾了好一阵,失望地小声说:“它不肯说话……”
鸦片鬼赶紧解释:“得给它喷口烟,它立马就说,好听极了!……有烟吗?”他骤然兴奋起来,眼睛放光,眉毛嘴唇都紧张得直哆嗦,“快拿支烟枪,给口烟!它立马就说!快!快!快给口烟哪!……”最后的声调已经变成哀告了。
“有这种事?好,咱们就试试瞧!”戏团头说着,叫来茶楼跑堂的伙计一说,伙计也好奇,立刻就把账房先生一管烧着烟泡的烟枪拿了来。
鸦片鬼哆嗦着双手接过烟枪,像快饿死的人接过救命的大烧饼一样,胡乱塞进嘴里就是一阵猛抽,后来放慢了速度,深吸缓吐的时候,才抽空儿对着笼中的八哥儿喷了一口烟。
呆立不动的黑色鸟儿,竟然左顾右盼地活动了,抖抖翅膀,羽毛,淡黄的尖喙一张一张的,发出颇清晰的声音:
“给爷请安,再来两口!”
“给爷请安,再来两口!”
茶楼伙计喝了声彩,忙着去照顾生意。孩子们惊异地张大了嘴,看着这只古怪的八哥。鸦片鬼自管从已经熄灭的烟枪里使劲吸吮那最后的余味,顾不上其他。戏团头不由得鄙夷地笑道:
“连八哥也成鸦片鬼了,真邪乎!”
柳知秋摇头叹息,朝幼小的儿子看看,似在征询。
天寿微微蹙着眉尖,小声嘀咕道:“鸦片鬼八哥,怎么敢要啊!……”
鸦片鬼虽然落魄却不傻,一眼就看出天寿的分量,赶紧央告说:“好我的小爷,您就帮帮我吧,再弄不来几口,我就活不成了!……”说着,讨好地伸手在孩子柔嫩光滑的小脸上轻轻一摸。
天寿惊得朝后一跳,满脸通红,指着那鸦片鬼,“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天福扬眉站起,白白净净的小圆脸上一团正气,他眉平目正、鼻直口阔,大师兄的身份使他少年老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他上前挡住小师弟,就要与那鸦片鬼理论。那边天禄早忍不住,这个像水银珠一样淘气好动的孩子,在一身新坎肩和师傅在座的双重拘束下,抓耳挠腮地浑身不自在半天了,哪肯放过这个好机会,登时像离弦的箭,照着鸦片鬼一头撞了过去。
十岁的孩子原本没有多大气力,瘦弱单薄的鸦片鬼竟也经受不住,“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坐在那儿惊慌地眨着眼睛。
天福戳手斥责道:“你这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调戏我们小师弟!”
“调戏?”鸦片鬼虽然没力气就爬起来,却因吸了那几口烟来了精神儿,知道卖鸟生意做不成了,索性怪笑着说,“笑话!当我认不得你们这帮兔子【兔子:俗语中对男妓的讥骂之词。】!唱戏的小像姑!千人操万人摸,我就摸摸儿又怎么啦?……想当初,老子玩儿过的像姑能坐两大桌!……”
“放屁!”柳知秋断喝一声,红头涨脸猛然起立,撸袖揎拳,天福、天禄也跟着围过来。
“算,算!别跟这下三滥一般见识!”戏团头赶忙拦住。刚才孩子们跟鸦片鬼叫板的时候,两个大人碍于名家身份不屑置理,后见柳知秋真的动怒,久在江湖行走的戏团头又生怕扩大事端。他已经看出,遇上的是个鸦片鬼兼泼皮,能不招惹还是不招惹为好,便转脸对鸦片鬼喝道:“你少在这儿给我满嘴喷粪!拿着钱快滚!”说着掏了一把铜板扔到鸦片鬼身边。
“这几个钱就想打发老子?”鸦片鬼此刻精神头儿十足,泼皮嘴脸也就十足,“你们看了我的宝贝八哥儿就不给钱啦?那小子撞我这一头、摔我这一跤,就不赔啦?我摔伤了!我腰扭了!拿二十两银子来!给不给?啊?不给?……哎哟我的腿呀,摔折啦!”他索性躺倒在地,左右打滚儿,又蹬又踹,闹腾得楼板咚咚响,加上刺耳的大喊大叫,“哎哟!疼死我啦!可把人打坏啦!……”
这一喊叫,把茶楼的喧闹压了过去,茶客们都掉头朝这儿看,许多人干脆围到跟前瞧热闹,茶楼伙计也赶了来劝解。孩子们全吓呆了,柳知秋和戏团头你看我,我看你,满脸无奈。
“嘭!”一声山响,临窗一张席有人拍了桌子,把满茶楼的人都吓了一跳,一齐注目,竟是满茶楼衣着最华丽、容颜白皙光洁如贵妇的一位十分惹眼的中年文士,此刻正铁青着脸,大声叱骂,声若洪钟,震得人耳朵嗡嗡响,叫人立刻就联想到公堂审案的大老爷的威严--
“反了反了!京师地面,天子脚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岂容这等魑魅魍魉横行搅扰!老板呢?老板呢?还不着人给我轰出去!”
他的同伴也是一位文士,并不似常人那样遇到事情不论好歹只是劝说“算了算了”,也不随着一起呵斥,他仍旧端着茶杯,黑眉微蹙,默默地注视着还在地上打滚但已不敢叫喊的鸦片鬼。
茶楼伙计赶紧跑到二文士桌边,哈腰点头,小声说了点什么。那大嗓门又响起来:“讹诈!讹诈!一个小钱儿也不许给!立马轰出去!要不然叫巡捕来!拿我的片子把他送到九门提督【九门提督:步军统领之别称,全名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掌管京师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九门内外的守卫巡警,多以朝廷亲信的满族大臣兼任。】衙门!”
不等茶楼伙计动手,那鸦片鬼慌忙拾起地上的铜板,提起鸟笼,一道烟儿似的下楼溜走了。茶客中腾起一片笑声。
拍桌子的那位看来气血旺盛,还在愤愤不平地大声说着:“成何世界,成何世界嘛!简直是道德沦丧!如若听任鸦片流毒四方,民风民心岂可问!”
他的同伴从袖中扯出方绢擦了擦乌黑的唇髭,轻声叹息道:“岂止是民风民心,国家事又安可问?……”
柳知秋和戏团头向隔着两张桌子的文士拱手示意,正要过去致谢,拍桌子的那位理都不理,仍然大声说道:“走江湖的,也该自爱,何必自取其辱!”
这分明是又一种斥责和拒绝,两人都不想自讨没趣,互相看了一眼,只好慢慢坐下。回头再看三个孩子,更是哭笑不得:闯祸的天禄眉飞色舞地向师兄夸耀着自己刚才的“铁头”招式,得意扬扬,一双月牙小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天福沉稳地静听,一脸安详又宽容的微笑;小小的天寿独个儿忙个不了--只有桌子高的他,踮着脚把刚能够着的茶盏端到凳子上,一次又一次地把茶水倒在他的手帕上,蹙着小眉头,含着两眼泪,一遍又一遍地使劲擦拭被鸦片鬼摸过的左脸蛋儿,直擦得半边脸连脖子全红得像煮熟的大虾。那份认真,那份执拗,把为父为师的柳知秋和初次见面的戏团头都看呆了……
这当口,街上锣鼓金号人欢马叫的巨大声响大海潮一般涌了过来,茶楼上所有谈笑喧闹都被淹没,茶客们也一股脑儿被卷到窗口门边看热闹。
京师的人们都已知道,今天有午门献俘的国家大典。朝廷大军远征万里,平定了新疆的张格尔【张格尔:新疆大和卓木波罗尼多之孙,大和卓于乾隆年间因叛乱被诛。张格尔在嘉庆末年开始骚扰边界,势力日益发展。至道光六年,在英国侵略势力支持下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攻陷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和阗。清政府迅速发兵入疆平叛,仅用五个月便收复了四城,并于道光七年底将张格尔擒获。】叛乱,凯旋回京,将进宫向皇上报捷,并献上叛首张格尔一帮头目。
老辈人说,这事也像外省官员进京一样,要打永定门进城,经过先农坛、天坛、前门大街、箭楼、大前门、大清门,走千步廊,从天安门进大内,再经端门,直至午门也就是五凤楼下。这十来里路,辉煌坛顶、宏伟门楼、巍然宫墙,像一座又一座大山迎头压下,每向前一步,气象便森严一分;每朝前多看一刻,朝廷的威仪就浓厚许多。每每走到前门,那外省官员多半已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在至高至尊的天子脚下不敢抬头了。外省官员尚且如此,遑论这帮没见过世面、无君无父的叛臣贼子!必得叫他见识见识朝廷的威严,从此心怀畏惧,不敢作乱!
人们早早地就从各处聚集到这一路等着看热闹了,这正是今天茶馆生意特别兴旺的原因,连那重新油漆粉画的五牌楼,只怕也是为今儿这大典。
“来了!来了!”街上一片喧嚷。
不多时,前门大街就被色彩缤纷的献俘队伍填得满坑满谷,就像即将溢出河床的初春的洪水。数十骑衣饰鲜亮的开路顶马过去了,跟着是吹着螺号、鸣着金鼓、奏着凯歌的浩大乐队,后面,被五颜六色的锦旗簇拥着的大纛之下,头戴高高的尖顶盔帽、身披灿烂甲胄、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们,由护卫们前呼后拥着走来,好不威风!两旁的观众腾起一片欢呼,赞美这些平叛的主帅和英雄。人们指认着,大声地猜测着:
“快瞧!那就是扬威将军【扬威将军:时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长龄,被授为扬威将军。】!”
“不对!是钦差大臣杨遇春【杨遇春:字时斋,四川重庆人,道光五年出任陕甘总督,张格尔武装叛乱初起时,曾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部驰赴新疆办理军务。】!”
“快看那边!那位老将军是谁?看看,胡子眉毛都花白了!”
为众人所瞩目的老将军,正好朝茶馆这边转过脸来,灿烂的阳光洒在他又红又黑的脸膛上,微风掀动他灰白的长胡须,衬映着金盔金甲,非常鲜明夺目。柳师傅忍不住高声喝彩:“好!好相貌!好一位老将军,前程无量!”
刚才拍桌子的那位斜眼看看柳知秋,似嫌他张狂,又淡淡地对同伴说:“果然是杨芳〖〗杨芳:字诚村,贵州松桃人,嘉庆年间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升至总兵、提督等官。嘉庆十八年,参与镇压林清、李文成起义。平定张格尔之战中再立大功,与长龄、杨遇春等四十位武将文臣得到绘图紫光阁的最高荣誉。】,他也凯旋了。”
同伴点头道:“这次他立了大功。年过花甲,不容易啊!”
这声音虽然不高,却发自丹田,厚重又洪亮,使柳知秋不能不多看他几眼。只听他接着说道:“川楚陕白莲教【川楚陕白莲教:乾隆末年白莲教在川楚两省边界地区兴起。嘉庆元年,湖北枝江、襄阳首先发难,四川达州、巴州等地纷起响应。次年两省义军会师川东,编为八大支,设掌柜、元帅、先锋、总兵、千总等职,推王聪儿为总领袖,分路出击,节节胜利。嘉庆五年初,在苍溪大败清军主力,杀清军副将以下二十四名,控制了川西大部地区,威胁成都。后因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和部署,被清军陆续击败。先后参加义军民众达数十万,坚持斗争九年,遍及四川、湖北、陕西、甘肃、河南五省地区,沉重打击和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匪十年之乱,国家元气大伤;此番平定张格尔,中兴有望了!”
他的同伴回望他一眼,说:“也难。听说此次耗资极巨,也是捉襟见肘……唉,盛世难再呀!”
黑胡子的那位一笑,说:“静庵【静庵:清朝大臣琦善字,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素称胆大,竟说出这等丧气话来!……”
这时,楼下许多人一齐回头注视楼上,原来,凯旋队伍中的一员将军,大喊大叫着跟楼上一位茶客打招呼,称的什么“九哥”,喊着晚上到八叔家再见。
“张格尔!张格尔!”一片狂呼突然腾空而起,人群像一排大浪扑向街心。是囚车过来了,有十好几辆,打头的一辆上,囚犯脑后插着“逆首张格尔”的标子。人们于是拥上去尽情指斥笑骂,若不是守车军士拦着,片刻间那逆首就会被撕成碎片。
拍桌子的那位又发宏论:“京师不愧首善之区,百姓忠义之心可嘉!”见同伴没有答碴儿,他又很解气地说道,“我大清国堂堂天朝,巍然如山,德被万方,天下共仰,几个不自量力的幺妖小丑安能撼之?--简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鸡蛋碰石头嘛!”
几句话不伦不类,柳知秋听着想笑,可笑意刚从眼睛里露到唇边,那位已经觉察,狠狠瞪过来一眼。柳知秋赶紧垂下眼帘,敛回笑模样。
京师这个地方,贵胄高官太多,他们又爱身着老百姓的寻常衣裳到处乱逛,一个不小心,冒犯了他们中间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也得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宁可躲远着点儿。不等凯旋大军过完,柳知秋就回归原位了。
人家可还是不依不饶,街上的喧闹随着尘埃落定、茶客们纷纷归座的时候,拍桌子的那位竟冲着柳知秋走过来,一脸傲气,说道:
“刚才是你喝彩,夸那位老将军好相貌,对不对?”
真的触上霉头了!柳知秋尽力赔着小心,低声下气地笑着说:“是,是。不敢,不敢。一时情不自禁,顺嘴儿就说了,没有歹意。”
“谁说你有歹意了!”那人的眼睛又瞪起来,“问问你是不是会看相!”
“不敢不敢,略知一二而已。不过在下所长是测字,客官有意一试吗?”
“测字?”那人略一迟疑,见同伴走过来,似乎意在劝解,便不容他说话,一把拖住往座位上按,说,“少穆【少穆:清朝大臣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人。】,你来,写个字让他测测你的休咎【休咎:凶吉。】。”
少穆显然并不情愿,但被按着坐下了,也就很随和地笑笑,说:“难得静庵如此热心,测上一测也好,卜金可得您出!”
静庵也笑了,连说“自然自然”,紧张气氛就此缓和下来。
少穆很随意地说:“凡事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烦劳先生就此‘因’字测一测在下的前程。”他用右手食指蘸着茶托子里的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因”字,然后平心静气地望着柳知秋。
此人四十岁上下,身材不高,和悦的表情与文质彬彬的气度都掩不住那一团令人敬畏的威严。他前额异常宽阔,因新了发更加突出且熠熠有光;眉毛乌黑,胡须乌黑,一双灵动有神的瞳仁更如墨玉般漆黑,从漆黑的深处直透出一片逼人的明亮。目光相触的一瞬间,柳知秋有如骤遇寒冰烈火,心头竟蹿过一阵震悚。这面容这神采真叫人难以忘怀,因为和周围人的差别太大而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
柳知秋定定神,转眼去审视那个大大的因字。要说看相测字,倒也不算吹牛,如果不是唱戏的话,他柳知秋凭这点本事便足以口。只听他用测字先生常用的平稳又和缓的语调慢慢说:“因字有国字之形,其中的大字可拆为‘一’、‘人’二字,是为国中一人之象。君必为国家栋梁之材,前程远大,将为举国万民所敬仰。”
四周围上来看热闹的茶客,听了这番说词都去注目那位少穆先生。少穆先生倒也不窘,略略耸耸眉头,笑道:“真的吗?承蒙过奖,但愿应了先生的金口。”
“我来我来!”有人踊跃上前,推开旁人站到了柳知秋面前,“我也就这个因字,烦先生测测我的前程。”
不换字,显然是要为难测字先生。此人长脸隆准,胡须刚硬,举止闲雅却神情肃然,金刚怒目,威严外露,仿佛见过……柳知秋猛然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就是刚才凯旋大军走过茶楼下,被那队伍中的将军高声叫着九哥的茶客。柳知秋老练地点点头,恭敬地请对方坐下,说:“他测因字是无心,君测因字属有心。因字加心字为一‘恩’字,想来君家一世皇恩浩荡,受荣华享福贵,命好运也强,是大贵人哪!……”
测字的人愣住了,狐疑地看着柳知秋。少穆先生也疑惑地与静庵先生交换了一下眼色。那位静庵先生一副横不论的神情,把手中的折扇一合,“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大声道:“我倒不信了!来,我也测一测!还是这个因字,还是问前程,你说吧!”
此人的心高气盛、目中无人,几乎都写在一张保养得十分丰润的脸上,三十七八岁年纪,白白胖胖的,好像从小就养成了仰面挺胸的习惯姿态,明明是中等以下身材,倒像是比所有的人都高出一头。柳知秋沉思着,一时没有做声。
“你怎么不吭声?”静庵先生的问话像是在审贼。
柳知秋蹙起眉头,叹了口气,说:“我们算命测字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好话说出来客官高兴,不好听的话说将出来,客官不要着恼才好。”
静庵先生的脸色果然变得难看,但还硬支着架子说:“你只管照直讲,我不怪罪你就是。”
柳知秋于是又叹了一声,说:“你这把扇子正好加在因字的正中,成‘困’字之象,无论你经商还是走仕途,都将屡屡受困,升沉无常……”
对方张了张口,没有出声,第一次正眼看了看柳知秋。柳知秋接着又说:“所幸你这扇子比因字长,令困字上下出头,这样,虽然屡屡受困,却每次受困皆能出头,得以善终。”
这位静庵先生从靴筒里摸出一个二两小银锭放在茶桌上,竟默默无言地离开了。躲在师傅和戏团头背后的三个孩子,一直目不转睛、耳无旁听地注意着这场测字游戏。最后是这么个结果,让他们揪着的心放下来,忍不住就想要跳起来拍巴掌。却听得师傅一声咳嗽,脸色如铁,目光强制,把他们定在茶桌边,老老实实地不敢动弹了。他们随师傅和戏团头的目光看过去,才发现那三个测因字的人点头拱手,互道寒温,似是相识,又不很亲密,之后各自散去。是怎么回事呢?
不少茶客围上来请柳知秋测字,不想柳知秋的闺女英兰跑来寻父亲,说是梨园会首来家拜访,要父亲赶紧回家。柳知秋就势推谢了茶客们,匆匆下楼。戏团头边走边说:“柳师傅,今儿我可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没想到您老人家还有这么一手,高明,高明!”
柳知秋苦笑着说:“还不知道会闯出什么乱子来呢!没见我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真比唱三天戏都累人!要不是……”下面的话他没说出来,因为他看见,那位少穆先生就背手站在茶楼门边,仿佛在等待。
等什么?或者等谁?
柳知秋有些心慌,硬着头皮领着孩子们出门。
那位少穆先生果然冲他点点头,他只好停步站住,竭力微笑着保持常态。但要经受住对方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的打量,实在使他有一种五脏六腑都暴露在外的感觉,很不自在。
“若不是真有学问,就是你绝顶聪明,”少穆先生仍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柳知秋,认真地说,“江湖中人难得有你这样的天资。不过,就是最高明的相士,也多明于鉴人而昧于观己。我有两句忠告赠你,不得罪吧?”
“先生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言多必失,不可不谨慎。”
“是。请问第二句?”
“男子汉大丈夫,立身之本在刚毅。”
柳知秋忽然面红过耳,立刻躬身拜揖道:“谢大人指教。”
少穆先生笑了:“何以改称大人?”
“大人气度见识谈吐决非寻常。在下可敢请教大人名讳?”
“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就不必了。”少穆先生安闲地说,目光正触着孩子们满含好奇、惊异和敬仰的乌溜溜的三双大眼睛,不由得一笑,伸手在最小的天寿那又黑又亮又柔软的辫发上轻轻抚摸一下,亲切地问:
“为什么反复使茶水擦脸哪?”
天寿脸一红,露出可爱的豁牙,羞怯怯地小声说:“那个鸦片鬼……脏。”
少穆先生分明有几分感动,赞叹道:“好个孩子!……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懂得洁身自好,不容易啊……”他不等柳家师徒父子再说什么,径自转身朝停在街对面的马车走去。
连着好几天,这次茶馆里的经历成了柳家人说不完的话题。
天寿向父亲问明了“洁身自好”的含义,就请父亲把这四个字写成横幅贴在炕头。平日说话最少的他,一看到这横幅,就会说起那位少穆先生的手多么宽大多么温暖多么软和又多么不带一丝邪气。而不带邪气的抚摸,除了自家父母兄弟姐妹,就从来没有过。
待天寿得知这位少穆先生就是顶天立地的林则徐大人时,那已是多年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