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 推贤让能

南宫云台。

董太皇猛然惊醒。浑身大汗淋漓,心头惊惧难平。又做白日噩梦。

自闻少帝设伏,活捉二戚。董太皇恐为其所害,当夜携宫人迁入云台。只因云台下设密道,若形势急迫,可经由马市胡姬酒肆,逃出生天。不必困守永乐宫,为少帝所害。

事实上。少帝夺权,只为自保。便是二戚身陷囹圄,亦好吃好喝,未受半点严刑拷打。足见少帝并无加害之心。府中家小,悉数禁足。采买皆由宫中代为操办。一众府吏,亦押入黄门诏狱。只需改过自新,可为少帝所用。二日并天,非明主不可长久。

待稍作平复,董太皇唤道:“来人。”

“奴婢在。”便有心腹中大夫,入前殿相见。

“窦太皇可曾回宫。”董太皇问道。

“已回宫多时。”中大夫答曰。

“洗漱更衣。”董太皇当机立断。

“喏。”

梳洗更衣,董太皇入后殿,与窦太皇相见。

云台高耸,易守难攻。原址重建后,堪比坞堡。且暗设密道,可通城外。二宫太皇,情如姐妹。又曾指天为誓,共扶贵子。董太皇避入云台,理所应当。

“姐姐安好。”窦太皇亦换朝服,洗漱更衣毕。暑热难耐,无外臣在场,着装自当轻便。略显薄透,亦是常情。

“妹妹安好。”董太皇展颜一笑。二宫虽贵为太皇,然养尊处优,皆未显老。窦太皇尚不及四旬。正值壮年。无宠困守深宫。自延熹八年入宫,受封贵人,同年立为皇后。距今已有二十二载。若非机缘巧合,家人为蓟王所救。早已香消玉殒。

正如何后号“灵思皇后”。窦太后,号“桓思皇后”,讳妙。太后,乃至太皇,为自然升辈。“有聪明母仪之德”。董太皇号“孝仁皇后”,讳姝。年长窦太皇八岁。初入洛阳,得号“河间姹女”。今亦不过四旬出头。日中月盈,精力未衰。

一言蔽之。论宫斗,皆是当打之年。

无需入闷热帘后。二人同登高阁,凭栏眺望。京中景象,一览无余。

“陛下骤然发难,夺二将军权。一朝之政,乾坤独断。然毕竟年幼。不知轻重,行事恐失偏颇。还需妹妹费心。”董太皇言道。

“陛下亲政,二宫肃然。司隶校尉董卓,大肆搜捕一干党羽。不出半月,二位将军,再无还手之力。”窦太皇言道:“京师内外,八关之中。唯剩西园卫,不遵调遣。”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董太皇随口一问:“西园卫,今有几何?”

“西园八校,各有数百。后入蜀招募板楯蛮兵三千,另募三辅募士、三河骑士、六郡健勇,各三千。如今,园内约有二万兵士。”窦太皇所言非虚。

“竟有如此之多。”饶是董太皇,亦大吃一惊。

窦太皇叹道:“先帝于园中大兴土木。建广厦千间。(騄骥)马厩、粮仓、军营、列肆,一应俱全。万金堂下销金窟,积铜无数。今,皆为何后所得。一年之内,王母降为弥月之喜,神女降为试儿之礼。大宴宾客,敛财无数。再加贩卖流香渠水所得。足可养活二万精兵,十余载。”

“西园早与北宫分隔。仅与濯龙园水路相连。内外碧水环绕,足保何后并麟子安危。”董太皇亦慨叹:“何后自入园守丧,饱读宫中藏书,知行倍增。闻少帝兵变,谨守宫门,心无二用,抚育麟子。谋定而后动,与先前不可同日而语。”

“陛下夺权,乃为自保。”窦太皇一语中的:“二位将军,早有废立之心。无论谁人辅政,陛下恐难善终。故行先发。待蓟王归来,一切自有定数。”

其中利害,董太皇焉能不知:“宫中早有传闻,先帝临终之际,于昼夜之间,连下二诏。其一托孤蓟王,行兄终弟及。其二,乃书录于《禁中起居注》上,或为父死子继。只恨,并无真凭实据。久而终被人所乘。”

见窦太皇无语。董太皇诈言道:“合肥侯遣使来劝,欲奉我入南阳。毕竟我子,知洛阳生变,恐母被害,才千里传书。若去南阳,可终老乎?”

窦太皇不置可否:“关东积怨已久。故扶立合肥侯称帝,与洛阳相抗。徐豫七国,亦如此。然,只需蓟王醒时,传檄天下。关东必不能久持。待徐豫七国,俯首称臣。合肥侯推贤让能,不过旦夕之间。此去南阳,恐难善终。”

言及此处,董太皇终于问出心声:“以妹妹所见,天下将为谁人所得。”

“姐姐既问,妹妹不敢隐瞒。”窦太皇终于道破心声:“当为蓟王所得。”

董太皇一声长叹。话已至此,多说无益。且形势所迫,亦无需隐瞒。

权衡利弊,董太皇言道:“姐姐有一机密要事,说与妹妹知晓。”

“愿闻其详。”窦太皇言道。

董太皇这便附耳上来,将禁中隐秘,娓娓道来。

“竟有此……宫闱奇闻。”饶是窦太皇心有准备,已目瞪口呆。

“遥想当年,你我指天为誓,共立贵子。时至今日,妹妹知姐姐之苦心否?”董太皇拭泪言道。

“这,如何可能。”太过匪夷所思,窦太皇如何敢轻信。

董太皇言道:“只叹时也,运也,命也;非人力可及也。唯有坦然受之,泰然处之。”

“既如此,妹妹亦有机密事相告。”窦太皇亦打定主意。

董太皇心中暗喜。却面含悲色,详装不知:“妹妹清静无为,有何机密?”

窦太皇目光闪躲,连忙遮掩:“乃与继位相关。”

“莫非……”眼看大功告成,董太皇强压心头窃喜。先前种种,皆为此刻。

“正是《起居遗诏》。”窦太皇,逐字逐句:“先帝临终时,曾诏书,父死子继,废长立幼。”

“遗诏何在!”董太皇迫不及待。

似猛然醒悟。窦太皇话锋一转:“已交由稳妥之人,妥善藏之。”

失望之情,一闪而逝。董太皇强笑:“妹妹素来谨慎。此诏,兹事体大。宜当谨慎行事。”

窦太皇暗松一口气:“姐姐所言极是。如今陛下大权在握,你我二人,并无一兵一卒。若走漏风声,为陛下迁怒。必死无葬身之地。”

时局确是如此。董太皇收拾心情,这便言道:“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闻巫山女神已赴蓟国。”窦太皇眸中尽是深意:“待蓟王醒时,再见机行事不迟。”

“如此,也罢。”董太皇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寄人篱下,苟且偷生。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窦太皇似不经意一问:“可否引贵子一见。”董太皇豢养逐鬼童子,乃为行“鱼目混珠”,遮掩身份。除董太皇并董重、董承及蓟王外,少有人知晓,贵子身份。

事已至此,董太皇亦无需隐瞒。这便展颜一笑:“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