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事与愿违

永乐宫。

董太皇三卿,与骠骑将军董重,悉数到场。

帘后太皇董太后,面沉似水。帘外众人,如坐针毡。

只因不知何人,书朱雀阙。言:“民不聊生,长乐、永乐卖官贩爵,蜺墯鸡化,乃妇人干政,所致也。”

兹事体大。值班中黄门,急忙入宫通禀。三宫本欲息事宁人,奈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出半日,洛阳城已人尽皆知。

遥想先帝年间。亦有人书朱雀阙。引宦官大肆海捕,牵连者数以千计。

旧事记忆犹新,今朝又出此事。鞠城兵乱,惨痛未消。洛阳民众,焉能无惧。

阙书,矛头直指,太皇董太后及何太后。三宫鼎立,共辅少帝。平衡朝野,势均力敌。本是治国良策,续命良药。岂料将将开年,便有人迫不及待。朝政日非,国祚不继。汉庭沦落至此,虽是天灾,更是人祸。

朱雀门,为北宫之南门。门侧高楼,称朱雀阙。因历代帝王出入,多经朱雀门,故此门最为尊贵。建造亦格外巍峨壮观。“偃师去宫三十五里,望朱雀阙,其上郁朴与天连。”

书于此阙。除去醒目,亦想令少帝出入时可见。

“奸佞之辈,何其多也。”董太皇切齿生恨。

“太皇息怒。”董重劝道:“若有损圣体,徒令小人得意。”

“骠骑将军,所言极是。”永乐少府曹嵩亦劝:“太皇且息雷霆之怒。”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深吸一口气,强压心头之恨,董太皇问道。

“三宫鼎立,不可示弱。亦不可,持强凌弱。公事公办。当交有司,彻查背后主谋。”曹嵩答曰。

“少府,所言极是。”董重亦道:“何太后,亦牵连其中。且看西宫(长乐宫)如何应对。”

“卑不谋尊,疏不间亲。”董太后,恨意难平:“先时阙上所书王甫、曹节,一介家奴耳。如今竟胆大包天,以下犯上。直书二宫帝后。诸君以为,背后主谋,是何人也。”

“这……”董重欲言又止。其中深意,今时今日之董骠骑,又岂能不知。

“卑不谋尊”,便是后世所谓“对等原则”。如此说来,先前书朱雀阙者,必是宦官或朝臣。今日书朱雀阙者,多半是汉室宗亲。三宫鼎立,二宫并书阙上,唯长信宫,独善其身。董太皇言下之意,殿内众人又如何能不,心知肚明。

曹嵩答曰:“太皇,切莫起疑。此事颇多蹊跷。老臣窃以为,若真乃长信宫所为,岂非太过明显。”

“朕,亦如此想。”董太后心领神会,这便悄然收拢怒气。

“二桃杀三士。”永乐卫尉董承,忽言道。

“此话怎讲。”董重忙问。

“三宫鼎立,人尽皆知。贼人却只书太皇与何太后,唯窦太皇未曾提及。臣窃以为,此乃贼人有意为之。”董承言道:“我等,万勿中计。”

“然,亦不可不察。”董太皇这便下诏:“命司隶校尉袁绍逐捕。十日,不,五日一会。”

“喏。”

长乐宫,长秋殿。

气氛同样肃杀。

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长乐少府袁逢、长乐卫尉蹇硕、长乐太仆郭胜,悉数在列。

“何人所为。”帘内何太后,低声相问。颇多心平气顺。

大将军何进,起身言道:“无胆鼠辈耳,太后实无须在意。”

“此事已满城风雨。然,朕深居简出,卖官干政,从何说起。”被奸人污蔑,何太后竟不动气。果然今非昔比。

长乐少府袁逢,起身进言:“太后所言极是。老臣窃以为,贼人之所以牵连附会,正是其阴谋之所出。”

“愿闻其详。”何太后问道。

“老臣以为,贼人将太后及董太皇,并书阙上,却独遗漏窦太皇。乃有意为之。无非是无中生有,挑三宫争斗,坐收其利。”

“贼人何所求。”何太后又问。

“恕老臣,不得而知。”袁逢答曰。

何太后,又看何进:“大将军知否。”

“臣,倒有所得。”大将军何进遂将临行前,长史许攸之言,娓娓道来:“所谓‘卑不谋尊’。宫中家奴,焉敢大逆罔上,诬陷其主。臣窃以为,此书,必出汉室宗亲之手。”

何太后轻轻颔首:“继续说来。”

轻咳一声,何进再接再厉:“汉室宗亲,所怀不满,皆在书中:‘卖官贩爵’、‘妇人干政’。看似大义凛然,实则暗藏私心。乃因‘卖官贩爵’、‘妇人干政’所得之利,未能分润宗室罢了。”

“哦?”此乃何太后,未曾料到。

“黄巾乱后,群盗蜂起。万民饥流,道路断绝。洛阳贵胄,食俸大减。唯举债度日。传闻,先帝暗授巨资与金市子钱家。贳贷宗亲贵胄,得海量子钱。重利盘剥,乃至无法偿还。不得已,唯将食邑,质与子钱家。奈何,金市子钱家眼高于顶。只贳封君县主。诸多乡亭小侯,皆未能如愿。故奋笔书于阙上,以泄心中不满。”

略作思量,何太后欣然点头:“府中何人进言。”

大将军不敢隐瞒:“乃我长史,南阳许攸。”

“可是同乡。”何太后又问。

“正是臣之乡党。”何进对曰。

“此人当可重用。”何太后言道:“待大将军方便,引来与朕一观。”

“喏。”大将军这便领命。

“若如大将军所言,此事当如何转圜。”

见太后看来,少府袁逢,再起奏道:“若真乃宗室不满。只需善待,便可消除。”

何太后又看何苗:“骠骑将军,以为如何?”

“臣……”何苗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何太后言道。

“所谓‘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臣,窃以为。金市子钱家,之所以不愿贳贷小侯,乃因无利可图也。天下小侯,何其多也。食邑散落大河上下,广布南北东西。需海量人手代为打理,故无从收拾获利。”偷看何太后表情,何苗咬牙道:“太后若救天下小侯,需广费钱财。若一二载,便也罢了。然若遥遥无期,太后纵有万贯赀财,又如何能够。”

何太后欣然一笑:“大将军以为如何。”

来时,何进便已有定计:“始与朝政,使先帝卖官求货,自纳金钱,盈满堂室。论‘卖官贩爵’,永乐董太皇,尤胜先帝。传闻,近日又假勃海王年幼,无法就国,已暗将勃海七城,质与子钱家。为期十载,得琉璃宝钞十亿。料想,此事宗室亦有所闻,故才奋笔书于阙上。”

“勃海王,生于光和四年。十年之后,亦不过十五少年。神鬼不知,得钱十亿。永乐董太皇,好算计。”何太后一声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