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暗打

    这一次皇帝在海府逗留了很长时间,将近三个时辰后,这位至尊才从海观羽书房中出来。尽管面色没有任何变化,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那目光中深深的阴霾和愤恨。皇帝的车驾刚刚离开,海观羽便开始伏案疾书,这样一来,他的告病折子想必不会被驳回了。

    皇帝微服驾临海府的消息很快便在京中的各大员处流传开来,再加上皇宫中流露出的几许消息,人们都有一种不安的预感。皇帝准了海观羽告病的奏章后,这几日借由小过错杖毙了好几个小太监,脾性也越来越暴躁,朝堂上若是有大臣不长眼睛地触犯天颜,马上就是一顿严厉的斥责,连萧云朝和贺甫荣这等权臣也丝毫不给面子。

    两位极品大员的察言观色功夫也是一流,碰了两个钉子后便不再自讨没趣,反而约束了属下官员不要随意招惹皇帝发怒。如此一来,朝堂上的气氛便显得僵硬而紧张,就连风无痕这般圣眷极隆的皇子也不敢轻易开口。人人都在猜测海观羽究竟对皇帝说了些什么,然而,无论是海府还是皇宫,竟然是一丝一毫风声都打听不出来。

    贺甫荣思量着女儿临产之期将近,心思也就没完全放在此事上,吩咐通政使水无涯盯着些情况,也就撂开了手。萧云朝自忖最近并无得罪海观羽之处,卫疆联又已经去了两广,应该不会殃及池鱼,几天下来见没有动静,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不少。只有风无痕几次去海府探病都被挡在了外头。连海氏姐妹都无法进去,他心底的疑惑不免愈来愈深,只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只得在府里干着急。所幸师京奇竟然在这次上门拜访地人中发现了几个能干的幕僚,又顺便拉拢了一些中立的官员。风无痕这才稍稍感到安慰了些。

    三日之后,静默了许久地监察院再次开始了动作,谁都没想到这个刺头衙门在鲍华晟远走两淮的时刻居然还不得安宁。两个在监察院呆了十年地御史一前一后上了弹劾的奏折,矛头直指目前权倾朝野的两位大员,正是无首辅之名。但却担着首辅之实的贺甫荣和萧云朝。这一击让两个大人物全都慌了神,御史弹劾的罪名很简单,但却把两人逼到了死处。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图谋不轨,这三条罪名无论放在谁地身上都是死路一条,两党的官员更是惊慌失措。

    一向门庭冷落的左都御史冯之繁的府上顿时热闹了起来,鲍华晟既然不在京城,监察院的差事自然是他领着。这些年来已经年迈的他很少管属下御史的事情,因此人们几乎要淡忘了这位老臣。然而现在的这一击若没有此人的首肯,两个根本算不上年轻气盛的御史怎会轻易弹劾贺甫荣和萧云朝,须知这两个御史平日可都是沉着稳重地角色。

    冯之繁也是老奸巨滑。上门的人一个不落地接见,但实话是一句都没有,顾左右而言他的本事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众人对他地揣着明白装糊涂极为不满,但碍着他的资历和秩位。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得。

    这年头谁都知道监察院乃是皇帝的风向,得罪不起是真。

    据宫中传出的可靠消息,皇帝地态度也很暧昧,看了折子后既非龙颜大怒,也非阴沉焦躁,只是似笑非笑地道了一声好,便将奏章留中不发。当夜,皇帝甚至没有临幸任何嫔妃,只是在勤政殿中独自歇宿。

    这个不祥的预兆顿时令贺萧两家坐立不安,宫中两位位分尊贵的娘娘也受了波及,几近临盆的贺雪茗甚至几乎昏厥过去。

    也不知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还是落井下石,几个不识好歹的低品京官也上了奏折,跟在后面瞎起劲,这风波闹得更是大了。就在人们认为之前口水仗中吃过亏的海氏门生也会上书附和时,那些人却全都保持了沉默,这种不寻常的态势让有心人更为留意。

    风无言本想趁此机会清掉一些两党的羽翼,见此微妙的状况也不敢轻举妄动。他如今一身系着上百官员的荣辱,还有其他三位兄弟的期望,因此小心翼翼变成了他一贯的作风。慕容天方更是将自己的人脉发挥到了极致,门生弟子时时传来各色消息,正因为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风无言在他的提点之下才没有做出错误决断。

    风无候手下的各色人等也是倾巢出动,竭尽全力地收集着消息。对于位分尊贵而不掌实权的他来说,若是能趁机大捞一把则是最好,若是不能也

    无所谓,眼下他还乘着风无言这条大船,自然是以保驾护航为第一要务。

    与乱成一团的朝臣亲贵相比,风无痕这边却是要轻松许多,甚至还有品茗谈天的雅兴。虽然皇帝没有再单独接见他,但想起前不久的谈话,他还是隐隐约约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意。不就是借此机会让贺萧两人出京么,居然能闹得这么大,想必皇帝一定是借机敲打那些心怀鬼胎的重臣,顺便清理一番那些不识风色的出头鸟。

    风无清甫进内院就瞧见风无痕悠闲自得的模样,焦躁的心顿时安定了许多。对于这个七弟,他是感激到了极点,礼部的差事虽然不甚重要,但体面却是第一位的。如今那些从不拿正眼瞧他的朝廷官员都是恭恭敬敬的,上门巴结的也不在少数,谁都知道他和风无痕关系密切,之前甚至还能劳动这位炙手可热的皇子为他进言保奏,因此言行都热络起来。

    “七弟,如今外面都快闹翻天了,你居然还能有此雅兴?”风无清打了一声招呼,风无痕却是只笑不语。旁边的小方子立时命人搬来一张藤椅,服侍他坐下后又赶忙奉上了一碗冰镇酸梅汤。

    “六殿下,外头暑气重,您先喝一碗酸梅汤消消暑。”小方子表现得很是殷勤,在外人面前,他的一举一动都合着身份,不敢再像以前那般胡来。

    “你这小猴子倒会巴结人,这么会看眼色,怪不得你家主子如此宠信。”风无清调笑了一句,轻轻端起碗喝了一口,一股清凉之气顿时走遍五脏六腑,刚才因为赶路和焦躁带来的热意顿时全都无影无踪。“还是七弟有福,如今旁人都是忙了个昏天黑地,谁能享这般清福。连我这个只兼了闲差事的皇子也比你忙碌些,你真是羡煞人了。”风无清的脸上明明白白地挂着殷羡之色。

    “六哥,如今暑气太重,搅和在里头未免和自己过不去,须知清静自然凉。”风无痕语带双关地说,一边惬意地品了一口碗中的酸梅汤,“就如同这消暑的圣品来说,一碗足矣,两碗便伤了脾胃,这东西乃是收敛的玩意,不可多饮。”他深深地看了风无清一眼,似乎再等着他的反应。

    风无清先是一阵茫然,随即哈哈大笑道:“好你个七弟,说话转弯抹角,难怪别人说你精明,敢情我竟是白担心了一场。”他也不顾那酸梅汤冰冷刺骨,咕噜咕噜地连喝了三大口,这才解气地放下了碗,“横竖我是跟在你后面的小卒,你都不担心,我还有什么好怕的,最多只是打回原形而已。不过老这么闲着也不是办法,你若是有什么需要你六哥帮忙的不妨直说,方正我这张脸已经丢尽了,也不怕什么闲话麻烦。”

    要说起先帮风无清在皇帝面前请求差事,风无痕只不过是基于一时的同情,利用的成分并不大,真正的目的一是为了收人心,二是为了向父皇表明心迹。如今见到这个六哥如此铭记在心。他的心中便多了几分温情。

    “六哥此话便说得过了,都是兄弟,你我现在又是一体。你若丢了面子,我脸上也不好看,怎会让你去做那些打探消息的事情。六哥不妨把真性情摆出来,谁请你去逍遥,跟着去就是了,不必有什么顾忌,至于话么就真真假假地胡扯几句,反正也无人会去追究。你那风流闲散的性子是京城众官都知道的,只要不出格,父皇那边也不会有闲话。”

    风无清仔细琢磨了一阵,顿时大为开怀。这些日子他是只在府中厮混,很少再去外边拈花惹草,性子虽然收拢了些,无奈习惯已经养成,一时还真是浑身不得劲。如今听得风无痕这般说话,他已是明白了弟弟的用意,率性而为的事,即便父皇也不会插手。

    “六哥,如今局势之乱恐怕是本朝一时无二,言行举动虽然得合着你平日的性子,但还是得谨慎小心,以免为奸人所乘。”风无痕又稍稍提点了一句,目光中满是期许和温情。

    两兄弟对视一眼,目光中满是轻松的笑意。如今这情势,唯有抛开一切才能无所顾忌,成天缩手缩脚地只能让皇帝疑忌,反倒是把什么都露在表面更佳。想起自己之前韬光养晦时的辛苦,风无痕已是完全明白了,凡事三思而后行即可,厚积薄发才是他这个皇子的处世之道,一味低调只是愚人之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