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遗孤

陆朔?

闻禅想起上辈子,她和陆朔已经十分相熟的时候,她曾问过陆朔喜欢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还没成亲,陆朔的回答是让她管好自己,少琢磨那些保媒拉纤的事。

这种人一辈子独身不娶,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皇帝既然提起陆朔,倒是提醒了她另一件事:“陆郎人是不错,只是他自幼长在父皇膝下,和我的兄弟也差不多了。况且他是父皇的义子,您何必还要再用婚姻笼络他?该放他出去笼络别人才合算啊。”

“胡闹。”皇帝斥了她一句,又正色道,“婚姻大事,怎么能叫笼络?你们二人年岁相当,又知根知底,他必定不会薄待了你,这样朕也就放心了。”

闻禅端起茶盏的手一顿,旋即轻轻笑了一声:“有父皇在,谁敢薄待了我?”

她上辈子虽然权势滔天,但也的确过得很辛苦。刚才有那么一瞬间,闻禅是认真地考虑过换一种方式重来,找个勋贵名臣之后成亲,轻轻松松地享受一生,不必殚精竭虑地周旋,也无需再承受任何指摘。

可是皇帝一句话就把她那点动摇打散了——纵然生于帝王之家,纵然贵为公主,在关于她未来命运的问题上,就连亲爹都只寄希望于夫家的良心与自觉。

要知道前世她一竿子将裴如凇支到北境苦寒之地,裴家的家主、当朝仆射裴鸾在她面前可是连气都不敢多吭一下。

权力的滋味,只要沾染过就再难放手,无论男女,概莫能外。毕竟这世上除了自己谁都不牢靠,没有人会永远无缘无故地厚待她。

皇帝不知她心中所想,看着她肖似楚皇后的侧脸,不由得一时感慨:“一转眼,朕的儿女们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朕只希望你们平平安安的,你母后若还在世,必定要精挑细选,给你找一位天下最好的驸马……”

“京中才俊多不胜数,总能挑中合适的,只要父皇到时候肯点头就好。”闻禅不想陪着他缅怀旧情,脑子一转,另起了个话头,“我听刚才父皇话中的意思,往后是打算将陆朔一直留在京中吗?”

皇帝无奈地瞥了她一眼:“你管得倒宽,自己的事还没定下,就操心起别人来了。”

闻禅:“顺便关心一下,毕竟刚断了他做驸马的路,总得给他找个好下家。”

皇帝拿她这副无赖嘴脸没办法,伸手点了点她,叹道:“朕想给陆朔寻一门亲事,让他留在京城,禁军如今缺人,正好可以让他顶上。陆家满门忠烈,他父亲为国捐躯,死在了战场上,朕实在不忍心把他唯一的遗孤也送上战场。”

闻禅也轻轻地叹了口气。

皇帝闻景行是个心很软的人,温和仁懦,对亲信近臣十分宽容,如果不犯触及底线的大错,他一般不会翻脸。可能是因为皇位到手得过于容易,前代肃宗留下的又是个较为平和安定的局面,闻景行身上一直缺乏一股锐气,整个朝廷的风气也偏于保守求稳,从他们对待啜罕部的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宁愿花大价钱养狼,也不肯把自己的爪子磨利。

皇帝现在应该还没有故意制约陆朔、防止义州军兵权落回他手中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怜惜他,觉得京师繁华之地足以让他安度一生,何必要去边疆苦寒之地吃沙子。

“父皇如果只想补偿陆家,封爵也好,赏赐也好,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把陆朔接进宫里来养?”闻禅道,“纵然有宝刀之质,藏在匣中,不出鞘不见血,那它也只不过是一块镶金嵌玉的铁片而已。”

“道理是不错,可战场凶险,刀剑无眼,万一折损了他,岂不成了朕的过错?”

“父皇一片拳拳爱才之心、怜惜之情,不光只能放在自己心里,也该让陆朔沐浴圣恩才好。”闻禅以退为进,“儿臣只是觉得他在京中当个富贵闲人,反倒埋没了他的才能,父皇何不改天亲自问问他的意愿,顺便考校考校他的本事,说不定就改变主意了。”

皇帝没接这话,反而问道:“倘若要将他放出去历练几年,你觉得应该放在哪里?”

“军国大事,儿臣可不敢妄言。”闻禅笑道,“不过非要我说的话,我看武原郡就很好,没有和亲公主,送个义子过去也不赖。”

皇帝:“……”

闻禅:“依儿臣浅见,您不想让陆朔上战场,无非是怕他为了报杀父之仇,死咬着同罗不放。那就让他去对付啜罕部,这地方既不可轻易开战,又不能疏忽轻视,再加上萧都督镇着,正好拿来锻炼他。”

皇帝默然片刻,最后长叹了一声:“你啊……”

他不止一次领教过闻禅的机敏狡黠,心中时常暗自感慨闻禅若是个男儿身,若没有那道命中注定的谶语,他必定不遗余力地教导培养,让她做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可是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先天的种种限制,他反而不必像防备其他皇子那样,有些话可以放心地对闻禅说,甚至可以听一听她的意见。

“没什么稀奇的。”闻禅却仿佛听懂了他的未竟之意,淡淡答道,“父皇拿这事去问大哥他们、问朝中大臣,说不定有远比我更周全妥当的答案,您只是太久没见我了,才觉得我好像很聪明。”

闻禅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只是皇帝一个未嫁的女儿,虽然立下过功劳,但没人会把那当做,她的话依然不会有多重的分量。眼下她只要体察上意,让皇帝在做决策时能想起来问她一句,就已经足够了。用不了多久,皇帝就会发现,那些“不上不下”“不够趁手”的事情,却刚好适合交给她去做——而那个总是补位的人,将会无声无息地渗透进他的身边,逐渐成为他离不开的左膀右臂。

“行了,陆朔的事,朕再想想。”皇帝说,“你也别闲着,朕已命人加紧绘制驸马人选的肖像,画好了就送去柔福宫,你挑个满意的出来。”

闻禅起身告退,对自己的事相当敷衍,拖着尾音懒洋洋地答:“是,儿臣遵旨。”

皇帝把扶手拍得啪啪作响:“你自己的事自己上点心,别给朕拖到明年去!”

很快,持明公主选婿的消息就传遍了宫廷内外,画卷流水般源源不断地传入柔福宫,甚至还有不少请帖通过宫妃辗转送到了她手里,大约也有主动示好之意。

闻禅虽然已经放弃了恩爱夫妻举案齐眉的想法,但驸马毕竟是个大件摆设,一时之间也很难挑出合适的。好在新年将至,容她多抻了几天,各家送来的帖子闻禅一概没应,唯一请动了她的,是当今钦赐出家修道的宁思长公主。

宁思长公主是皇帝同母的亲妹妹、闻禅的亲姑母,她的面子不能不给,况且宁思长公主与闻禅一向投契,她又恰好需要一个出宫的理由,便顺势应承了下来。

当天安排随行护卫的禁军正是陆朔所率的左神枢军。他过来拜见时,闻禅正在宫人服侍下罩上大氅,抱着手炉仰头看屋顶上晒太阳的小猫。

“殿下。”

陆朔穿着窄袖的武官服,身形笔挺,像把寒光逼人的利剑,朝她躬身行礼,“禁军已至上阳门外待命,殿下的车驾可以出发了。”

闻禅轻轻颔首:“有劳了。”

她的脸掩在风帽下,只露出尖尖的下巴,陆朔看不清她的神情,也看不透她这个人。

他虽然自小在宫中长大,但毕竟是外姓男子,平日里和皇子们一同读书习武,与公主们没什么交集,唯一能说上两句话的就是持明公主,还是因为逢年过节都要去拜见皇后的缘故。

他也一直没觉得持明公主有哪里特别,直到三年后她从宫外归来,在那个步步杀机的哗变之夜,所有人都忙着惊恐慌乱时,只有她以冷静到冷酷的一刀先发制人,刻下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步。

陆朔迈出人群时没有想那么多,单纯觉得持明公主值得他高看一眼。北巡结束后,两人再也没有什么往来,连他自己都快要淡忘时,公主竟然不声不响地还了他一份大礼。

闻禅坐上了宫门口的步辇,陆朔在旁步行跟随,犹豫了片刻,还是主动开口,低声向她道谢:“臣前日已得陛下召见,多谢公主居中转圜。”

前世闻禅和他很熟,散漫惯了,乍见他这么谨慎恭敬,还有点不太适应,得十分克制才能不动声色:“举手之劳,不必言谢,看样子父皇已经同意放你出去了?”

陆朔答道:“已有五分准了,待转过年来,或许便有调令下来。”

宫中人多眼杂,又是八字没一撇的事,两人不好说的太深太多。闻禅点点头,露出一点温文浅淡的笑意:“那就好,也算是得偿所愿了。从此天高海阔,祝将军武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