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城内,张静亲自挑选了一处安静的宅院,调来一百名士兵将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将随军带来的新被褥、帐蔓等全部换好,仔细检查了院落周围所有的洞穴、水道等等,保证没有任何疏漏。
这座宅院位于城北,却不靠近城墙,院墙四周开阔,门外一条宽阔的大街直通府衙,这样的规模和位置,想必应该也是前任太守的私人府邸。
张静看中这个宅院最主要的原因并非它便利,而是因其独立,自从鲜卑军作乱中原以来,司马懿可谓是千夫所指,人人痛恨,虽然军中之人敢怒不敢言,但也颇有微词,而那些自命主持正义的绿林豪杰更是不知天高地厚,竟只身来闯万人大营,意图刺杀司马懿,为兖州百姓伸张正义。
若不是司马懿暗藏了护卫贴身保护,曾有两人险些得手,这一段时间朝歌城可谓风声鹤唳,戒备森严,司马懿的居所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除了几位贴身侍卫之外,连张静都已经一月不曾亲眼见过司马懿了。
张静心中也明白,这些绿林中人,虽说有一些行侠仗义者,但大多都是沽名钓誉之徒,谁都知道这时候若能杀死司马懿,不但能够名噪天下,人人敬仰,甚至还能在历史上留下记载,成为和豫让、专轲那般为后人所敬仰的大侠。
绿林豪杰向来很少有出头之日,虽然在民间被人尊称一声大侠,但在官府看来都是啸聚山林、扰乱百姓的草莽,双方从来都是势不两立,如同猫鼠一般争斗不休。
但如今大汉朝堂却设立侠义堂,不仅为那些主持正义的豪杰正名,还扶持一些有名望、心向朝廷之人开宗立派,让其主持江湖正义,不但提高了名望,还能够流传后背,这对于一个落草之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试想如果在此风口浪尖之下成功刺杀司马懿,不但会成为一代大侠,更成为汉室的功臣,随便讨个地盘开宗立派,收受门人弟子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一旦成为一派之主,必定风光无限,甚至可能一举超越那些名门世家,等到扎稳根基,开枝散叶,数十年乃至百年之后,子孙后代可比那些世家子弟好过多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些绿林豪杰个个都是奸猾之辈,这样一条光明大道人人都看得到,自然个个奋勇向前,悍不畏死,这一月来潜入军营的刺客几乎每日毫无间断。
这可害苦了中军护卫,每日战战兢兢如临大敌,有人甚至因为紧张精神崩溃,接连几日之后活活被逼疯,他们行军打仗自然不在话下,但要防备这些神出鬼没的鸡鸣狗盗之徒,还真是力不从心。
正在府院的耳房发呆,忽然听到外面响起阵阵马蹄声,门外的士兵赶忙来报:“将军,大都督车驾到了。”
张静赶忙起身整理衣冠,快步迎出来,便见四匹马拉着一辆马车正从大街上驶来,街道两旁戒备森严,铁甲卫士如临大敌,将马车层层保护在中央,今日在行军路上,还有人试图闯入中军,被乱箭射成马蜂窝,这些人虽然悍不畏死,但多人行事却十分愚蠢,和送死并无多少分别。
张静领兵躬身等在门口,等到马车到了跟前,才抱拳道:“末将张静恭迎大都督,院内一切部署完毕,请大都督下车休息。”
“有劳张令史,此处之事吾自有安排,闲杂人等都退散吧。”
张静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不禁微微一怔,抬头看去,却是一位少年弯腰跨出马车,只见他站在车辕之上,身形修长,火光之俊的神态多了几分诡异的阴鸷之色。
“遵命!”认得此人正是司马懿的四子司马伷,张静不敢多言,叫身旁的亲兵进入院内传令,将所有的士兵都撤出来。
这司马伷虽不如其兄司马师、司马昭那般有名,也很少跟随司马懿从征,但他少有才气,在邺城担任宁朔将军,负责监守邺城的内宫治安,此人善于安抚开导部下,麾下将士甘愿为其卖命。
司马懿重回邺城之后,因司马师病死,便将其带在身边统率亲兵护卫,照顾司马懿的饮食起居,很少与外人相见,虽然在军中少有人知他的存在,但几位主将却经常与他会面,最近两月司马懿生病,大多军令情报也常由司马伷来传达。
张静将士兵调出宅院,司马伷很快便派了两百人先进去再次检查一遍,随后才命士兵来到马车旁边,却见从车厢两侧拉出四根红漆柱子,稍微用力,那车厢竟然缓缓转动起来。
张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原来这车厢竟然是能够活动的,转过半周之后,士兵们用力向上抬举,便将车厢抬离了车架,竟变成了一顶软轿,连人带轿一同抬进院内去了。
望着空空如也的马车车厢,张静不由愕然,想不到在此情景之下竟还未能见到司马懿一面,难道真如司马伷所说,大都督病重不能见风?
就在他心中惊疑不定的时候,司马伷再次开口道:“张令史,城中之事还需人手,辛军师正在府衙部署,一切军务暂由军师调度,莫要迟误了。”
“哦,是是是!”
张静赶忙向站在门口的司马伷施礼,带兵赶往府衙去见辛敞,不知道这一路之上他有没有见过司马懿。
张静带兵走后,司马伷才迈步走进大院,冷然扫视四周,对院内一名将领吩咐道:“内外加强岗哨,还如往常那般布置。”
“遵命!”
司马伷微微点头,快步走向后院,那顶轿子已经抬到了卧房门口,轿子帘朝着门内,抬轿的是小心翼翼将负手搭在门槛之上,躬身退在院子里。
司马伷从侧边先进入屋内揭开帘子,里面有两名侍卫已经检查完毕,赶忙来在外面搀扶,许久之后,便见一个消瘦的人影在门口闪过,稀疏的白发嘈乱蜷曲,在夜风中枯草般抖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