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说亲

作为嫡姑娘身边的大丫鬟,佩兰和松兰有条不紊的分配工作,除了四个司,其她人一概不准进内室,如今是独门独院,洒扫庭除,缝补浆洗之类的活都要重新安排,沈氏有心教女儿管家,自然不会派人插手。

三等丫鬟及以上都是自小在边境将军府长大,因着回京,姜韫院中编制规格提升,这才提了几个上来,她们在府上伺候惯了,一应规矩基本照旧,倒是新来的几个年纪小,干活还算麻利,但偶尔见到姜韫时说话却磕磕绊绊的,看得佩兰直皱眉。

“虽是下人,但这幅样子外人还以为咱们府里怎么苛待她们呢,都是侯府的脸面,传出去多不好听。”司棋道。

前些年新贵们入京,人牙子这个行业空前繁盛,留下的除了歪瓜裂枣,就是这些年岁小的。

“你懂什么,进姑娘院里的自都是上乘,瞧这一个个长得多标致。”司画是颜控,在她看来,干活干得多了自然就会,像她小时候不也经常打碎茶碗茶盘。

可外貌这种东西却是天生的,整个将军府她就最喜欢姑娘院里,清一色的水灵聪慧,不像大公子和二公子恨不得比照军营来作为挑选侍女的标准,个个人高马大,身子壮实。

“也就是舅太太们都在金陵,不然何至于此。”要知道,沈氏不止桃李满天下,就是府中规矩也极为严格,像夫人身边的庄妈妈就是沈家世仆,佩兰松兰是她一手教养出来的。

司画很是赞同:“可不是么,不过…我听说明年大舅太太就要跟着舅老爷上京任职,到时候啊夫人娘家也算在京城有人了。”

姜韫出生的时候就在打仗,对于外祖家还来得及培养感情,倒是沈氏先收到了自家大嫂并二嫂的信。

“是给仪姐儿说亲的。”沈令仪是二房嫡长女,沈氏记得她仿佛是去年及的笄。

沈家先祖曾位列三公,直到年迈后归隐至金陵砚山,后在当地建了书院,从此教书育人直至今日,如今的砚山书院山长便是姜韫外祖,而沈家家风清正,姜韫上头三个舅舅都是嫡亲。

金陵和边境路途遥远,沈氏与娘家每年虽去信不多,但不妨碍一家人感情笃厚。

“既然去年及的笄,那今年该满十六了罢,仪表姐怎么如今才开始议亲。”姜韫好奇的问道。

沈氏嗔了她一眼:“你个未出阁的小娘子整日把议亲挂在口头上,羞也不羞。”

姜韫笑眯眯的挽着沈氏的手,对于向母亲撒娇这件事信手拈来:“这不是关心表姐么。”古代不像现代,一般来说十三岁就可以开始议亲了,而家中越是富贵的越是早早相看,尤其是战时晚婚甚至要征税,而即便是贫寒人家,也不至于等到十六岁才对。

沈氏点了点她的额头,好心解惑道:“男方上月刚出的孝。”说的是礼部侍郎柳家大房的嫡次子,今年刚满十八。

其实若单论沈家,这门亲事算是高攀,砚山书院闻名于士林,但却因先祖遗志,多年来未曾有人出仕,直到今时大房才领了国子监忌酒,又何况沈令仪并非长房所出。

不过向来高门嫁女,低门娶媳,柳家曾祖又与沈家当年的老太爷交好,这门亲事是早早定下的,如今不过走个流程。

按照沈老夫人的想法,届时想让沈令仪从定北侯府出嫁,也算给孙女多些体面,沈氏自是没有不应,甚至亲派了侍卫去金陵接人,嫁妆明年再随长兄述职时一同走水路入京。

……

“柳家…好像在宴会上见过罢。”作为姜韫在边境时的至交好友,李元英比她早了两年回京,几乎是在姜韫收拾完院子的第二日,就带着包袱行李在侯府住下了:“不过我们是不大与这些京里的小姐们玩的。”

虽说平日里的宴饮上,双方见面和和气气,但要说日常交往,她们这些新贵的女儿算是‘外来人’,所以哪怕不到相看生厌的地步,大多也只是维持表面关系。

姜韫趴在软塌上,听李元英絮絮叨叨的说些“左盼右盼终于把你盼回来了”“前儿个某某夫人被送到家祠,事发时我就在现场”之类的八卦事宜,一时间哭笑不得。

不过,还没等沈氏调查个林家的全貌,姜韫没过几日就先遇着了那位嫡次子的妹妹。

“喏,那个就是你未来表姐夫同父同母的妹妹。”京淮河上,姜家画舫在水面徐徐而过,李元英正站在船头吹风,冷不丁看到不远处另一艘画舫上的身影,忙一把将姜韫拉了过来。

秋时爽朗,京淮河作为运河分流,每年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待暑气一过便会布满大大小小的船只,何况如今正是游湖的时节,不少船上还会传来伶人唱曲的声音。

那船离得不远,姜韫隐约可见画舫的旗上写着一个‘宋’字,而船头更是站了不少贵女,将一穿着金丝羽织的少女簇拥在中央,而李元英指着的柳家姑娘,正站在那少女左侧。

姜韫瞪了她一眼:“还没过礼呢,你可别乱说。”她虽然从未见过那位沈家表姐,但外祖一家每年都会给她寄许多礼物土仪,其中就有这位表姐亲手打的络子,因此很愿意替她做这个耳报神。

那柳家姑娘与姜韫年岁差不多,穿了一件蓝色的团蝶百花八宝缎长裙,发式做了及笄的打扮,上面插着一根通体碧玉的簪子,她双目含笑,正侧首与中间的少女说着什么,不一会,就见周围的人都轻轻笑了起来。

“柳姐姐说的是,谁不知道如今陛下最疼的就是九公主,这才刚过了百日宴,赏赐就源源不断的进了钟粹宫,这往后啊,还不知会如何宠爱呢。”

贵女们连声附和:“毕竟是新朝后出生的第一位公主,可不就是捧在手心上的人么,前些时日的百日宴母亲带我去了…真真生的粉雕玉琢,让人见了就心生欢喜。”

这就是开国帝王的好处了,抄了前朝一串宗室勋爵,所入足抵几年国库,加上没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就上头一个如今在封地的姐姐,私库充盈,自然要当个大方的慈父,主要也是皇帝太能生儿子,反而就公主来说,上一个还是十年前出生的。

作为宋氏嫡出的女儿,宋如意的人生可不似贵妃那般坎坷,几乎是从她一出生,家族亲长就替她铺好了一条锦绣之路,可以说有没有宋贵妃,她都是天之骄女,因此面对这众星捧月式的夸赞,宋如意虽然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几分欣喜,但心中却不以为然。

柳四姑娘深知宋如意的性子,见她笑不达眼底,便知道她兴致不高,刚想说些什么,却突然听‘扑腾’一声,随着阵阵此起彼伏的惊叫,不远处的船上顿时争先恐后的跳下去几个人,随即便是一个怒气冲冲的男声:“你们都不许动!”

船上安静了,少年在水面上挣扎,眼见着就要沉下去,那几个跳下去的小厮却停住了动作。

男人的船就在宋家对面,贵女们似是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除了少数微露同情外,余下的大多看热闹一般嬉笑,其中一个倒是认出了对面的男人:“这不是你堂兄么。”

吃瓜吃到了自己家,饶是柳四姑娘也不由变了脸色。

男人站在船首,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个与自己长得有几分相似的少年,嘴角扯出一个嘲讽的笑容:“真当自己姓柳就可以与我平起平坐?你娘不过是我婶婶房中伺候的奴婢,哪怕侥幸爬上了床也是贱婢,让你做些小事也敢推辞,我看你是活腻了。”

听到对方提及生母,原本就呛了几口水的少年顿时目眦欲裂,柳家族地就在京畿,在京中的除了长房一脉,另有十数房人聚屋而居,柳侍郎有六个儿子,嫡出庶出的孙子孙女们足有二十余人,其中区别可大了。

柳公子似乎完全不在乎这个庶弟的死活,他不仅制止了家中小厮,甚至有好心要救人的路人也被一一拦下。

宋如意挑眉看了柳玥一眼:“你这堂兄倒是有意思。”

柳玥干笑两声,拧紧袖中的帕子,心中不免有些责怪堂兄,有什么事回家处理不行么,非得在外头闹起来。

正当她心中权衡利弊的时候,却见不远处一艘陌生的画舫上跳下几个黑衣人,他们手脚利索,轻而易举的突破了柳家船只的防线,紧接着其中一个伸手就把少年捞了起来,一把提回了画舫。

不等柳公子跳脚,就听画舫传来两个少女的对话声。

“元英,都说京中诸多名门,兄友弟恭,姐妹和敬,我看不见得。”声音稍显稚嫩,但胜在温和。

紧接着是一个英武清亮的声音:“这话怎么说?”

“这里可是皇城,众目昭彰竟对自家兄弟下手,怀玉哥哥养的那几头灰狼也做不出这种事罢。”

李元英马上大声道:“正是呢,先前我替大兄喂狼的时候,他还说,连畜生都有赤子之心,可有些人却没有,可见人心难测,我若有这种兄弟,早被爹爹拖出去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