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锜出差的旅程越接近目的地,他就越感到兴奋和激动。
刘锜的故乡就在渭州以西大约只有三天路程的德顺军。在他出发时,官家也曾嘱咐他顺路去探望因病废在家休养的老父,可是刘锜考虑到任务的重要和紧张,不打算回故乡去。
在刘锜看来,和德顺军一样,渭州也是他的故乡。自从他的父亲刘仲武在西军中担任高级军官以来,就把儿子长期带在身边,他在渭州住过的日子甚至比在德顺军呆的时间还要多些。因此,尽管旅途十分疲劳,他的精神状态却是非常焕发。一种游子归故乡的喜悦感,不断地从他心中涌上来。
当他轻骑简从,骤马驰入渭州城时,这种欢乐的情绪达到最高峰。
渭州不是商业城市,原来只有三、五千居民,但它长期成为泾原路经略使和陕西诸路都统制的驻节所在地,这两个衙门替它吸引来大批军民,使它逐渐成为陕西五路中最繁荣的城市。城内房屋栉比,店铺林立,有儿处街坊市井几乎可以与东京比美。这是刘锜自幼就熟悉的。
渭州虽然是西北军军部的中心地,但是作为军事第一线的要塞城池,那已经是八十年前的事情了。近年来,西北边防军和它的强敌西夏以及散处边境诸羌建立的军事地方政权基本上没有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役,即使有战争也发生在几百里或千里以外的边远地区。虽然如此,根据西北边防军的老传统——“毋恃敌之不我攻,而恃我之不可攻”,仍然把这座城池放在严密的军事戒备之下。城外密垒深沟,城厢内外巡逻频繁,盘查紧严,特别在军部附近,岗哨环卫,气象十分森严。这一套防卫制度还在种师道的祖辈种世衡、种谔等担任西军统帅时就建立起来,经过八、九十年的战争,又不断加以补充和充实,使得这座城池犹如钢铸铁浇一般。这一切也都为刘锜所熟悉。
几年的短别,没有使这座古老的城池发生多大的变化。刘锜熟悉它的一切,甚至在许多值勤的哨兵和往来于街道的居民中,也有许多熟识者或似曾相识的人。他一一亲切地招呼了他们,有时索性跳下马来跟他们互道寒暄,并且努力搜索着与他们有关的少年时期愉快的回忆。
古老城市里的古老居民赋有一种固定执着的古老性格。他们不会轻易忘记一个朋友,不会随便改变对一个朋友曾经有过的良好印象。他们用着笨拙的,看起来不是那么动情的动作和语言招呼了刘锜,意思却是殷勤的,真正是在欢迎他,好像跟他昨天还在一起,好像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分过手一样(实际刘锜去东京供职之前又在熙河军中服役,离开渭州已有六年之久了)。受到这种情意绸缪的接待,刘锜感觉到更加轻松,恨不得在他办好公事后,遍跑全城,遍访所有老朋友,重叙旧情。
可是这种愉快轻松的感觉很快就被另一种沉重、严肃的气氛所掩没。他绝没有想到,当他来到军部的东辕门外,西北军统帅种师道已经率领一大批部将、僚属在辕门外躬身迎候。和居民相反,在他们恭敬肃整的表情中丝毫看不出有一点故旧之情。他自己不是被他们当作老部属、老战友,而是被他们当作口含天宪、身赍密诏的天使那样的礼貌所接待了。这并不使他舒服。
刘锜的任务带有一定的机密性。事前他没有通过正常手续预告自己的行踪,他打算轻骑减从、不惊动大家地来到军部,先和种师道个别谈话,把他的思想打通了,再出示密诏。没想到种师道发挥了兵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妙用,从哪里打听到他的莅临,预先在辕门外布置了戏剧性的欢迎场面,使得刘锜要想诉诸私人感情的打算落了空,刘锜感觉到在这场前哨战中他已受了一次挫败。
既然事情已经公开化了,他的天使的身分已经暴露,他只好将计就计,奉陪到底,把这场戏认真地演下去。
他从行囊中取出一封用黄绫包裹着的诏旨,双手恭敬地捧着,气宇轩昂地走在那一群迎迓他的人们前面,笔直地走进他熟悉的军部正堂。这时所有正对正堂的大门都为天使打开了,手执刀枪矛戟的卫兵们好像生铁铸就一样植立在甬道和台阶两侧,形成了一种森严、冰冷的气氛。刘锜走到预先为他铺设好的香案面前,庄严地宣布:
“种师道前来听宣密旨,余人免进!”
种师道带着不乐意的表情,向跟在后面的人们有力地摆一摆手,仿佛肯定相信只消摆动一下这只在十万大军中指挥若定的手,就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果然,在一阵铿锵的刀剑触动声和急遽的脚步声以后,堂前堂外的人都迅速地退到远处。然后种师道蹩着右脚(那是在臧底河一战中被西夏人射伤,以致成为轻微的残疾),撩起因为拐脚走路,因而显得不太合身的袍服,尽他年龄许可的速度,趋向香案面前,困难地跪下来,听着刘锜用明朗清晰的声音宣读诏旨:
“敕种师道:
“卿世济忠贞,练达兵情,比年宣劳西陲,蔚为国家干城。不有懋赏,何以酬庸?特晋升为保静军节度使,仍前统陕西五路兵马。朝廷属有挞伐,卿受敕后,可赴太原府与新除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童贯、述古殿学士刘鞈、知雄州和诜等计议军事。所期深叶同舟之谊,相勖建不世之功,毋负朕之厚望。刘锜乃朕之心腹,亦卿之故人,代朕前来布意,必能洞达旨意。卿如有疑难未释,可与刘锜分析剖明,深体朕志,迅赴戎机。
“钦此!”
刘锜一面宣读诏书,一面站住居高临下的地位上,冷静观察种师道的反应。
种师道给刘锜的印象一向是重、拙、大。在刘锜离开他的几年之中,种师道在生理、形态上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这种重、拙、大的感觉并没有随着他生理上的变化而改变。
种师道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的体质和外形上。
种师道从军数十年,身经百战,受过多次刃伤、枪伤、箭伤、扭伤、摔伤,而每一次的创伤似乎只为他补充了新的生命力,反而使他显得更加结实和壮健。使刘锜吃惊的是:长期的战争生活没有能够摧毁种师道的青春,而在这和平的三年中,却使他迅速地、明显地变得衰老了。他是这样的一种人,不老则已,一老就马上显得非常衰老。他脸上的皱纹加深、加密了。泪囊显著地突出来,以至把他的一对眼睛都挤小了,看起来有些浮肿。他的胡须和露在幞头下面的头发都已雪白,他的动作比过去更加笨拙,他的思想反应也似乎比过去更加迟钝了。
现在他十分吃力地谛听着刘锜宣读的诏旨,一下子还不太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却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
节度使是武官们可以达到的最高官阶(再上去就要封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种家三代有几十个人在西北边防军中担任军职,有的还当上了全军的统帅和一路的经略使,立过不少汗马功劳,但是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节度使的崇衔。可以说,它是种氏家族七、八十年以来、也是他种师道本人从军四十多年以来所渴望、所追求的最崇高的荣誉。尽管如此,根据种氏家族多年传下来的一条老规矩:他们不随便给予别人什么东西,除非对别人有所差遣或酬功的时候;他们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给予的东西,除非自认为有了十足的权利可以得到它的时候。在取予之间,都有一定的分寸。种师道虽然有着强烈的权利欲、升官欲,却有自知之明,并不认为在目前几年中,他立过什么超越祖、父两代的显赫战功,配得上节度使这样的重赏。那么这个突如其来、非分的晋升究竟意味着什么,其中蕴藏着什么他无从了解的奥妙呢?他的警觉性很高,十分害怕当道权贵会利用节度使这个香饵来钓取他这条大鱼。他可是一条深知冷暖、明辨利害的大鱼,轻易不肯上钩的。
再则根据西军长期以来的传统,决不希望别人来干预他们的事务,他们也不愿插手去管别人之事,河东,河北的军事应该由北方边防军负责。一百多年来,由于和辽保持了一个屈辱的和平局面,没有发生过真正的战争,这支军队早已瘫痪,目前仅由一个对军事根本外行的和诜担任名义上的统辖者。他们西北军和北方军各有畛域,一向互不干涉。他,作为西军统帅的种师道有什么必要到太原府去计议军事,并且跟他那么看不起的和诜去打交道?
还有,太监出身的童贯,在宦途上一帆风顺,从西军监军一直升到领枢密院事,现在又官拜三路宣抚使,这就意味着西北边防军和北方边防军两大系统的军事机构都要放在他童贯一人统辖之下了,这又令他大惑不解。天下有多少英雄豪杰,偏偏要这个宦官来总揽军事,岂不令志士气短!种师道曾经和童贯在西边共事多年,竭力克制自己对他的轻蔑感,勉强习惯了朝廷派内侍到前线作战部队来当监军的陋政,并且有效地把童贯放在坐享其成的地位上,把功绩与荣誉让给他,而不让他干预实际军事。虽然如此,种师道对童贯飞扬跋扈的性格,颐指气使的作风还是怀有很深的戒心,限这样一个内宦,根本没有什么同舟之谊可言,跟他又能计议出什么好的结果来?
这一连串疑问都不是目前种师道的理解力所能答复和解决的,他恰恰漏听了官家诏旨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朝廷属有挞伐”。虽然他在事前已有所估计,但因没有听清楚这句,因而对上面的一些疑问更加捉摸不定了。他只是从诏书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一股将要把他卷进急遽的漩涡,可能使他发生灭顶之祸的强大浪潮已经向他猛烈地袭来。
种师道是老派的军人、守旧的官僚,在军事上满足于防御,即使出击也只是为了防御的需要,在政治上只要求按部就班,害怕变动,也不想邀取非分之赏。政、宣以来动荡的朝政,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军队中来,这一切都不符合种师道做人行事的老规矩,也不符合西军多年来的老传统。他努力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筑起重重堤防,企图防止受到波及。现在,面对着这一纸诏书,他竭力要想躲避的事情终于不可避免地找上门来了。
种师道的反应虽然迟钝,这些零零碎碎的想法连贯起来,却给他构成一个很不满意的印象。对于这个,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他几乎是自有怒气地高唱一声:
“领旨!”
接着就用刘锜意想不到的急促的动作站起来,从刘锜手里接过诏旨,刘锜感觉到他那双稳重的手似乎有点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