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陷阱
佛陀有位堂弟,名叫难陀(Nanda),他深深地爱恋着妻子。他们相互迷恋,日夜难分难解。 佛陀知道堂弟从这个耽溺中醒来的时候已到,于是就前往难陀的宫殿乞食。因为难陀一直忙着做爱,造访者通常总是被遣走。但佛陀有他特殊的影响力,许多世以来,他从未说曾说过谎言,因为这个功德的缘故,佛陀具有说服的力理,当警卫通报佛陀来到大门口时,难陀虽然百般不愿,却也只好从他的爱巢中起身。他觉得至少他应该迎接他的堂兄才是。就在出房门前,他的妻子以唾液沾湿拇指,在他额头上画了一个圈,告诉他必须在唾液干掉以前回来。但是当难陀出去供养时,佛陀邀他去看非常稀有而奇玅的东西。难陀试图找个借口不去这个观光之旅,但佛陀坚持他一定要去。
于是两人来到了一个住着许多猴子的山上。其中有一只特别老骨嶙峋的独眼母猴。佛陀问难陀,你的妻子和这只母猴,谁比较美?难陀回答当然他的妻子最美,而且描述了所有她的迷人之处。一谈起她,难陀才想起额头上的唾液早就干了,他非常想回去。但佛陀坚持拉他去兜率天,在该处见到了数以百计的美丽女神,以及堆积如山的天堂珍宝。佛陀问道,你的妻子和这些女神,谁比较美丽?这回难陀屈身回答说,比起这些女神,他的妻子好比一只母猴一般。佛陀于是带难陀去看一个由珍宝、美女和侍卫所围绕的无人宝座。震撼之余,难陀问,谁坐在这儿?佛陀叫他去问众女神。她们告诉他,在人间有一名叫难陀者,即将出家成为比丘。由于他的善行,他将投生于天界,成为宝座的主人,我们将会在此服侍他。难陀即刻要求佛陀为他剃度。
回到了人间,难陀成了比丘。佛陀叫来另外一位堂弟阿难(Ananda),告诉他要所有的比丘们不跟难陀说话,要他们无论如何都要避开他。“切勿交往,因为你们的发心不同;因此你们的见地不同,行为也一定不同。”佛陀说,”你们寻求的是证悟,而他寻求的是快乐。”比丘们因而都避开了难陀,他变得孤单而悲伤。他告诉佛陀被遗弃的感受,佛陀要他跟他再出去走一趟。这回他们去到了地狱界,见到了各种折磨、肢解、闷死的景象。在这之中,有一个巨大的铁锅,地狱小鬼环绕其周准备侍候。佛陀要难陀去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答道,在人间有个人叫难陀,现为一名比丘。因为如此,他将上天界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因为没有断除轮回之根,他会过分沉迷于天界的享乐而不追寻更多的善业,当功德耗尽时,他就会直下此锅中,我们就等着煮沸他。
这时难陀才了解,他必须不只是要离弃不快乐,也要离弃快乐才行。
* ** *
难陀的故事说明了我们是如何沉溺于享乐之中。跟他一样。,当更好的快乐出现时,我们就马上丢弃现有快乐。见到了独眼猴,让难陀加强了他的妻子是最美丽的觉受,但是当他见到了众女神时,就毫不迟疑地把她给抛弃了。如果证悟只是快乐的话,那么某种更好的东西出现时,它也会被抛弃。构筑于快乐之上的人生,基础是脆弱的。
我们人类是用自己的情况来想象证悟者。想象一位虚构的证悟者模糊地站在远方,比起现前、活生生的、会呼吸的证悟者来得容易。因为在我们心中,如此的证悟者除了具足人类所有最好的品质之外,一定是非常不得了、具有超人能力和特征的。也许我们有些人认为非常努力可以终究获得证悟。但是心中有了这么崇高的形象后,“非常努力”可能代表几百万辈子的奋斗也及牺牲所有好玩的东西。这种想法可能在我们愿意去想的时候才会浮现,但大部分时间,我们不愿去想。它太累人了。当我们看到去除一个世俗的习惯有多难时,证悟似科是遥不可及的,如果我们连烟都戒不成,怎么能想去戒除贪、嗔、痴的习气呢?许多人认为我们必须委托救世主或上师这样的人来替我们做净化的工作,因为我们没有信心能单独做到。但是,只要我们对相互依存的真理有正确的讯息,加上一点纪律来应用它的话,这些悲观的看法都不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