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七夕

从皇上、太后到刘琰、齐王,每个人都对许京华的终身大事再三盘算,只有她本人,丝毫没放在心上,每天欢欢喜喜过日子。

尤其进了七月以后,暑气渐消,天气虽然仍旧炎热,却没那么闷了,许京华可以出去玩的时间更多,平时又要读书识字,又要给刘琰和宋怀信写信,又要陪太后,哪有空想这种没影儿的事。

转眼到七夕乞巧节,本来齐王答应许京华,要带她出去逛城中的乞巧市,不料一早起来,齐王妃不舒服,齐王打发人过来,说自己要陪着王妃,许京华要自己去的话,多带些随从,早点儿回来。

许京华听说婶娘不舒服,再想出门,也不可能自己去,就说要去看看齐王妃。

“你先等一等。”太后拦住她,打发了个嬷嬷去结绮院。

那嬷嬷去了一阵才回来,“娘娘、郡主且安心,没什么大事,王妃癸水来了,疼得起不了身,王爷陪着呢。”

太后见许京华没听懂,解释道:“就是月事,上次苗苗来的那个。有的人体质虚寒,来月事便会腹痛难忍,不过一般一两天就好了。”

“那这么疼,不要紧吗?”许京华还没来初潮,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太后道:“只能慢慢调理。”又问那嬷嬷,“太医去看过没有?”

“王妃不让叫太医。”嬷嬷略一犹豫,又记起如今娘娘并不避讳郡主,有什么大都和她说,便接道,“又没怀上,王妃心里不自在。”

许京华露出疑惑之色,太后看见,先解释:“我们女子自来了癸水,除非到了我这年纪,不然不会停,都是每月必来——这个上次同你说过——但若怀上身孕,癸水就会暂时不来。”

反过来说,癸水来了,就是没怀上。

太后其实一听嬷嬷说是癸水来了,就已经想到这里,但生孩子这事,得看天意,急是没有用的,就说:“这有什么不自在的?他们还年轻,我也没催他们,慢慢来就是了。”

嬷嬷道:“老奴告退出来时,王妃身边的玉兰悄悄告诉老奴,说皇上发了话,若是王妃到秋还没有好消息,就要赐几个美人给王爷……”

“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太后皱眉。

许京华旁边听着,忽然想起一事:“太子殿下倒是提过一句,但他说的是,皇上催叔父早点给您生个小孙儿,没提别的。”

那嬷嬷小心道:“玉兰说,这话就是来神都苑之前说的。眼看要立秋,王妃还没怀上,难免着急……”

太后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吧。”

看着嬷嬷告退出去,许京华忍不住和太后嘀咕:“皇上怎么连这个都管?叔父和婶娘两个人好好的,干嘛往人家府里添累赘?”

“这也怪不着皇上,长兄如父,幼弟二十岁了,还膝下无子,皇上关怀一二,并不为过。”

许京华怎么也想不到太后会这么说,一时惊得瞪圆了眼睛。

太后看她模样可爱,伸手摸摸她头顶,才笑道:“要怪还是怪你叔父,他自己真不想要,为何不推辞?还同皇上定了这么短的期限?如今倒要我来给他收场。”

“您是说……”

“不然你以为他们夫妻做甚把这个消息透给我们?不就是想让我拦皇上一拦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许京华想了想,偷笑道:“叔父不敢和您直说,准是怕您骂他。”

太后哼道:“这我就不骂了吗?”

许京华抱着她胳膊笑:“骂,狠狠骂!净给娘娘找麻烦。”

太后也笑:“就是!就会找麻烦。”

祖孙两个笑了一会儿,许京华忍不住又问:“那要是叔父不论如何,不想纳妾,您会答应吗?”

“我不掺合,随他们自己。”

许京华想到刘琰说的那几句话,追问:“太子殿下呢?”

太后愣了愣:“太子怎么了?”

“要是……他也选了个情投意合的太子妃,无论如何,不想再纳妾呢?”

太后望着孙女的眼睛,一时有些惊疑不定,偏在这时,外面来人回禀:“娘娘,太子殿下来了,已经进了望春门。”

许京华吓一跳:“怎么说来就来了?”

太后事先也没收到消息,便和许京华一起等着刘琰进来。

太子殿下很快就满面春风地进了望春宫,给太后行礼问安后,主动解释:“这几日朝中无事,恰逢七夕节,父皇让孙儿过来侍奉娘娘几日。”

太后笑着答应,旁边许京华草草给太子殿下行了个礼,问道:“节礼呢?不会只有人来了吧?”

“我来得匆忙,未及准备,不过城中有乞巧市,你想不想亲自去逛逛?”

刘琰这话一问出来,太后和许京华都笑了,他有点莫名:“怎么?京华去过了吗?”

“没有,本来叔父要和我去的……”

许京华说着转头看太后,太后想想这孩子在神都苑住了二十多天,大约早就腻了,想出去散散,便点头道:“也好,你们去吧,换身衣裳,多带些人,早去早回。”

两人齐声答应,各自去更衣,再回到太后这儿时,许京华穿了一身男装,头上还像模像样地戴了顶纱帽,刘琰则换了套纹饰简单的青袍。

太后瞧着他们俩,一个意气风发、潇洒俊逸,一个神采飞扬、苗条纤秀,心里高兴,没再多说,就打发他们走了。

两人出望春宫,径直向南,从神都苑东南角的丽景门出了神都苑。

“五叔怎么了?”出去以后,刘琰问。

“他没怎么,是婶娘身体不适。”

乞巧市在洛水下游会通桥附近,两人出了神都苑,就各自上马,沿着河岸向东缓行。

刘琰听说是齐王妃不适,先问:“叫太医看了吗?要不要紧?”

许京华正伸长脖子看远处人潮涌动,闻言随口答道:“是太医看不好的病。”

刘琰惊愕:“看不好?”

“呃……”许京华回过神,“也不是病,就是有点不舒坦。对了……”

她想问皇上要给齐王赏赐美人的事,说了个开头,看左右护卫太近,又憋回去了,“总之不要紧。”

刘琰:“……”

“对了”后面,接“总之不要紧”,不对劲吧?

他冲护卫比划了一下,让他们往前走远点,后面跟着的也慢些走,拉开距离后,才问:“怎么了?”

“皇上是不是说过,到秋婶娘还没有喜讯,就要赏赐美人给叔父?”

早知道不问了……,刘琰斟酌着说:“是说过,不过是逗五叔玩的吧?五叔同五婶伉俪情深,父皇也知道。”

“逗着玩的吗?那叔父和婶娘怎么当真了?”许京华把那嬷嬷和太后说的话,简略转述,“还想让娘娘帮着拦呢。”

“五叔可能也拿不准,怕父皇真的赏赐了,他却事先没跟五婶提,五婶生气。五婶知道了,那肯定会当真的。”

“那皇上赏赐美人,不能不要吗?”

“若是事先提起,倒可以推辞。”刘琰不想多谈这个,回答完了,就问,“你这两日做什么了?”

许京华也觉得这话谈起来没意思,达官显贵,不都是妻妾成群吗?皇上肯赏赐美人,还能拿出去吹嘘呢。世道如此,没甚好谈的,就意兴阑珊道:“和以前一样啊,没什么特别的。”

刘琰见她这样,反而不好避过不谈了,“其实宋先生就拒绝过父皇赏赐的美人,还不止一次。”

许京华惊讶地转过头:“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这等事,宋先生自己肯定不会同你说。”刘琰笑道,“先前他初到京城时,父皇就提过,最近又提了一次,他还是不要。”

宋怀信和齐王不同,他先是说守孝,后来官也做了,不能说守孝了,就说自己年纪大了受用不起,搞得皇上也哭笑不得,只能放弃。

“皇上有这个心,怎么不给宋先生做媒,正经娶一房夫人回来?”

“父皇也有此意,而且眼下还真有个合适人选,”刘琰笑看许京华,“这个人,你也知道。”

“我知道?”许京华想不出来,“不可能吧?谁呀?”

“就是礼部侍郎韩励的妹妹,你认识那位韩姑娘的姑母。”

许京华非常惊讶:“是吗?韩姑娘的姑母还没嫁人吗?”

“嫁过人,但丈夫早死,她后来就回娘家居住了。你不是在信里告诉我,说他们家人都很仰慕宋先生吗?我有一次同父皇和宋先生闲谈提及,父皇就让人把韩励找来,和宋先生见了个面。”

宋怀信虽然获封太子太傅,但他借住在许府,许府唯一的主人是宜阳郡主,韩励再仰慕宋怀信,也没法冒昧拜访。

“那是怎么谈到韩姑娘的姑母的?”

“那次并没有谈到,是昨日宋先生又拒绝了……,父皇就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总得成个家吧?宋先生没吭声,父皇就把韩励找来,让他给张罗,没想到韩励举贤不避亲,提了他妹妹。”

许京华觉得有趣:“那宋先生什么意思?”

刘琰笑道:“毕竟没见过,不好当场表态,韩励也识趣,邀请他休沐日去韩家做客,宋先生答应了。”

“要是能跟着去瞧瞧就好了。”许京华笑起来,“哎,我们一会儿回去一趟,也交代青梅姐姐一声,好好帮宋先生备点礼物。”

“好啊。”

有宋先生这事打岔,许京华终于不再想赏赐美人的事,和刘琰一路说说笑笑去到会通桥附近,却因为乞巧市里人太多太拥挤,随从们不放心,最终没进去,只打发人挤过去买了些彩缕、七孔针之类的节令用品,就折去许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