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完成造水计划。现在,把自己炸飞的危险已经没有了。土豆们长势喜人。好几周下来,没出新的幺蛾子预谋把我弄死。70年代老电视剧带来很多欢乐,多到让我不安。火星眼下四平八稳。
正是作长远打算的时候。
即便能找到办法,通知NASA我还活着,他们也不能保证可以成功营救我。我需要更主动些。得仔细谋划,想办法前往阿瑞斯4站点。
这绝不会很容易。
阿瑞斯4计划降落在斯基亚帕雷利撞击坑,3200公里之外。不过,他们的MAV已经在那儿了。我之所以能这么确定,是因为我亲眼看到过马丁尼兹指挥其降落。
MAV需要18个月填充燃料,因此,它是NASA最先发射的。提前48个月发射,给燃料反应足够的时间,即便反应速度慢于预计,设计上也有余量。更重要的一点是,提前发射,意味着它可以由轨道上的驾驶员进行手动操作,实现精准软着陆。靠休斯敦远程操作不可行,他们距离太远,最短4光分,最长20光分。
阿瑞斯4的MAV花了11个月抵达火星。它比我们走得早,但几乎和我们同时抵达。不出所料,马丁尼兹操作的降落极为漂亮。这是我们挤进MDV,准备降落火星地表前干的最后几件事之一。啊,美好的旧时光,我也曾有队友在身旁。
我够走运,3200公里不算太远。有可能更远,比如10,000公里。另外,我目前位于火星上最平坦的区域,头650公里将是很不错的平地(耶,阿西达里亚平原!),但余下的路程却是崎岖不平、撞击坑遍布的地狱呀。
很显然,上路必须用到漫游车。你猜怎么着?它们压根就不是用来在陆地上长途跋涉的。
看来得做点研究工作,结合一系列实验。我得当自己是个小NASA,搞清楚在远离栖息舱的情况下,如何在火星地表探险。好消息是,我有很多时间来想办法,足足有四年。
有些事很明显。我需要一辆漫游车。它得行驶很长时间,所以我必须携带补给。还需要在途中充电。但是,漫游车没有太阳能电池。也许得从栖息舱的太阳能农场偷点儿过来。整个旅途中我还要呼吸、吃喝。
还是很走运,相关技术细节都储存在电脑里。
得对一辆漫游车进行大改造,基本上就是造个移动版栖息舱。目前,我在打2号漫游车的主意。我和它有点感情,Sol37的大氢气恐怖日,我可是在它那儿躲了两天。
实在是有太多狗屁事要想了。从现在开始,先专注动力问题。
我们的任务有半径十公里的行动范围。考虑到我们肯定不会每次都直来直去,NASA设计的漫游车,充满电可行驶35公里。不过,这35公里得是良好平坦的地面。每辆漫游车都有一个9000瓦时的蓄电池。
第一步是把1号漫游车的蓄电池拆下来,装在2号上。嘿——瞧瞧!一下子就让全充电里程翻倍喽。
唯一的麻烦是:加热。
蓄电池的部分动力专门用来维持漫游车里的温度。火星很冷。通常而言,每次EVA的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但是,我每天将在里头待24个半小时。数据显示,加热系统的功率是400瓦。如果长期开着,每天会吃掉我9800瓦时的电力。总电力的一半都被它干掉了,每天!
但是,我还有一个免费的热力来源,我自己。几百万年的进化,让我有了“温血”科技。我可以关掉加热器,多穿几层衣服。漫游车的绝缘性能很好。这样应该可以,我需要节约每一瓦电力。
再来一点无聊的计算,每移动1公里,漫游车要消耗200瓦时的电力。那么,如果将18,000瓦时全部用于行驶(减去微不足道的电脑和生命维持系统耗能),每天能走90公里。这还差不多。
充满一次电,绝不会真能跑90公里。因为路上有山坡,有复杂地形,有沙地,等等。但这个数字还是很有价值。它至少告诉我,最少需要35天才能抵达阿瑞斯4站点。实际上很可能需要50天。好歹有个奔头。
以漫游车的最高酷炫速度,25kph计算的话,在蓄电池用完以前,我大概能跑三个半小时。我可以在黎明时分驾驶,这样就可以腾出太阳最强的时间段来充电。现在这个季节,每天大约有十三个小时的日光。那么,我需要从栖息舱的太阳能农场偷多少电池呢?
感谢美国的纳税好公民。我一共有一百多平米太阳能电池板,它们是有史以来最贵的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高达10.2%。这很重要,因为火星没有地球那么多阳光,每平米只能获得500到700瓦(地球上的这个数值有1400)。
长话短说,我需要28平米的太阳能电池,也就是14块电池板。
我可以在车顶堆上两垛,每垛七块。它们会从边缘伸出来一截,但只要别掉下来,问题也不大。每天驾驶结束之后,就得把它们铺开……然后等上一整天。伙计,想想都无聊。
好啦,先到这儿。明天的任务:将1号漫游车的蓄电池转移到2号车。
事情有时候比较简单,有时候又不简单。把蓄电池从1号漫游车上卸下来挺容易。我将底盘上的两个固定夹移掉,蓄电池立即掉了出来。电缆也很容易取出,只要分清楚几个复杂的插头就行了。
把它装到2号漫游车上,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根本没地方装!
这家伙相当庞大,我得使很大力才能拉动。别忘了咱可是在火星重力下。
它实在太大了,底盘那儿完全没地方再装一个。车顶也是,那里是计划用来堆太阳能电池板的。内舱里也没有空间,更何况以它的尺寸,根本过不了气闸。
别怕别怕,我找到了办法。
NASA准备了六平米额外的紧急备用栖息舱帆布和极其高效的树胶。正是这些树胶在Sol6救了我的命(太空服的洞就是这么封上的)。
如遇栖息舱泄漏,所有人都必须进入气闸。按规定程序,我们宁愿眼看着栖息舱爆棚,也不要冒生命危险去阻止。然后,等我们穿戴整齐,再想办法评估损伤。一旦发现泄气漏洞,就可以用太空帆布和合成树胶来加以修补。最后栖息舱再次充气鼓胀,万事大吉。
六平米的备用帆布尺幅是六米长一米宽,很好用。我切下几根十厘米宽的布条,用它们做了个简易的背带。
我又用帆布条和树胶做了两个周长十米的环结,每头各铺上一大块帆布。这下我的漫游车就有了走街串巷的人常用的那种挂包了。
越来越像在拍《大篷车》了。
树胶的黏性几乎是即时生效。如果再等一个小时,强度会更大。我等。
然后我穿上太空服,前往漫游车。
我把蓄电池拖到漫游车侧面,用背带包住,打好一头的结,再把另一头从车顶扔过去。在另一边我往背带里装石头。两边差不多重之后,就能把石头往下拉,从而把蓄电池给拽起来。
哇!
我把2号漫游车的蓄电池电缆拔掉,插上1号车的蓄电池。接着,我从气闸进入车内,仔细检查所有系统。一切正常。
我开着车兜了一会儿,确保背带的树胶粘得够牢。我故意驶过一些个头很大的岩石,背带完全胜任。太他妈牛逼了。
我脑子里闪过一个任务:怎么才能将新加的蓄电池与主电源相连呢?结论就是:去他妈的。
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持续电源。要是1号蓄电池干了,我就出来,拔掉1号蓄电池,插上2号。这样不是很好吗?也就是每天多十分钟的EVA而已。虽然充电的时候还得再折腾一次,但那又如何?
今天余下的时间都在清扫太阳能电池农场。很快,我就会洗劫它们。
太阳能电池比蓄电池好对付多了。
它们很薄,很轻,而且平摊在地上。此外,我还有一大优势:当初就是咱摆放这些电池的。
好吧,不止我一个人,沃格尔和我一起。伙计,我们可没少训练这个。花了将近一周时间,什么也不干,光是训练装配太阳能电池阵列。后来一有空闲,他们就逮住机会让我们继续训练这个。电池阵列是任务关键点。如果损坏了电池元件,或是不小心让它们失灵,栖息舱就会失去电力,任务就会以失败告终。
你可能会感到奇怪,我们在装配太阳能电池阵列时,其他船员在干啥?他们在装配栖息舱。别忘了,我这个神圣王国里的所有东西都是装箱运来的。Sol1和Sol2,我们得把它们组装起来。
每个太阳能电池元件都放置在极轻的晶格中,摆放角度为14°。我承认这个14°有点莫名,好像是跟太阳能利用率最大化有关。总之,拆卸这些电池不算麻烦。而且,这点损失栖息舱承受得起。整个系统需要支撑的人从六个变为一个,仅仅减掉14%的电力产出,不会有太大影响。
接下来是把它们堆到车顶。
我考虑过卸掉岩石样本容器。这玩意就是附在车顶上的一个大号帆布袋,用来装太阳能电池板太小了。仔细想想,还是决定把它留在那里,可以当个还不错的垫子。
电池板堆得很稳当(就该如此,它们就是这么运来火星的),在车顶上码放整齐。它们从左右边缘各伸出一截,不过我又不会经过什么狭窄隧道,不用管这个。
不妨再滥用些栖息舱紧急物资。我又做了些布条,把电池板彻底绑紧。漫游车前后各有个外把手,本来是帮我们往车顶装岩石用的。现在对我来说,它们是两个极好的布条固定点。
我向后退了几步,真心赞赏当前成果。嗨,我搞定了。中午还没到就把活儿给干完了。
接下来回栖息舱吃午饭,余下的火星日都在侍弄庄稼。自从种下土豆以来,已经过去了39个火星日(大概40个地球日),是时候进行收获和补种了。
长势比预想的更好。火星上没有害虫或寄生虫,也没有枯萎病要对付。栖息舱在保持温度和湿度方面更是天衣无缝。
它们的个头比你常吃的要小,但这没什么关系,只要能有足够的块茎来培育新一批作物就成。
我把它们挖出来,尽量不破坏植物本身,然后切成小块,确保每块都有一个芽眼,然后再将它们埋入新土。如果接下来继续按这势头生长,我就极有希望在这儿活相当长一段时间。
干了这么多体力活儿,我得歇会儿。今天把约翰森的电脑翻了个遍,找到了几乎永远看不完的电子书。她似乎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粉。披头士、克里斯蒂……我猜她准是个亲英派之类的。
我还记得小时候为大侦探波洛电视剧特别版回归高兴过。那就从《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开始吧,这应该是第一部。
是时候(凶兆音乐渐渐响起)干点实际任务了!
NASA通常都用神祇之类给任务命名,我干吗不行?就这么定了,漫游车试验任务将被称为“天狼星”任务。懂了吗,仔仔们?还是不懂的话,去你的。
天狼星1号任务将在明天执行。
任务:充满电,车顶堆上太阳能电池板,出发,直到1号蓄电池耗尽,测算行驶距离。
我不是傻瓜。我才不会一根筋地离栖息舱越来越远。我会在半公里范围内来回开,确保步行能走回家。
今晚我会给两个蓄电池都充满电,这样,明天就能进行一些试验驾驶。估计能撑三个半小时,这样一来得带上干净的二氧化碳过滤器。此外,因为关了加热器,我至少要穿三层衣服。
天狼星1号任务完成!
更准确地说,天狼星1号任务在开始一小时后被迫放弃。我猜你肯定打算称之为“失败”,但我更愿意叫它“学习体验”。
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还不错。我开到一块离栖息舱大约一公里的平坦地,然后在五百米范围内作往复驾驶。
转了几圈后,我开始意识到这个试验简直是搞笑。因为这么开的话,地面会被压得越来越紧实。好家伙,硬地驾驶,这效率可不是盖的。而这恰恰是长途旅行里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所以我只能把路线弄乱,尽量曲里八拐地开。但还是要保持和栖息舱的距离不超过一公里。这才能叫像样的实地测试。
一小时后,开始冷得受不了了。我没夸张,真的很冷。
每次刚进漫游车都会感到冷,但如果没把加热器关掉,温度很快就会上来。我预料到会冷,但是,耶稣基督在上!
一开始还没什么大碍。我自身的加热系统,外加三层厚衣服还能保持热度。再说,漫游车的密封系统也是顶尖的,从我身上挥发的热量基本上都留在了车内。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密封系统,最终,热量会慢慢泄漏到外部的广阔天地中,而我,也将变得越来越冷。
还不到一个小时,我已经冻得发颤发麻了。够了,真的够了。这样下去,不可能作什么长途旅行。
我把加热器打开,直接开回栖息舱。
回到家,我生了很大的气。我的天才完美计划,就这样被热力学给搅浑了。你大爷的,熵!
现在,我进退两难。该死的加热器每天都会吃掉我一半的电池蓄能。我想,把它调小一点也没事。冷一点而已,又不会冻死。但是就算这么省着用,我还是会损失1/4的电力。
这得花心思好好想想。我首先得问问自己……波洛会怎么做?看来我的“小灰质细胞”得出马解决问题了。
好吧,你爷爷的。
我是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只不过……还记得不久前我在栖息舱里烧火箭燃料吗?这个方案要危险得多。
我要启用RTG(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
RTG基本上说来就是一大箱子钚。不,不是原子弹里的那种用法。这里面的钚更危险!
钚238是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同位素。它的放射性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它自个儿就能把自个儿整得又红又热。你想想,一种仅靠放射性就能把鸡蛋烤熟的物质该有多么危险。
RTG储存钚,将放射性热能利用起来,转化为电力。它不是反应堆,你无法控制它的辐射量。这里面完全是纯粹的原子层面的自然反应过程。
早在1960年代,NASA就已经利用RTG为无人飞行器提供动力。相对太阳能来说,它们的优点很多。刮再大的尘暴它也不怕,不论白天黑夜都能照常工作,完全内置,你也不用费心思在飞行器上安置那么多太阳能电池板。
但是他们从未在载人任务中使用过大型RTG,直到阿瑞斯计划。
为什么不用?原因也太他妈明显了吧!他们不想在宇航员身边安个发光发热、随时都能被它辐射致死的装置!
我稍微有点夸张了。钚放在一堆芯块中,每一个都被密封起来,以防外壳破损后辐射泄漏。所以,从阿瑞斯计划开始,他们决定冒这个险。
整个阿瑞斯计划的关键在于MAV。它的重要程度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它是极少数完全没有替代方案,也不可能有应急方案的系统,是唯一一个一旦不能正常工作,就会导致整个任务完全失败的系统。
太阳能电池对于短期作业来说极其完美,对于长期作业而言,如果有人定期清理和维护,也能正常工作。但MAV可是孤零零地矗立在那儿好几年,安静地制造燃料,造好了就安静地待在那儿等待船员们到来。即便是干坐着,也需要消耗电力,因为NASA需要对它进行远程监控,并让它定期自检。
如果因为太阳能电池板落灰无法清理,就让整个任务完蛋,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他们需要一个更加可靠的能量源。结果,MAV就携带了一个RTG,其中包含2.6千克钚238,大约能产生1500瓦热能,可以转换成100瓦电能。MAV就靠这个运转下去,直到船员们抵达。
100瓦对于加热器来说完全不够,但我其实并不关心它的电能产出,我要的是热量。一个1500瓦加热器足以把车内温度提高许多,我甚至很可能得打开部分密封来散热。
只要漫游车准备停当,刘易斯指挥官就可以乐意至极地开始处理RTG。她从MAV上拆下RTG,驱车四公里,把它埋起来。无论听上去有多安全,它毕竟还是一个辐射源,NASA绝不想让它靠宇航员们太近。
任务指示里并没有为掩埋RTG划定一个特定区域。说明手册上的原文是“至少四公里以外”。所以,我得自己找到它。
有两件事可以帮我定位。第一,当刘易斯指挥官开车送走RTG的时候,我正好在外和沃格尔一起组装太阳能电池板,我看见她是往南开的。第二,她在掩埋点插了一个三米高的杆子,杆子上有一面亮绿色的旗子。相对于火星的背景色而言,绿色再显眼不过了。这个旗子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离它远点儿,以防我们开漫游车或是进行EVA走失时不幸撞上。
那么,我的计划就是:向南走四公里,然后四处找寻,直到发现绿旗子。
现在,既然1号漫游车已经瘫痪,我就得开出那辆变种漫游车了。这趟旅程正好也是个不错的检验。我能借此看看漫游车电池对付真正旅途的本事,还有车顶的太阳能电池板拴得够不够牢。
我将这趟出行命名为天狼星2号任务。
我在火星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算不上初来乍到吧,但是我还从没到过视野里看不见栖息舱的地方。今天是头一次。你可能认为这没什么太大差别,不,差别可大了。
在我驶向RTG掩埋点的路上,心理冲击很大。火星可是个贫瘠荒凉的地儿,而我则完全是孤身一人在这里。我当然早就知道这一点。但是知道和真正体验到根本是两码事。在我周遭,除了尘土、岩石以及无边无垠的沙漠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这颗星球上闻名的红色,全都来自遍布各处的铁氧化物。所以,这里严格说来还不是沙漠,而是一片过于古老的沙漠,整个生锈了的沙漠。
栖息舱是这个世界中唯一的文明产物,眼睁睁地看着它从视野里消失,我心里的滋味实在是难以形容。
我甩掉这些想法,开始专注于眼前的问题。我在RTG应该出现的地方找到了它,栖息舱正南四公里处。
找到它一点也不难。刘易斯指挥官将它埋在了一个小丘顶上。她很可能是希望任何靠近它的人都能一眼看到旗子,效果好极了!只不过我的目的不是避开它,而是笔直奔过去,把它挖出来,跟她预料的有点不太一样。
它有一个很大的圆筒状外表,周身布满了加热槽。即便是隔着太空服手套,我也能感受到它的热度。这实在让人心里发毛,特别是当你想到这些热量完全来自于辐射。
放在车顶显然毫无意义,我的计划是将它搬进车舱。于是我带着它进入车内,关掉车载加热器,往回开。
回程还不到十分钟,在我关掉加热器的前提下,车内已经热得不能忍受,高达37℃。RTG果然能让我取暖。
这趟旅程还证明了我的绳结够牢靠,太阳能电池和额外的蓄电池全都各就其位,八公里的坑洼地形显然不是问题。
我宣布天狼星2号任务圆满完成!
今天余下的时间都在漫游车里搞破坏。压力间隔是由碳复合材料制成的。内部为绝缘层,由硬塑料覆盖。我用一种相当成熟的方法除去了塑料部分(锤子),然后又相当小心地移除了硬泡沫密封部分(还是锤子)。
除去一些绝缘部分之后,我穿好衣服,将RTG带出舱。车内温度下降得很快,我又把它搬进来。温度缓慢上升,但上升速度比我从掩埋点回来的路上慢多了。
接下来我继续小心地敲掉更多绝缘层(锤子),继续检查。如此重复了很多遍之后,我已经敲掉了很大一片绝缘层,散热速度之快即使是RTG也追不上了。虽然这么折腾难免还是要归于失败,因为随着时间流逝,热量肯定会慢慢散光,但是没关系,实在不行我还能打开加热器来进行短程加热。
我把敲下来的绝缘层碎片带回栖息舱,采用先进构造科技(布胶带),将部分碎片大致围成一个方形。我的设想是:如果温度真的下降得太厉害,就用胶带将这玩意贴在车内的空白处,让RTG赢得这场“热能角力”。
明天,将是天狼星3号任务(实际上就是天狼星1号任务的重复,不过不再会被冻僵)。
今天,我是在漫游车上记录的。目前,天狼星3号任务过半,一切还算顺利。
一大早我就出发了,围着栖息舱绕圈跑,尽量开在没跑过的路上。1号蓄电池刚好撑满两小时。进行一次快速EVA插拔电缆后,继续驾驶。总之,最后结束时,我开了3小时27分钟,总共行驶了81公里。
这个结果相当不错!不过别忘了,栖息舱周边的地形极其平坦,整个阿西达里亚平原都是如此。我现在完全无法预测,等真正上了前往阿瑞斯4的崎岖路,效率会有多高。
试验结束时,2号电池还剩有一些电力,但我不能把它们全耗在驾驶上。要知道,在电池充电期间,我还需要电力来供给生命维持系统。二氧化碳通过一系列化学过程被吸收,但是,只要抽风机不工作,我很快就会窒息。氧气泵的作用同样重要。
驾驶完毕后,我开始组装太阳能电池板。这是个苦差,上次至少还有沃格尔帮忙。它们的问题不在于重量,而在于很难摆弄。装了一半之后,我总算意识到,如果不用搬,而是拖的话,速度会快很多。
现在我只能干等电池充满电。实在是无聊得很,所以才会来更新日志。我电脑里有所有的波洛电子书,大概能帮上点忙。反正要等12个小时才能充满电。
怎么搞的?你问我?12个小时错了?我前面说过要13个小时?这个嘛,我的朋友,让我跟你说清楚。
RTG是一个电机。它制造的电力相对于漫游车的消耗来说完全不值一提,但也不等于零,毕竟有100瓦呢。它能让我少充一个小时电,干吗不用?
我很好奇如果NASA知道RTG被我这么玩的话,会怎么想。他们很可能会缩到桌子底下,抱着他们的计算尺瑟瑟发抖呢。
正如预期,充满电花了12个小时。一充完我就立即赶回家了。
现在该给天狼星4号作点计划了。我估计这将是一个持续好几天的越野驾驶任务。
现在看来,能源和电池充电问题都解决了。食物不是问题,车内有足够的空间储备物资。水更不是问题,每天只需要两升水就能活得不错。
等我真的开始出发去阿瑞斯4时,必须带上氧合机。这家伙很大,我现在还没打算好怎么对付它。所以,天狼星4号继续使用氧气罐和二氧化碳过滤器。
二氧化碳不是问题。我开始这个宏伟的冒险时,共有1500小时的二氧化碳过滤器可用,外加720小时作应急用。所有系统都采用标准过滤器(阿波罗13号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到目前为止,我在多次EVA上一共使用了131小时的过滤器,还有2089小时剩余,差不多是87天,完全够了。
氧气会稍微麻烦点。漫游车的设计限度是让三个人使用两天,外加一些余量做保险。算下来它的氧气罐能支撑我大约七天时间,不太够。
火星上几乎没有大气压。漫游车内部有一个大气压,所以氧气罐放在里面(这样的话,需要处理的压力差很小)。这为什么重要?因为这就意味着我能带上额外的氧气罐,让其对车内的罐子加注,而不需要EVA到车外进行。
于是今天,我就从栖息舱里卸了两个25升的液氧罐,搬进漫游车。根据NASA的说法,一个人每天需要588升氧气才能存活。在特定的大气压下,压缩成液态的氧气密度大概是气态氧的1000倍。长话短说,有了栖息舱的液氧罐,我就有了能维持49天的氧气,这下够了。
天狼星4号的行程将持续20天。
这个时间听上去很长,但是我心里有一个特别的目标。而且,我去阿瑞斯4的行程至少有四十天。考量这次试验对将来很有帮助。
当我不在家的时候,栖息舱会照顾好自己,不过土豆就麻烦了。我会先用大部分水将土壤浸透,然后关掉大气调节器,这样的话,水分就不会从空气里分离出去。这里肯定会潮湿得一塌糊涂,水分也会凝结在所有表面。不过只有这样,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土豆们才能获得充足水分。
更大的问题是二氧化碳。土豆们需要呼吸。我知道你在想些什么:“马克!老伙计!你不是一直在产出二氧化碳吗!这就是大自然的神秘循环呀!”
问题在于,我呼出的二氧化碳放哪儿呢?不错,我每次呼吸都会产出二氧化碳,但是我没有任何办法来存储它们。我可以将氧合机和大气调节器都关掉,让整个栖息舱里充满我呼出的气体。但是二氧化碳对我而言是致命的,我要做的是一次性释放,然后赶紧跑路。
还记得MAV燃料站吗?它是用来从火星大气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罐10升的压缩后的液态二氧化碳,释放栖息舱应该是足够了,不过得花上差不多一整天来收集。
好了,这下都OK了。二氧化碳一放进栖息舱,就把大气调节器和氧合器都关掉,在庄稼上倒一吨水,然后掉头跑。
天狼星4号,漫游车系列试验的一大进步,我明天就可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