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火腿/文 晋江文学城首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姚安也不例外。
上小学的时候,她特别痴迷《人与自然》。每天一到晚上六点,就拖着小板凳准时蹲守在电视机前面。
好多内容看过就忘,唯独关于雪崩那一集,一直记到了现在。里面的每一帧、每一秒,几乎都能回忆起来。
起初荧幕上的画面是静止的。即便有细碎的雪花飘落,也很快就融进了白茫茫的背景里,再看不出轮廓。但不知从哪个时刻开始,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画面突然动了。那些常年累日积攒下来的雪从高处齐齐坠落,轰隆一声,瞬间吞噬了登山者。
当时的姚安还太小,并不清楚灾难发生的原由。她被吓得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连去上学的路上都要仰着头。生怕老天突然破了个窟窿,落下大雪把她埋住。
爸妈问她是怎么了,她觉得丢脸,一直没说。
但人总会长大。
很多年之后,当姚安重新审视自己和钟浅锡的相遇,她莫名又想起了那场雪崩。
此时的她突然意识到,事情的起因也许并没有那么复杂。
所有不可控的坍塌,可能都只是源于一小片细碎的雪花。
那还是2015年的1月。
UA899次航班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目的地洛杉矶。等待登机的人群中除了游客和商人,更多是才过完圣诞假期、赶着回美国上春季班的大学生。
有个年轻女孩站在队伍末尾,正环顾四周。漂亮的圆眼睛里写满好奇,像只新生的小鹿。
那一年,姚安刚满二十岁。
这趟来北京,是她第一次离开老家松城。
首都自然是壮阔的——和从小长大的江边小城不同,火车一路往南开,树枝上不再挂满白且沉的雾凇,触目所及之处变成了繁忙的环路和摩天大楼。
就连偌大的国际机场等候区都坐得满满当当。一旦起身离开,座位立刻就会被占上。
人多,温度就高。姚安在大厅里站了一会儿,额头上有些冒汗。她干脆收回视线,拉开羽绒服拉链,坐在了自己的行李箱上。
手机在这个时候震动起来。
远在洛杉矶的表哥发来消息:【还有多久起飞?我下午还得去送餐。】
姚安抬头,扫了眼缓慢移动的队伍。头等舱和商务舱的乘客已经优先登机了,到经济舱估计要半个钟头。
表哥:【没晚点就行,落地之后我去接你。】
姚安回了句【好】,把手机重新塞回裤兜。微信发出去的瞬间,心情却像被绳子拽了一下似的,莫名变得紧张起来。
其实为了洛城大学的短期交换项目,姚安已经准备了小一年。
从语言考试,到学校的视频面试,再到去大使馆办签证。出发前行李都整理了好几回,榨菜和红烧牛肉面全都塞进箱子里,就怕到外面吃不习惯。
但即将要踏上一片陌生土地这件事,直到这一刻才开始具有实感。
突然冒出头的不安裹挟在兴奋里,来得仓促又没头没脑。
就好像冥冥之中会发生点什么似的。
而这趟旅行果真如姚安预感的那样,有一个很糟糕的开端。
按照惯例,飞机起飞后选择了远东航线。在横跨白令海峡时意外遭遇严重气流,剧烈颠簸了接近四十分钟。
机身终于恢复平稳,客舱内一团混乱。有乘客吐得不成样子,行李散落一地,还有的因为害怕哭泣不止。
姚安的情况有些不同。她伏在前排椅背上,头发被冷汗黏住脖颈,一张脸苍白得没有血色。
“您感觉哪里不舒服?”空乘问。
头晕、头疼。
姚安很想这样回答对方,可根本讲不出话来。
万幸的是,同机的乘客中有一名医生:“估计是刚才颠得太厉害,耳石脱落了。这样坐着不行,得给她找个地方平躺。”
纷乱的脚步声过后,不知道是谁在说:“商务舱满了,扶她去头等舱吧。”
姚安就这么被人搀着站了起来,昏昏沉沉地往前走。眩晕感像潮水,让时间和方向全都失去作用。
好一通折腾下来,终于到了地方。她脑袋一挨到枕头,几乎是立刻就睡着了。
再次醒来,是因为冷。
盖着的毛毯不知什么时候从她身上滚了下去,在地面上摊成一团。
已经到了休息时间,整个头等舱除了偶尔响起的几下键盘敲击声,是全然静谧的。
这个时候再去麻烦空乘,多少有点小题大做。
姚安决定撑住座位旁的扶手,一点点坐起来,自己去捡地上的毯子。
近了,更近了。
眼瞅指尖就要够到绒布,还没来得及高兴,她又开始头晕。栽回座位的同时,胳膊还“咣”得撞到了扶手。
这下磕得太狠、太重,让人瞬间眼圈发酸。眼泪不听姚安的话,自顾自地往下流。头一次离家就遇到这样的糟心事,搁谁身上能不难过呢。
泪水也许是无声的,刚才撞椅子的那一下并不是。
有人听到了那点响动,合上笔记本电脑,站起身,走向她的座位。
在看到掉落在过道上的毛毯之后,沉稳的脚步停下。他俯身把毯子捡起,拍打两下,搭回到姚安的座位扶手边。
问题竟然就这样迎刃而解。
姚安感激之余,掩住脸,说了句:“谢谢。”声音放得小且轻,怕吵醒其他乘客,更怕对方发现她的窘迫。
那个人似乎真的没有察觉出异常,脚步碾过地面,渐行渐远。
一两分钟后,他却又走了回来。手里拿着什么,重新停在姚安的面前。
姚安愣了一下,抬起眼睛。
直到这一刻,她才看清对方的样子。
眼前的男人比她要年长一些,三十左右,或者将将这个年纪。
眉骨和鼻梁很高,英俊到可以印成海报。身材是不疏于运动的,肌肉匀称,简单一件白衬衫穿出了宽肩窄腰式的服帖。
他站在过道上,目光垂下,专注地看向姚安。单单是这种注视,都从眉眼间透出贵气来。
坐得起头等舱,相貌又好。
这样的人天生被命运偏爱,少了很多见识人间疾苦的可能,看到年轻女孩满脸是泪,多半会居高临下地问出一句“有什么可哭的”。
出乎姚安的意料的是,那个陌生人并没有这样做。
他只是伸出手,递给她一包没有开过封的纸巾,之后礼貌地点了下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没有指手画脚,没有高高在上的开导。
和那些毛毛躁躁的男大生不同,这个男人分寸感拿捏得刚好,是一种从骨子里带出来的张弛有度。
仿佛遇上很坏的一天,是可以偷偷哭上一鼻子的,这不丢人。
他懂她的心情。
人走了,东西留了下来。
姚安对着手里小小的一包纸巾,发了很久的呆。
空气中沾染上一点男人衬衫上的味道,清淡的雪松香。湿漉漉的眼泪渗进纸面,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变干。
这份来自陌生人的理解与善意,带来了好运气。
原本要到洛杉矶市里才能找到治疗耳石症的医生,没想到机场旁边就有一家专科诊所。更巧的是有人在早些时候取消了预约,临时腾出一个空。
下飞机之后,姚安被救护车火速拉了过去。简单复位了十来分钟,谈不上健步如飞,至少也恢复了直立行走的功能。
“医学奇迹,绝对是医学奇迹。”来接机的表哥围观了整个过程,顺带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对了,你那个学校提供医疗保险吧?”
姚安认真翻阅过一遍打印出来的文件,点了下头。
“那就好,你是不知道在美国看病有多贵。上回你嫂子非说自己肚子疼,闹着去看门诊。医生瞅了一眼,连药都没开,就要了我200刀。妈的,肉疼!”
姚安扫了一眼表哥膀大腰圆的体格,不知道该接什么,于是含糊地回道:“身体不舒服,总归要去看的。”
“看什么看,净瞎花钱。算了,不说这个。”表哥拉起箱子催促道,“快点走吧,我还赶着去上工。”
两个人一前一后离开医院。车停在棕榈树下,一辆保险杠摇摇欲坠的二手丰田。
“你房子租在哪里?”表哥营养过剩,几乎胖成了个球,塞进驾驶位的动作都显得很吃力。
姚安调出地址,把手机递了过去。
“丹桂街136号……那边不太安全啊。”
洛城大学所在的老城区,治安一向不太好。种族冲突还是其次,主要是枪支和du pin交易。学校对面倒是有高级公寓,自带门禁和安保系统,但一个月租金要接近3000美金,超过姚安的预算太多。所以她只能选择住得远一些,哪怕冒一点风险。
其实不光是房租。如果不是拿了全额奖学金,就连短期交换的学费,姚家也是负担不起的。
洛城大学是西海岸最贵的私立学校之一,读一年少说要几十万人民币。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几千块钱的工薪家庭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回到车里,姚安努力把困难说得轻描淡写:“就住一年,问题不大。我会注意安全的,天黑就不再出门了。”
表哥耸耸肩,没再多说什么,一脚踩下了油门。丰田车抖动起来,震得座椅忽悠悠直颤。街景在混乱中一闪而过,模糊成一团虚浮的影子。
四十分钟后,车子到了合租公寓。
“有事就给我发微信。”表哥拿到姚安从国内带来的土特产之后,稍微客气了一下,“下个月我能清闲点,接你来家里吃饺子。”
姚安嘴上不住道谢,却不打算麻烦他更多了。毕竟好几年没见,彼此的亲情来得十分有限。对方能来接机已经属于仁至义尽,怎么好意思再开口。
挥手送别那辆四处漏风的丰田,四周重新变得静悄悄,又只剩下姚安自己。
她拎起沉重的箱子,沿着狭小的陡梯气喘吁吁地往上爬。五分钟之后,终于到了顶楼。
钥匙被房东塞到了脚垫底下。门一打开,一股怪味涌出来。是柠檬清洁剂混上陈年的地毯、发霉的木头还有厚厚的尘土味,熏得人头晕,几欲作呕。
姚安生怕没好利索的耳石症再次发作,赶紧推开窗透了透气。按医生嘱咐的,在单人床上平躺下来休息。
也是在这个时候,她才发觉裤兜里鼓鼓囊囊装着什么。
东西掏出来的瞬间,雪松香随之散开。安定、弥久,盖住了房间里刺鼻的空气。
那是下飞机之前,她塞进去的纸巾。上面被泪水打湿的地方已经完全干掉,此时拿出来看,倒像是一枚形状不大规则的雪花。
哭都能哭出花来,怪神奇的,让那场小小的偶遇都蒙上层不可思议的色彩。
至于那个堪称绅士的陌生男人,恐怕以后也不会再见面了。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偶然,怎么可能有交集。
姚安想到这里,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把那包用过的纸巾丢掉,而是重新塞回了上衣兜里。
新生活开始的太过狼狈,她需要一点好运气。
时隔多年再回看。
也许就是在那个黄昏将至的午后,那枚雪花落了下来。它无声且缓慢的,坠入静谧山林。
作者有话要说:开文啦,欢迎大家。本章随机掉落一些红包~下一本开《我们的1997》,三角恋/暗恋小甜文。专栏里也有姐弟恋甜文《夜航船》,欢迎收藏~
*本文中的大学和人物生活都是虚构的,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