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 循循善诱

常委会之前,陆为民知道自己必须要去和童云松进行一次沟通,不是正式的汇报,而是一种私下的沟通。

汇报的话,只能谈现状谈问题,存在很多限制,而沟通,则可以把一些不太正式的观点和盘托出。

陆为民和童云松约了时间,童云松很爽快的接受了陆为民的邀请,傍晚,西岭散步,顺带看一看宋州八景之一——西岭夕照。

从童云松很爽快接受了邀请,而且连问都没有多问,陆为民就知道其实童云松也一直在寻找理由,寻找一个说服他自己的理由,而魏行侠和秦宝华没有做到,肯定有一定原因。

为什么魏行侠和秦宝华没有能说服童云松?

陆为民揣摩着童云松的心态,琢磨着其中的原委。

陆为民觉得其中可能有几个原因,魏行侠没有能说服童云松原因有二,一来魏行侠是市长,站在基本上同一角度,虽然侧重略有不同,但是只怕魏行侠内心也还是有些担心,所以在探讨或者说服童云松时难免就要表露出一些态度,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坚定;二来魏行侠是市长,他主要工作是抓全市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抓执行,一旦有状况,责任需要由书记来承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按照建议执行,取得了成效,大家共享,但是出了状况,责任却需要由市委,也就是他这个市委书记来承担,所以在说服力上,童云松未必会认可。

如果说魏行侠的说服力上因为自身身份问题有所欠缺,那么秦宝华照理说就应当很合适了,作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因为干部调整而出了状况,她肯定是首当其冲的,可以说她和童云松是利益共同体,但为什么没有取得效果?

陆为民分析,这大概也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童云松可能会认为秦宝华才来宋州不久,对宋州情况并不完全了解,而且秦宝华以前也没有怎么接触经济工作,而这一次的调整主要是围绕经济工作而行,秦宝华的意见未必全面和正确;第二个原因是童云松可能觉得秦宝华想要机遇树立自身威信,所以想要通过这一轮人事调整来达到目的;第三个原因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秦宝华的方案太过于激进,覆盖面太大,与朱小平的意见尖锐对立,这恐怕是童云松最担心,担心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让情况更糟糕。

自己要想说服或者说让童云松放下担心,那么就需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

六月的傍晚,宋州城里已经如火炉一般热气升腾,即便是在江畔,没有江风吹过,一样是热意袭人,一直要到八点半九点,暑气才会渐渐散去,但是在西岭上,却是凉意幽幽,格外宜人。

螺子岭海拔并不高,但是相对高度在宋州这种江畔平原地区就显得不多见了,山麓部分大多是以灌木和小乔木为主的坡地丘陵,但是在进入半山腰之后,郁郁苍苍的杉、松、酸枣、女贞、红豆杉、鹅掌楸等树木遍布,加上溪流淙淙,虽然水量都不大,沿着石壁夹缝蜿蜒而下,让并不险峻的山区都多了几分湿润。

陆为民比童云松先到十分钟,汽车直接开到了山上,有些破损的柏油路汽车开着有些颠簸,这条路是通往山上茶场和林场的路,现在早已经荒废,再无人整修,不过时不时也有人把车开上来,就像陆为民那一次和齐蓓蓓把车开上来一样,多半是有些其他念想的,尤其是夜晚。

看到童云松到了之后,陆为民才示意史德生先把车开回去,童云松也一样,除了两人的秘书远远跟随着二人,都把车打发了回去。

山麓下也有一条路,不过那是土路,比起陆为民和童云松现在走的这条路更宽,但是却是土路,没有经过正式平整和硬化的机耕道。

“为民,那就是日后的一环路?”童云松饶有兴致的插着腰,找到一处高地,指着山脚下的那条土路问道。

“嗯,差不多,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一环路就要从山脚下绕过,二环路则要从在山那边去了。”陆为民也跟随者童云松走上高地,极目眺望。

从岭上望下去,一江横卧,整个宋州老城区就沿着江岸向上下延伸,湖山大道作为中轴线将主城区分成了两块,东面的宋城区,西面的沙洲区,而沙洲区靠西南这一块则属于麓溪区。

“二环路?”童云松笑了起来,若有所思的道:“为民,我们这一届能看到一环路开建,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二环路,那还是等下一届再来考虑规划吧。”

“童书记,您也太悲观了,昆湖的一环路已经开建了,预计后年就要建成全面通车,青溪也正在规划一环路,我不认为我们宋州就会落在后边。”陆为民抚摸着自己下颌,显得很平静,“按照当下我们宋州的发展势头,本届超越昆湖和青溪也并非虚妄。”

童云松目光闪动,似乎是在掂量着陆为民话语里的含义,良久没有吭声。

“为民,今年的增速明年能保持么?苏谯和遂安的高增速到了明年,可能就会落下来,没有了苏谯和遂安的支撑,也许明年我们的经济增速就会只有今年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我想这个情况你应该比我还清楚才对。”

陆为民沉吟了一下,摇摇头,“我不这样看。”

“哦?”童云松有些讶异,看着陆为民。

“童书记,今年市里经济增速的确是靠苏谯和遂安拉动起来的,表面上看宋州经济似乎也就是靠钢铁和电子通讯两大产业提振起来,一旦这两大产业进入正常发展阶段,增速就会迅速回落,我承认这一点,但是不认为我们宋州的经济发展就只能寄托在这两大产业上。”陆为民解释道。

“你觉得麓城的纺织和麓溪的服装产业也能起到拉动全市经济的作用?”童云松眉宇间笼罩着思索的表情,“我承认麓城和麓溪的轻纺服装产业发展前景很大,但是如果说要带动全市经济的起飞,恐怕还是力有未逮吧?”

“事实上无论是苏谯的钢铁产业或者是遂安的电子产业,要想拉动我们整个宋州的经济,都是力有未逮。”陆为民沉静的道:“轻纺服装产业也一样。我们宋州和其他地市情况略有不同,是国务院确定的比较大的城市,准确的说和昌州属于同等规格的城市,而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这个情况就决定了我们宋州的发展定位,单单是一两样产业是也许在短时间内能拉动经济发展,但是绝对无法长久,这也是我们宋州必须要把自己定位为综合性全面型发展的城市的原因,从工业这一块来说,单一的一两类产业远远不够,比需要具备综合门类的产业支撑,这也是从建国之后国家为我们宋州的城市定位,从现代经济发展来看,单单是第二产业对于我们宋州来说也还不够,我们要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推动第一产业向高效率现代农业进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宋州摆脱不尴不尬不伦不类的局面……”

陆为民的话让童云松陷入了深思,他早就知道陆为民的这个观点,那就是宋州不能满足于追赶昆湖和青溪这些现在看起来还高不可攀的城市,而要定位更高,也就是说省内要定位与和昌州平起平坐的格局,这现在看起来有些难以想象,但童云松知道陆为民从来不信口开河,对方这样说自然有其道理。

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这话说易行难,如何做到这一点?

“宋州已经有了这个基础,至少在第二产业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开始,钢铁、电子、纺织、服装、机械、造船、采矿、化工等,而我们宋州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又决定了我们可以在第三产业上有所作为……”

陆为民的语速很慢,讲得也很细,他需要把情况讲透,也要把目前存在的问题摆出来。

“现实是明年苏谯和遂安的经济增速可能会恢复到较为正常的快速增长势头上,但是我们南城新区的建设一旦全面启动,完全可以拉动全市建筑业、建材业以及相关产业的高增长……”

“我们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域发展不平衡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我们现在需要深入挖掘问题的主观方面原因,并加以解决,讳疾忌医或者得过且过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