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矛盾隐现

轮到秦海基做剖析时,气氛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很多人都知道陆为民是从南潭出来的,尤其是南潭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最早的第一批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当时陆为民一力促成的,但是后来陆为民却遭到了继任县委书记的秦海基打压,被一脚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位置上踢到了县团委副书记这张冷板凳坐着。

几年过去了,秦海基依然是还是县委书记,而昔日被他踢出去坐冷板凳的陆为民现在却如坐火箭般的蹿升,连续几级跳,成为和秦海基平起平坐的阜头县委书记,人生境遇之奇妙足以让人感叹万分了。

坐在台下的曹刚和徐晓春都是当时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内心的滋味也是说不出的复杂。

曹刚是酸甜苦麻辣,一言难尽,陆为民在双峰时,他总觉得陆为民头角峥嵘野心勃勃,而且时不时给自己找麻烦,很多事情与自己意见相左,但是双峰却迎来历史上最好的一段发展时期,经济实力迅速攀升到了全地区第三位,摆脱了昔日始终在倒数一二位徘徊的境地。

邓少海接替陆为民担任县长之后,曹刚觉得与邓少海还能和睦相处,相较之下,邓少海也要尊重自己许多,当然这可能和邓少海立足未稳有一定关系,但总的来说两人之间的关系的确要比和陆为民时代融洽许多,但是曹刚也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些细微变化。

像双峰经济增速虽然也还是比较快,但是感觉到邓少海就不像陆为民脑瓜子里总能有新点子新路子出来,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培育产业,总能寻找到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而邓少海给他的感觉就基本上是沿袭着陆为民原来的思路,或者说就算有些想法也没有跳出窠臼,曹刚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或许是陆为民给自己带来绝才惊艳的地方太多,以至于自己对本来也很不错的一些想法也觉得平淡起来,对邓少海的要求也有些苛刻了。

但有一点曹刚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搞经济上,邓少海与陆为民相比,的确还是有相当差距,而这个差距就体现在对经济发展思路的构想上。

现在双峰的经济发展还是瞄准医药和机械加工和制造业,然后就是旅游业,似乎就已经走进了这个死胡同,难以跳出来,虽然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其他一些想法,但最终都被认为不太切合双峰的实际而被否决,这种情形让曹刚很是不满,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改变路径。

有些时候曹刚甚至都有些怀念陆为民和自己搭档的时候了,虽然陆为民经常给自己带来麻烦,也经常和自己闹得不愉快,但是他得承认陆为民在双峰这两年里使得双峰经济脱胎换骨,真正拥有了支撑一方经济的产业骨架,而现在,似乎陆为民又在阜头复制这一过程,这让曹刚心里也是百味陈杂。

而徐晓春的感觉就要简单多了,他是看到陆为民成长起来的,而陆为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几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故事,对于这种从最初的小角色抓住机遇奋发向上的拼搏,一点一滴实现自己梦想,进而跃上更大舞台,徐晓春甚至隐约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一幕,只不过这个人比起自己来要幸运得多,也成熟得多,也更能捕捉到机会,所以他获得成功也比自己大得多。

对于徐晓春来说,陆为民不仅仅是一个昔日的下属和现在的同事,同时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为陆为民取得的这些成绩感到喜悦和骄傲,同时一样激励着自己向陆为民这个昔日的下属看齐,虽然这感觉起来有些不太适应,但是徐晓春能够承认并适应这个事实。

除了曹刚和徐晓春外,其他在座的也还有一些人多多少少知晓陆为民和秦海基之间这种尴尬的关系,看到秦海基面无表情的陈述着南潭这半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提出下半年发展构想,内心都有些说不出复杂感觉。

陶行驹并不清楚秦海基和陆为民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为行署专员,他来丰州时就被赋予了要努力推动丰州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这一点上邵泾川和他专门谈过话,提到了上一任班子,也就是李志远和孙震的搭档未能让省委满意,主要就是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和另外一个条件相若几乎同时起步的地区——西梁地区距离越来越大,这种反差是导致李志远下台走人关键原因。

邵泾川明确无误的表示陶行驹此行去丰州的目的就是要让丰州经济进入一个健康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通道,让丰州经济发展走入正轨。

而陶行驹在认真分析了丰州地区各县市区这几年来经济发展的情况之后,觉得丰州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几个致命性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几个问题,丰州经济就无法实现真正的飞跃。

第一就是丰州经济缺乏发展龙头,丰州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未能承担起其应该承担的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而丰州市也未能起到城市化的龙头作用;第二就是丰州地区经济发展起起伏伏,波动很大,尤其是在各县市区的发展特别明显,古庆如此,南潭如此,现在双峰似乎也有这种迹象;第三则是丰州缺乏一个统一性经济规划,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而地区也未能发挥其统一协调规划的作用;第四就是丰州地区乃至各县财政瘠薄,未能真正发挥出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陶行驹看来,南潭的发展就较为典型,几年前南潭经济增速一度位居全地区第一,全省第一批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南潭的份儿,食品工业成为南潭拳头,一度占到南潭工业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也有一些知名品牌创立,但是很快这种优势就被淮山取代,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而似乎这种兴亡更替都发生在这个秦海基担任县委书记这几年间,让他也是有些不解。

丰州经济基础的确比较落后,但是在陶行驹看来,只要解决好这几个问题,丰州经济是可以取得长足发展的,他也有这个信心。

对于孙震在经济发展上的有什么构想,陶行驹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他觉得邵泾川既然对自己寄予厚望,那么估计对孙震的表现也表示十分满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乏力恐怕也不仅仅是地委书记的原因,行署专员一样有不容推卸的责任,既然他陶行驹来了,那么他就要努力改变这一局面,孙震如果意识到这一点,他就应当配合和支持自己来实现这一目标,否则情况不佳,只怕对孙震本人的影响甚至要比自己更大。

……

“我是第一次参加我们丰州地区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之前我也对我们各县区的经济数据做了认真的分析,受孙震书记的委托来,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管之见。总的来说,我们丰州地区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保持着较快的势头,这一点毋庸置疑,这和在座诸位的努力分不开,但是今天我要谈的主要不是成绩,而是存在问题,在繁华表面,实际上已经蕴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不知道我们在座诸位意识到这一点没有。”

陶行驹的话一出口,就让孙震眉头禁不住一皱,这和他之前与陶行驹交换意见时对方表露出来的意图有些不符,对方只说了丰州二季度经济发展很可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没想到这家伙一上来就公开表示是来找问题,这有点儿是要立威的意思在里边啊。

孙震知道事实上省委对这一次丰州地区班子调整意见是不太一致的,李志远要调整,但是对于自己是否接任地委书记问题上,两个主要领导意见不太统一,邵泾川是不太认可自己接任地委书记的,他心目中的方案是由昌州市副市长霍恩俊俩担任丰州地委书记,但这个意见没有获得田海华的认可,最终还是田海华的意见占了上风,孙震接任书记,邵泾川推荐的人选陶行驹出任专员。

邵泾川对自己不太满意孙震很清楚,在孙震看来,这是邵泾川对自己有偏见,想要安插他自己的人选,霍恩俊是邵泾川担任省委副书记时从黄湖县委书记上力荐上位昌州市副市长的,两人关系一直密切。

孙震不认为自己比霍恩俊差,丰州经济发展不尽人意在他看来是多方面的原因,李志远是关键,他和李志远也有很大分歧,但是他努力弥合分歧,基本上维护了李志远的权威,假如他一味按照自己意愿与李志远内斗,他认为丰州的情况可能会更糟糕,作为行署专员应当摆正自己位置,哪怕发展思路不一样,也应当在服从的前提下尽可能争取自己意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