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对部落中人进行了原始分工,分为架队、匠队、猎队,所以人类开始有了专业的建房搭屋者、制器者、狩猎者、捕鱼者、圈养牲畜者、看火者。华胥成了成纪太昊部落专职的月老。伏羲在一次闲暇中发现蜘蛛结网,便发明了网罟,用来捕鱼和猎兽。女娲则发明了人类最早的陶器——泥陶,并生下了第一个有父亲的孩子任姒。伏羲也在观天察地中,发现了太阳和月亮的作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也被认识了。
伏羲分派已毕,太昊族人便按照伏羲所教的方法忙碌了起来。这可是一场和以前在山洞之时完全不一样的劳作。一是族人接触了新鲜的东西在感觉上好奇,二是不断深入地做同一类事情只能是越做越熟练,再加上在他们的旁边有伏羲不断地琢磨和不断地指导,太昊这个新的部落很快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比如说匠队,他们从各个地方找来各种各样的石头,用石头和石头相互砸击、相互击打而得到了一面或两面比较锋利的石片,再用石头和石头相互磨擦,逐渐地就将石头变得一面有棱有角有刃,而另一面则比较光滑,拿起来又非常顺手,用起来又非常锐利。要知道,人类打制石器已经经过了大约几万年或者十几万年的时光,对选择什么样的石头,他们早就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如今用打制出来的各类石片,经过用石头或者兽皮的相互摩擦,这样匠队就制作成了石刀、石匕、石斧、石铲、石棒等。他们再用比较硬的石头在较软的石头上钻孔,就成了有孔的石器。这个时期的石器,后来人们把它称为细石器。他们制造出来的石刀和石匕等细石器可以用来修理木器,将木器逐渐变成木棍、木叉、木枪等。如果将木器和石器以及绳索结合起来用,就可以做成铲土用的锨、刨地用的镐等。这种变化和以前比起来看似没有太大的进步,可却是翻天覆地的。因为,人类在伏羲的领导和带动下,已经由旧石器时代逐渐地过渡到新石器时代。这种打制和磨制的精细石器的产生,结束了人类从会直立行走以后到此时大约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时期,而进入了一个快速的蓬勃发展的新石器时代。如果问人类这个伟大的功绩应该归功于谁,只有伏羲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伏羲对人类所做的事这只是一个起点而已。将人们用肉眼能看见的事情,变成人类的一项事业来做,这就叫做开物成务。开物成务,从混乱的混合的操作到精细的专门的制作,本身就是一项人类的伟大发明。
再说架队,他们按照伏羲所建土屋的办法以及伏羲和族人琢磨出来的新方法,用匠队提供的工具,在大地上制造起他们从来也没有想过的几种房屋来。一种做起来比较快,用料也简单,就是用木料和绳索绑成两组架子支在地上,上面再搭上一根横梁,然后弄一些比较高的草来理顺了搭在架子上,如果下起了雨,雨水会顺着草的方向流在外面。另一种房屋的做法是:挖一个一步宽左右的地基,把房屋做成三面封闭一面有门的长方形形状。先用石块将地基奠起来,再在上面打上不软不硬的泥土和杂草,使房屋的四面直立超过一人多高。然后在上面或横或竖地放上树干做成的横梁,再铺上树枝,树枝上面压上草和泥等,以此来遮挡风雨。当然,此时开始盖起来的房屋都比较小,里面只能住下三五个人,但是这比居住的山洞可人性多了,本来当初房屋的建造连起码的设计都没有,只不过是根据人们最基本的想法构建而成。以后的房屋越建越大,越建越牢固和精致,也是人们建房的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多的原因。到了后来,出现的房屋基本上是半地穴式的,也就是说,房屋的一半在地下,而另一半在地上。因为只有这样的房屋才能有冬暖夏凉的结果,当然,到了那个时候,人们在伏羲的启发下已经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季。
再说狩队,既然知道了挖些壕沟和陷阱可以逮住野兽,太昊人便不再成群结队地拿着棍棒、石块等器具去和野兽打来打去,而是在房屋周围,在部落的边角,或者是在山上和树林里,找到那些自然形成的沟壑,用木桩将两头堵住,上面盖上树枝和杂草,伪装成平地的样子,野兽一但掉进去便出不来了,自然就成了人类的食物。这里面有了相当的乐趣,伏羲等人曾经瞪眼看着一些野兽怎么进入他们挖好的壕沟和陷阱,然后乐呵呵地将野兽擒拿住。
狩队还有意想不到的其他收获。他们用锹在已成之村落周围深挖壕沟之时,又挖出水来。伏羲大喜,便用此法以木桩作壁砸于水中,做成井,供族人饮用。这是人类最早的井,以后就逐渐演化为村落必须建造的基础生活设施了。
狩队还按着伏羲原来的做法又做了几个牲畜圈,将捉回来的活的野兽分类,分成鹿圈、牛圈、羊圈、猪圈。还为从山上擒抓回来的野兔搭盖了兔窝。将抓回来的野狼慢慢地训化成了能为人所驱使的狗。鹿、牛、羊、猪、兔、狗慢慢地合成为六畜。
太昊华族部落人越来越有经验了,他们逐步感觉到,和活的动物打交道,比直接打死动物可有意思多了。慢慢地人们发现,各个圈里或者窝里,都能有小的牲畜生下来;于是,人们又逐渐地开始学会了饲养牲畜,这就是原始畜牧业的开端。伏羲就将狩队分成两队:即狩猎队和圈养队。圈养业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饲养和狩猎、采集的分离。这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工,养畜业从各业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原始社会一个最主要的行业。
可是,仅仅靠着野兽掉进壕沟和陷阱里,终究捕不到太多的野兽。太昊华族人如果不走出去,仅在渭水活动,生存的空间实在太小。这也不是伏羲和女娲从山洞走出来最初的想法。因此,伏羲除了引领族人劳作以外,每每在想着一件事,就是想法让太昊人走出去,出去征服所有的兽类,给人类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一日休闲之时,伏羲在一片林地上仰于地面上休息,他的眼睛看着天空,心中想着太昊华族拓展大计。他眼前出现了一片奇景:在前方不远的两棵大树之间,有一黑色的蜘蛛在那里结网。伏羲好奇,便仔细观瞧,见那蜘蛛拉动一根白色的丝,细如毛发,逐个将丝分成四根挂于两树树干上,而四丝中间结成格状,愈中愈是密密麻麻。有小虫飞去,被网罗住,挣脱不开,小虫便为蜘蛛所擒,成其口中之食。
伏羲看罢有悟,大叫“妙哉!”便自己回去试验,用各种树之皮搓成细绳,再把细绳编织成格状,终于做出一张网来。伏羲便来到捕队,看见这些人正在练习水性,在水中寻来找去,半日也抓不出几条鱼来,有些人对捕鱼这件事已经失去了信心。看见伏羲拿着一捆捆绳子走过来,还好奇地问:“族长,你拿的这些东西是什么?你要做什么?”
伏羲道:“这是捕鱼用的网啊。你们在水中这么长时间了,知道哪里鱼多吗?”
那个人道:“前面不远的那个水坑里鱼多,可是那东西太滑,抓不着啊!”
伏羲笑了道:“抓不着就想办法嘛,你们跟我来。”说罢领人到了这个水坑处,让来的人分成几组,每一组抓着网的一边,把网放进水底。这里的鱼果然不少,个头还挺大。伏羲见有很多鱼已经游到了网的上面,就高喊了一声:“拉!”大家一起将网拽起来。可不得了,这一次竟然网了十多条大鱼。众人见此,真是欢声雷动,乐不可支。有了网,再去打鱼就不用愁了。
伏羲启动灵机,又将网改为罟,让狩队拿着它去寻找野兽居住的洞穴,或者是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将网支在洞口或是支在兽路经之处,野兽一出或经过,便被网住,于是又擒获了不少野兽。有一些凶猛的野兽,一般是一个两个人对付不了的,如虎、豹、大象、巨鳄等等,以前人们一见它们,总是躲得远远的,唯恐被其所伤。当有了罟这种东西以后,人类便不再怕它们了。
伏羲创造的网、罟,可不是小的发明。在现在看上去,不算什么,无非是将绳子集结在一处,编织在一起成不同的形状而已。可是在古代,在人类与野兽争食的时代,可不得了。因为有了网罟,人类便有了能战胜大地上任何高大凶猛野兽的能力。正因为此,人类成为地球的霸主第一次成为可能!
网、罟的推广和使用,使太昊华族部落所获得的动物越来越多,吃的食物也开始成为人类享受的东西,圈养业也就越发兴盛起来。伏羲后来发现,圈养也有缺点,还需要为这些圈养的牲畜寻找食物。他发现很多的动物是食草的,就决定派人专门放牧,这样,这些食草动物就能在大地上自己找到美食。从圈养到放养,又是一个新的创举。于是,畜牧业也开始了。养畜业和畜牧业,日渐合并到一处,这是人类至今都在从事的一个主要的行业。
再说女娲所领的女队,采集野果仍如从前,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可是在用火上,女娲却发现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她派人将伏羲叫来,用手指着烈火下面的泥土说:“你看看那火下面的泥土,比平常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同?”
伏羲看了一会道:“好像是那土发干了。”
女娲道:“火是热的,当然干了。你再来看看昨天火烧过的一个较湿的地方?”她领伏羲又来到了另一地点,这个地方已经燃烧了好几天的火,因为见火离她们干活之处远了,女娲就令人挪了燃烧火的地方。女娲用脚踩踩那处地面说:“你看看,是不是比平常硬多了,都能赶上石头硬了。”
伏羲奇怪地看着女娲问道:“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
女娲道:“如果用火能把泥土烧的像石头一样硬的话,我就能做出很多很多东西来。比方说,我们过去用手捧水喝,或者用一个有坑的石头去盛水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些有坑的东西用火烧成器具来用呢?”
伏羲听完思索起来,他盯着女娲看了半晌。女娲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问道:“你在想什么,眼睛这么直?”伏羲问道:“你刚才是说,想法用火将泥土烧炼成石头那般坚硬吗?”女娲点头道:“是啊!”伏羲双手一拍,似是恍然大悟,他自言自语道:“将泥土烧炼成石,岂不就是炼石。而烧成的器物能坚硬盛水,这不正是苍天供给人类不足之处吗!”然后,看着女娲大声叫道:“女娲,你能想出用泥土炼石之事,真是聪明无比啊!或者,胜过我之结网结绳,这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苍天的最大补充啊!”
女娲听了有些惊讶道:“有这么神奇吗?”
伏羲坚定地点点头。
于是,伏羲、女娲两个人来到水边,用水和土和了一些泥出来,做成了一个个中间有坑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形态各异。然后,将它们取到火堆旁烤起来。烤了一会儿,伏羲道:“这样用火烤恐怕不行,因为只能烤到一面,却没烤到另一面。我想我们在火上面给支一个架子,放到火上面去烤也许好一些。”女娲点头同意。于是他们便把这些泥制品放到了上面。将下面的大火加上柴草点燃,让它们熊熊燃烧起来。一天下来,那些物品被火烤得又硬又结实,而且干净又经久耐用。
女娲高兴异常。她把嘴唇俯在伏羲耳边道:“不是就你行吧,在这太昊,我也能做出很多东西啊!”
伏羲赞道:“你想的这个东西,可能比我想的任何一件事都厉害,我们就给烧出来的这些东西取个名吧。”
女娲用手指着那些器具道:“这个东西叫盆,这个东西叫罐,这个东西叫碗。怎么样?”
伏羲笑道:“很好,以后我们就把这种火在下面燃烧,能使软的泥土在上面变硬的东西叫灶如何?”
女娲道:“太好了!那所有这些我们能做出来的东西,也应该有一个总的称呼吧,我看,就叫陶吧!”
女娲做出来的东西可不得了,这是人类最早的泥陶,是后来陶器、瓷器的祖先。有了这些东西,人类才有了围绕着吃、喝所用的一件件物品。泥陶的发明,是人类真正使用火的第一次成功。以前,人们用火烤肉,用火来取熟食,那不是人的发明,而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礼物。而泥陶的发明,完全是人类用脑的结果,是人类智力和智慧的体现。女娲发明的泥陶,是人类所用的最早的人制器皿,为后来人类制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女娲炼石补天神话的真相,就是后来伏羲对女娲做陶之事的总结。用伏羲的话讲,女娲用火用泥烧制陶器的过程,就是炼石的过程。而制陶的作用就是补苍天之不足。这是后话。
太昊制陶,成为女娲所管又一大事。
当人类真正融于发明和创造的生活之中,日子过得就太快了。转眼之间,几个月已过,天气逐渐地转冷。还好的是,房屋也盖起了很多间,已经基本上够太昊族人住用的。伏羲、女娲和母亲华胥商议,就把族人按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分到各个房屋中,每天白日劳作,晚上,就本着自愿和互相允许的原则,到华胥这个月老处报名和调配后,各人去找各人的归宿。伏羲呢,就搬回到女娲的房屋中与她一起居住。可巧的是,此时女娲腹部已经是高高隆起,早已身怀有孕,快要生产了。
伏羲故意逗女娲道:“女娲啊,你这肚子怎么了?怎么这么大了啊?”
女娲知道伏羲在逗她,也故意道:“以前我一不小心,有个东西钻进肚子里出不来了,想不到的是,他还越长越大,你看怎么办啊?”
伏羲道:“那就让他长吧!长得越大越好啊!”
女娲腹部日渐高胀,仍不辞辛劳地制造泥陶或是抽绳结网。伏羲见了有时劝道:“你该多多歇息,否则累坏孩儿,我要打你屁股啊!”
女娲笑道:“不知此孩是男是女,可无论如何,他也可谓是天下第一个有父亲之人,你为父亲,可以为其先取一名?”
伏羲点头道:“是啊!你之所言,正是我之所想啊!就在前几日,我出外去观摩天地,发现在我们原来的姜水不远之处还有一个很大的水流,我把它称作姬水,那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们太昊以后也要向那里延伸,我看如果你生了孩子的话,就叫他姬伯吧!”
女娲听了道:“这是个男孩的名字,可生出来若是个女娃呢?”
伏羲道:“若是个女娃,就你给她取一个名字,如何?”
女娲极是高兴,脸上现出顾盼多姿的神态来,想了又想道:“若是女娃,我们就叫她妊姒,好不好?”
伏羲问:“怎么是这样一个名字?”
女娲道:“我就觉得这个名字用在女孩子身上很好听。”
伏羲道:“你觉得好就行啊!不错,这是个好名字。”
不久,女娲终在喊叫声中,产下一女。此女一出生,无论是伏羲、女娲还是华胥都吃惊不小,因为此女脸蛋长得白白胖胖,看上去甚是可爱,可却是人面猿身,满身的红毛,大有猿猴返祖之形。部落中有人见到女孩这等模样,就说她应该叫猿女,伏羲、女娲、华胥皆是惊喜。
华胥抱起孩子道:“此女之名,应为姜氏才是。因我们毕竟曾经居住于姜水洞穴,我们还是别忘了祖先啊!”
伏羲一听,立即明白了母亲华胥之意,就将此女定名为姜姒。自此时起,子女便开始有了父亲和姓氏,虽然姓氏还没固定跟随父母,可毕竟一个人的名字已经产生了。不像伏羲,其名字是因为他擅长庖牺,为姜氏族人供给新鲜的食物而得名。也不像女娲,是以她是个女娃而叫出的别音。姜姒这个名字,是父亲母亲亲自起的,意义与别的名字当然大不相同。
可以说,在当时刚刚兴起的对偶婚的条件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大多数新生的孩子还是不知道的。所以姓氏体现的也极为不明显。但无论如何,父系氏族时代终于还是从伏羲开始了。伏羲和父系,本来是同音,也许,伏羲就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父系时代而留下的名字。毕竟,从此时起,男人,开始作为将来的父亲有了人类的责任,不只是女人延续人类后代的事了。
伏羲得了女儿姜姒,聚整族人庆贺女儿诞生。男女分成两队,男队手持木器高呼,女队拍掌叫喊,各队步伐一致,音韵有律。以上每一大事成,伏羲皆结绳而记。
就在姜姒诞生之时,太昊系少亢氏也诞生了一个男孩,名叫少男。少男生时体大,一天后就会笑。众人都很喜欢他。女娲听说后不顾身体虚弱前去观看。
自此时起,少亢氏便时常抱少男与妊姒妊姒即姜姒。在一起玩耍,女娲视少男为己出。
一日少亢氏道;“等妊姒长大了,便与我子做一夫一妻的夫妇如何?”
女娲道;“好!我正有此意!”
女娲自生了妊姒,便天天为妊姒着想。屋凉便晒日,水冷就烧汤。可这妊姒仍时时哭叫不止。伏羲开始时,也围绕女娲和妊姒转来转去,并按着女娲的提议,研制出屋内取暖法:托坯搭炕。他用石器削刮了几条木板,并用木板制成一长方形模具,把泥灌入抚平,取下模具后晒干,按层次通风做炕,冷天用火在下面烧之,这炕果然温热,屋内也温和多了。族人见此法极好,皆来讨教,伏羲无不进行一一指点。后来遇到极其寒冷的天气,尺寸小屋终不能防微杜渐,他这才明白自己必须应该知晓天地自然了。
此时,正赶上太昊之地又有别家氏族来到渭水寻求生栖之所,伏羲广而纳之。人数增加,伏羲思谋再生之道。他走遍河岸,终于在一片杂草丛中见一些黍米长成金黄的颜色,并看见天上不断有鸟儿飞来落在黍草之上食之,心想此物定然能吃,不妨试试。伏羲便转动心智,将此黍粒放与女娲所烧出来的罐中,盛上了水,然后用水煮之,待水翻开凉了下来,伏羲喝了一口,觉得此物香气透人,既是解饿又能解渴还特别好吃。伏羲高兴之极,就领族人又回到长满黍草的河岸,将那些黍粒全部打下收起,并把它们洒在河边另外一些土壤之中。
伏羲受到鼓励,又不断地在渭水河边转,终于又发现了两种可食又可用的东西,一个长得个头很大,成熟以后从中间用石刀割开,既可以吃也可以用它来做瓢盛水,如果把一个小玩艺的中心掏空,在里面装上水,那是绝对漏不出来的。对此发现,伏羲真是又惊又喜。因为自己以后上山或去远方正好需要这样的一件东西,伏羲便把它叫做葫芦,当做宝物,随时带在身边。可惜当时他发现的很少,只是那么一颗葫芦树,留下一个完整的葫芦,另一个已经豁开了。但是,伏羲发现,这葫芦里边有籽,他就想起黍米的事情来,认为也可以种在地里。等长出来就会越来越多了,于是告诉族人说这是上天的恩赐,族人以后都要来珍惜它。另外,他还发现了一种能长得成片而且叶子很大的植物,伏羲用嘴尝了一下,觉得此物有些甜甜的,吃起来有很美妙的滋味,不像以前尝试过的东西都是苦的。伏羲就让族人用水煮了一些,让族人都来品尝。众人喝完了无不觉得甘甜无比,伏羲就为它取名曰甜菜。自此以后,族人在烤肉和烧鱼之时总是用甜菜做汤,这种吃法相较以前要好多了。
受此启发,伏羲觉得在自然之中能为人类所用的东西定然很多,只不过是人类自身还没有去发现而已。所以要想给人类带来更多有用的东西,自己必须走出屋去,走进深邃旷远之天地中,他几次走上岐山峰顶,想看看天有多高,一步步丈量渭水河岸,想知道地有多远。他开始望日、感日、品日,他观月、赏月、思月,他去倾听雷声、观察闪电、披星戴月,在冷风中,在迷雾里。他终是找到了一个观天察地的场所,就是他曾经捡到那个太极阴阳陨石的地方,他让太昊族人便在此处筑了一个高台,每日在那里仰卧俯视听,有时静坐在那一天,一动不动;有时手持阴阳太极石图,呆呆地望着渭水不断地向下游流去;有时他在高台上画点、画线、画圈,常常数日数夜不归。即便是回到太昊,也常说常问一些女娲不明白的话语。
伏羲问道:“女娲,你说天是何物?”
女娲抬头望天回答道:“上面不是天吗?”
伏羲道:“那你说上面的天又是何物呢?”
女娲摇头不语。
伏羲又问道:“地是何物?”
女娲道:“我们的脚下便是地啊!”
伏羲道:“可是我们脚下这地究竟是何物呢?”
女娲摇头又回答不出了。
伏羲道:“你知道这天与地之间可有物相连?”
女娲笑道:“我怎么能知道,你可是知道吗?”
伏羲道:“我也是想出来的,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呢!在上天与大地之间,有很多长在大地上的向天上伸展之物,或者是山,或者是树。也许有通天之山或通天之树啊!”
女娲点点头又摇摇头,不置可否。
伏羲又问道:“你可知道天上的日头有何用?月亮又有何用?”
女娲道:“日头和月亮都有光亮,它们为人间照明啊!”
伏羲大笑道:“我看不止啊!日头挂在天上的时候,大地不但是明亮的,也是暖和的。而月亮上天的时候,地上黑暗了,也比白天寒冷。可是这日头和月亮为什么总是在天上互相转换呢?日月又是何物所生的呢?”
女娲被伏羲问得有些不耐烦起来,她瞥了伏羲一眼道:“我哪有心思天天想这些事情!我只是知道,姒儿哭就是饿了,笑是不饿。”
伏羲却道:“也不完全是这样啊!孩子哭,还可能是因为寒冷冻着了,也可能是因为炎暑热着了啊!可是这大地为什么会寒冷?又为什么会暑热呢?”
女娲道:“再过一段时间,天又该热了!”
伏羲这才点头道:“昔日天热,而过一段时日又热了,我们可以叫一个轮回,我现在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岁。”
女娲听了很是惊奇,瞪大眼睛问伏羲道:“那你说说,岁是何物呢?”
伏羲道:“一个大轮回就是一岁啊!”
说完了,伏羲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清了清嗓音,竟然高声唱道:
天上有日,天上有月,日往月来,便为昼夜。
天气有暑,天气有寒,暑往寒来,便成岁焉!
伏羲唱罢,情绪突然变得异常激动起来:“我每日向上仰观天上苍穹,见最明亮者便是日头和月亮。在白天,日头东升西落地运行于天际;而到了黑夜,月亮却又西升东落地也运行于苍天。日去而月来,或者月去而日来,是日月相互推动才生成的光明啊!然而日头主昼,月亮主夜,昼夜便形成了一整日!这是日月之道,而形成的昼夜之道啊!日月昼夜,都是上天的大道啊!而暑热与寒冷,却不像一日一夜这般简单,可它们却是与日月息息相关的啊!”
女娲听了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态来。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问道:“伏羲,你每天出去到各地各山的,路途遥远之时,你能找回到这里来吗?”
伏羲又大笑了几声:“天上有指路之星啊!”
女娲看看天上,没明白,也不多问,只是摇摇头。
伏羲见昔日所洒在地里的黍粒不日竟然真的长出草来。他便知道这些都是可以再生之物,便将族人招来观看,并告诉他们,以后要在一些较平的地上铲出一些小坑,用来将黍种种下。等这黍草片片长起,太昊人就又有了一种新的可食植物了。
此时太昊已有几百人,族人不断增加,屋舍也要增多和扩大。伏羲虑此,便令族人再造房屋,再造网罟,再造器具,再造畜圈,再去深挖围壕并将其扩宽,形成更深更大的陷阱,以待野兽袭来掉入其中。同时又令族人铲平地面,设一道路直通渭水,以方便去到渭水之处猎取鱼类。因此,太昊人所吃的食物,已经不只是原来的野果、熟肉,还有鱼类、黍米、甜菜和葫芦等等,种类较之以前大有增加。在穿的方面,每一个族人在寒冷的时候都能有一块或两块兽皮遮盖在身上。在炎热的时候就各取所需了。在住的方面,不再是族人拥挤在一起了,而是每两三个人就能拥有一处房屋。特别在用的方面,原来只能是一些简单的打制石器或木棍木棒等,可现在能用的东西就太多了,有各种各样打制、磨制、钻孔的石器,还有一些细石器、骨器、木器,有绳索、有渔网、有兽罟、有盛水用的葫芦,还有女娲带领的女队制作出来的大小不一的泥陶:有盆、有罐、有碗、有锅等等,太昊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气派。原来姜水遗落者侥幸有活着的人或者其他族人有来太昊者,伏羲一并收留。
伏羲不在族里之时,所有族内大小事物,均由女娲代管。
一日,伏羲将族人聚在一起道:“昔日我们知道有从一到九这九个数,现今我知道还有一个数,这个数就是无。无算个什么数呢?可以说,它不算什么数,可是没有它不行。为什么呢?我们看我们现在建造的房屋,外面是石头是土是泥,可里面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里面也是石头是土是泥,我们这些人还能在里面住吗?我们再看我们挖的陷阱,底下是空的,上面蓬上树枝和杂草,野兽看不见才能掉下去,如果里面也是土,野兽能掉下去吗?再比如我们用的这些碗和罐,如果里面不是空的,我们怎么用他们来盛东西呢?这个空的地方就是无,有有就有无,有无才有有。我们可以把这个无叫做零。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是多少个数呢?我把它叫做十个数,有了十这样一个数字。可是真的是十个数吗?我今天告诉你们,看起来是十个数。但是有了这个零以后,就不再是十个数,而是更多更多的数了。”
伏羲又道:“族人知道我们头上是天,脚下是地,可知道天地之间还有阴有阳、有消有长、有大有小、有有有无吗?天上之日为阳我们把它叫做太阳,天上之月为阴我们把它叫做太阴。正因有阴有阳,有消有长,这天才有寒来暑往,有冷有热。今天冷了,冷后又热,热后又冷,这叫一岁。一岁中有四时,最冷之时叫冬天,最热之时叫夏天,夏天以后是秋天,冬天以后是春天。春、夏、秋、冬,一岁四时。阴气下降而阳气回升时,应为一岁之始,再到阴气生至顶点又下降时应为一岁之终,这中间一共有多少天呢?现在我还不能明确地说出,我得慢慢地查出来。但我知道,我的女儿妊姒已经过两个夏天,也就是说孩子已经两岁了。”
散会后二人领妊姒回到屋中,女娲对伏羲道:“原来你在外面竟想的是这样一些事?”
伏羲叹了一声道:“族人语言不通,有些事无以言表,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便于与族人沟通啊!”
女娲道:“我也知道好处,你说天冷了以后,冬天就来了,一到了冬天,我们就得把火木备足,这样,姒儿就不冷了。”
伏羲笑道:“我妻真是聪慧人啊!”
女娲问:“你叫我什么?”
伏羲道:“以后你叫我夫,我就叫你妻,我们便不再叫夫妇。夫妻和夫妇的意思是一样的,也是一对阴阳,但比夫妇容易分辨,你看如何?”
女娲面红耳赤:“贫嘴!——可你说得也对啊!”
伏羲见女娲甚是好看,又取笑曰:“你我夫妻,身体不一。我之阳为一,你之阴为二。”
女娲不明白,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伏羲笑道:“你看你之私处便知。”
女娲开朗笑道:“看你,现在是越说越上脸了啊!”
伏羲道:“这些天我发现有一奇怪现象,始终不解。我每日站在高台上观察太阳与太阴,见太阳每一岁所出之山各有不同,而所入之山也有不同,在高台之东,有六座山名曰大言、合虚、明星、鞠陵、苏门、岐山等,在高台之西也有六座山,名曰丰沮、昆仑、天枢、日月、常阳、壑尊等,此东西各六山自南向北排开,每两座山为一对,每隔一些日,太阳便换一对山出与入,自南到北,而后又自北到南,循环往复,不知为何?”
伏羲说罢,用一木棒在地上做图,两边各排六座小山形,又分别用直线相连道:“就是这般。”
女娲摇头道:“不懂!”
伏羲戏笑道:“这还不懂?真笨!这直线便如我身上之物,而弯线呢则似你身上私处之物也。”
女娲脸庞红晕道:“你的想象真是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