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派的兴起 第一节

(哥哥也开始有些主子的气派了。)

这阵子小一郎经常这么觉得。时间是天正二年(一五七四)冬天,改名羽柴秀吉的哥哥年届三十八,羽柴小一郎秀长也已三十五岁了。当时的人出社会比较早,平均寿命也短了许多,因此这个年龄差不多相当于事业逐渐上轨道的壮年阶段吧。

不过,这对兄弟所经历的一切与成就,却远超过他们的年龄。去年九月,秀吉已成为北近江三郡十二万石的大名,在成长惊人的织田家,地位业已排入前十名。连小一郎都有了一万两千石的身价,足以和一般的城主分庭抗礼。

当人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声之后,很奇妙地,整个人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气派,连生来矮小精瘦、肤色黝黑、满脸皱纹的秀吉也不例外。

去年春天在虎御前的山城担任攻打浅井的前线指挥官时,哥哥还是活泼洒脱,满口尾张方言喋喋不休的大将武士,现在竟然不时操着京都腔,一副举止沉稳的大名模样。这原本是为了治理长期受到名门浅井家管辖的居民刻意装出来的,但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哥哥的一部分,再也没有做作的感觉了。

(还是自信的缘故吧。)

这是小一郎的结论。这一年多,哥哥在领地统治上成绩斐然。

首先,他分封领地给大多数织田信长派来支援的部将,让他们担任知领,纳为自己的家臣。像竹中半兵卫重治、蜂须贺小六正胜、宫部继润等透过秀吉而追随信长的人,多半都在此时正式成为羽柴家的家来。同时他也增加了原有家臣的俸禄,分给他们领地。从弟弟小一郎、妹婿佐治觉内,妻子的亲戚木下家定、木下家次、浅野长吉(后之长政)等一门众,到一柳、尾藤、神子田等黄母衣众,都纷纷变成知领,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家臣。

他也广纳了浅井的旧臣。小一郎在这方面特别用心,找出在村野间隐姓埋名的人,将其中看似颇有才干的人推荐给哥哥,或是分给其他家臣。羽柴家原有的家臣,多半没有行政或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需要大量这类人才,恰巧近江商业活动发达,有不少能读会写懂计算的人,及时派上了用场。

此外,他还透过奉献土地或确认地籍等方式来安抚领地内的寺社,并且积极结纳名门之后或村长之类的人物,在乡间用水或地界划分的仲裁上更是格外用心。这种事多半是由小一郎负责实地调查或聆听双方说词,将附上明确判断的报告交给哥哥迅速裁决。这大大提高了新领主羽柴秀吉的权威,也赢得了好评。经历漫长的乱世,近江百姓因为许多事情乏人裁决而争闹不休,因此非常乐见这些事尘埃落定。

当然,仲裁乡村间的纷争,一方得必有一方失,获利的人会盛赞新领主英明公正,受损的人也难免心生不满。不过这种不满大部分都会转到邻村的人身上,认为是对方花言巧语欺骗了领主。小一郎积极活用这种“分化统御”手法,使乡村与乡村互相牵制,统治起来更加轻松。二十出头之前以农为生,小一郎深知农民嫉妒的对象不是社会地位和他们有天壤之别的人,而是同一阶层比自己多得到一点好处的人。

多亏这些稳妥周密的行政措施,以致虽然转瞬之间便从织田家夺走越前的一向宗徒四处煽动百姓,在近江却起不了任何作用。

这段期间,在今滨兴建新城的工程仍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是秀吉的重要施政,一举囊括了三大政策。一是驻军于交通便利的场所,以便随时出击、转守为攻的军事政策;一是招聚工商业者,以繁荣领内产业的经济政策;最后则是让百姓在生活中注意到领主的存在,以安定民心的心理策略。

信长也非常满意这个施政,因为羽柴军转到水路交通便捷的长滨,不管在兵力动员或维持京都与岐阜间的治安,皆有百利而无一害。

秀吉还推行了另一项重要产业政策,就是命国友村的洋枪制造专家藤二郎担任河原方代,使当地的洋枪制造业大为兴盛,没多久便成为和堺市不相上下的洋枪主要产地。这件事也让信长龙心大悦。他一直计划靠这个新武器来推动他“天下布武”的理想,并命令织田家诸将储备大量的洋枪。

织田信长为了肯定羽柴秀吉在统治领地上的优异表现,这一年特别送了他一份大礼:封他为“筑前守”。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赏赐啊。)

小一郎心想,就算要给哥哥镀层金,这个职称似乎也稍嫌沉重了些。

当时世局混乱,官位职称也没个准,常是任人自取。有些小大名的家来,虽然只有两三百石身价,却大摇大摆地自称某某守或某某大辅。不过信长封给哥哥的筑前守,是透过朝廷正式任命的,和乡下武士的称号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更让小一郎兴奋的,是信长心里对这个职称更深一层的考量。因为信长在此同时,也封了明智光秀为“日向守”,并打算封丹羽长秀为“肥前守”,只是丹羽坚辞不受,说他“一辈子只要当‘五郎左’(五郎左卫门)就够了”。结果两年后,信长敕令将镇西的望族“惟住”之姓氏赏赐给他,明智光秀也在此时获姓“惟任”,同样都是镇西方面的姓氏。

织田信长之所以分别将和九州渊源深厚的官位或姓氏,赏给羽柴秀吉、明智光秀和丹羽长秀三个人,是在暗示今后他们就是攻略西方的主将。至于东方,则交由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以及同盟的德川家康。这六个人没多久就变成织田大军的主力军团指挥,而这种东西方的划分也一直延续到信长死后。

从信长将官位姓氏和军政分配相结合的做法看来,此刻信长可能已经拟出了具体的构想,知道取得天下后该如何统御。换言之,这个官位正显示了征服全国后各将领的统治领域。果真如此的话,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便已呼之欲出,其中羽柴、明智、丹羽分掌九州,柴田、泷川、德川统治东端、奥羽、关东,其余广大区域则由织田家直接管辖。后来信长会如此顽抗,坚拒投降,似乎正印证了这个推测。

信长的这个构想,日后也让织田家的武将深感不安。这些人长期处在封建式的分权体制下,对于信长主张的中央集权式的绝对专制思想,可能只当做是痴人说梦,无法苟同。

不过,在天正二年,还没有任何人察觉信长胸中的鸿图,小一郎和秀吉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只知道羽柴家已经被选为征西的主将,也因此而感觉分外兴奋。

“羽柴筑前守秀吉”。

或许是心理作用吧,这个响亮的官位,似乎让矮小的哥哥更有气派了。不过,他们心里也很清楚,既然当上征西主将,一定很快就会有重任下达,必须赶紧储备足够的实力因应。况且,织田家的西边业已开始蠢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