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照江流,孤臣天地心
金庸先生曾在其名著《神雕侠侣》中描写神雕大侠杨过以飞石击毙蒙古大汗蒙哥,此段情节为襄阳大战的最高潮。在历史上,蒙哥确实被人以飞矢射中,后伤重不治而死,不过真实战事却是发生在四川钓鱼城。
射杀蒙哥的当然不是小说虚拟人物杨过,而是南宋名将张珏。后人有“计工一炮殪蒙哥”诗句,即指此事。
自余玠主持建成山城防御体系以来,钓鱼城便成为蜀地一杆标志性大旗,坚持抗蒙长达三十六年之久,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蒙古大汗蒙哥东征西讨,纵横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却在钓鱼城断戟,死在城下,由此影响和改写了整个世界中古史。钓鱼城因而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射杀蒙哥的英雄张珏十八岁从军,从一名普通士卒到四川最高军政长官,命运亦与钓鱼城紧密相连。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光都在钓鱼城中度过,直到被任命为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后,为安定重庆军民之心,这才冲出被元军重重包围的钓鱼城,赶赴同样被重兵围困、援尽粮绝的重庆府就职。彼时蜀地大部已沦入元军之手,州郡多破,钓鱼城、重庆成为两座孤城,依然互为犄角,顽强坚守,力御强寇。不久,南宋京师临安亦被元军攻陷,宋恭帝、太后谢道清率群臣降元。谢道清亲手写下诏书,命残余宋军放弃抵抗。元军一再以此招抚张珏,主持元四川事务的安西王相李德辉甚至亲自写信劝降。张珏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理会元人高官厚禄的诱惑,拼死奋战到最后一刻,直至城破被俘。可叹的是,重庆、钓鱼两座城池先后陷落,并不是被元军用武力攻陷,而是因为守将主动开城投降。然张珏始终铁骨铮铮,直至遇害,用生命和鲜血为宋朝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最后一页。那种为保社稷而背水一战的义不容辞,为捍家园而不屈不挠的奋力拼搏,既令人钦佩感怀,又令人唏嘘慨叹。
本书讲述的是张珏任合州副帅时,发生在钓鱼城的一段故事。当时蒙古因久久不能占领四川全境,欲先弱后强,先集兵南下攻灭大理。而大宋四川制置使余玠出任蜀帅十年,正遭受以宋理宗为首的中央朝廷百般猜忌,处境相当不妙。大战在即,生死对决之前,自有一番博弈。这不是一盘普通的棋局,有太多人在各种位置,为各种利益,发展成错综复杂却又必须遵从的规则,于是在这盘太多人彼此牵制的棋局中,每个人都成了“被命运所决定,而又只有极微力量去改变的人”。此种情形,并非出于个体原因,而是完全由当时局势所决定。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大环境、大背景下的牺牲品。
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呈现立体化,并没有绝对的对立。人物的着眼点,也不是孤立地凸显英雄主义、忠勇爱国或大奸大恶、众叛亲离等,而是尽量将人物放在“真人”的角度,写出他或她在时代和历史的旋涡中的不同境遇和选择。
由于故事所发生的时间正是南宋生死存亡关头,大时代背景极为复杂,相关历史知识会有重复交代。
书中部分地图选自《宋元战史》(李天鸣著)一书。这里,要特别感谢原书作者的慷慨授权和无私帮助。我个人对天鸣兄的才学仰慕已久,期待将来有机会到宝岛当面致谢。
写作是一场有意味的探险。到了一定程度,人物和情节有了生命力,不再受作者的控制,而是自行与时代风云吻合,最终汇入历史洪流中。
曾有读者说:“(吴蔚)是在叙史而非写人,人的命运变化依附于历史事件的发生,于是很少机缘,很少团圆,很少眷属,反而在大的时代变迁下多舛多难,尽管间隙中不乏天真烂漫、诙谐幽默与脉脉温情。”感谢这位读者敏锐的洞察力,作者视你为创作上的知己。
《钓鱼城》与之前出版的《鱼玄机》《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斧声烛影》《大汉公主》《和氏璧》《明宫奇案》《包青天》《宋慈洗冤录》《柳如是》共同组成了作者正在构思创作的“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丛书”。感谢杨瑞雪女士,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肖启明社长、刘海涛先生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感谢读者长久以来的支持。
吴蔚
2013年4月3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