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轮回梦海 廿

中午在草原上的一家度假村吃午饭。坐在露天里,晒太阳,享受阳光之下的午餐。然后回去寺院,在久美的住处喝茶。

久美的屋子不属于僧舍区域,独自在一个荒废的佛殿旁边,另一侧空地上就是在排练法舞的僧人。房间面积狭小很多,陈设简单。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他以前去学习的一个学院的合影。一群僧人,每人手里举起一个矿泉水瓶子,快乐的面容。贴着NBA明星海报。

我想起桑济曾经说,他和仁波切都喜欢打篮球。看样子这是年轻僧人们的共同爱好。久美坐在火炉边,温柔而羞涩地微笑着,露出他的白牙齿。

我问久美,当时他为什么想要出家做一个僧人。桑济替他翻译,说当时更多是家人的安排。他自己也那样想,家人促成他做这个决定。

他说,这里长大成人后再出家的很少,因为学习会跟不上。僧人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光背所有经书就要好几年,还要理解理论,学习其他知识。一个年龄比较大又有很多世俗习性的人过来,很难从头开始学。

这种学习有毕业的时候吗?

没有,除非自己给自己毕业。

系统的知识应该有结束的时候吧?

就是因为是系统的,所以学不完,太多了。但是你可以做一个深入的人,自己学习,获得成就,立书说教,一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现在很多人自己没有学完就开始说教的也很多。这个时代是这样的,很多人的知识是广的,不是深的。

拉卜楞寺学习的僧人有多少个?

可能有两千个?还有很多外面来学习的,有时候冬天就回去了。这里有很好的老师,比较特殊的教学体系。学者或博学的僧人很受重视,但他们本身是非常谦虚的,一般都不会去向外面做什么。这里有比较现代的教学,也有很古老的方式。上师和老师比较严格,他们身上有一些真正需要学很长时间的东西,也愿意传授给你。弟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弟子会很尊重、很敬爱老师,老师很关心、很爱弟子。僧人们谈论的也大多是这些,觉得僧人就应该这样。这种风气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

学习中更注重什么?

更多可能是在鉴别,因为自己始终在怀疑。尤其作为一个应成派的僧人,要经常实践自己的修行和见地是否正确。听闻的要去思考,思考的要实修,更多时间是让自己去验证。

他们想去汉地传教吗?

想,但先要弄清楚自己的知识和动机。汉地有种很奇怪的现象,人们不会注重一个僧人的学问,而更注重他的名气。

现在西藏僧人去汉地传法非常多,影响力在增加,经常有他们的活动和出版的书。

僧人应该有传教的责任。有些人刚开始即便只懂得《皈依经》那些,也可以给别人讲,打开一扇门,或者是让更多的人进门,让更多的人上船,然后自己就不见了。可能这样的他反而是更有名的。

但是这些都是现象上的问题,不能说明一个好的佛法老师就应该有很多弟子。这里一个很好的老师有时只有一个弟子,教学变得非常珍贵。人们也会感知到这种珍贵。如果太频繁的话,人们感知不到珍贵,不会珍惜。

在这边,上师有着很大的责任。尤其是密法的上师,与弟子的关系非常坚定。弟子即便做一些现在世俗的人看起来是很对不起的事情,他的心也会对你很好,没有任何杂的东西在里面。这也跟他的动机有关系。他不会想去变成一个偶像上师。我的意思是说,他会收几个学生,把他们培养得特别好,这个是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个偶像式的老师,有许多弟子,这会有什么问题?

本身没有问题,但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很多人刚开始学习佛法,自己没有找到解除疑惑的方法,又见不到老师,或者老师也没有办法给他讲解。因为老师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虽然看起来懂很多或是有很多弟子。有些人就会因此而反感、痛苦,说佛教有很多漏洞,有一种反叛的心。

所以很多学者说,你要认真去看佛法,去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像病人去选择药,药物选错会害死自己。

对于在汉地的想学习藏传佛教的人来说,他们有什么机会?

对于一个真正想学习的人,一定会找到方法。如果有所求,就会追求。现在很多人很被动,没有主见,好像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只要有什么僧人来了,就都试着去找。

很多人学佛,显得没有什么目的。有一些具有内在智慧的人,被点拨一下,很快就能知道。也有一些人,不具备这样的根基,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学习就成为困难的事情。事实上想要更舒服的生活不一定需要佛教。只有具备了出离心,你会选择佛教。想获得内心安静或者健康的身体,不需要佛教,去学瑜伽也可以。

你之前去不同城市认识的朋友,他们也是因为对佛法有某种需求才会认识你,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动机?

他们对佛法更多的不是需求,是幻觉。认为佛法可以带来快乐或是幸福,或者是一种强大的管理方法,对商界或者说做生意有帮助,事实上根本不是那样。佛陀的教法,远比快乐更重要的是超越痛苦和快乐这些情绪。现在人追求某种安全感,因此接近佛法,有些说法看起来是佛法,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样。但很多人因此而满足,他们追求的就是那种状态。

所以偶像式的师父更适合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再高的要求。很多想法都是自己赋予、自己幻想的,把一个老师和上师神化,然后自己的内心出现非常感动的、情绪化的一种感受,以此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可以被非常特殊地照顾着。需要的不是究竟的真理,而是一种现在的、快速的感受。

这样,可能就把信仰变得如同是鸦片或者一种麻醉剂。你是不是觉得真正在学习佛法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在自我麻醉。

佛陀那个时代也是如此,真正学成佛法的人很少。有些佛法如果佛陀给大众所有人讲,有些人会觉得佛陀搞错了。所以佛陀选择给他重要的弟子讲。最后密法只讲给极少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