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这天晚上,楚军大营。
钟离昧再次把韩信叫到自己营帐,一起喝酒吃肉。
两人举起酒爵,共饮一爵。
钟离昧道:“韩兄,明日我便要远征,你觉得胜算有多大?”
韩信张开四根手指,淡淡道:“四成,顶多是四成。”
“才四成?”
钟离昧一副难以置信之色。
在问韩信前,他觉得胜算最少有七成。
钟离昧问道:“韩兄,为何你觉得胜算如此低?”
韩信回应道:“有两点影响你的胜算。其一,秦相尉缭,胸有韬略,有可能察觉处此隐患,让云中、九原二郡的军队和百姓南撤,集中兵力坚守旧长城;其二,这两郡对匈奴极为重要,昔日秦国有重兵镇守长城,匈奴无机可乘,长城秦军南下后,两郡兵力空虚,匈奴绝不会错过此大好机会。”
韩信的分析,钟离昧觉得甚有道理。
项羽有命,他只能尽力而为了。
————————
这天,子婴来到咸阳北面的池阳县,视察春耕情况。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看书领现金红包!
之所以要来这里,是要更直面地了解郑国渠水利工程。
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其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
结果此举适得其反,郑国渠完工后,关中大量土地得到灌溉,粮食产量翻番,反而促进秦国更加强大,让秦国有了更充足的粮食保障,加速了统一进程。
泾水,是渭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向东南方向流动,最后汇入渭河。
关中地形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在泾水的仲山与谷口之间修建石堰坝,用来抬高水位,拦截泾水使其流入郑国渠干渠,渠尾最终和洛水相接。
在郑国渠长达三百余里水道中,又将治水、清水、浊水、石川水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控制了灌溉面积,而且利用地理位置的高度差形成了全自流灌溉系统,关中受益的土地达四万余顷。
郑国渠动用民夫几十万,历时十年修建完成,成就了嬴政一统天下的梦想。
子婴行走于田间小路上,除了随身护驾的朗卫,池阳县县令跟随在侧。
来到这个乡后,本乡的啬夫也来了,能够跟随大王,向大王讲解情况,县令和啬夫都甚感荣幸。
“从河套南迁安置在本县的,有近三千户,一万两千人,皆已安置妥当,正常春耕。”
县令名叫宋拱,向子婴讲解着相关情况。
他四十七岁,从最基层斗食小吏做起,兢兢业业,几年前才升到县令。
子婴来到一处正在耕种的田地里。
“拜见大王!”
正在劳作的农民停下来,向子婴行礼。
这一家有四口,年长的是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过来是四十余岁的儿媳妇,再过来是年约三旬的孙媳妇,最小的是十三四岁的少年。
在平民百姓面前,子婴神态和蔼。
他走到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面前,和蔼问道:“老人家,日子过得可好?”
老妇人道:“大王,小的家中尚好。从云中搬到池阳县,官府帮忙盖房,发给种子、犁耙、耕牛。”
随即,她唉声叹气道:“大王啊!就是打仗太多了,我儿子、孙子都战死了,再过两年,重孙也要从军了,只盼重孙能终老!”
啬夫随即介绍这一家情况,他们原本祖籍就在本县,蒙恬北击匈奴夺取云中、九原两郡后,全部被安排到云中郡,南迁后再安排回祖籍。
老妇人丈夫是自然老死,儿子在跟随蒙恬北击匈奴时战死,孙子在云中郡长城戍守,后跟随王离军南下,在巨鹿作战中战死。
她的儿子、孙子都是有爵位的,因战功累进至第四级的“不更”,由现在十三岁的重孙继承,有了爵位待遇,家里过得不算太差。
子婴神情有些沉重了,他并非好战之人,也不惧怕战争,唯有一统天下,才能大幅度减少战争,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子婴又再了解水利灌溉情况。
这里的水源,都是来自于郑国渠,从主干渠引流分流出来后,又再细分流灌溉到各地。
子婴要见识一下郑国渠。
往北走了一个时辰后,终于来到主干渠边上。
放眼望去,干渠水流较为平缓,自西向东缓缓流动。
“走,带寡人去渠首瞧瞧!”
在县令带领下,在朗卫护卫下,子婴骑着马,沿着郑国渠向西行进。
一路上,经常能看到用于分流主干渠水流的小渠,看到正在劳作中的农民。
到了日落时分,终于到了渠首位置。
望着那石堰坝,那被抬高的水位,子婴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科技落后,没有工程机械的情况下,能在泾水河流中修筑起石堰坝,这石堰坝建造得很好,完全看不到有漏水之处,把泾水水流全部拦截起来,流向郑国渠。
这样的大型水平工程,只有像郑国、李冰这样的水平工程专家,在他们作为总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下才能建成。
郑国渠、灵渠、都江堰,是秦国三大水利工程。
有郑国渠灌溉关中平原,有都江堰灌溉蜀地平原,让秦国拥有最好的粮食种植区,最高的粮食收成,成为天下粮仓。
此时此刻,子婴心中舒畅,对于以后重新一统天下,他更有信心了。
有粮食保障,有陇山优良养马场,有山川之险,再加上来自现代的他,有所选择地把现代知识技术运用到这个时代,改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军用、民用物品,要是坐拥如此大的优势还不能一统天下,那他这个一国之君,就算不是昏君,也是彻头彻尾的庸君,做得太失败了。
天开始黑了,朗卫们就地搭帐篷,子婴在这里过一夜。
从第二天开始,子婴沿着郑国渠一直向东,沿途视察各地情况,一直到郑国渠连接洛水的渠尾。
之后,子婴再北上,前往长城视察,慰问驻守长城的官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