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勿使朕有伤叔之名

进入到夏季上旬的应天并无多少炎热之感,气候停留在春季的舒适。

燕王在北平起兵的消息早就传得满城皆知,秦淮河上的歌舞声色却是每夜依旧。

在每天的傍晚,口袋里有点钱的读书人……,哪怕是没钱却觉得自己有才华的读书人,他们最想去的地方就是秦淮河畔,有钱就给钱上花船;没钱则是在花船路过时朗读自己作下的诗篇,期望能被哪朵花看中邀请上船。

读书人那模样,尤其是国子监的生员没少往秦淮河跑,应天城内的百姓慢慢也就不将北方发生叛乱的事情当回事了。

不少有点见识的百姓,他们也不知道是在赞美,还是在进行暗讽,提到当前的应天很是有点两宋的景象。

朝廷对燕王造反并非完全没有重视,只是要说有多么重视也是未必,甚至诸多重臣还对燕王敢起兵造反感到挺高兴的。

饱读诗书的大臣,他们哪能不知道诸夏的历史之中从未有就番的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基于那一点他们已经等着西汉中央对八王之乱的故事重演。

在半个月之前,大将军耿炳文带着三十万大军北上。

这三十万其实是一种“号称”,实际上的兵马并没有那么多,大约也就十五万左右,战兵的数量就更少了。

其实在耿炳文离开之前,对于带走大军会让应天变得空虚,有过相关的警告。

当时兵部尚书齐泰当场训斥,说耿炳文在危言耸听,并且还问耿炳文是不是不想出力,要不然有大军北上,怎么可能让朱棣带着造反的大军逼到应天呢。

如果是朱元璋还在世,遭到明明是好心好意提醒却遭到诘难的耿炳文绝对敢把齐泰的脸扇肿。

当然,在位的人是朱元璋,地方上的藩王也不敢造反,爆发战事基本上也不会有不懂军事文官敢瞎鸡儿插嘴的份。

问题是现在的皇帝叫朱允炆,不但是一位儒教信徒,还对齐泰异常信任。

看到朱允炆对齐泰的话一脸赞同,老实说耿炳文一时间透心凉,差点没忍住落泪。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皇帝看着对战争一无所知。

主事的大臣有着谜一般的自信心。

是皇帝和大臣的脑子有病吗?

然而,中枢朝廷能调动的军队着实太多太多,有两百多万呢!

在绝对优势下,皇帝和大臣还会害怕燕王杀到京师,该是多么胆小?

耿炳文想到一帮老兄弟几乎全被朱元璋带去地下,又看到朝中衮衮诸公皆是认同齐泰的模样,霎时间什么都不想说了。

另外,耿炳文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小心了一些,带着那么多大军北上,只要堵住南下的路,外加用心建立防线,哪会让反叛军有兵逼应天的可能性。

大军出征了,是吧?

中枢朝廷与往日有什么变化吗?有,但是并不多。

觉得自己是张良、诸葛亮、李善长一类人物的齐泰,每天会去坐堂了解耿炳文所部和朱棣麾下大军的动向,兴致来了想插手出征大军,理智战胜了冲动,还是硬生生忍住了。

作为翰林学士的黄子澄每日依然会去给朱允炆读书,有鉴于削番致使燕王造反,近期黄子澄给朱允炆讲的是汉景帝怎么对付叛乱八王的历史记载。

“皇上较于汉景帝略有不同,汉景帝所掌兵源甚寡,八王合兵号称百万之众,需仰仗梁王多也。”黄子澄这是提醒朱允炆还是要留心朱允熥这位兄弟。

毕竟吧?从朱元璋定下来的法统而论,朱允熥的生母是敬懿皇后,跟朱允炆是朱标后面纳为续妃的吕氏所生是不一样的。

在今年,朱允熥已经被封为吴王,只是并没有就藩王,还留在应天不提,自由方面其实也遭到了某种隐性的控制。

朱允炆还是皇太孙的时候,没有少被身边人提醒要防着自己的那些叔叔,其中黄子澄就是“主力”之一。

现在好了,朱棣按照某些人的意愿造反,他们以为扑灭叛乱是迟早的事情,把燕王灭了就轮到其余的“塞王”,又开始引导着朱允炆要小心自己的兄弟,哪天就该提议像是对付那些“塞王”一般来对付兄弟,不是流放到养尊处优的王爷去了必死的地方,就是逼着造反再干掉。

如果翻阅史书,他们这一帮人的所作所为跟秦二世时期的赵高有什么两样?

然后,他们为什么要唆使朱允炆那么干呢?原因就在于朱元璋制定的国策中,藩王是“藩篱”一般的存在,皆有财权和兵权。

有这么一帮藩王在,就问一问他们心里会乐意吗?还怎么去创造两宋时期一切由文官说了算的环境嘛!

重新复读了史书的朱允炆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说道:“朕需去旨,不使征虏大将军有伤害燕王之举。”

黄子澄愣了一下,不顾直视“龙颜”有违儒教名臣的礼节,看清楚朱允炆那假惺惺的吝惜关切表情,琢磨明白那是要暗示耿炳文能杀朱棣千万别手软。

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要不然朱允炆不该称呼“燕王”,应该使用“四叔”这种带着亲情的用词。

有宦官通报,说是齐泰求见。

朱允炆当然是见的呀。

齐泰进来之后先行礼,随后说道:“燕逆挥师南下,有夺取雄县意图。臣等商议,以为需命征虏大将军速速进兵,不使逆贼夺取雄县,再使真定有失陷之危。”

以现如今两个阵营的情况,真定确实是一个很关键的所在,一旦真定丢了的话,代表东北沿线很难跟中枢朝廷再有及时的联动,并且一旦燕军成功夺取了真定,顺德府和河间府也将要面临燕军兵锋的威胁了。

朱允炆思索了一下下,问道:“命征虏大将军,不可沿途滞留,速速扑灭叛军。可否?”

齐泰还没有说话,跟武职一点都搭不上边的黄子澄抢话了。

“如今优势在我,自是该当如此。”黄子澄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虽然很不爽被抢了话,齐泰还是进行了附和。

眼见两位心腹加肱骨大臣都赞同,朱允炆心想:“恰好跟暗示耿炳文杀掉燕王的旨意一块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