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辽太宗神策三年(公元918年)所筑的“西楼”当时定为皇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为上京临潢府。城分南北,北城为皇城,南城为汉城,也是商业区。
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神策四年(公元919年)在辽阳故城基础上重建,会同元年改为东京。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南的大名城)圣宗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建。
南京幽州府:(今北京市)太宗天显十年(公元936年)得燕云十六州后,建号南京,亦称燕京。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兴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升云州为大同府,建号西京。
地方行政区划分,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划分五道:即:上京道、东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
斡鲁朵:斡鲁朵原意为君主或酋长的天幕,即宫殿行帐之意。辽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宫卫骑军,这些宫卫骑军是以宫户为核心组成的。宫卫以近侍卫从的身份奉侍皇上,战时编为皇上的亲军——宫卫骑军。分布在以五个京城为主的要地,“宫卫骑军”又是一支兵甲犀利教练完习的天下精锐。
平时担任所属斡鲁朵的一切经济负担。因此,斡鲁朵有自己直属的军队、户民、奴隶和州县,构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单位。
道宗耶律洪基的斡鲁朵称为阿思斡鲁朵(阿思:契丹语为宽大)是为太和宫,宫在好水泺,有宫户30000,出骑军15000(辽金生活掠影)。
契丹统治者针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需要,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针,“以国俗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在中央行政机构中实行北面官和南面官的两面官制。契丹有拜日的习俗,皇上的宫帐是坐西朝东,在皇帝左侧的官衙即为北面官,在皇上右侧的官衙为南面官。
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侧重调动指挥契丹部族。
南面官:治汉人知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侧重于检查州县。
辽朝帝王避暑消夏出行落居的住所。(这种制度,对契丹皇帝和贵族们不弃鞍马,保持游牧和渔猎习俗,密切和契丹各部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主要地点在北方草原地区。
捺钵的随行官员: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督副承旨二员,令史十人、中书令史一人,御史台、大理寺摘选一人户从。
北面官主要军政人员基本随行。南面官经过选择,但是行政、军事、监察、法律、以及管理皇上饮食起居的各个部门,既保证北面官系统的优势地位,又相应地控制了南面官系统的枢要部门。
夷离堇:契丹人通常把各部族的统领官都称作夷离堇。所以有迭列夷离堇、匣麦夷离堇的提法。
于越:总知军国事,地位仅次于可汗,可以由可汗任命。军国大政实权的拥有者。大于越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拥有很高权力的部门。
宰相:直接听命于皇上的高级官员,地位在群臣之上,有率群臣上尊号的权力。与契丹部族关系密切,隶属于北府宰相的部族:迭剌部、品部、乌隗部、涅剌部、突吕不部等。迭剌部是中心。隶属于南府宰相的部族:乙室部,楮特部,突举部等。乙室部是中心。
迭剌部:是辽朝北面朝官系统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的前身。
迭剌部夷离堇:掌兵马大权。
惕隐:“典族属”管理皇族事务。
林牙:设置文职机构,职官文班林牙,掌“文翰”。
枢密院:汉人枢密院,契丹南枢密院,契丹北枢密院。
契丹北枢密院:做为辽代的一个重要的军政机构,主要包括兵机、武铨、牧群以及行政、经济、文化、司法、对宋朝等周边政权的交往在内的各类事物,而且侧重于对上述事物的提出、商讨、决策。契丹北枢密院在辽代所起的是军政核心作用。
契丹南枢密院:主管行政事务和有关经济事务。南面官的人事权、辽朝的人口赋税等等。
北宰相府:是辽代中央政权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职官有:北府左宰相,北府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
北宰相府掌管的具体事务:
1、掌管一部分契丹部族和北方地区降服于契丹政权的各种事务,并在契丹北枢密院的领导下通过方面性军政机构佐理军务。
2、辽代北府宰相在重要礼仪活动中有重要地位,既是参与者又是某些事物的指挥者。
3、北宰相府承担有关军政事务。
南宰相府:南宰相府是“掌佐理军国大政”的部门。其职能在大的原则方面与北府宰相没有什么区别。
掌管的具体事务有:
1掌管一部分部族以及降服于契丹政权的其他各族。
2佐理军务在战事活动中担任军队指挥的角色。
3在重要礼仪活动中,与北府宰相担任共同重要的角色。
中书省:又曰政事省,属南面朝官系统,是中央一级的统治机构。中书省内设大丞相、中书令、平章事、参知政事。
大丞相:列于中书令之前,集南面官系统军政大权于一身。
中书令:佐天子执大政,参加重大国政的商讨和决策,起着相当于唐代宰相的作用。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具有南面官以及系统宰相级的名誉和地位,协调北、南面官以及中央与地方官之间的统领关系,使任职者比较方便地行使权力。
参知政事:列于平章事之后,有参与政事的可能性,不够宋朝官职中的副宰相。
翰林院:是辽代南面官系统的重要机构。下设三个从属部门:翰林画院、翰林医官院、翰林国史院。
翰林院的职能:
1、随从皇上出巡或出征,以备咨询。
2、为皇上掌管重要的文书事务。为皇上起草诏书,赦书,册命,为皇帝后妃贵族以及各级高官撰写墓志铭、碑,记录皇上起居,整理、撰修“国史”和“实录”。
3、参加重大的礼仪活动,并于其中担任重要角色。
4、参与其他事务。
大林牙院:大林牙院设于北面朝官系统。执掌“掌文翰之事”。
官职设置: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呈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
辽代以大林牙院和翰林院为核心构成了一个知识阶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辽代的文化发展水平。
南北大王院:属于北面朝官系统中的第三类机构,是仅次于北南宰相府的辽代中央政权的组成部分。主管官是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
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既是中央官又是地方官,皇帝四时巡狩时要相随,有参与重大国政商讨的资格,又要在部族驻牧地处理部族事务。
夷离毕院:是北面朝官系统的一个部门。是作为掌刑狱的部门而存在的,这个部门的职员也曾负责一些军务和政务。是北面朝官的一个执法部门。
宣徽院:宣徽南院的级别高于北院。辽代宣徽使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带有礼仪性的活动中。各类礼仪活动的主持。
大惕隐司:掌皇族之政教。(接受和采用封建传统礼仪对皇族进行教化,伦理道德。)(辽代政权机构史稿)
王号名字即位年(公元)在位时间皇后
太祖耶律阿保机90720述律平
太宗耶律德光92621萧皇后
世宗耶律兀欲(阮)9474萧撒葛只
穆宗耶律述律(璟)95118萧皇后
景宗耶律贤96914萧燕燕
圣宗耶律隆绪98348萧菩萨哥
兴宗耶律宗真103124萧挞里
道宗耶律洪基105547萧观音
天祚耶律延禧110124萧瑟瑟
参考书目:《辽史》、《契丹国志》、《走进辽王朝》、《辽金生活掠影》、《辽史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