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西北的天主教堂,俗称“北堂”。北堂在今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既有南堂,为什么还要建北堂呢?这要从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及传教士之间的故事说起。康熙一朝来到中国的法国耶稣会士至少有五十位之多,其中以康熙年间来华的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五人最为重要。这里我着重介绍其中的白晋和张诚。
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年),耶稣会士,法国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诏派遣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等一行,以“国王数学家”名义,提供资费,乘船东渡,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到宁波,次年到北京。他们到京住南堂后,向康熙帝进献礼物,有三十余箱仪器,受到接见,并在乾清宫受到宴请。白晋与张诚学会满、汉语文后,与徐日升(葡萄牙人)等向康熙帝讲授数学,如几何与代数,每天进讲两三个小时,讲前要准备满文教案。白晋和张诚先后用满文编写了二十几种教科书,包括《几何原理》等。康熙帝就让他们在宫里进讲天文学、几何学以及仪器用法,徐日升编写汉语教材,进讲西方音乐理论及乐器演奏。白晋还奉旨编纂人体解剖学,并翻译成满文。
白晋受康熙帝派遣,往欧洲觐见法王路易十四,带去四十九册精美线装图书,四年后到达法国,使“路易十四欢喜而又惊奇”。白晋进献用法文书写介绍康熙皇帝的报告,就是后来出版的《康熙帝传》,这是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中国康熙大帝。他还带去《满汉服装图册》,并制成铜版画四十六幅。白晋返京时,带来路易十四给康熙帝的书信。他带来的亚洲地图,在中俄尼布楚谈判中起了参考作用。白晋还选了五位具有科学背景的耶稣会士带到中国,后来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工作。他带回巴多明、雷孝思等,参与大地测绘,用时九年,后编绘成《皇舆全览图》。而李明的《中国近事报导》对欧人了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诚(Jean Francois Gerbillon,1654—1707年),耶稣会士,法国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帝患疟疾,御医治不好,法国传教士白晋和张诚等献上西药“金鸡纳霜”(奎宁),治好了康熙帝的病。康熙帝为此赏给他们今中南海紫光阁西蚕池口地方(今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分馆斜对面)建造教堂。法国耶稣会士原住南堂,苦于没有自己的教堂。受赐新址后,张诚主持了北堂的建设。北堂动工四年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康熙帝御题“万有真原”横匾及长联,命名为救世堂,还建成天象台和图书馆,是为第一座北堂。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没收北堂,将大堂拆除,土地变卖。咸丰十年(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归还北堂并重新修建。同治四年(1865年),北堂重新建成,是为第二座北堂。北堂长50米,宽21.3米,钟楼高约25米,新堂比旧堂更高大。堂内创建了动植物博物馆(又称百鸟堂),陈列珍禽标本800余种,还有蝴蝶和动物标本。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始整修西苑三海,以准备光绪帝亲政后供慈禧太后颐养之用。于是,将中海西北处的蚕池口天主教堂(北堂)迁到西安门内西什库重建。
光绪十三年(1887年),北堂在西什库新址建成,是为第三座北堂。北堂正中尖拱形大门上方,木匾书“敕建天主堂光绪十三年”。新北堂及所属建筑面积很大,东到东夹道,西至西黄城根,南邻西安门大街,北到今北京医学院,包括修道皖、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以及神甫宿舍等。北堂的大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围以汉白玉石栏杆。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光绪十四年(1888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堂属哥特式(使用尖拱以使房屋直耸而上)建筑形式。
如果说南堂主要折射出西方文化透过耶稣会士对中国的影响,那么,北堂则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欧洲的巨大影响。如:
(1)路易十三在做王子的时候,就用来自中国的瓷碗喝汤。路易十三的首相黎世留枢机主教,曾在他的官邸展示自己收藏的中国漆屏风、漆床以及400多件中国瓷器。
(2)白晋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带着康熙帝为法王路易十四所准备的礼物,如人参、丝绸、瓷器以及汉文和满文线装书籍等前往法国。白晋到达巴黎后,受到路易十四的召见。路易十四回赠康熙皇帝书信和礼物。
路易十四写给康熙帝的书信:
至高无上、伟大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愿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显尊荣。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众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以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但海路之遥不仅分隔您我两国,亦充满意外的危险,因此为了能满足陛下,我们计划派送同样是耶稣会士,即我们的数学家们,以及叙利伯爵,以最短与较不具危险的陆路途径以便能率先抵达您身边,作为我们崇敬与友谊之表征,且待最忠诚见证者叙利返回之际能发表您一生非凡的作为。为此,愿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显尊荣。
1688年8月7日写于马利
您最亲爱之好友路易
白晋后在巴黎出版了《康熙帝传》,书里附有他亲自为康熙帝绘制的画像,以呈送给法王路易十四。
(3)路易十四耗资千万改建凡尔赛宫,用当时来自中国的珍贵文物进行装饰。路易十四喜欢使用中国家具或是法国工匠仿制的中国式家具,中国青花瓷罐,以及仿中国图样的法国内维尔陶罐。玛莉皇后也有全套的中国家具。欧洲各国王公贵族也争相模仿,建造各式中国风格的亭台楼阁,引以为荣,蔚然成风。
(4)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西边兴建一座小型城堡,城堡花园内仿中国南京瓷塔,建造了一座瓷屋。瓷屋装饰主要是青花瓷瓶、青花图案。房间与大厅都以中国风格装饰,使用的家具也都以中国式为主,尤其是瓷器布满整个黛安娜的房间。
(5)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在法国巴黎马利宫举行名为“中国皇帝”的新年舞会,文献记载:“这位中国皇帝乘着大轿,由三十多个人在前做前导,乐队奏着乐。”出席路易十四为他们举办的宫廷宴会,他们还示范了筷子的用法,后又展出了中国的丝绸和绘画。当时“中国风”风行整个法国社会,人们谈话题材多围绕着中国及中国人。中国式艺术风尚在欧洲普遍流行,影响了整个欧洲。
(6)回法耶稣会士向路易十四呈献了“四书”中的《论语》、《大学》、《中庸》,由汉文经满文翻译成拉丁文,后将“五经”也由汉文经满文翻译成拉丁文。被誉为当时世界上准确度最高的地图《皇舆全览图》,其参与测绘的耶稣会士十人中,七人为法国耶稣会士。他们将《皇舆全览图》带回欧洲,制成四十一幅铜版图,后又送回清廷。法国地理学家唐维尔据《皇舆全览图》制作法文版的中国地图,影响了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