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的主要建筑,前为武英门,门内是武英殿庭院。院内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形——武英殿居中,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武英殿后为敬思殿,也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武英殿与敬思殿都是黄琉璃瓦歇山顶,两殿之间的走廊(穿廊),也封闭起来,叫作廊屋。武英殿前的两厢为配殿,东为凝道殿,西为焕章殿,各五间。武英殿东北为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武英殿“尚武”,但真正上演“武事”,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从崇祯元年(1628年),到顺治七年(1650年),在这二十二年间,中国政治、军事的三股主要力量——明朝、大顺、清朝,三位主角——朱由检、李自成、多尔衮,争逐天下,一决雌雄,而交替进行表演,他们都在三十多岁的英年离世,武英殿成为这场军事与政治较量的历史舞台。
一说朱由检(1611—1644年)。崇祯八年(1635年)十月,明崇祯帝朱由检做出一个不寻常的决定:他从乾清宫搬到武英殿居住,下令减少膳食,撤去音乐,除非典礼,只穿青衣,直到天下太平之日为止。崇祯帝为什么有此不凡之举呢?原来,崇祯年间内忧外患迭起,到这年正月,朱姓皇帝老家凤阳竟然被农民军攻破,凤阳祖陵的明楼、隆恩殿遭到焚毁,守军也被消灭。(《明史·庄烈帝本纪》卷二十三)祖宗受了惊吓,崇祯帝一心想要做中兴之主的美梦破灭,此时他该有多么羞愧,又多么焦虑!于是,崇祯帝下诏罪己。他讲了三个意思:
第一,祖陵被焚,责任在谁?崇祯帝在短短三百来字的诏书里,三次批评臣下:一会儿说自己“倚任非人”,一会儿说“诸臣失算”,最后还要文武百官“省察往过”。说来说去,只有臣错,没有君错;名为“罪己”,实为“罪臣”。
第二,祖陵被焚,如何对策?崇祯帝受了大刺激,“痛心切齿”,下了决心:调集援兵,发给薪饷,挽救江山,在此一举。
第三,祖陵被焚,怎样修省?崇祯帝决定避居武英殿,“以示与我行间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明怀宗实录》卷八)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明的军队并没有荡平农民军,皇帝自己也再没有看到“太平之日”,他的避居表演也就草草收场。直到临死,崇祯帝说“诸臣误朕”!——还在怪臣子,还是不认错。朱由检这个皇帝,不是不思进取,更不是顽劣不堪。然而,他空有中兴的雄心,却没有容人的雅量,更没有自省的精神。所以,大明朝葬送在他手里,虽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却有历史必然的一面。
二说李自成(1606—1645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进驻紫禁城,以武英殿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二十九日,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回京后,在武英殿匆忙登极称帝,坐上皇帝宝座,接受官员朝拜。登极仪式结束,李自成便下令将大量木材、硫黄等运入皇宫,当夜二更,放火烧宫,炮击殿宇,又烧九门城楼,但武英殿未被殃及。李自成登极后,仓皇败走,最终覆亡。
三说多尔衮(1612—1650年)。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二日,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朝阳门,乘辇入武英殿,升座,故明众官俱拜伏呼万岁。(《清世祖实录》卷五)因当时宫殿被焚,顺治帝进京初期的一段时间,武英殿便成了他们叔侄二人举行朝会大典,以及处理政务的殿堂。多尔衮登临武英殿,开始七年的摄政王生活。李自成与多尔衮,都登临武英殿,一败一胜,原因何在?
第一,对待文化政策不同。李自成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下令:“焚烧!”故明皇宫,既是明帝的,也是人民的,焚毁文化遗产,天地鬼神不容!多尔衮呢?他的胞兄阿济格主张:烧毁宫殿,屠杀官民,抢掠财物,东归沈阳。多尔衮坚持迁都北京,保护故明皇宫。此前大一统王朝:周灭商,都咸阳;汉灭秦,都长安;唐灭隋,都长安;元灭宋,都大都;明灭元,都金陵(后迁北京)——对待前朝宫殿,或焚,或拆,或迁,或弃。多尔衮对故明宫殿的保护和利用,使明清故宫延续五百多年,当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对待前朝态度不同。多尔衮下令安抚百姓,将士夜宿城上,禁止进入民宅。有兵卒杀了百姓家的狗,还射伤犬主,多尔衮下令将肇事者斩首示众。又下令为崇祯帝发丧三日,以帝礼安葬。宣布安定社会措施:“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国朝耆献类征·多尔衮传》)
第三,对待士人胸怀不同。李自成对故明官员、士人,缺乏宽大胸怀,实行残酷拷掠,闹得人心惶遽。多尔衮接纳大学士范文程奏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清史稿·范文程传》卷二百三十二)就是说:士心得,则天下得;士心失,则天下失。民心士心得失,关系王朝兴亡。
朱由检、李自成、多尔衮三位叱咤时代风云的人物,都在武英殿留下历史痕迹,也都是武英殿的匆匆过客。武英殿既有“武英”的记忆,更有“文华”的历史。方苞仕途沉浮与在武英殿修书,算是一个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