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俘礼仪,远古就有。战胜者举行仪式,将俘虏杀死后祭神祀祖,载歌载舞,进行庆祝。后来经演变,到明清两代,在较大规模战争取得胜利后,于午门举行献俘仪式。皇帝亲御午门城楼,举行大典,接受献俘。清朝《国朝宫史》记载:“国家有所征讨,凯旋献俘,皇帝御午门受献俘礼。”午门献俘礼是隆重的国礼。
有明一代,皇帝亲御午门参加献俘礼,《明史》记载有4次,都是在万历年间。其中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的受倭俘,亲临现场的朱国桢在《涌幢小品·献俘》里做了记录。“倭俘”,就是在“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日本俘虏。事情原委是这样的:日本关白(首脑)丰臣秀吉谋占朝鲜,图入侵中国,先发动侵朝战争。万历二十年(1592年),明朝应朝鲜求援发兵。第二年朝、明军收复平壤,逼近汉城(今首尔)。日军退据朝鲜南部,伪称议和。1597年日本再集重兵,分水、陆两路侵入朝鲜。次年朝、明军反击,连续奏捷。后丰臣秀吉死,日军被迫撤出朝鲜。明军俘获倭兵,在午门前献俘。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二十四日,明朝万历皇帝御午门城楼,举行献俘典礼。刑部尚书奏事完毕,最后说:“合赴市曹行刑,请旨。”皇帝亲传:“拿去!”午门前,空间大,人又多,城楼下的官员听不清皇帝说什么,怎么办?有一个很有意思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皇帝左右的大臣二人,重复高喊:“拿去!”再左右四人高喊:“拿去!”这样,一增为二,二增为四,四增为八,八增为十六,最后大汉将军等三百六十人齐声高喊:“拿去!”声音之大,如轰雷矣。(见朱国桢《涌幢小品·献俘》)
有清一代,频繁用兵西北和西南,康、雍、乾三朝以至道光时期曾多次在午门举行献俘礼。午门献俘礼前一天,俘虏脖子拴上白色绳子,先祭庙、社,就是祭太庙和社稷。在献俘礼上,午门正楼正中设御座,檐下张黄盖,卤簿设于午门城楼下,两边排列,直到端门。其他的仪仗,排到天安门。在午门前,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隆重严肃,分班侍立。皇帝穿龙袍衮服,乘舆出内宫。起驾时,午门鸣钟;到太和门时,鸣金鼓、奏铙歌。皇帝到午门前,沿着马道,御楼升座。在午门楼下,兵部官员率领将校,引战俘下跪。兵部尚书报告:献俘!鼓乐大作,礼炮轰鸣。诸官肃立,庆贺胜利。典礼官道:行礼!于是把俘虏牵过来,让他跪伏在地。兵部官员上奏:“奉旨平定某地,所获俘囚,谨献阙下,请旨。”这时皇帝降旨,或将战俘交给刑部,或将战俘恩赦释放。献俘也不是都杀。如新疆准噶尔首领达瓦齐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廷派军征讨,将达瓦齐擒获。同年十月十八日,乾隆帝御午门城楼受俘。乾隆帝命将达瓦齐交理藩院,而不交刑部,理藩院官员叩跪领旨,没杀达瓦齐,却加以赦免。达瓦齐从长安右门出。(《清高宗实录》卷四百九十九)献俘大典礼毕,皇帝乘舆回宫。乾隆帝为平准告捷在国子监刻石纪念。后封达瓦齐为亲王,赐第在西四宝禅寺街,还选郡王孙女给他为妻。达瓦齐身体极胖,面大如盘,腰腹十围,命为御前侍卫。乾隆帝赦免达瓦齐,是为争取支持力量,瓦解分裂势力。他采取征抚并用政策,先后底定准噶尔和南疆,出现了统一新疆的大局面。
午门是历史的见证:伟大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不会被征服的,也是不会被分裂的——中华民族会更加统一、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更加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