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坐北朝南,左右城墙向前伸出,平面呈“凹”字形。在高台之上,建有五座门楼——中为正楼,九间,重檐;东西各耸立阙阁两座,相互对应。正楼如凤身,阙阁如凤翅,像凤凰展翅,雄姿壮丽,所以又叫五凤楼。
午门的功能是多元的,譬如:
(1)出入午门共有五个门洞,正面开有三个门洞。正面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宫时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来时也可以走一次。其他如亲王、宰相,妃嫔、公主,皇子、皇孙,达官、显宦,都没有这种待遇,只能走两个侧门。其他文武官员,只能走两掖门——两掖门开于两侧的基座,从正面看不见,但从背面可以看见。就是说,故宫午门的门洞,正面看是三个,背面看是五个。大家参观故宫时,可以从正面和背面注意观察一下。午门两侧掖门,平时不开,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开——文官走东掖门、武官走西掖门。
(2)政务明朝参加御门听政的官员,每日五更前在午门前集合,其他官员每月逢五日在午门前坐班;午门前、端门北的两侧朝房,有六部、六科官员在里面办公或值班。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多在午门前进行。
(3)礼仪朝廷重大贺礼,官员们要在午门望阙朝拜。遇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春节)、冬至、万寿(皇帝生日)、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午门陈设卤簿仪仗。清代规定每年十月朔日(初一),在午门举行颁发历书仪式,称为“颁朔礼”;明清两代重大战争告捷,在午门举行“献俘礼”。
(4)外事朝鲜、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琉球等使臣进贡,礼品由礼部官员在午门前呈送给皇帝;皇帝给使臣的赏赐,也在午门前领受。事毕,使臣们还可以观瞻午门,以领略皇朝的天威。
(5)防御门,本来就有防御的功能。午门除一般防御功能之外,还有防御水患的作用,如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闰六月,北京大雨水,午门前水深一尺多,于是关上午门,防止积水漫入宫中。
(6)其他午门城楼兼做仓库,如清代用于储藏《满文大藏经》的木刻经板等。临时活动,如清初汤若望与杨光先就天文历法争持不下,诏令二人在午门前进行日影观测,由大学士、尚书等验看。午门前有时还是重要的皇家和民间的节庆娱乐场所。这里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元宵节的故事。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午门外扎“鳌山万岁灯”,与民同乐。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李白《猛虎行》诗曰:“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鳌山灯,古代元宵节一种巨大的灯景,就是把彩灯堆叠成一座山,像传说中巨鳌的形状,所以叫鳌山灯。《水浒传》第三十三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科敛钱物,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这就是施耐庵对鳌山灯的形象描绘。永乐时的“鳌山万岁灯”,就是将成千上万盏彩灯,堆叠成山形,高十余层,形状像鳌山,用红、黄、蓝、白、绿、紫、青等各种彩色,结扎成灯,五彩缤纷,万众观看,眼花缭乱。
除鳌山灯之外,还有音乐歌舞。午门前,数百伶官奏乐,百艺群工演出,气氛热烈,喧闹异常。到二更时,永乐帝乘坐小轿,由乾清宫出来,到午门观鳌山灯,皇后、妃嫔、太监及大臣们随后,这时笙歌高奏,伎舞翩跹,灯火通明,花炮齐放,观灯活动达到高潮。尔后,皇帝回宫,市民百姓,犹如潮水,四面八方,拥向午门,观看鳌山灯火,共度元宵佳节。
据《皇明通纪》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正月元宵,上赐百官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就是说,从永乐十年开始,京城居民,元宵佳节,到午门前,观看灯火,连续三天。当然,这里说的午门,应当是明南京宫城的午门,但北京宫城建成启用后,这一宫俗得到延续。然而到了清朝,老百姓是不能到午门观灯的。灯节是北京城一年中的热闹节日,市民百姓,架松棚,缀彩缦,悬彩灯,放爆竹,放灯十昼夜。如今北京东城区“灯市口”,是市民买灯、观灯的场所。灯市口的地名,就是由元宵节的灯市而来。
第二个是端午节的故事。端午节在午门也有活动。明朝人陆容记载:端午日,皇帝在午门外宴请百官,御赐食物粽子等糕点,还象征性地赐两杯酒。吃完粽子、喝完酒之后,品级低的官员退出,级别较高的文武大臣要陪驾去万岁山(俗称煤山)即景山,观看武臣射柳。观完射柳,皇帝还要陪母后到西苑(今中南海、北海),游览内湖,观看龙船,燃放爆竹。(《菽园杂记》卷一)后来皇帝下令禁放花炮。正德帝开始罢百官端午宴会。嘉靖后期起,端午节的午门赐宴,就被取消了。
上面讲了午门前的欢乐故事,下面讲午门前的廷杖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