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和二年(公元88年)正月,刘炟驾崩了,享年三十一岁,庙号“肃宗”,谥号“孝章皇帝”,葬于汉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
三十一岁,刚过而立之年,就死了,真可惜啊。
说其可惜,是因为刘炟是个不错的皇帝,本可以更好地造福于人民,却这么早就死了。
其于公元75年登基,在位十四年,行宽厚之政,废除犯罪诛连的禁令,禁用酷刑,禁私人煮盐、禁私人铸铁。跟他的父亲汉明帝一样,基本继承了光武帝的施政方针,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其法令规定:“凡有百姓生育,免收人头税三年。”元和二年(公元85年)还专门下诏称:“所有怀孕的妇女,由官府赏赐胎养谷,每人三斛,免收其丈夫人头税一年。”
在刘炟的励精图治下,国家的文治武功有了很大的成就,史上将其父子两代人的治国阶段称为“明章之治”。
此外,他还喜研儒术,提倡儒术,注重选拔官吏,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王朝文化繁荣昌盛和政治清明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一位书法家,草书非常有特点,后人称之为“章草”。
不过,由于刘炟过分抬高儒教,一些官员开始务虚去实,好夸夸其谈,喜欢摆弄花架子,奢靡腐败之风由此开始。而刘炟的忠厚仁义,使他动辄喜欢赏赐官员和贵族,所赏赐之物又往往超过规定的限额,造成国库的匮乏。
最致命的还不是这个,当初,光武帝和汉明帝所定立的“外戚不得封侯当政”的规定,到了刘炟这儿,废了。
前文说过,刘炟是汉明帝的第五子,其之所以能登上帝位,是因为他被明帝的马皇后收养,成了“嫡子”。因为这个缘故,他非常感恩,以马氏为外家,破除种种压力,给马防、马廖、马光、马豫等人大力封赏。
这就为东汉的外戚专权埋下了一个种子,为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斗争提供了土壤。
虽然,随着马太后逝去,马家很快就衰败了,没有达到危害国家的地步。
但,继马家之后,一个更为庞大、更为跋扈的外戚来了。
想当年,汉明帝要在云台给功臣画像,却坚决不肯录岳父马援于其中,其用意就是要警示世人,大力限制和约束外戚。他的三个大舅子、小舅子马廖、马光和马防,都位不过九卿。
姐夫梁松,是河西功臣梁统的儿子,还是光武帝遗命辅政的大臣,“松坐怨望、县飞书诽谤”,明帝眼睛眨都不眨,咔嚓,杀了。
表弟阴丰,是太后阴丽华的嫡亲外甥,新阳侯阴就的儿子,还娶了明帝的妹妹郦邑公主刘绶为妻,小两口吵架,阴丰性狷急,失手将公主杀了。
好你个阴丰,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拿命来!明帝一声令下,将阴丰处斩。
这还不算,国舅老爷阴就教子无方,要负连带责任,赐死!
纳河西五郡给光武帝的窦融,本人倒是安分守己,但家人和子弟就不行了,倚仗权势,为非作歹,侄子窦林坐欺罔及臧罪,下狱处死。窦融的长子窦穆,娶了光武帝和阴丽华所生的内黄公主,因为封地离六安国比较近,就想占据六安,竟然贼胆包天,假传阴太后的旨意,让六安侯刘盱休妻,改娶自己的女儿。明帝知道了,二话不说,直接将窦穆免官,几年后,又将其连同其儿子窦勋、窦宣一起下狱,赐死于狱中。
窦勋的妻子是废太子刘强的女儿沘阳公主,而窦勋的弟弟窦固则娶了光武帝的女儿涅阳公主。
窦家的权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位二千石大臣。
明帝说拿下就拿下,绝不手软。
然而,历史似乎很喜欢开玩笑。
就是这个窦勋,他和沘阳公主生有四子两女。
长女竟成为了刘炟的皇后,次女为刘炟嫔妃。
窦皇后长得花容月貌,而且会来事,刚入宫,就得到了马太后的赏识,更得到了刘炟的喜爱。
其于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八月入宫,次年三月,就被立为皇后。
建初四年(公元79年),马太后病逝,窦皇后一下子就成了后宫权力最大的人。
但窦皇后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原因很简单,她不育,没生儿子。
没有生儿子,就意味着刘炟百年之后帝位得由别人的儿子来坐,那时,自己就什么也不是了。
本来,马太后也没有儿子,却在明帝的帮助下,从别的贵人手中领养了一个,即东汉的第三代皇帝刘炟,虽然不是自己亲生,却胜似亲生。
那么,窦皇后也可以向马太后学习,从别的贵人手中领养了一个。
刘炟也帮助她,从一个姓梁的贵人手中领养了一个。
这个小皇子名叫刘肇,生得聪明伶俐,特别招人喜欢。
可窦皇后还是高兴不起来。
因为她不能跟马太后比。
当年马太后领养了刘炟,明帝就把刘炟立为皇太子,将马太后的地位巩固得牢不可破。
窦皇后虽然领养了刘肇,却没办法把刘肇立为皇太子——这,就是窦皇后抑郁症的症结所在!
之所以不能把刘肇立为皇太子,是因为已经有人早一步做上皇太子了。
且说,马太后的外祖母有个侄儿,姓宋名杨。宋杨有两个女儿,也长得如花似玉,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马太后将她们招入宫中,成为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炟的太子妃。
随着刘炟登基,两姐妹就成为了贵人。在窦皇后封后的那年(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姐姐为刘炟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庆。
由于窦皇后不能生育,在马太后的主持下,在建初四年(公元79年),刘庆被立为皇太子,成了东汉王朝未来的接班人。现在,虽然马太后已经死了,但要改变刘庆成为皇太子的事实还是相当难。
所以,窦皇后很不开心。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有多困难的事,只要舍得花心思、花工夫,都是能解决的。
不是说了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窦皇后成功地把宋贵人扳倒了。
她给宋贵人定了一个罪,罪名很邪门,叫“挟邪媚道”。
什么意思呢?
是说宋贵人在宫中搞封建迷信活动,诅咒皇帝。
刘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把宋贵人姐妹关了起来,把太子刘庆赶出宫。
当然,这不是结果,而是事件的开始。
不久,刘炟下诏:“皇太子常有精神失常的迹象,不可以为天下主。大义尚可灭亲,何况只是贬降职位,今废去刘庆的皇太子名号,改封为清河王。”
尔后,迅速将窦皇后的养子刘肇立为皇太子。
这下,窦皇后该开心了吧?
不,窦皇后并不满足于此,她暗中指使小黄门蔡伦,让他把宋贵人姐妹折磨得死去活来,最后服毒身亡。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人,明帝永平末年入宫,建初元年(公元76年)做了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这时候藉藉无名,日后却在世界文化史上大放异彩。
事件发展到这一步,窦皇后还是高兴不起来。
原因是养子刘肇的亲生母亲梁贵人还在人世。
这不行,哪天刘肇成了皇帝了,自己还得靠边站,国母是人家梁贵人啊。
应该说,梁贵人也是有来历的人。她的老爹,名唤梁竦。
梁竦有一个很有名的父亲,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哥哥,他们分别是梁统、梁松。
可是没有用。
先不说梁松已被明帝斩杀,就算梁松健在,后果也一样,避我者生,挡我者死。
还是老一套,窦皇后一方面在刘炟跟前大力诋毁梁贵人,一方面让自己的哥哥窦宪等人在宫外罗织梁家的罪名。
半年后,她成功了。
窦家用匿名书诬告梁贵人的父亲梁竦谋反,将之下狱。
在狱中,窦家又找人下了黑手,致使梁竦死在狱中。
梁竦一死,其家属被流放到九真郡,梁贵人因此忧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