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甫嵩北上冀州的同时,朱也南下南阳讨伐南阳黄巾军。
南阳黄巾军有数万人,其领袖人物是被称为“神上使”的张曼成。中平元年三月间,张曼成率起事的“太平道”教众攻占了南阳郡治所宛城,斩杀了郡守褚贡。然而这支黄巾军并无大志,攻占宛之后坐守孤城一百多天,既不支持近在咫尺的颍川黄巾军波才、彭脱等部,也不积极向四周发展,就这么发愣了一百多天。到六月,缓过气来的东汉王朝发动反攻,南阳太守秦颉率军进攻宛城黄巾军,击杀了张曼成。黄巾余部拥立赵弘为统帅,虽发展到十余万人,但仍仅仅局促于宛城一地,无所作为。朱会同荆州刺史徐等部共一万八千余人,包围宛城,因双方兵力悬殊,从六月攻到八月,一直攻不下来。
朝廷里有人参劾朱,准备换人,多亏司空张温上奏章保他,称:“昔秦用白起,燕用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认为他用兵已见成效,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建议继续观察一下。朱在朝廷的催促下,奋力攻城,击杀了赵弘。黄巾军又推举韩忠为首领,继续占据宛城抵抗汉军。
朱在宛城外建立营垒,起土山以临城中,观察动静。汉军虚张声势鸣鼓攻宛城西南,朱自率主力五千人悄悄运动到城东北。黄巾军缺乏军事常识,大部队都集中到西南准备迎击汉军,而东北防守出现了空隙,朱乘虚而入,攻破宛城大城。
韩忠见大城已破,只得率残部退守小城,并向汉军求降。汉军司马张超、荆州刺史徐、南阳太守秦颉等人都同意接受投降,但主将朱认为黄巾军起于内部叛乱,不同于外敌。如果接受投降,就等于纵容了叛乱分子有利就造反,不利也可以投降保命的侥幸思想,必将造成更多的新叛乱,因此拒绝了韩忠的投降。
据守小城的黄巾军见投降无路,只得拼死守城。朱见黄巾军死守不下,遂撤围不攻。韩忠见汉军撤围,率军突出城外准备转移,黄巾军一出城就遭到汉军围攻,被斩首万余人,韩忠本人也被南阳太守秦颉所杀。其余黄巾军见无法突围,又退回城中,推孙夏为首领。
汉军急攻,未来将闻名天下的猛将,现在的小军官司马孙坚,率众先登,攻克城池。孙夏率部溃围而走,汉军追至西鄂精山,又一次大破黄巾军,斩首万余级。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十七岁时,其父带他乘船前往钱塘,路遇海盗胡玉等打劫商旅,在岸上分赃。行船恐惧,皆不敢进。孙坚对父亲道“此贼可击,请讨之!”其父大吃一惊,这是你干得了的吗?小孩子家,瞎闹腾什么!见父亲不允,孙坚自行提刀上岸,大呼小叫,东西指麾,盗贼们大吃一惊,以为官军大队来了,纷纷逃散。孙坚追击,斩杀一人。从此,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便声名大显。后又自幕精勇千人,随官军讨平自称“阳明皇帝”的会稽妖贼许昌父子,以勇猛闻名,随即被朝廷授官盐渎丞,进入仕途。此次“黄巾起义”,朱慧眼识人,力请以孙坚为佐军司马,他果然立下赫赫战功。
至此,几支最主要的黄巾军,都被一一扑灭了。为了纪念讨平黄巾的赫赫武功,汉灵帝决定改元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