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原则4 训练:攻克薄弱环节

能弹好一首音乐曲目中最难的小节,整个曲子就能演奏好了!

——菲利普·约翰斯顿(Philip Johnston),作曲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一生扮演了许多角色——企业家、发明家、科学家、外交家和美国的国父,但他首先是一名作家。他最初通过写作一举成名。他先在他哥哥的印刷公司当学徒,在他即将转正并签订劳动契约前,他逃离了波士顿,来到费城。在那里,他身无分文、默默无闻,不得以再次任职于另一家印刷公司(没曾想后来成为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年鉴》成为国际畅销书,其销售收入足以让他即使在42岁退休,也能衣食无忧,他也准备安享晚年。然而,正是在他后半生,1他的作品改变了世界。2

作为一名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数学很糟糕,比起宇宙的宏大理论,他对实际结果更感兴趣。然而,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rey Davy)爵士指出,他的散文“既适合哲学家,也适合外行阅读”,并补充说,“他把细节描写得既有趣又明了。”3他擅长写作的优势及其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使他享誉海内外。

在政治上,富兰克林的写作才能再次帮助他赢得了盟友,并说服了潜在的对手。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普鲁士国王的法令》,照理说应该是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写的。在这篇文章中,他讽刺了英美关系,他建议,由于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定居者是德国人,“税收(应该)由普鲁士国王从英国的这些殖民地中筹集”。

后来,也正是由于他卓越的写作才能,他被推举起草《独立宣言》。他在《宣言》中借用了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话,使其成为现在家喻户晓的口头禅“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很想知道,富兰克林如此惊人的写作才华、如此具有感召力的文笔,是如何练成的呢?幸运的是,与许多其他伟大的作家略有不同,这些作家是如何努力磨炼自己的表达技巧的,至今仍然神秘莫测,而富兰克林,曾亲自说过他是如何做到妙笔生花的。在他的《自传》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在童年时期为练习写作技巧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这一切始于童年时代和一位朋友就女性教育的价值进行的辩论(富兰克林支持,他的朋友反对)。当时他的父亲注意到,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缺乏说服力。富兰克林因此“决心努力改进”,并且做了一系列的练习来锻炼他的写作技巧。

他记录的其中一个练习是拿他最喜欢的杂志《旁观者》来读,对其中的文章做笔记。然后,他会过几天再回过头来看,试图根据记忆重构出最初的论点。之后,他“将我作为旁观者的意见与原文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意识到自己的词汇量有限,他想出了另一种策略:把散文变成韵文,用同义词来替换字句,并保持原文的格律或押韵风格。为了文章中的修辞更加流畅而自然,他又尝试了模仿法,但这次他弄混了提示,他必须在重写时确定文章观点的正确顺序。

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后,富兰克林就开始写更难一点的文章,即用一种令人信服的风格来行文。当年他阅读一本英语语法书时,偶然接触到了苏格拉底问答法,即通过探究问题而不是直接反驳来质疑别人的观点。然后他就开始写作了。在写作中,他小心翼翼,避免“直接冲突和激烈争辩”,而是专注于做一个“谦卑的探寻者和质疑者”。

天道酬勤。他早年的努力,终于让他得偿所愿。16岁的时候,他就想发表自己的作品。由于担心哥哥会立即拒绝,他伪装了自己的笔迹,以“沉默狗”这个笔名提交了文章,声称自己是一名住在农村的寡妇。他的哥哥不知道真正的作者是他,批准并发表了这篇文章,富兰克林默默受到鼓舞,作品写得越来越多。尽管开始时是为了让作品被公平地考量,他不得已使用了这一诡计,但富兰克林以其他人物角色的口吻叙事的写法,在他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例如,《穷理查年鉴》就是从理查和布里吉特·桑德斯(Bridget Saunders)这对生活简单的夫妻的角度来写的,他的政治散文如《普鲁士国王的法令》,也同样灵活地采用了想象的视角。

如果富兰克林当初没有苦练写作技能,很难想象他会成为今天家喻户晓的人物。无论是商业、科学还是治国之道,他之所以成就如此斐然,语言如此具有感召力,都得益于他出色的写作能力。富兰克林的杰出之处不仅在于他留下来大量作品以及他的天赋,还在于他提升写作能力的训练方式。他打破传统写作技巧训练方法,把写作要素分成几个独立的单元,逐一攻克。这种方式,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逐步掌握了写作要领,并将其应用到的其他事业追求中,使他一举成名。进行细致分析,之后有意识地针对弱项反复训练,这些构成了第四个超级学习原则的基础:训练。

学习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速率控制步骤(限速步骤),一般发生在需要经过多个步骤的化学反应中,只有等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变成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时,反应才会继续进行,如果其中的一个步骤进行的速度远较其他速度慢,则该步骤决定了总的反应速率。鉴于限速步骤是反应链中最慢的部分,这形成了一个瓶颈,最终决定了整个反应发生所需的时间。我想说的是,学习通常是类似的,学习问题的某些方面会形成瓶颈,控制你熟练掌握整体技能的速度。

原则4 训练:攻克薄弱环节

以数学学习为例。这是一项复杂的技能,有很多不同的部分:你需要能够理解基本概念,你需要记住解决特定类型问题的算法,你需要知道它适用于什么应用环境。这种能力的基础是做算术和代数的能力,它让你日后能够解题。如果你的算术很差或者你的代数不好,即使你已经掌握了其他的概念,你也会解错。

另一个限速步骤是学习外语时的词汇量。流利地说出的句子数量取决于你记住了多少单词。如果你识记的词汇太少,你的表达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你能突然将数百个新单词注入你的大脑数据库,你的流利程度可能会大大提高,即使你的发音、语法或其他语言知识没有改变。

在学习中确定一个限速步骤,将它分离出来,并对它进行专门训练,因为它支配着你在该技能上的整体能力。

这就是反复训练背后的策略。在学习中确定一个限速步骤,将它分离出来,并对它进行专门训练,因为它支配着你在该技能上的整体能力。比起同时练习该技能的各个方面,提高这一短板,你会提高得更快。富兰克林正是具备这种见识,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识别整体写作技巧的单个组成部分,找出于他而言最重要的部分,然后制定出有效方案在训练中不断强化学习。不用花很多时间,他就能学得又快又好。

训练和认知负荷

学习中的限速步骤,即复杂技能中的某个部分决定你的整体学习水平,是进行训练的有力理由,却并不是唯一一个。即使在某项技能中你没有发现有短板阻碍了整体表现,进行训练仍然是一个好办法。

原因是,当你在练习一项复杂的技能时,你的认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努力等)必须分散到任务的多个方面。富兰克林写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论点的逻辑性,还要考虑用词和修辞风格。这可能会造成一个学习陷阱:为了提高在某一方面的表现,你可能需要在这一方面投入太多的注意力,以至于其他方面的表现开始下降。如果你只根据你在整体任务上的进步来评价自己,那你的进步就会慢下来。很显然,此时的你在整体任务上表现得更差,而在某一特定部分表现得更好。

训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简化一项技能,你可以把你的认知资源集中在一个方面。当富兰克林专注于重新构建他之前读过的文章的逻辑顺序时,他全神贯注地思考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他不用担心单词的用法、语法和论点的内容。

敏锐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个原则和上一个原则之间的冲突。如果直接学习关乎整个技能在现实中的最终运用,那么训练反而会适得其反。如要反复训练,则需要先进行直接学习,并将其分解,这样你才能训练一个独立的部分。怎样来化解这个矛盾呢?

先直接学习再反复训练的方法

当我们把直接学习和反复训练看作一个更大的学习周期中的交替阶段时,它们之间的冲突是可以缓解的。许多学习策略容易犯的错误是忽略“直接语境”或将其抽象出来,寄希望于学习好子技能,最终实现整体迁移。与此相反,超级学习者经常采用我称之为“先直接学习后反复训练”的方法。

我们把直接学习和反复训练看作一个更大的学习周期中的交替阶段

第一步是尝试直接练习这个技能。这意味着必须弄清楚该技能将在何处使用,如何使用,然后在练习时尽可能接近理想情况。要通过说,练习一门语言,通过编写软件来学习编程,通过写文章来提高你的写作技巧。这个初始连接和随后的反馈循环能确保迁移不会产生问题。

下一步是分析直接技能,并尝试将其进行分离,分离出限速步骤环节或因为需要关注的事情太多而难以改进的子技能。至此,你可以单独训练那个环节或者某些子技能,直到熟练掌握。

最后一步是回到直接学习中,去整合你所学到的知识或者技能。这有两个目的。首先,即使是在精心设计的训练中,也会有一些迁移上的小问题,因为以前孤立训练的技能必须迁移到一个新的、更复杂的环境中去。这就像建立结缔组织来连接你单独增强的肌肉。这个步骤的第二个功能是测试你进行的训练是否设计良好。许多独立训练的尝试都可能以失败告终,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反复训练的环节并不能真正触及项目的核心难点。没关系,这时反馈很重要,它可以帮助你节省时间,避免在与最终目标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浪费时间。

你进入这个学习过程越早,这个循环就应该越快。对于刚开始学习的人来说,在直接练习和反复训练之间循环往复是不错的方法,即使是在一小段学习时间里也可以这样做。之后,当你把自己训练的子技能学得更好,而且你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来显著提升你的整体表现时,你就更容易接受在训练中走更长的弯路。当你接近精通时,你的时间可能会集中在训练上。因为随着你能越来越精准地掌握如何将复杂技能拆解为单个子技能,提高任意一项子技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训练设计策略

在应用这一原则时,有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弄清楚什么时候训练什么。你应该关注,技能的哪些环节是限速步骤,这有可能会决定你的整体学习表现。你提高了某项技能的那个子环节后,就能用最少的努力来最大化提高整体能力。如果你没有掌握好Excel,会计技能就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这也会阻止你将所有学到的会计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即使你知道用恰当的单词来表达,但发音不准确,也会影响你的整体语言能力。同时也要注意你需要同时掌握技能的各个方面。这些可能很难改善,因为你不能投入足够的认知资源。写文章的时候,你不得不同时兼顾研究、叙事、词汇和许多其他方面,因而你很难在某一个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而且,训练什么似乎也很难决断,但其实不必如此,关键是要实验。不妨先对阻碍你的因素做一个假设,不断训练,力求解决,然后使用直接学习再反复训练的方法,是对是错,你可以很快得到反馈。

这个原则的第二个难点是设计出能够提高技能的训练项目。这难就难在即使你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表现很弱,要设计出一种方案,让它既能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又不需要人为去除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也可能会很棘手。我认为富兰克林的训练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大多数人,即使认识到自己写作能力的某个短板,也不会创新地找到训练子技能的方法,比如排序论点使其更具感染力,模仿成功作家的写作风格。

最后,反复训练某项子技能很艰难,而且也会令人不快。例如,找出最糟糕的部分,然后单独练习,这需要勇气,毕竟把时间花在你已经擅长的事情上会更愉快。鉴于这种自然趋势,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训练的好方法,这样你就可以开始应用了。

训练1:时间切段

创建训练条目,最简单方法是在较长的动作序列中确定一个时间段。音乐家们经常做这样的训练。他们首先确定一段音乐中最难的几个乐段,之后逐一训练,直到能完美演绎,最后再把它们融入整首歌曲或交响乐中。运动员在训练技巧的时候也会这么做。通常这个技巧只占总比赛过程一小部分时长,比如上篮或罚球。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早期阶段,我经常入迷似的重复一些关键短语,以便长期记忆。从你正在学习的技能中,去寻找可以被分解为高难度或具有重要性的特定时段吧。

训练2:认知成分

有时候,你想要练习的并不是某项宏大的技能,而是某个特定的认知成分。用一门语言交流时,语法、发音和词汇随时都会用到,但它们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成分,必须同时进行管理。这里的策略是找到一种方法,只需练习其中的一个部分,其他部分会同时训练到。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我会做一些声调练习,包括用不同的声调朗读单词,然后录下自己的发音。这让我可以快速地练习不同的音调,而不用分心做其他事,比如去记住单词的意思或如何构思语法正确的句子。

训练3:模仿

在许多创造性技能的训练中,有个难点是,如果不同时训练其他方面,通常是不可能专门训练一个方面的。例如,如果富兰克林没有写过一篇完整的文章,他不可能获得富有逻辑、条理清晰的论证能力。要在学习中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借鉴富兰克林的经验:抄写你不想训练的部分(从别人的文章或者你过去的文章),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你想要训练的部分。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你只需要反复训练你正在训练的技能,还可以减少你的认知负担,这意味着你可以把重点放在某一方面,去做得更好。在刚开始练习画画的时候,我不仅照着图片画,还照着别人的画来练习。这样,我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写实画法技巧上,只需要决定如何框景,包含哪些细节。对于灵活的创造性作品,编辑你过去创作的作品可能有同样的效果,你可以选择性地改进你的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必考虑原创作品的其他要求。

训练4:放大镜法

假设你需要创建一些新的内容,但无法剪辑或分离想要练习的部分,如何创建训练项目呢?放大镜法是花更多的时间在某项技能上。虽然这可能会降低你的整体表现或增加投入时间,但你能花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在你想要掌握的子技能上。我在写论文的时候花费了比以前多十倍的时间在研究上,并用这个方法来提高我的研究能力。尽管我还得完成论文的其他部分,但由于我花了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做研究,我培养了研究的新习惯并掌握了新的研究技巧。

训练5:前提条件

我从超级学习者身上反复观察他们常用的一个策略是,从一个不具备任何预备知识的技能开始。不可避免,他们做得不好,这时他们会后退一步,学习最基本的内容,然后重复练习。这种开头难、不得不学习必要的预备课程的做法,可能会令人沮丧,但它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你不必去学习实际上对整体表现没有多大推动作用的子技能。例如,埃里克·巴隆完全通过制作电子游戏来开始他的像素艺术学习实验。当他在某些方面遇到困难,比如颜色,他就回去学习颜色理论,再来重复制作。本尼·刘易斯也有类似的习惯,他拿着一本词汇书就开始了口语练习,之后才开始学习语法,弄清楚怎么运用这些词汇。

用心训练

在超级学习中,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主导的,而不是外部因素,因而训练有了新的活力。

对很多人而言,训练似乎可能把学习向错误的方向推进。我们都花时间做功课,旨在深入了解事实和程序,结果却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这通常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做的事情背后的驱动力,也不知道如何将它运用到更广泛的场景中。在没有场景预设的情况下,反复训练会让人头脑麻木。然而,一旦你发现反复训练成为你进一步完善的障碍,练习就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在超级学习中,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主导的,而不是外部因素,因而训练有了新的活力。现在,你不是盲目地被迫去学习,而是自己来找到一种方法,通过加速学习你认为最困难的项目来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训练在超级学习中呈现出一种非常不同的风格。当你努力解决一个更复杂的学习挑战时,精心设计的训练会激发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绝不是毫无意义的苦差事。

训练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许多人宁愿避开。即使我们正儿八经进行训练,通常也是在我们感到有能力应付、感觉舒适的科目上。反复训练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深入思考正在学习的知识或者技能,而且要找出最困难的是什么,并直接攻克薄弱环节,而不是专注于最有趣的东西或已经掌握的东西。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动力,还需要你不排斥主动学习并乐在其中。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谈到了他为全身心投入写作所做的努力:“我练习写作和读书的时间是在晚上、下班后或早上开始上班之前。”写作技能对他一生的成就功不可没,但刚开始时富兰克林仍然不得不在印刷厂当工头的哥哥手下长时间工作,然后把仅有的一点闲暇时间,贡献给提高写作技巧的训练。埃里克·巴隆同样重复了几十次像素艺术设计,不得已回头掌握了预备概念和理论,直到他能呈现完美的艺术作品。

训练的难度和实用性会呈现一个模式,并在整个超级学习原则中反复出现:脑力劳动比简单劳动对学习更有好处。这一模式在下一个原则——检索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这个原则中,困难本身可能就是更有效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