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联名告状

京兆府一样无计可施,将案子推给了刑部,下午时分,独孤明从刑部回来了。

“这个案子刑部倒是受了,但他们说积案太多,暂时还顾不上。”

独孤烈眉头一皱,“那要到什么时候?”

“我看了他们的编号,至少要三个月或者半年后,才会轮到这个案子。”

独孤烈明白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拖的策略,拖到三五个月后,已经没有人关注了,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案了事,从古至今的官府都很擅长这一招。

“没办法,只能联名诉求了!”

当天傍晚,二十六家关陇士族齐聚独孤府,为长孙家的不幸遭遇声张,他们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写下了要求严惩杀人罪犯的诉求书,由二十六家家主签名。

表面上看是为长孙家族打抱不平,但实际上是为他们自己的命运担忧,随着独孤烈、元素和长孙南方三大关陇世家领袖的退职,他们更加被边缘化,朝廷中已经没有任何高官能代表他们的利益。

这次长孙泰被杀,使他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各個家族都摒弃了以往的恩怨,迅速达成一致。

哪怕是蚂蚁抱成团也有不俗的战斗力,比如农民起义,何况是曾经统治隋唐两朝的关陇贵族,哪怕关陇贵族衰落成了关陇士族,也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

右相裴冕道:“陛下,微臣建议先了解一下案情,毕竟陛下看到的只是一面之词。”

“陛下,就是他们,他们作恶多端,早就该被软禁起来,陛下,下决心吧!”

这时,左相李岘道:“陛下,李宝臣的儿子微臣倒是听到一些传闻,他和其他几个藩镇的人质整天在一起鬼混,自称藩镇党,在长安胡作非为,令人闻之色变,上次王洗马的妻女上香途中被他们掳掠侵害,至今神志未清。

杜鸿渐连忙道:“回禀陛下,这是前天刚刚发生之事,微臣尚不知情,微臣回去立刻调查。”

李亨点点头道:“这件案子由刑部主导,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联合调查,三天后朕要结果。”

提到藩镇党,天子李亨脸上立刻装作一副恍然的模样,“朕想起来了,杀死金吾卫的那群人不就是他们吗?”

李亨将联名书重重扔在桌上,“你们看看吧!长孙全绪的儿子在太白酒楼被李宝臣的儿子割喉而死,不知道还以为他们争风吃醋,抢女人发生了矛盾,实际上根本就不认识,连话都没有说过一句,就因为楼梯稍窄碰撞了一下,就拔刀把别人杀了,这像话吗?这简直就是恶魔,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二十六家关陇贵族的联名书很快摆上了天子李亨的御案。

这是二十六家关陇士族联合上书的案子,李亨必须要给他们面子,所以动用了三司审案,同时三天内出结果。

李亨不敢怠慢,当即召见五名相国以及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主官,前来御书房一起议事。

李亨半晌道:“把他们约束起来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个案子该怎么办?”

众人散去了,李亨沉思片刻,让宦官韩奉恩去把李辅国请来。

众人都没有吭声,李亨又询问刑部尚书杜鸿渐道:“刑部对此事一无所知?”

这次杀死长孙全绪的儿子看似一个偶然事件,其实是必然的,不是长孙家,就是其他大臣家的孩子被害,所以微臣上次建议把他们五人软禁起来,这次微臣再次呼吁,必须要将他们束缚起来,否则还会有更大惨祸发生。”

怎么可能把他们软禁?签署合约中有明确了不允许监禁或者软禁人质。

很快,李辅国匆匆赶来,躬身行礼,“老奴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阿翁看看这个!“

李亨将联名书递给了李辅国,李辅国接过看了一遍,眉头一皱,“李宝臣的儿子,有点麻烦啊!”

李亨点点头,“朕何尝不知道呢?刚才召集这么多人,也只是表示朕很重视这件事而已,如果要杀他,金吾卫事件时就杀了,何必等到现在?”

“确实不好动,他是人质,杀了他,李宝臣会造反,也会引发其他几镇跟着造反,朝廷现在有没有能力平叛倒是次要的,老奴就担心李邺又找到出兵机会了。”

宦官们都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虫,一句话就能抓住要点。

李亨深以为然,人绝对不能杀,不能因为人质事件将河北三镇逼反。

“那阿翁有什么好的建议?”

“陛下,办法就是那么几个,绕来绕去逃不掉。”

“你说说看,什么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换人质,把这帮人送回去,换另一批人质来。

第二个办法,让他们去道歉,去长孙家负荆请罪,请求死者宽恕,这其实是最好的办法,不过估计行不通,这帮家伙估计不会道歉。

第三个办法,象征性的处罚,比如革职,罚俸,但长孙家族估计不会接受。

第四个办法就是抓小放大,抓几个替罪羊宰了,然后陛下再安抚一下长孙全绪,提拔他为大将军,爵位上再补偿一下。”

李亨对第四个方案很感兴趣,如果再和第三个方案结合起来,应该是最完美的方案,既可以给关陇士族一个交代,也不会杀人质伤及筋骨。

还是李辅国最了解自己,能帮自己解决大问题。

第二天,刑部侍郎畅璀和御史中丞敬羽便匆匆来到御书房,畅璀将一份报告放在御案上,“陛下,这是三司会审的结果,请陛下过目!”

“这么快就出来了?”

“回禀陛下,案情比较简单,万年县衙那边就充分了解到了。”

“报告朕等会儿看,你们先说说案情。”

“死者长孙泰,在国子学读书,明天是他弱冠诞日,他打算请客,便和管家去太白酒楼订一间雅室,管家去安排马车了,长孙泰上楼去找掌柜,正好在楼梯口遇到了藩镇党一群人从楼上下来,大概有二十余人。

长孙泰奔跑上楼比较快,正好和李宝臣的儿子李晃撞了一下肩膀,当时李晃喝多了酒,把他惹怒了,一把抓住长孙泰头发,拔出匕首将他割断了喉咙,这就是基本案情,但这里面有一个不能确定点,倒底是不是李晃亲自动手杀人?”

“有证人或者物证吗?”

畅璀摇摇头,“当时酒楼二楼的客人都跑光了,楼梯前前后后都是李晃五人和手下,没有看见是谁杀的人?”

“既然没有人看见,那为什么报告中说是李晃拔出匕首割断长孙泰的喉咙?”

“回禀陛下,那是因为李晃出门时说了一句话,杀人比宰羊更爽快,几个酒保都听见了,所以认定是他杀的。”

李亨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你们去审讯过李晃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