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兵殇(一)

刘兴华已经愤怒了,对于这一次的总结会上,他不是一次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战士们都是勇敢的,都是无辜的,如果说仗打成这个样子,要算帐的话只能说指挥者无能!他的批评虽然说得十分委婉,但还是让许多的人不爱听,反而把矛头一起对准了他,几乎将志愿军所有的失败都归结到了他所负责的后勤补给的跟不上,这当真得令刘兴华哑口无言,便是愤怒,也只能自己气闷。

从五月底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到六月份苏联人开始介入调结停火,然后又是在开城开始双方的停战谈判,中间谈判中断过一回,联合国军采用主动,发起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取得更大的战果,直到十月底的时候,双方再一次回到谈判桌上来;这一年里,朝鲜的局势就好象是万花筒一样,变幻莫测,但是大面积的战争终还是得到了控制,两方面都十分清楚,孤注一掷的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但是,对于中国志愿军方面来说,这一年多的战争下来,无数的士兵已然死在了异国的土地上,还有更多的伤员被运回到国内,就算是中国人再能够承受得起死亡的代价,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可是,那些高级的指战员们,依然以高傲的军人的态度,信誓旦旦的只以服从命令为借口,面对着敌人已然改进的战术,还在采取着人海的战术应对,将大量的士兵投入到了必死的境地中,以求得以人的肉躯来阻止敌人战车的推进,这也正是刘兴华为之痛心不已的主要原因!他很想重新披上战袍,再带着自己的部队驰骋壃场,但是便是这个愿望也已经无法实现,他被调离了志愿军司令部,调回了西南军区,担任云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这实际上等于是把他挂了起来。

刘兴华准备回国了,虽然对这片异国的土地他还有着无限的留恋,但是他还是十分清楚,这里毕竟是异国他乡,就算是他为那些牺牲于此的战士们悲伤,却也无法改变这里的一切,最终也只能让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留在这片青山绿水之中,与青松同在,与天地同存!

他来到了平壤,准备从这里搭上回国的火车离去,可是在这里,他意外得遇到了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七十二军,意外的遇到了熊卓然!

七十二军终于撤离了三八线附近的交战区,是准备拉回到国内进行休整的。

当刘兴华看到熊卓然的时候,这两位故交挚友互相握着手,却已然没有了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有的也只是说不尽的苦涩与心酸。

“老刘,一起走吧!”熊卓然早已经知道了刘兴华的调动,他也知道这一次刘兴华回国,可能再不会回到朝鲜战场上来,这位七十二军真正的缔造者,只能如此孤独地离开自己的队伍,虽然有些无奈,却也算是一种归宿吧!想到刘兴华的时候,熊卓然不由得又想到了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如果离开了七十二军,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刘兴华点了点头,与熊卓然一起踏上了回国的列车。

因为如今是停战谈判期间,火车的行驶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了。美国人的飞机对于平壤以北地区的活动已经减少,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苏空军的介入。对于新生的共产党空军部队来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此时在朝鲜战场上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也正是由于中国空军的突然成长起来,令美国人的飞机不敢再那么毫无故忌地越过三八线了。

火车很快地起动起来,随着列车的前行,刘兴华的魂却好象是被丢在了后面,总也无法平静下来。

“老刘,你在想什么呢?”熊卓然显然是看出了刘兴华的怀着心事,不由得问道。

刘兴华看了他一眼,稍作沉默,然后问着他:“老熊,七十二军这一次的出国作战,在这片土地上,丢下了多少的战士?”

熊卓然愣了一下,马上便明白了刘兴华的意思,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咬了咬自己的唇,只觉得心头无比得沉重,他闭上眼睛,眼前便出现了自己两个儿子的身影,他把他的两个儿子都丢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至今还心痛不已。半天之后,他才睁开了自己的眼睛,不过此时,他的双眼已然通红了起来。

“七十二军出国之初有三万五千人,中间还有所补充,前后加在一起怎么也有五万之众!”作为军长,熊卓然自然对这个军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咽了一下喉咙,觉得那里有些发涩,声音也有些沙哑了起来,还是告诉着刘兴华:“如今七十二军回国的人员,包括伤员在内,只有两万人左右,如果再包括先期送回国的五千多的伤员,折损在朝鲜战场上的士兵有一半!”

刘兴华沉默了,对于七十二军来说,相当于一半多的人员损失,这些损失的人员里,可能会有被敌人俘虏去的,也可能有掉队失踪的人员,而他更加相信大部分的战士们是战死在了这里,再也不可能回归故里。

见到刘兴华不说话,熊卓然又闭上了眼睛,只有一种深深地愧疚,他的脑海中还闪现着熊革命和熊三娃冲锋陷阵的情景,同时也在闪现着他的三个儿子小时候倚偎在他的身边叫他爹的情景,可是自从他们父子相遇团圆之后,无论是熊革命,还是熊三娃,都自始到终再没有喊过他一声!而如今,就是他再想给大家一个机会,梦想着父子和好的机会都不可能存在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在他的指挥之下,魂断异国,永远地离他而去,想到这里的时候,泪水已然悄悄地滑出了他的眼眶,淌了一脸。

刘兴华看着熊卓然的表情,已然明白了他伤心的原因,在他的心目中,熊卓然的两个儿子都是英雄,可是英雄向来都是悲惨的,熊革命牺牲之后,连个尸首都没有找到;而熊三娃也在华川湖之战中生死未卜,这不能不说是熊卓然的悲哀,又何尝不是七十二军的悲哀?是中国人的悲哀呢?

想到了熊三娃,刘兴华不由得又想起了张贤来,那个叫做于得水的营长,和他所带领的七十二军二一五师警卫营,为了能够让二一五师顺利突围,愣是在华川湖阻止敌人的追兵达一整天,到最后,除了几个负伤而先期撤下来的伤员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全营壮烈地牺牲,这是何等得悲壮?而他想一想,于得水?不,也只有张贤有这份能耐!二一五师警卫营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了英雄营的称号,成为了志愿军的楷模,而七十二军的军长熊卓然与二一五师的师长王大虎都得到了司令部的嘉奖,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七十二军里暗藏着的那个隐姓埋名的国军少将张贤的缘故,也许这个秘密只有他知道,而他也非常明白,这个秘密他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想一想那一场大战,与二一五师相同境况的志愿军部队又何止一个师?甚至于在二一五师被围的同时,还有志愿军的另一个师成建制的被联合国军整个吃掉,逃回生还的人寥寥无几,而那个师被围歼的耻辱也成为了志愿军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尽管上面一再要求,所有的人不许再提起这件事,但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又怎么可能就此湮灭呢?与那个被歼的师相比,二一五师得到了无上的荣誉,因此,七十二军也得到了高度的盛赞。但是刘兴华却是见到了经历那场突围之战的宋明亮部长,在得知了二一五师真正的能够突围出来的原因之后,他只能为熊卓然、为王大虎感到羞愧!也许,熊卓然和王大虎也自己觉得对这些荣誉受之有愧,他们一致地将于得水的事迹上报到司令部,希望能够授予给于营长一个战斗英雄的称号。但是,对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又在作战中几次违抗军令的这么一个大家都有所争议的营长,却得不到司令部的首肯,所以那个战斗英雄的称号也迟迟没有批准下来。

如今刘兴华也已经脱离了志愿军系统,他也为于得水说过话,却又不能为了于得水而揭露出二一五师突围的真相来,那样就有可能会令熊卓然和王大虎,或者还有更多的人感到难堪;更何况还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谣言,说是二一五师警卫营最后是集体投敌了,当然大家更相信这是敌人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而无中生有出来的;不过想一想,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这个于得水不仅不能称之为英雄,还要背负着叛徒恶名!

不管怎么说,于得水是走了,离开了大家的视线!刘兴华只觉得自己的心空落落的也跟着丢了,他同时想起了王金娜来,真得不知道这一次回国去,应该怎么去向王医生交待!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熊卓然嗄着声音缓缓地念出了这一句诗来,也许是在安慰自己不安的心,也许是在为他那两个逝去的儿子送别,他的泪水再无法掩示住他那颗故作坚强的心。

刘兴华的眼睛也有些湿润,长叹了一声,轻声地劝慰着:“当兵的,舍身沙场,那就是一种福份!老熊,不要去想了!也许以后,我们连这个福份都没有!”

熊卓然愣了愣,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