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饭过后,学生都在持志堂集合,司业肖月与众学官也就位。
肖司业天未亮就到了,已带着一队禁卫把女学里里外外排查了一遍,此时禁卫校尉正在校内各处安排巡逻侍卫。
官家和太后御驾亲临非同小可,各方都很谨慎。
早在十日前,肖司业已带内官来认路,何处开道,何处迎驾,何处落座,何处开典,何处参观,何处赐题,何处用膳皆记录清楚。昨日夜里,负责巡察关防的禁卫已按规划的路线清道设好防卫。
肖司业是实干型的,不像昨日陈学正那样有诸多训勉之词,简单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后,她便和其他学官领着众学生练习列队和走路线。典礼当日才指导众人这些礼仪,并非是肖司业临时抱佛脚,而是此行太后主张轻车简从、低调行事。
然而,皇家出行从来不可能真正低调,只不过不同场合规制不同。考虑到凤驾和御驾的安全,为避免学生人多口杂,引起不必要的百姓围堵,肖司业才让陈学正在昨日向学生公布典礼之事。
众人先在女学门口分列两侧,学官在前,学生在后,六人一行,按身高从矮到高往后排。施越英个子高,靠门站在最后一排。等众人在门口接驾以后,左右两列会合并,届时再按指示跟在御驾后面进门。
典礼在持志堂揭幕,所以众人要在那重新列队。堂内大厅只容太后和官家的贴身宫人和侍卫,以及一众高官,其他人都得站在院子里面。
大厅内此时已经撤去课桌椅子,重新布置了一番,院内也铺上了地毯。肖司业吩咐师生,进院后需重新东西两侧分开,中间留出空地启奏。
典礼基本在持志堂内完成,随后太后和官家会去参观学舍各处,这就和学生们没关系了,她们只需在堂内静候,最后在门口送驾,于是肖司业又领着她们走了一遍送驾的路线。
整个路线走完,辰时已过半,众师生便直接在门口侯驾。
此时此刻,校内外守卫森严,学官们个个肃容以待,施越英这才真正开始感受到皇家出行的不一般。
巳时左右,便有鼓乐声远远飘来,随着乐声越来越近,众人看到引驾仪仗从街角拐进女学门前直道。前导是十几排手持横刀和弓箭的骑兵卫队,其后是鼓吹乐队,前面有两名指挥,乐队以鼓为主,辅以笛、萧、笳、号、钲等①。
尾随乐队的是金吾细仗,青龙、白虎旗左右各一,接着是五岳神旗和五方神旗左右分三列,再是五方龙旗和五方凤旗同样陈列,最后是四渎旗。
紧接着一节是八宝舆,除了装载八方宝玺的宝舆之外,由引宝职掌、侍宝官等人组成,还有碧镧侍卫将众人围在其中。
这是整个队伍中施越英最不能理解的部分,皇帝出行带仪仗队摆场面很正常,但带宝玺是怎么回事?皇帝还用得着带身份证吗?
她正疑惑着,隆重的千牛仗踏踏踩着步伐到来,瞬间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千牛仗是引驾仪仗的最后一节,列队的都是手执千牛刀的高级禁卫武官,动作整齐,形容威猛。
引驾仪仗之后才是官家的玉辂和太后的凤驾,守卫极其森严。除了驭车驾士,两驾车各有数十名驾士分列左右,驾士外围还有八重禁卫,都是禁军的精锐部队,几位随行命官也骑马围于禁卫之中。
玉辂和凤驾禁卫队后又有一支乐队,只不过规模比引驾仪仗中的乐队要小很多。紧跟着后部乐队的还有适用于不同地方场合的专用辇车队,方辇、小辇、腰辇等,同样由驾士和禁卫护随。
仪仗最后是后卫队,前后是步甲队和骑甲队,中间夹着黄麾仗和旗队。步兵和骑兵皆出自厢军②,身着铠甲,手持弓、刀、盾。黄麾仗中的士兵,除了执武器,还持孔雀氅、鹅毛氅、鸡毛氅等旗幡。旗队则举着绘有各种神怪的旗子,辟邪、玉马、黄龙、麒麟、龙马、三角兽、玄武、金牛等。
一眼望去,真是“肃肃仪仗拥御驾,霓旌彩屏闻鼓乐③”。
这仪卫卤簿④的场面之盛大壮观,超乎她的想象。饶是在前世见过各种人潮涌动的万人场面,施越英也被那种庞然浩大却又肃然有序深深震撼到。
她觉得皇家的人一定对轻车简从有什么误解,这整个队伍,少说也有七八千人。后来余兰奕给她科普,说是此行算卤簿规格中较低等级的小驾,最高等级的大驾有几万人之多。
施越英咂舌,怪不得有大驾光临这一说呢,皇家御临的阵仗,的确如天宫仙人下凡一般,充满凡人无法企及的光辉。
御驾在女学大门口停下时,仪仗队已经排满了整条街。
内官一声高喊,肖司业便携全体女学师生行跪礼。
太后与官家下车后并肩而立,左右侍立宫女和内官,后面依次紧跟紫袍、绯袍和绿袍官员,禁卫重重包围,其中一小队先行开道,“踏踏踏踏”一路小跑,在学舍内外各个点立定站守。
旋即,有内官抬着辇过来,太后挥挥手道:“边走边看吧”。
大约跪了一刻多钟,施越英听到有人说“都平身吧”,才随着众人起来。
她站在后排靠门的一侧,纵使有身高优势,目光能越过众多同学,也穿不过挡在前头的几名高大威猛禁卫的后脑勺。她又谨守分寸,不敢踮脚左右乱看,只在太后和官家跨进门的那一刻,才瞥见他们的身影。
太后身材颇高,着袆衣,戴龙凤花钗冠,而官家有着少年人的清瘦,着通天冠、绛纱袍。两人皆穿戴隆重,可见对此次典礼的看重。
等太后一行在持志堂落座,女学师生也在院内列队站定,国子监祭酒于盛便主持典礼开场。
任何典礼开场总是让人昏昏欲睡的场面话,于祭酒也不例外,只不过用词更高级典雅,引经据典,借古喻今。施越英觉得要是把于祭酒的讲话记录成文,说不定也能成为一篇流传后世,让中小学生背诵全篇的经典序文。
太后的发言就朴实简单多了,没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话。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们都是女子中的佼佼者,将来定能为社稷出力,我看好你们哟。太后的声音嘹亮而不刺耳,一席话铿锵有力,很有激励效果,学生们个个精神大振。
官家的发言比太后还要精简,大概意思是,你们都是太后选出来的,太后的眼光准没错,我也看好你们哟。
短短几句话,表面上看是对太后的尊重,但官家全程语气平淡,面上无情绪起伏,并不符合少年人的气质,施越英似是读出了一位无权皇帝的一丝无奈和不甘。
太后很敏锐,嗅到了僵冷的气息,便笑着说:“官家向来在景观题咏上颇有捷才,何不给这学堂大厅题词?”
官家倒不推脱,干脆地应下,一旁的内官立即呈上笔墨,官家略一沉思,便提笔写下“养正”两字。
“不错。”太后点头称赞,又转头问身旁的紫袍高官,“黄相公以为如何?”
原来此人便是当朝宰执、政事堂一把手黄明。
他拱手回答道:“官家用的好典,《易.蒙》云:‘蒙以养正,圣功也。’”
太后又着黄明和于盛各自为东西两厢的厅堂题了词,分别为“率履”和“褆身”。
赐题过后,便是开学仪式。女学并非开蒙,入学礼仪也与开蒙礼稍有不同,省去了正衣冠这一节,直接行拜师礼。
太学两位教经义的博士,六名律学、算学、医学、武学、书学和画学博士,并女学司业、学正、学谕、直学在院中一字排开,受四十五名学生的拜师礼。
礼毕,六名斋仆端水过来,学生进行净手净心礼,手心朝下放入水中,再手心朝上,然后擦干,寓意为洗去杂质,专心向学。
最后是击鼓明智,由两名斋仆各敲一鼓,很有节律,意在通过鼓声发出警示,让学生时刻谨记读书的重要性。
典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献礼,意在感恩女学创办人的付出。
如此安排恐怕早已暗中进行,由黄明孙女黄玉盈,以及宗室子弟和太后母族后人给太后和官家献礼。礼物不是贵重的珍宝,分别是诗作、画作和绣作,都是学生亲手所作,主题皆是讴歌赞美。太后和官家自然也不会白拿礼物,都准备了赏赐。
施越英看出来了,献礼给官家是捎带的,主要是颂扬太后的办学功德——不仅使入学学生受益,将来造福社稷,还能流芳千古,泽被后世。她虽然有点替官家尴尬,但她也认为太后办学一举确实是女子大好的福利,完全受得起最高级别的称颂。
太后显然对礼物很满意,还特别对黄明夸了黄玉盈:“黄相公教导有方,玉盈的诗越来越有灵气了。”
黄明谦虚道:“还是稚嫩得很,多谢娘娘包容。”
黄玉盈娇嗔道:“爷爷真小气,娘娘都说了有进益,如何还是稚嫩,怎么也得是上佳。”说话间眼角眉梢的小得意,小娇俏表现得恰到好处,逗得太后哈哈大笑。
黄玉盈此番表现,与施越英先前见识到的张狂跋扈判若两人。她心道,这黄玉盈欺下媚上的功夫很不错,是个厉害角色。
献礼之后典礼也结束了,后面是学官们陪同太后、官家和众官员参观校舍。
前往参观之前,太后略带遗憾地对武学博士何治玩笑道:“你看她们一个个都弱不禁风的样子,怕是到时候没人选你的骑射课呢。”
方秉文闻言拼命地给施越英使眼色,施越英懂她的意思,这是让她露两手功夫。可在这种时候出风头,她觉得没意思。
方秉文急了,使劲推了她一把,施越英一个踉跄,跌出了列队。本来她就站得靠近大厅,这会儿完全站到了大厅门口,吸引了厅内外所有人的目光。
这下好了,不想出风头也得硬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①皇家出行仪仗的描述参考网上对名画《大驾卤簿图书》的解读。
②厢军:宋代常备军,乃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
③引用,出处忘了。
④卤簿:专指皇室出门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