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可,中师亦是同等学历。”
“那我马上去读复读班。”
“多想想,不要草率做决定。”
侯海洋咬着牙,腮帮子鼓的硬硬的,道:“我想好了,想了二十年。”他又道:“康叔,我不想回巴山读书,能不能想办法在茂东读复读班?”
康琏一直很欣赏侯海洋的才华,大有提携之心,曾经想过将侯海洋调动茂东文化馆,如今侯海洋想读复读班,他在文教系统当过多年的领导,人脉广,让侯海洋读最好的复读班都没有问题,高考报名若是遇到什么问题,相必也不成问题。
他沉吟了片刻,道:“我有个得意门生在茂东一中当校长,你就回茂东一中去插班,这个学校师资力量最强,学习都是精挑细选的,你要有心理准备,没有读过高中,插班进入高三,估计够呛,敢不敢到这个学校?”
“有什么不敢?蹲过看守所的人,还怕蹲重点班。”另一扇门眼看着就要被推开,侯海洋不由得激动起来。
康琏道:“那我等会儿就打电话。”
侯海洋试探道:“能不能现在打?”
俗话说,人与人交往,有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也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康亮和侯海洋年龄相差三十岁,见面就觉得性情相投,因此,康琏愿意帮助侯海洋。
打通电话以后,茂东一中校长郑正东听说侯海洋没有读过高中,略微迟疑,只是看在康琏的面子上,勉强答应。
晚上,侯海洋给家里打了电话,将此事告诉了父亲候厚德,候厚德想来看中书香门第的传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支持侯海洋考大学,只是根本不相信没有读过高中的儿子能考上大学,只是读了复读班,就是考不上,也不会额外的失去什么。
候厚德对儿子的选择也进行了鼓励:“二娃,人生能有几回搏,你就放心一搏,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丈夫和女儿都很支持,杜小花也就支持了。侯海洋是个急性子,第二天一大早,拿着康琏写的介绍信,直奔茂东一中。
茂东一中创建于光绪二十一年,新中国成立后就是岭西省重点中学,位于茂东城区的虎山之上,站在校门,可俯视整个茂东。茂东一中丰富革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治学严谨,校风醇厚,百年来,辉煌业绩享誉岭西,岭西第一任省委书记变毕业于茂东一中,侯海洋叔公侯振华也曾经在此求学。
进了大门,校内有庭院楼阁,绿树繁花,恢弘建筑,连巴山师范这等中专学校都远远不及。
侯海洋知道堂叔公再次读过半学期,此事走进校园内,想起先辈英姿,觉得自己插班复读实在有愧先辈,前往办公室时,恰好下课铃想,一群群的学生擦肩而过,重返校园,让侯海洋有恍惚之感。
茂东一中郑正东校长看完信,严肃的问道:“侯海洋,你没有读过高中,确信能跟上班上速度吗?你不用急着回答我,我给你半年时间学习,如果任课老师评价不高,就是康老师推荐,你也得另谋高就。”
侯海洋下巴微扬,:道“一言为定,感谢郑校长给我半年时间。”
眼前的年轻人经历了社会历练,青涩褪尽,比起某些年轻老师还要沉稳,郑正东憋着眉,道:“茂东一中今年办了第一期的复读班,质量还不错,你没有读过高中,最好到复读班中。“
侯海洋略微思考,接受了建议,道“郑校长,我到复读班去。”
茂东一中拥有移动停止使用近三年的老教室,今年重新启用,作为复读班单独的教学场所。今年,一中招手了四个复读班,一个文科班,三个理科班,总结三百号人。
侯海洋拿着郑正东校长的条子,找到了复读班负责人朱光中。
朱光中看到郑校长的条子,没有问难侯海洋,和蔼可亲的道:“复读班正在进行月考,你去参加考试,我看看你的底子。”
没有任何准备的侯海洋参加了茂东一中文科复读班第一次月考,月考如洪水猛兽,将来不及防备的侯海洋撕得粉碎,来了一个凶狠的下马威。
朱光中将侯海洋的数学、地理试卷拿到校长办公室,苦着脸道:“郑校长,你看看那这成绩。”郑
正东拿起两份试卷,浏览之后,道:“字写得还不错。”
朱光中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道:“我的大校长,字写得不错不顶用,高考看的是分数线,侯海洋数学的得了九分,这种学生我教不了。”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茂东一中,郑正东还在当教学主任,两人关系很不错,没有人的时候,说话比较随便。
数学老师很有些幽默感,把“9”字写成了一个细长的蝌蚪形状,郑正东指着长蝌蚪,道:“这是什么意思。”
朱光中道:“这是表达不满的一种艺术。”
郑正东道:“我给了侯海洋半年时间,也就是说,这学期期末还是这种水平,他就走人。”
朱光中不停摇头:“这个底子,期末考试能考上五十分,我手掌心煎蛋。”
张正东道:“做人要大气,别像个小媳妇,只要看到食堂的那块地,你把这一届复读班办好了,明年我会考虑给你安排新职位,但是这一年必须给我顶上。”
在文科班教室上,月考成绩贴在墙上,侯海洋总成绩排
在道说第一名,数学分数低的出奇,引来全班同学围观,数学课代表发卷子时,他将每一组的试卷都放在最前面,依次往后穿,全班同学都在寻找传说中的只得了九分的试卷,讥笑声不断响起,除了侯海洋,同学们都很快活。
侯海洋参加考试之后,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经历过生死,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并不理睬同学们的异样眼光,心道:“一次是被算是什么,高考上线才是最终目的,我一定会笑到最后!”
(第三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