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第 141 章

薛氏没想到女婿和四皇子走得如此近,忍不住在心里琢磨开了。

姑爷虽然有本事,可是现在几位皇子斗得厉害,花落谁家还未知呢!要是四皇子能成事也就罢了,姑爷跟着一飞冲天;要是败了,岂不是连累了宝钗的后半生?

贾雨村看到薛氏的脸色变了变,就知她心里在想什么,只是外面这些大事他不方便提前夸下海口,陪着坐了会儿,借说书房里还有点事,留下宝钗陪她。

贾雨村一走,薛氏立刻担忧地看向宝钗:“我都不知道,原来姑爷和四皇子这么要好的?这样的大事不能随意掺和,你不记得荣国府了?好好做官,过点安安生生的小日子不好么?何苦这样呢,倒弄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薛氏本来就是个没什么主见,又十分胆小的妇人,经过荣国府被抄家那一遭,只要一想到皇权,更是战战兢兢。

“娘,你姑爷自有打算呢,你又何必操这份心。”宝钗轻声劝她。

“我还不是担心你?一个不好就累及家眷了。”

宝钗对朝堂上的事不太了解,也没什么敏感度,想来只要贾雨村还要做官,这样的事情大约是免不了的。

薛氏的话让宝钗突然想起了朱幽,这时也有些害怕,不过害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她只有选择相信贾雨村。

宝钗缓了缓,满脸坚定不移,十分肯定地说:“想想你姑爷的本事,他像是会失败的人么?”

会,怎么不会,这都三度为官了。薛氏在心里发出这样的呐喊,顾及女儿的心情才没有说出来。

“况且,娘你想想,我的运气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这回薛氏终于有了点安慰,宝钗以前苦,自从进了贾家就渐渐地好起来了。虽说之前有一个范娇杏压在宝钗头上,现在这座山没了,女儿成了贾家唯一的夫人,可不是越过越好么?

“刚才进来时,姑爷给我介绍了一下宅子里的各处,那两位姨娘住在哪里?”薛氏脸上总算有了点笑模样,和宝钗闲扯起来。

“家里新买了一处庄子,两个姨娘去那里养老去了。”

“哎哟!”薛氏似乎被惊到了,身子微微后仰,顿时喜得眉开眼笑,“当初我答应这门亲事的时候,你还死活不依呢,现在瞧瞧?”

宝钗被她打趣得脸色微微发红,赶紧请薛氏喝茶,想把话题给岔过去。

薛氏却想起了另一件事,便同宝钗说道:“你嫂子刚刚验出怀了身子,一个多月了,暂时还没往外头说。”

“嫂子也有了?这是喜事呀。”宝钗真心替香菱感到高兴,“难怪上次家里摆酒,她没有来。等下我收拾出几盒补品,娘替我带回去给嫂子,就说我现在不方便出门,不能去看她,让她别见怪。”

“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薛氏笑眯眯道,“香菱贤惠,知道肚里的孩儿有多么重要,她伺候不了你哥哥,就把身边的丫头给开了脸。我前几天没过来看你,就是在忙着买新丫头呢。”

宝钗微微有些不满:“这时候添通房丫头,嫂子心里不会难受么?”

“说什么傻话呢,这事我和你哥哥都没想起来,是香菱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薛氏在宝钗面前很有谈兴,恨不得把薛家的大小事情都告诉她,“你哥哥睡觉不老实,睡相极差,为了孩子着想,他和香菱分房睡了,是香菱主动把那丫头送到你哥哥床上的。”

“……”宝钗没有言语,她知道像香菱这种做法在当下是最正常的,她能理解她们,却无法说服自己接受这种思想。

“不知道姑爷还让不让你出门,要是下次回了娘家,见到那丫头梳着妇人头,你可千万别吃惊。”

“嗯。”宝钗点点头,“我要是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娘告诉了我,我是不是该赏些什么?”

“随便你,赏也行,不赏也行。赏呢,既给了你哥哥面子,也让那丫头脸上好看;不赏呢,她毕竟只是一个通房,算不得什么正经主子。”

宝钗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送些礼:“等下我找几匹上等的好料子,娘一并拿回去交给嫂子,让她做几身宽松的新衣裳穿。再给一匹绸缎,一副银手镯,这两样是给那丫头的,让她好好伺候哥哥和嫂子,千万不要惹得家宅不和。”

“你现在是官家夫人,谁敢不听你的话?那丫头长相比不过香菱,性子也像了个十足,鹌鹑般的老实,放心吧,闹不起来的,不然我头一个就打发了她。”

正说着话,宋老太太午睡醒了,听说薛氏来了便使丫头来请,薛氏又去正院陪老太太说了会儿话,然后才起身告辞。

过了几天,等到贾雨村再次休沐的时候,家里又摆上酒席,请了亲近的人家来吃暖屋酒,朱瑜带着许章亲自上门贺喜。

许章知道贾雨村的夫人正怀着身孕,不用贾雨村开口,他就主动提起要看看宝钗,一阵望闻问切之后,说宝钗这胎怀得很好,又叮嘱越到后边越要控制饮食,切记不可过于发胖,免得到时生产艰难。

宝钗是知道许章这个人的,贾雨村跟她讲过,在她看来,许章应该是这时候医术比较顶尖的人,不禁心里十分敬重他。

贾雨村在一旁陪着,和宝钗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了许多有关生产的事,许章一一回答了,临走前又把各类注意事项重复一遍,还说生产时要是不顺利,只管来请他。

宝钗听了他的话,心里安定许多,慎重地谢了又谢。

贾雨村起身,领着许章去前院吃酒席,刚出了东院,许章就乐呵呵道:“喝酒好啊,等你儿子洗三的时候我还来喝你家的喜酒。”

贾雨村闻言,脸上的喜色再也控制不住,连笑三声:“一定会请许先生的。”

家里热闹了大半日才散,这天过后日子重新平静下来,贾雨村每天按时上差,宝钗则在家里养胎,宋老太太依旧是一副退休老年人的生活,万事不管,真要问到她跟前,她也只会说一句:“问你们老爷去。”从不自己胡乱作主。

天气一天更比一天热,家里的下人们该做今年的夏装了,以往的规矩是每人每季两套衣裳,这些虽然有定例,但选什么布料,挑什么花色,还得由夫人来决定。

自从范娇杏没了,这些事情就都到了宝钗跟前,高管家不敢擅自作主,走来问宝钗的意思。

宝钗想了想,下人们一般穿的都是棉料,再加上这时候的布料工艺比不上后世,差一些的料子连染色都不均匀,褪色也很严重,多洗两回就显得半旧不新了。

依宝钗的意思,应该每人每季做四套的,贾雨村做着官,时不时就有一些同僚好友上门做客,让外人见到下人们穿着旧衣烂衫,既不好看,说出去也不好听。

不过,他刚换了大房子,又买了庄子,也不知手里剩下的银子多不多,要是不富裕就不必额外增加开支了。

“管家,你先下去忙你的,等晚上老爷回来,我同他商量了再说。”

高管家听了这话,就出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到了晚上,贾雨村散值回家,先进东院换家常袍子,宝钗挺着大肚子在旁边看他换衣裳,一面慢慢说起这事。

贾雨村愣了愣:“下人们还是只有两套衣裳?”

以前这些事情都是由范娇杏管着的,她又是个吝啬的性子,只要不是花在自己身上,那自然是能省则省。

最开始的时候,贾家的下人们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后来贾雨村困难了一段时间,这才降低了一点。按理说,他当上户部左待郎的时候,下人们就该额外发新衣的,不然家里人来人往,下人们穿戴寒酸,他脸上也没光。

“我还没注意到这种小事,幸好你提出来了。”贾雨村慢慢系上袍子,“就依你的,每人四套,要么把料子发下去让他们自己做,要么请两个绣娘进府帮几天忙。”

“这些小事老爷就不必操心了,都交给我吧,你累了一天,还不快歇着。”

宝钗现在吃他的,住他的,穿他的,将来孩子长大后的前程也得靠着他呢,她深深体会到了家里顶梁柱的重要性,难怪老太太把他看成眼珠子一般。

“你今天嘴倒甜。”贾雨村笑了,“是不是一早就猜到我替你打听的铺子有了着落?”

“铺子?”他要是不说,宝钗差点都要把这事忘记了,“在哪条街上?大不大?卖家要多少银子?”

贾雨村已经换好了袍子,拉着宝钗朝外间走去:“不着急,等我慢慢和你说。”

两人在外间的榻上坐下来,莺儿端来两杯茶,贾雨村喝了两口,笑着对宝钗说:“我知道你现在私房钱多,别说一间铺子,十间也买得起,因此我挑了十几处,你先看一看,看中哪里就跟我说。”

贾雨村拿了纸和笔,全部写下来,一一标注好位置、大小以及价钱。

宝钗凑过去看了看,地段越好的价钱越高,有些上千两,有些只要百多两,她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存款,伸出手指在纸上点了几下,道:“就这几处吧,只是往外头租还得老爷费心。”

她一共选了六间,有好有坏,到时可以租给不同的人。她并没有把自己的银子一股脑儿花完,还留了两三千两可以应急。

“也不用我怎么操心,等过好房契,全都挂到房产经济行里,只要有人愿意租,他们会帮着处理的。”

宝钗现在不方便出门,只能麻烦贾雨村去钱庄帮她取钱。

次日,贾雨村就去了,按数取出够用的,剩下的还是照原样存好,然后把相应的票据都交给宝钗。

等办好文书,这六间也就陆陆续续的都租出去了,半年一交租,方便又省事,宝钗现在只管坐着等收银子就好,她心里美滋滋的,哪怕将来自己不再做那些手工活了,也不必担心日子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