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刚说了往后就从薛家铺子里买米,薛蟠觉得是时候轮到自己表态了,于是清清嗓子,豪气万千地说:“什么买不买的,都是一家人,直接拿就是了。”
“哎,这可不行。”贾雨村正色道,“打开门做生意,若是沾亲带故的都来白拿,那还怎么开得下去?”
“嘿嘿。”薛蟠咧嘴傻笑,“你是我妹夫,和别人哪能一样呢?”
“米这东西每天都要吃,再亲的人,拿了一次两次,难道还能白拿一辈子?”宋老太太笑着摇头,“我们说买就是买,你们若不收银子,那我们也只好去别家了。”
宝钗听到这里,笑吟吟地对薛蟠说:“哥哥,不如打个折扣,比别家便宜些,这样铺子既能开得下去,家里也能吃着便宜的好米。”
薛蟠眨眨眼,不敢相信宝钗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出门前,薛氏就说了,让他在贾家一定要懂礼数,别胡乱说话。贾雨村对他们家的大恩薛蟠是记在心里的,供贾家吃一辈子的米又怎么了,与恩情相比,不值一提。
再者,他做得大方些,也是给妹妹做脸面,怎么妹妹反倒拆他的台?
薛氏不像她儿子那样蠢笨,知道宋老太太和贾雨村都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非要让他们白拿,只怕回头人家送的礼比米还要贵,不如就像宝钗说的,相互退让一步,对彼此都有好处不说,关系也更亲密了。
薛氏朝着她的傻儿子点了点头:“那就听你妹妹的。”
“嘿嘿。”薛蟠笑了两声,低头喝茶。
贾雨村:“往后岳母要做衣裳只管去我铺子里拿料子,千万不要去别家浪费银子。”
薛氏很认真地问他:“收不收银子?要是收我就去,不收我就不去了。”
宋老太太哈哈大笑:“这是两回事,他是晚辈,你是长辈,该他孝顺你的。”
薛氏连连摆手,死活不肯答应。她要是占了这点便宜,往后宝钗在婆家就不好做人了。
范娇杏一直沉默,冷眼旁观,面无表情。
贾雨村只陪坐了一小会儿,便起身告罪:“岳母和大舅哥先坐着,中午留下来用饭,我外边还有事,不能相陪了。”
薛氏立刻起身:“你赶紧去忙你的,不必管我们。”
贾雨村又看向宝钗,昨晚说好今天送她回娘家的,现在薛氏和薛蟠来了,宝钗自然也就不用出去了。
宝钗明白他的眼神,福福身:“老爷慢走。”
贾雨村朝她笑笑,抬脚就往外面去了,范娇杏见宝钗没有送老爷出门的意思,立刻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急匆匆地对老太太丢下一句:“我去送送老爷。”然后撵着贾雨村出去了。
宝钗留下来陪众人说话,聊了一阵子宋老太太有些乏了,想睡个回笼觉,便对薛氏说:“就算你们搬了出去,我们两家人也要常来常往才好,这几天我不知多盼着你,就想跟你说说话。你也好几天没见着宝钗了,不如去她那里坐一坐,千万别急着走,中午一定要留下来用顿饭。”
宝钗知道宋老太太的习惯,吃过早饭后一般都要再补一觉的,她赶紧去扶老太太,薛氏也上前扶着另一边,一起将宋老太太送进里间,伺候她躺下来。
薛氏:“老太太好好歇着,我去宝钗屋里坐坐。”
宋老太太点点头,又拉着宝钗的手,嘱咐道:“好好陪着你娘,千万别放她走了,我只睡一小会儿就要起来的,到时见不到人你可得赔我。”
这略带孩子气的话让众人都笑起来。
安顿好老太太,宝钗领着亲娘和哥哥回到西厢,莺儿和红锦忙着上茶水,各式点心摆满一整张桌子。
“娘要是再来晚一些,兴许在路上就和我错过了。”宝钗笑着,“老爷本打算今天送我回娘家的。”
“哎哟,幸亏我们出门早。”薛氏庆幸地拍了拍胸口,“明天铺子就开张了,一则送些铺子里的东西给你尝尝,二则我也想你了。”
“我也想娘和哥哥,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我。”
薛蟠的目光毫不遮掩地把屋内各处都扫了一圈,虽然不能和荣国府的居住条件相比,也算很不错了。
他嘿嘿笑了两声:“想不到妹夫还挺心疼人的,知道常送你回娘家看一看。”
“你当姑爷和你似的,傻里傻气。”薛氏瞪了他一眼,虽然嘴里骂着,眼里的疼爱却一丝儿不少,她又转向宝钗,抱怨起来,“你不知道你哥哥多气人,香菱如今是你正经的嫂子了,她又找到了娘家人,当初我就答应过她,要是她娘愿意,就接过来和我们一起过日子。”
“嗯,然后呢?”宝钗很认真地听着。
“只是不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我想着先写封信,备份重礼一起送过去。让你哥哥写信,他写出来的那笔字真是没法见人,最后还是香菱自己提笔写的。”
“嘿嘿,香菱写的不就等于我写的么?娘何必计较得那么清楚。”薛蟠傻笑,毫无羞愧心,神情十分坦然。
宝钗没眼看,拿着手帕在薛蟠眼前挥了挥,打断了他的招牌式傻笑:“哥哥也该练练字了,铺子里总有写写记记的时候,到时你的字还不如掌柜写得好,那多丢人啊。”
宝钗还不知道薛蟠字丑,这么好的坑不挖白不挖,除了看铺子之外,正愁用什么借口把这个祸事精留在家里呢。
写字好啊,写得多了心自然平静,免得他故态复萌,又跑出去花天酒地,惹事生非。
“也不用写太多,每天五篇大字吧。”宝钗下了命令。
薛蟠顿时苦着一张脸,委屈巴巴地说:“你是我妹妹还是先生呢?把我当成学堂里的小孩了。”
“想得美,学堂里小孩肚里的学问都比你多。”宝钗语气冰凉,“我明和你说了吧,我呢,也就只帮你这么一回,往后是好是坏就要看你自己的了。好了呢,你自己发财,我不分你半个铜板。坏了呢,你也别再来求我,我们兄妹恩断义绝,你就算讨饭也别来我家门口。”
宝钗跟薛氏说过,买房买铺子以及那一千两都是无偿赠送的,只是不知道薛氏有没有把这话告诉薛蟠。
不是宝钗看贬他,以薛蟠的资质,让他赚够一千多两来还自己,只怕得等到下辈子才行。
但她又不想让薛蟠过于无忧无虑,总想着有自己这个妹妹做后盾,行事无所顾忌,人一膨胀就容易轻飘飘,飞得再高也不怕,反正他还有妹妹呢。
真到了那一步,宝钗才不救他,直接送他上西天。
宝钗这话说得过于凉薄,薛氏微微张了张嘴,不安地看着俩兄妹。
薛蟠果然被震慑住了。
从小到大,妹妹都是家里最聪明的那一个,哪怕他后来继承了家里所有的铺子,可每每遇到大事都是妹妹在背后出谋划策。
这么多年,薛蟠早已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对妹妹言听计从。
他听宝钗的话更甚于听薛氏的话,因为薛氏非常宠溺这个唯一的儿子,几乎是有求必应,从来不舍得骂他一句。
但宝钗就不同了,该说的时候就说,该训的时候就训。
薛蟠虽然人不聪明,趋利避害的本能还是有的,宝钗是家里最有头脑最能赚钱的一个,果真惹恼了她,万一将来自己的铺子开不下去,宝钗也不帮他了,难道要带着娘和香菱去街上讨饭吗?
可怕,真是太可怕了!
在薛蟠心里,讨饭是比坐牢要更加恐怖的事情,坐牢好歹还有一碗杂粮饭,一个窝给他睡觉呢。
他再也不敢苦着脸,嘻皮笑脸地讨好宝钗:“妹妹,我的好妹妹,哥哥这回一定好好干,只是你也知道,我这脑子哪里能想出什么好点子。我都听你的,老老老实实看着铺子,每天五篇大字,要是万一……万一铺子开不下去的话……”
“怎么会开不下去呢?”宝钗心里很满意,冷静地同他分析,“决定开米铺的时候,老爷就去看过了,隔壁两条街都没人做这生意。我不求你发扬远大,只要把这两条街的顾客都抓在手里,赚的钱就够你们过普通的小日子了。”
“对,听你妹妹的。”
薛氏见兄妹间的气氛有所好转,忙不迭地抢着接话,生怕薛蟠乱张口,惹恼女儿,赶紧又问宝钗明天开张来不来。
宝钗哪里能随随便便出门,得先请示过贾雨村才行:“等老爷晚上回来,我同他商量一下,娘别抱太大希望,能去我一定去。”
薛氏也知道女儿嫁了人,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主的,也不纠结这个,提起生意来:“铺子都装修好了,只等明天开张,我就盼着一切顺顺利利,老天爷多赏我们几个吃饭钱才好。”
薛氏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多少斤两,想打苦情牌,说得很可怜,宝钗看也不看她,径直问薛蟠:“明天新业开张,你打算举办什么活动?”
薛蟠一愣,傻呼呼地说:“各样东西都摆放好了,明码实价,买多少称多少,还要什么活动?”
果然是个阿斗呢,一点经商头脑都没有,宝钗叹气,耐着性子指点他:“大家都喜欢去固定的铺子里买东西,你一个新开张的,人家凭什么来帮衬你呢?先不说米的质量好不好,一模一样的价钱,她们肯定更倾向于去熟悉的铺子里买。你不给点甜头,怎么会有人上门?”
“甜头?我还想要呢。”薛蟠理直气壮,开铺子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赚不了钱他妹妹都要跟他断绝关系了!
“哥哥。”宝钗都想翻白眼了,“比方说,开业头三天,买够多少钱可以给个小小的折扣,或者买米多少斤就送几把豆子做添头。这只是一些蝇头小利,伤不了根本,但很多人难以抗拒这种小便宜。一来二去的,铺子不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吗?”
接着,宝钗又详细地举例说明,薛蟠总算弄懂了,连连点头:“那我下午回去琢磨琢磨,跟掌柜商量一下。”
薛氏看着宝钗慢慢教导薛蟠,忍不住在心里感慨,女儿说得再怎么厉害,其实心里还是挂念她哥哥的。
兄妹俩就该这样,互相帮扶着过日子,薛氏含笑喝了一口茶,感觉这茶水都是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