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 102 章

又过了一日,是贾雨村的好友陈佑名成亲的好日子,陈家送了喜贴过来,请他们一定赏脸光临。

宋老太太最喜欢人家办喜事,可惜天气越来越冷,她不愿意动弹,因此出门作客的事情便落到范娇杏和宝钗头上。

宝钗不怕冷,甚至有些期待,她还没见过古人成亲呢,再者上次答应了陈太太的,说一定会去。

范娇杏神态淡淡的,从内心深处来讲,她不乐意同商户人家亲近。别人都是往高处走,唯有她,自从老爷丢了官职,她也没什么交际了,可即便是这样,她也宁愿窝在家中,不高兴去给商户捧场。

贾雨村很看重陈佑名,不仅准备了一份厚礼,还特意买了两套新首饰分别送进东西厢。

想着老爷也要一同出门作客,范娇杏这才重燃兴致,翻箱倒柜的搭配衣裳。

突然想起宝钗那次穿了一身石榴红的很好看,范娇杏也有这颜色的衣裙,急急忙忙找出来,披在身上比比划划。

秋月在一旁伺候,有心劝她换一身。

新嫁娘穿正红,自家夫人穿石榴红,又不是女方送亲的客人,反正好看的衣裙也不止这么一套,何必穿得与新嫁娘那么接近呢?

想一想范娇杏的性子,秋月闭紧嘴巴,不敢多说。

范娇杏在镜子前照得美滋滋,不得不说,红色很提气色,她感觉自己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正要吩咐秋月拿去熨平,又想起来一件事,赶紧去西厢找宝钗。

“妹妹明天穿什么衣裳出门?”范娇杏一进门就直截了当地问了。

宝钗很快反应过来,她这是怕自己跟她撞衫了,一面喊莺儿上茶,请范娇杏坐下,一面客客气气地回道:“还没决定呢,姐姐穿什么?”

范娇杏用手帕掩着嘴,咯咯笑了两声:“刚才丫头翻箱子,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套石榴红的没上过身呢,白白放着可惜了,打算明天就穿它。”

“我知道了。”宝钗点点头,正好莺儿送茶来,宝钗端了一盏先递给范娇杏,“那我明天就穿那件丁香色的好了。”

范娇杏的目的达到,心满意足,又提出要看看宝钗明天戴什么首饰,美其名曰帮她参考参考。

上回贾雨村送步摇,范娇杏的那一支镶着绿玉珠,宝钗的则是镶珍珠,范娇杏吸取经验,想趁着宝钗还没戴过,她可以在两副首饰里挑一挑。

自己毕竟是先进门,做姐姐的,在两副里头挑一副而已,又不是不给宝钗留,有什么不行的呢?

宝钗没有多想,吩咐莺儿赶紧去拿。

莺儿进了里间,很快出来,手上捧着一个匣子,范娇杏性急,不等她走近,起身迎了两步,一把接过匣子,然后回到座位上坐下,兴致勃勃地打开一看,顿时失致全失。

和她那副一模一样,还有什么挑头!

范娇杏合上匣子,放到炕桌上,勉强笑了笑,起身道:“屋里还有事,我也该回去了,妹妹明天好好打扮,千万别落了老爷的面子。”

“多谢姐姐指点。”宝钗笑着,把她送到门口才转回来。

莺儿心里疑惑,小声地同宝钗嘀咕道:“范夫人也是奇怪,巴巴地叫着要看首饰,结果只看了一眼,半句参考都没有,这不是折腾我么?”

“算了算了。”宝钗摆摆手,“你去把那件丁香色的小袄找出来,再配一条裙子,熨平挂好,我明天就穿它了。”

提起这个莺儿就生气,自家姑娘和范夫人平起平坐,凭什么一个出门穿红,一个穿淡紫?

“我记得箱子里还有一套海棠红的呢,不如换一件?”莺儿问道。

“不了,衣裳只要好看就行,管它什么颜色。”宝钗不喜欢这样做,好像在同范娇杏打擂台似的。

“那好吧。”莺儿见劝不动宝钗,只好重振精神去开箱子找衣裙。

翌日,宝钗早早醒来,梳洗打扮妥当了,贾雨村才慢悠悠地起身下床。

宝钗穿着件丁香色团花毛领小袄,下面配着牙色绣红梅镶金边长裙,头上戴着一套簇新首饰,杏眼桃腮,明眸皓齿,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如同枝头刚刚绽放的一朵梅花。

贾雨村看得目不转睛,还是宝钗唤醒了他:“让丫头打水来洗漱吧?一会儿还要去陈府喝喜酒呢。”

“嗯。”

贾雨村回过神,揽着宝钗的腰就想亲亲,被宝钗歪头躲开了,笑嗔道:“你别乱来,我刚打扮好,一会儿又得重新化妆,难道你想吃一嘴胭脂?”

宝钗抹了口脂,红艳艳的,水润又光泽,贾雨村承认这样很好看,可他还是更喜欢原先自然的粉嫩色。

他没那爱好啃胭脂!

贾雨村悻悻地松开她,扬声喊丫头打水,然后出去洗漱了,又特意换上宝钗新做出来的那件袍子,心里美滋滋的。

以前他不是一个过分讲究穿着的人,只要大方周正即可,最近几次三番想起贾宝玉,心里难免有些恐慌,生怕宝钗嫌弃他年纪太大。

年龄已是无可更改,只能在衣着上面下功夫,以往常穿的那些沉稳大气的,诸如靛青色、宝蓝色、蓝灰色之类的素面袍子统统都丢进冷宫。

新袍子是宝钗挑的一匹牙色暗花绸缎做出来的,在领口、袖口与下摆处添了好几道花边,穿上后瞬间感觉不一样。

贾雨村在镜子前照了又照,难怪女人都喜欢在衣裳上绣花,看来男人也不能少了,他现在就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这袍子不错,回头你再挑几匹布出来,让丫头们比照着这件多做几身。”贾雨村理着袖口,不快不慢地说道。

“原先我还担心你不喜欢呢。”宝钗说,“这会儿来不及了,等回来了再说吧。”

两人去正院给长辈们请安,一起用过早饭,贾雨村便领着范娇杏和宝钗一起出门作客了。

三顶轿子从大门口离开,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

宋老太太把薛氏留下来,玉欢上了热茶与点心,屋子里点上熏香,宋老太太拉着薛氏东拉西扯地闲聊。

说完一堆琐碎小事,她的神色突然一黯,眉头微皱。

“唉,也不知我儿什么时候才能再穿上官袍。”宋老太太叹气,面容忧愁,“他寒窗苦读数十载,眼看着家门就要兴旺了,偏偏又……唉!”

老太太不懂外面的大事,儿子说辞官就辞官,她压根不敢反对,只是心里到底意不平。

“老太太您就放宽心吧。”薛氏连忙劝她,“姑爷的本事是一等一的,一身的学问,将来必定有机会报效朝庭。说起来,姑爷也是被荣国府给连累了。”

宋老太太被劝得心情好了些许,又见薛氏并没有偏向荣国府,心里更加舒坦了,本着投桃报李的心态,便提起了薛蟠。

“你也想开些,薛少爷还小呢,从小奴仆成群,金衣玉食,一时被人误引上了歧路,等从里面出来了一定会洗面革面的,将来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薛氏闻言,轻轻叹息一声,现在什么都准备齐全了,只盼着朝庭能给一个赎罪的机会。

宋老太太拍拍薛氏的手背,又提起宝钗来:“说起家门兴旺,子嗣可不能少,我如今呀就指望着宝钗了……”

话还没说完,高管家在外面求见。

高管家为人稳重,忠心耿耿,主子没叫,如果没什么大事他是不会冒然跑进后院求见的,宋老太太急忙叫他进来。

高管家进了门,先请安然后垂着头禀道:“禀老太太,外面突然来了一伙差役……”

薛氏亲身经历过荣国府的抄家,知道官差的霸道可怕之处,听到这里就吓得身子一抖,脸色雪白雪白的。

宋老太太也被吓了一跳,只当是贾雨村有什么地方不好了,她蹭地站起身,急急地问:“差役来做什么?”

“老太太莫急,与我家老爷不相干。”高管家话还没说完呢,见老太太自己想多了,便顾不得在主子跟前请示语气要平缓的规矩,赶紧将后头的话说出来,“他们说,是护送薛少爷回来的。”

四皇子朱瑜办事速度也很快,他再不受宠也是皇子,再加上外祖父那边遗留下来的人脉,将薛蟠从牢里弄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事。

上头的人发了话,下面的人便对薛蟠十分客气,放他出来前特意打听过薛家的现状,知道都在原京兆尹大人府上安身,便主动送他过来了。

薛氏又惊又喜,完全不敢相信,整个人傻呆呆地站着,眼泪却早已流出来了。

宋老太太真心替薛氏感到高兴,连忙推了她一把:“快出去瞧瞧。”

“哎,哎!”薛氏抹了把泪,忙不迭地朝外面走。

薛氏又喜又怕,生怕是差役或管家弄错了,也许外面的人恰巧姓薛,但不一定就是薛蟠,她一路快走,急切间竟然不顾形象小跑起来。

宋老太太跟在后边,由玉欢和玉喜扶着,这种情况之下没人会去劝薛氏走慢一点。

儿子在女人心中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宋老太太特别能理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