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和陈佑名坐着轿子一路回到陈府,陈老爷听见下人报说贾大人来了,急忙迎出来,又将人请进前院花厅款待。
下人们送上一桌极丰盛的酒席,陈佑名亲自倒满三酒,三人同饮后才放下酒杯。
“听我儿子说贾大人要回乡去?真是太可惜了。”陈老爷摇头叹惜,“大人您数年寒窗苦读,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就此放弃委实可惜。依我之见,不如就在京中安顿下来,再慢慢图谋。”
“多谢陈老爷的好意,只是我心意已定,不愿再呆在京中。”贾雨村道,“我大约是不会做官,与官场无缘,还是回去乡下教几个小学生,也不算将这一身的学问糟蹋了。”
“人生在世,怎能没有起起伏伏?”陈老爷劝道,“要说好官,什么样的才能称之为好?这年头,一文钱不贪的官只怕天上地下也找不出半个。身在其中,您也有许多不得已的苦处。”
陈老爷家中经商,常年与官府打交道,最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求人办事情,有人只收一百两,有人却开价一千两才愿意帮忙。在他看来,这个只收一百两的就算是好人了。
这世上有谁不爱银子呢?
学子们寒窗苦读,只为了一朝出人头地,权禄兼收;做生意的一生兢兢业业,四处打点,也希望自己的货物能卖得更高价;就连种田的老百姓也渴望风调雨顺,在吃饱肚子之余,还能多卖两个钱。
陈老爷的话让贾雨村不禁想起了一桩往事。
当年,薛蟠和冯渊为了抢夺英莲,闹得天翻地覆。
薛蟠抢了英莲就走,留下一群下人教训不识趣的冯渊,谁知这些下人也是常年霸道惯了的,下手没轻没重,竟将冯渊打了个半死,抬回家后没两天就死了。
贾雨村刚刚靠着贾府的人情与门路,才当上了应天府的知府,听说出了这件案子,气得大怒,当即就命衙役们去将薛蟠捉来。
衙役们一动不动,其中一个长相毫不起眼的人站出来,拼命对贾雨村使眼色,过后又献上一张护官符,上面写着贾、史、王、薛这四个大家族的人都不可以惹。
轻则没了乌纱帽,重则丢了性命。
这名衙役与贾雨村也有旧,本是葫芦庙中的一个小和尚,葫芦庙被烧之后,他无处安身,只好蓄起头发做了衙役。
贾雨村心中有气,虽然感念贾府对他的帮助,可这些大家族行事也太张狂了,偏偏自己还拿他们没办法,除了妥协还能怎么办呢?
就连这衙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贾雨村早就看过卷宗,英莲是落在人贩子手里的,人贩子恰好又租的是这衙役的屋子居住。当年身无分文的小和尚,只不过做了七八年的衙役,每月奉禄微薄,只有三百多文,竟有能力在城中买下两处房产。
他哪里来的这许多银钱?
私下打听后,贾雨村这才知道他仗着自己衙役的身份,花言巧语,左右逢源,在被告与苦主之间两头收钱,手伸得比官老爷还长,这才积攒下这份家底。
贾雨村虽然拿薛蟠没办法,却不会放过这个小小的衙役,后来寻了一个错过,将他远远地打发了,心里的恶气这才消了一半。
贾雨村想着往事,目光微沉,陈老爷见状,连忙替他满上一杯酒,又殷勤地劝酒劝菜。
贾雨村笑了笑,谦逊地说:“我如今已不是官身了,莫再叫我大人,陈老爷直呼我名字就好。”
“也罢。”陈老爷细细打量贾雨村,见他虽然失了官,却依旧磊落坦荡,气质沉稳,面上不怨不怒,颇有君子之风。
陈老爷从善如流地应下,笑道:“想来贾先生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我们也不好拦着,只盼着将来您能再度为官,替我们老百姓主持公道呢!”
“公道自在人心。”贾雨村对现如今的官场很失望,就算那四大家族已经落败了一大半,将来也难保不会出现新的四大家族。
他转头看向陈佑名,语气中含着歉意:“听闻几个月后你就要成亲了,只可惜我不能来喝你的喜酒了。”他举起酒杯,“我先预祝你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陈佑名道了谢,和陈老爷一起举杯,三人共饮后,陈佑名叹了口气,道:“刚才父亲说的对极了,雨村兄万万不可妄自菲薄,您之前处理的几桩案子,不少百姓都称好呢!遇上权贵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虽然没做过官,也知道鸡蛋不能与石头相碰,就连当今圣上也有对着臣子妥协的时候,更何况您呢?”
陈佑名非常敬佩贾雨村的学识与才华,舍不得他走,便想着再劝一劝:“就算一朝失意,也不能就此没了进取的心。依我的意思,雨村兄不如暂时别走,留在京中静待时机,将来未必没有转圜。”
贾雨村心意坚定,不置可否,只道:“离动身还早呢,我上午才去了车马行,下月有人同行,那时再起程。”
陈佑名算了算日子,还有二十多天,心中又高兴起来:“那可就太好了。这么算起来,我们还能再多聚上几回。到时定好了动身日期,千万要告诉我,我一定去送送你。”
贾雨村点头应下。
一时用毕酒席,下人们将残桌撤下,换上好茶与点心。
陈佑名请贾雨村喝茶,陈老爷起身出去更衣,进来时手里捧着一个锦匣,他把匣子放到贾雨村面前,笑着说:“既然贾先生执意要走,这份程仪是我们的微薄心意,还请先生千万不要推辞。”
贾雨村打开匣子,里头是整整齐齐的一叠银票。
他并不是一个过份清高迂腐的人,况且他先前本就打算问陈佑名借些回乡的银两。
他看着这些银票,伸手只取了三张,然后起身对陈老爷作揖:“多谢陈老爷厚爱。不怕你们笑话,我本来也有一些积蓄的,前几日为了能顺利辞官,四处送礼寻人情,费了好大的力气,这才弄得两袖空空。这三百两已经帮了我的大忙了,多谢多谢。”
“贾先生实在太客气了。”陈老爷赶紧伸手将贾雨村扶起来,听他这样说,心里难免暗自叹息两声,真心劝道,“希望贾先生不要怪我唐突,请全部收下吧。上回那件事,还是多亏了贾先生您肯替我们作主,在其中周旋,那时就想好好谢一谢您了,只是您高风亮节,坚辞不受,我这心里始终都记着呢!”
陈老爷将锦匣往贾雨村面前推了推,贾雨村反手推回去,大大方方地说:“我只需要三百两就足亦,这份恩情我记下了,将来必定归还。”一面又向陈佑名讨要纸笔,说要写张借据。
慌得陈佑名连连摆手,哪里肯答应他,陈老爷也急着说:“贾先生真是……您这样,倒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了,快别再提什么借据的话。”
贾雨村微微一笑:“也罢,我记在心里就是了。”
陈老爷这才松了口气:“一路上山长水远,贾先生身边多带些银两傍身才好。我虽没什么大本事,银子倒是不缺的,贾先生千万不要同我客气。”
“多谢,这些已经够了。”贾雨村心里很感动。
上一世,他坐牢之后,当初交好的那些朋友瞬间没了踪影,只有这陈佑名时不时带些吃食衣裳之类的来看望,让他在牢里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陈佑名还想再劝,陈老爷在桌子底下悄悄扯了扯儿子的衣袍。他知道读书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傲气,生怕落下一个用银子砸人的坏印象。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被他养得性子单纯,在接人待物上有些欠缺,幸好贾先生不计较这一点,倒是与他相投得很。
“贾先生,请喝茶。”陈老爷提起上午刚发生的闲事,以作谈资,“贾先生听说了没?今天上午锦衣卫围住了宁荣两府,听说已经在抄家了。我听家里的下人说,南门菜市口那里被堵得严严实实,官牙在发卖那两府的下人奴才呢。”
“在街上听了一耳朵。”贾雨村面露同情,“有因才有果,自己种下的苦果,再难受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如今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顾不瑕,幸好圣上仁慈,总算留下了他们的性命。”
“这倒也是。”陈老爷点头,“他们享受了那么多年的富贵好日子,只要命还在,苦一些也不妨事。”
“先苦后甜是好事,这先甜后苦倒折磨人,不是谁都像雨村兄这般看得开。”陈佑名摇头点评道。
又聊了一阵子,贾雨村起身告辞。
陈老爷准备了一份厚礼相送,只是贾雨村今日出门并未带着小厮,他便吩咐家里的下人:“把这份礼送到贾先生府上去,再去外头叫一顶轿子来。”
“不必了。”贾雨村摆摆手,“刚用过酒饭,正好走一走,散一散呢!”
陈佑名点点头,随口夸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还是雨村兄更懂得养身。”
贾雨村有些哭笑不得,陈佑名虽然质朴,可他心中若喜欢谁,常常在无意中就能把人夸得脸红。
辞别陈家父子,贾雨村这才出门慢悠悠地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