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功高盖主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谢绝转……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没有斗得你死我活前,有一方主动退出储位之争这个假设前提下,我的观点是李建成容不下李世民,但李世民能容下李建成。”

“理由很简单——平庸之君的肚量与雄主的肚量天差地别。李建成有才能,但远不及李世民。老虎洞外有只羊不耽搁老虎休息,但羊圈外有只老虎,羊一辈子都要惶惶不安。若李世民是虎,李建成便是羊了。”

“功高盖主自古以来都是死局,雄主不杀功臣,是因为他的文臣武将没一个能够功劳盖过他的功绩,皇帝镇得住场子。李世民的能力太强,连他亲爹李渊都心生忌惮有意打压,何况是李建成这个兄弟。”

李建成:我有一万句脏话想说。

秦王府内一众文臣武将与有荣焉,李世民却有些郁闷。

李世民自是不甘于李建成之下,也有心博取太子之位,但他还年轻,从未想过越过父亲。他也知道父亲偏爱李建成和李元吉,然一直以为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比他善于迎奉之故,却不知父亲早早对他生了忌惮。

“李建成若生在盛世做个平庸的守成之君,于帝王圈混给不上不下的评价没太大问题,但挑起隋末初唐这个百废待兴的担子还不太够。大唐由李建成继承,后来那个憋屈的大宋极可能就是唐的上限了,至于万国来朝的巨唐就不要想了。”

“判断李建成只能做个守成之君而成不了李世民那样的雄主理由也非常简单。首先就李建成本身的能力问题:从武德七年,突厥大军压境时,李建成赞同李渊焚城迁都能够看出他没有李世民那么重视百姓,以及没有李世民的军事能力。”

“不怜惜百姓,所以会赞同焚城,没有应对突厥的能力和信心,所以赞同迁都。其次就是谋略和格局,李建成对付李世民的手段很上不得台面,什么收买李渊的妃子吹枕头风,容留亡命之徒为死士谋划刺杀,在自己设的宴会上给李世民下毒,这种手段怎么说呢?可能还不如绝命毒师赵匡义。”

“以毒杀夺嫡成功的典型案例——绝命毒师赵匡义,但到底是毒杀还是斧光烛影一直有争议。赵匡义虽是怂宋‘怂’的开端,然在赵匡胤死后,能够越过侄儿,成功兄死弟及,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在当皇帝这事上业务能力平平,但夺嫡赵匡义是行家里手。”

阿宋并不知道自己的随口之言,让大宋某个叫赵匡义的陷入了困境。

“用下毒这种手段来夺嫡,不止下作,且欠缺考虑。为什么呢?李建成给我的感觉是他下毒之前既没想过李世民没死会如何,也没想过李世民死了会如何。而我认为李世民没死,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生死局;李世民若死了,那就是大唐的生死局了。”

“下毒之事发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宴请理由我推测与李建成上折说要李元吉代替李世民迎击来犯的突厥有关。李世民中毒后心绞痛,吐血不止,同在宴上的族叔李神通瞧着不对劲,连忙送李世民回西宫救治。”

“李世民得救后,李渊还在试图和稀泥,说李世民不胜酒力,派人和李建成说以后不要晚上请秦王喝酒了。”

“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这父子三蠢蛋,竟以为到了这份上还能让李世民有苦肚里吞。那可是十五岁就能雁门关救驾,十八岁就能鸡爹起兵称王,三千五百骑兵就敢迎战窦建德十万大军的猛人,而不是什么任人揉捏的小绵羊。”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党羽能够屡屡让李世民吃亏,不是他们能力有好,而是李建成命好,生为长子,嫡长的太子身份在三纲五常的封建王朝占据了舆论上的优势,而皇帝李渊也正好忌惮李世民的能力,故意抬举李元吉打压李世民。”

“结局大家都知道,三天后,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将人得罪死了,正打算赶尽杀绝,却不敌李世民这用兵如神的天生领袖。这两个家伙事情做了才急匆匆考虑下一步,而李世民却是走一步算三步,早在他们步步紧逼时就不动声色把棋子都落在了该落的地方。”

“这个皇帝中的领兵第一人,比谁都清楚什么是兵贵神速,所以李世民甚至都没有好好修养一番等身体康复,就果断出手了。”

“玄武门之变给我的感觉是起事的日子应该是临时决定,但棋子却是早就落下的。简单的说就是李世民早有防备,但并没有决定要动手或者何时动手,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帮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落下了最后一子。”

“促发玄武门之变除了李世民中毒,还有一件事,就是突厥大军来侵。这~怎么说呢?我想李世民这时候最忧心的应该不是自己被李元吉取代,毕竟他的部下那么容易被太子党拉拢,太子党也就不会极力打击秦王部将了。”

“李世民当时最担心的应该是这些唐军跟李元吉出征,能活多少的问题啊!他这个时候,再不出手大唐最精锐的秦王所部可能就要提前成为历史了。”

“那么我们再说一个假设结局,李世民中毒失救,会怎么样?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相争期间,太子党也曾想挖李世民墙角。但懂得都懂,雄主总有些让人想要誓死追随的特质,李世民也是如此。”

“太子党挖墙角不成,就极力打压,李世民的部将基本都因太子党的打压受过贬谪和不同程度的羞辱。比如投靠李建成的宠妃尹德妃之父尹阿鼠将从其门前经过的李世民谋臣杜如晦打成重伤,张婕妤为了夺取李神通因战功被封赏的良田在李渊面前告李世民和李神通黑状。”

“可以说,李世民的部将与太子党的仇怨不止是派系问题,还大多结过私仇。这也体现了李建成的能力不足,你看他拉拢的都是什么人?射杀百姓为乐的齐王李元吉,靠女儿发迹却嚣张跋扈殴打朝廷命官的尹阿鼠,依仗皇帝宠爱谋夺功臣赏赐的宠妃,就挺蛇鼠一窝的。”

“一旦李世民身死,他这些被太子党迫害过的部将会如何?须知李世民的部将很多都是反王出身,可不是忍气吞声的孬种,这些人除了李世民谁也压不住,谁也不会服。不管是为了报仇还是为了保全自身,他们都不会坐以待毙。”

“一旦发现大唐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这些桀骜的文臣武将若忠心一点会拥立秦王府的小世子起兵复仇。秦王妃长孙氏柔中带刚,看似柔弱,却是个能在关键时刻随丈夫上战场,生死与共的刚烈女子,世子李承乾年幼却聪慧过人。”

“秦王府文武班子齐全,成事可能性不小。但主少,变数大,最好的结局就是秦王部撤出长安,以待将来。而悲观一点,就是秦王部下的武将再度各自扯反旗了。这两种结局都是大唐内乱,等突厥大军一到,遭殃的可就不止长安百姓了,或许就是再度天下大乱了。”

大唐百姓,尤其是关中和长安百姓皆是议论纷纷,对李建成为太子一事颇为不安。而有些在朝中立的官员已经决定上折请皇帝改立太子了,反而是秦王部眼下不便于动起来。

“当然李建成可能也有后招,比如李世民死后立即攻击秦王府,斩草除根。即便侥幸成功,那问题来了,秦王还有在外领兵的部将呢!一旦秦王府被灭,你说他们会是大唐的忠臣,还是举起为主复仇的旗子反唐?”

“所以我说李建成下毒后,根本没有考虑过后果,考虑过自己能否掌控局面。”

“说了李建成能力不足,容不下功高盖主的李世民,再说说为什么我认为李建成愿意退让的话,李世民容得下李建成。”

“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同样是处于对李世民能力的考较,别看许多小说写的仿佛谁穿越到隋末都能成为唐太宗,实际上唐太宗还真不是谁上去都可以的。”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那么多皇帝,冠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能让人信服的也就三人。李世民能成为其中之一,绝非时势造英雄那么简单。这样的雄主,是真的错过了,千年都等不到第二个。”

“我前面说了雄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的臣子不用担心功高盖主。龙凤猪三帝,哪怕汉武帝刘彻晚年发猪瘟,将自己的三族和朝堂来了个几近团灭,起因也是巫蛊之祸,而不是谁功高盖主。至于秦始皇嬴政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出名的不杀功臣。”

汉皇刘彻:怎么又又说我啊!

汉武帝的臣子:从今天开始灭巫灭蛊没商量!

“秦始皇的功臣是他死后臣子先负了这位雄主,然后被继任的昏君奸臣屠戮。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容人雅量传世,别说他的部将,就是他的政敌只要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活命都没问题。”

秦始皇嬴政:头疼,被天幕念叨真是痛并着快乐,痛是反复被说黑历史,快乐是得到有用的信息以及被夸赞。

秦始皇的臣子:愿陛下千秋万载!

“不同于李建成挖不动李世民的墙角,秦王殿下挖墙角那是专业的。他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多跟过多个主公,但李世民就有一种特别的能力,他不在乎部将有多少前任,反正他都是最后一任。”

“比如卢国公程咬金最初为瓦岗军,后投顺王世充,降唐后,追随秦王,从此南征北战,心里再容不下其他主公了。比如我们的门神翼国公秦琼和鄂国公尉迟恭,秦琼初仕隋朝,投过瓦岗李密、投过王世充,尉迟恭则曾是刘武周部将。”

李渊所在时空现是武德二年五月,秦琼与程咬金等人在三个月前因察觉王世充不是明主,趁两军于九曲对阵时投唐,刚入秦王府任职不久。秦王对二人颇为礼遇,因天幕知道秦王是明主的两人也很是高兴于自己的选择。

眼下知晓未来自己可以追随明主共创造盛世,还能位列国公,越发开心了。然尉迟恭就有些尴尬了,眼下他还在刘武周麾下呢!

听到天幕,哪怕纯朴忠厚的尉迟恭也觉得有些不好,正想如何应对,不想身边的部将却欢呼起来,嚷着要跟他一起去投唐。

尉迟恭:……我要是说去,对刘武周好像有些薄情寡义,我要是说不去,大概他们觉得我不带他们奔前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