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寿礼

李老大很有些心动,魏老太表的这个态也不是像那假的,最终,他答应下来。

毕竟隔壁李英才都送去读书了,他家就一个儿子,不管那聪不聪明的,也是想送李英晦去读书的。

谁心里没个一口气呢?

他爹一味地觉得李英才将来肯定能有出息,完全看不上李英晦,他心里一直窝着一团火,就连李英才去读书,他相信,他爹也是拿了私房钱出来资助的。

李老大提着两大包一篮子东西往家去,肉最终余家也没要,专门带了李老大去厨房看,余家的确买了三四斤肉,顺带的,还给李老大摘了一大包菜回家。

李老大走在路上想,余家这是要发达了呀!

不说那冬天种菜的技术,就只种平菇一项,也是那长期发财的途径!

余桑提出让李英晦也去读书这个建议,魏老太倒是没多怪罪,毕竟她现在看来,余桑那可是余家的财星,不说财星,本来余桑就是她的小乖乖,她完全是怪罪不起来的,重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再说了,她心里也有一杆秤,知道这个人情,余家本来就是该还的。

阿李作为媳妇,倒是不怎么好说这个事的,毕竟是她娘家的事。

余满山一回来,余桑就把李老大来的事说了,还提了明年要是有钱,就让李英晦也跟着去读书的事。

余满山完全不反对。

今天过冬至,刘大丫也在余家厨房里帮忙,她现在几乎都在余家帮忙,只晚上睡觉才回家去,余家人口多,也没她睡觉的地方,只吩咐她晚上锁好门,要是家里进了贼,就大喊,余家就在隔壁,能听到。

蒜苗小炒肉,蒜蓉小白菜,菠菜汤,烧豆腐,冬瓜炖肉,余满山从镇上回来,又带了块豆腐回来,余家的冬至午饭就更丰盛了,不过在吃之前,还要先祭祀祖先。

祭祀完了,才吃午饭。

这是两年来,余家最丰盛的一顿饭!

邻里往来间,也相互问好,祝过节好。

余满山又带了余桑和余三郎去走动李老头和李老二一家,又去李老大一家坐了坐,带了一包糕点过去,也是余满山在镇里捎回来的,给李老大一家倒是没再带什么东西了,毕竟之前已经给了棉布和棉花,又摘了菜回去。

比起过年,也就稍微差些,没放鞭炮,亲戚走动没那么多而已。

但听说那县城和府城里面,冬至过得很是热闹,这一天,官府开放了关扑这条禁令,很多商贩用食物、头冠、梳子、鞋袜、布匹、花朵、玩具等物品,沿街叫卖关扑,买家和卖家商量好价钱,用铜钱在瓦罐内摇掷来赌输赢,赢了就可以把赌的物品拿走,输了就付钱。

余桑也就是听这么一耳朵,完全不能亲身所见古代这一盛况了。

冬至一过,第三天就是李老头过生了,李家要办席,一大早,余满山就带着阿李并几个孩子往大石坝去。

特意带了上次在县城给李老头买的寿礼。

这时候也没随份子钱这个说法,都是送东西,并不专门送钱。

这个时节,正是杀年猪的时候,余家并没有猪,就没得杀,只能买肉吃,李家不一样,刚好趁着过寿,一道杀年猪。

李老头带着李老大李老二在院坝边接待来的宾客,看到余满山带着一家人来,不算热情地说了一句:“来了啊。”

倒是李老大很热情,挽了余满山就往屋里拉。

阿李一到,就去厨下帮忙了。

李家堂屋里两边放了一些条凳,已经坐着一些亲戚和认识的人了。

看到新进来的余满山,有老人问:“李老大,这是你妹婿啊?”

“是诶,家住李家湾的。”

沈氏提着一壶粗茶来上茶,看到余满山手里拿了包东西,“哟”了一声,高声道:“还带了礼啊?”

众人一致看向余满山手里拿的那包东西。

李老头又接了客人往堂屋来,看到沈氏吆喝,觉得余满山也送不起什么好礼,沈氏还在这里故意吆喝,余家的面子他不管,没得丢了他的面子!

他呵斥道:“女人家家的,赶快厨房帮手去。”

李老头分家很有些心思,他手里还握了十亩田,谁对他好,他就把十亩田给谁。

沈氏被李老头一说,撅了嘴巴,又不敢反驳,李老头还是家里最大的话事人,她不敢放肆。

余满山被沈氏这么一说,众人又看向他,要是往常,他肯定是要没脸的。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这半匹布,是用粗麻布包的,粗看外面,还以为里面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什,但余满山一打开,露出里面厚厚一叠青棉布,叠得整整齐齐的,看那份量,足有半匹的样子!

平常人送礼,送个几尺就差不多了,就算是女婿,半匹也很多了,颜色也是顶顶正的,不是那染得差的劣质布。

当即堂屋一堆人就喝彩了起来!

好几个老头都艳羡地说:“这个女婿好啊,送这么厚的礼!”

“这足有半匹布吧?看这颜色,也好,要废老些钱了!这女婿大方啊!”

“这颜色真好啊,用这布做一身衣服,走出去很有面子。”

“这何止能做一身衣服啊,做两身都足够了!”

“李老头,你女婿不错啊。”

“真的不错啊。”

......

里屋都是些媳妇老太太的,并不跟堂屋的男人一道坐在一起,听到堂屋的喝彩声,也出了堂屋侧门来看,纷纷惊叹道:

“这送的礼真厚啊!”

“丁老太你家真有福啊,有这么个好女婿。”

......

满堂喝彩,余满山和李老头都觉得有脸,尤其是李老头连连道:“好啊,好啊,不错。”

倒是李老二和沈氏,觉得有些没面子了,两人脸上有些赧色。

沈氏匆匆添了些茶,就往厨房那边钻了。

李老二陪侍在一旁,作为主人家和舅兄的李老二脸上却讪讪的,笑得有些勉强。

余大郎几个也觉得有面子,自从他家把田卖了以来,每回来外家,二舅一家都话里有话的,说话很不中听,他们兄弟几个都很不爱来李家了,要不是今天外翁过寿,他们也不想来。

余桑到觉得不怎么样,看不惯穷亲戚的人太多了,贫穷走到哪儿都被人瞧不起,要是能瞧得起,她倒还觉得这人是有点内涵在的。

要是像她大舅这样雪中送炭的,就更少了。

李老头被众人一夸,很是高兴,喊丁老太道:“把那炒胡豆炒豌豆的,给几个孩子抓几把来!”

把礼交了,余满山吩咐余大郎几个自己玩,他作为女婿,却是不能把自己当客人对待的,得下去帮忙,那边正准备杀猪,需要帮手。

余桑则到处看看,她年龄小,也帮不上什么忙,她娘和外婆也没叫她去厨房帮忙。

大舅娘常氏看她一个小人儿到处乱逛,今天人又多,怕到时候她走丢了,或被人拐了,连忙拉她去自己家待着。

恰逢沈氏拉了李英才来,跟常氏说:“家里吵得很,我家英才书都读不下去了,嫂子你家清闲,让我家英才来你家清净地读读书。”

虽然分了家,但两家房子是挨着的,就是一家是瓦房,一家是草房。

常氏平时和沈氏不对付,但沈氏面皮厚,这又是侄子,她不好拒绝。

沈氏把李英才安顿在李老大家堂屋,临走前吩咐:“你读书读大声些,让亲戚邻里们都听听!”

余桑:“......”

常氏:“......”

这哪里是来读书的,是来作秀的吧?

李英才也很懂他娘意思,立马翻开书大声地朗读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

这个余桑知道,《三字经》,没想到这个世界也有。

李英才这一读,余桑也不想待李老大家了,而且李老大家的厨房也被征用了,吵吵闹闹的,因着办席,李老二那边厨房不够用,而且是李老头过寿,李老大家出地方出力出物也是应该的。

余桑跟常氏说了一声,又回那边接客的堂屋去,她就爱听这些老大爷成年人吹各种事各种物,来加深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反正她才5岁,不受性别的影响,方便待在堂屋。

一进堂屋就听到里面的人盛赞:“你孙子聪明啊,这书读得好啊,以后肯定有出息!”

“李老头你还是能干啊,孙子都能读上书了,不像我家那些皮猴......”

“老哥哥还是厉害,硬是让孙子读上了书,以后要是读出来有出息了,别忘了老弟家啊......”

......

余桑再看她外翁李老头的反应,似乎比余满山送礼那会儿还高兴些,嘴都笑得合不拢了。

看来李老头对于李英才将来能读书有出息这个事抱了很大的希望,并且把这个事是当成了顶了天的事情来对待的。

她想起上次秋社日来,刚好遇到分家,只要沈氏一提李英才读书有出息,李老头就会万事做出退让。

沈氏对于李老头还是很了解啊,摸准了软肋。

外面已经杀好了猪,将肉也分了,猪血并内脏等,也一并处理好了,厨房那边也传来了下锅炒菜的声音。

李老大进堂屋来叫李老头:“爹,可以开始摆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