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朝夕之间

因为一本书,上午还是车间的工人,下午就坐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里人不少,就算是领导家属,那也得使下大力气,才能坐进来。

但没人对宁夏有异议,赛道都不一样,怎么比。有本事你也去写一本小说出版,光想想就让人绝望,这路子太野了,谁走得通。

到了晚上,小姨的朋友同事,包括之前胜利的那些好哥们,自觉跟他们家关系好的,都上家里看热闹来了。

孙婆婆见着这么多人,也是乐得叫儿媳妇,“唉呀呀,赶紧把我柜子里的糖盒子拿出来,给大家甜甜嘴。”

“不吃就这么甜了,再吃还得了。”说归说,小姨端了瓜子花生糖果盘出来,年前家里多少备了些待客的吃食。

英子也过来了,还拎了东西,一看就是父母让她带来的。两个小姑娘躲在屋里正说话呢,一会儿有人过来要看宁夏,她不得不赶紧出去应酬一圈再回来。

来来回回折腾,想说点什么,都被不停打断,英子无奈道:“得了,知道你忙,我先回去,等得空了再来找你。”

好不容易将客人都送走,宁夏一边收拾屋子一边冲着小姨笑,“原来小姨的人缘这么好。”

小姨哈哈大笑,孙婆婆也跟着笑了起来,今天也来了好几个她的老同事,“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之常情,不用看得那么重。”小姨心态倒是好,你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人家愿意来捧你一把,一样是情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的事物上,别说别人,问问自己,你对待领导和普通同事的态度,就能一样吗?

“还参加考试吗?”小姨问她。

“当然要参加。”没有这个机会也就罢了,有机会她还是想试试。

“说不定我们家,真能出一个大学生呢。”放以前小姨可能不会这么想,但是出版小说的事,一下子把她的心打开了。

“我就是试试。”宁夏可不敢承认。

有了出版的成功,她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截,高考能否成功,也变得不那么孤注一掷,至少可以轻装上阵。

办公室的工作可以用清闲来形容,也有三四个忙的,但除此之外,大部分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泡茶,然后是翻看报纸,看完报纸聊八卦,聊孩子聊中午吃什么,到了下午,继续这个过程,还会加上一项,就是聊婆婆聊姑子聊自己的家的亲戚以及别人家的亲戚。

最让宁夏好奇的事,无论聊什么,最后都会拐到生孩子上头。顺产还是剖腹产,医院生还是家里生,短短时间,让宁夏对办公室里的数十人,有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

在这样的环境里,谁也不可能有秘密,如果长时间下去,更是一个最好的人类行为观测模版。大刘是不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所以才对人性有那么深的领悟,宁夏莫名的想到。

“宁夏,中午有市里的领导过来,你负责接待一下。”王秘书一个电话过来,宁夏赶紧放下手里的事,一脸忐忑赶过去。

她从来没干过这种活,不知道何谓接待,又该干些什么。

“不用这么紧张,一会儿跟在我旁边就行了。”王秘书温和的笑,然后小声问她,“我拜读了你的大作,真的太厉害了,不说破案的过程,光对大不列颠的人文和社会关系的了解,就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你是怎么写出来的,有空教教我呗。”

王秘书也是耍笔杆子的,没事也会四处投稿,报纸上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也是时有刊登,但长篇小说他从来没试过,见到成功案例,顿时跃跃欲试。

“主要是下乡的时候,遇到一个老教授……”

只能搬出全能的老教授,王秘书不疑有他,那十年啥事都有可能发生,只羡慕这丫头运气好,别人下乡是遭罪,她下乡还能学知识,这上哪儿说理去。

市里的领导过来,其实完全没有宁夏什么事,她只负责在厂长装逼说到她名字的时候,站出来欠身跟各位领导问声好,便完成了任务。

喜欢这种生活的,觉得自己是领导跟前的得意人,还挺高兴。不喜欢这种生活的,觉得自己像个吉祥物,四处展示,就为了领导眼里那点惊喜。

“有得就有失。”宁夏在心里平衡双方的关系,对于宁夏来说这样的生活,不喜欢也可以接受,她没那么矫情和自我。

但对于宁安悦来说,却觉得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她的高自尊根本不允许自己被当成吉祥物展示。

这两种心态,其实都是宁夏自己的内心,接受了宁安悦记忆的同时,也避免不了要接受她整套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自尊心。

“前几天宁家的老家来人了,听说是奔着我两千块稿费来的,还没上我跟前亮相呢,领导就直接警告了他们,让他们老老实实的。你看,老家的人马上就走了,这事没起波澜就平息下去了,如果不是现在的身份,老家人上门还不知道要怎么难缠呢。”

这就叫有得有失,虽然被当成吉祥物,当成政绩炫耀般的展示,但宁家夫妻那边稍有异动,就被警告。

这年头,领导是开除不了工人,平时还能开开玩笑,甚至背后说说人家坏话,都不会有什么事。但领导真当面警告你的时候,你最好听得进去。

这么大的工厂,多的是你吃不消的岗位,革命工作不分贵贱,调动你过去,是看得起你,你吃不消也得吃。整人的办法,多了去了,最好心里有点数。

宁夏费了一番口舌,将内心的秩序归于平静,同时也收到出版社编辑小苏的信件。

同事将信交给她的时候,眼里最后一丁点疑问也消失了。像这种公家单位,寄的信可不是邮局卖的那种白板信封,都是单位订制的,下头直接印刷上单位名称地址的信封。

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单位来信,时光出版社几个大字,在所有人眼里,熠熠生辉。

小苏写信过来,当然是为了巩固关系,及时掌握作家的状态,看看她什么时候准备写新书,以及需不需要自己的帮助。

她好歹在平京,图书馆里查点资料,又或是打听点什么,都方便。人家要不要是人家的事,但她得提出来,让人觉得自己想着她。

关系嘛,不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至于之前宁夏耍的花招,她早就在通信过程中,澄清了,是屡次退稿的打击,让她产生了投机的心理,这才编造了一个不存在的华侨。

本意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一个被人看到的机会,而不是看都不看直接退稿。

小苏的回信非常得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愧是作家,能通过这样的巧思和出版社进行无声的沟通,让人佩服。

如果出版不成,就是耍花招的狡猾丫头,出版成功,就是作家的小玩笑和奇思妙想。

“不管考成什么样,尽力就行了,现在的日子多好啊,领导那么看重你。”今天是高考的日子,小姨起了个大早,面条上堆满了肉丝,还有一个荷包蛋。

“知道了。”临出门,小姨还给她揣了两颗带壳的煮鸡蛋,“你一颗英子一颗,万一饿了,可以垫一垫。”

“也太多了,留给婆婆吃。”

“我不吃,你们年轻,多吃点。”孙婆婆听到,赶紧挥手,现在天天有人上家里来看热闹,还给她念书,念宁夏写的书,虽然她听不懂,但越是听不懂,越觉得这丫头有本事。

“还能少了婆婆的,你拿着。”小姨将宁夏推出门。

“晓红,你娘家那边,该送的礼就送,你姐姐姐夫我就不说什么了,你亲弟弟除了没什么出息,人也没那么坏。”

周晓红一撇嘴,“没出息就是最大的坏,那么大个人,好手好脚,搁家里闲出屁来了,也好意思。别人是找不着工作,他是有工作也不做,干脆死了还能省口粮食。”

说归说,还是拎着东西去了娘家,今年过年要去公婆的老家,也得跟娘家打个招呼。

娘家父母早等着她了,收了东西,把她按下来,“宁夏这丫头,真能挣大钱?”

“那又怎么样,她挣的就是她挣的,以后当嫁妆全带走,谁也别多想。”周晓红瞪圆了眼睛,她从小就敢跟父母顶牛,现在更不会怕。

“死丫头,白生了你一场,你弟弟这个样子,你也不拉一把。”

“呵呵,他什么样子,有吃有喝有老婆有儿子,啥都不用干,还有父母养着,天王老子都羡慕他呢。这日子,给个皇帝都不带换的。”

周家父母无语望天,小时候还能打骂,长大了打不动也骂不动了,女儿一家都是工人,这么好的条件却不管弟弟,所以说生女儿有什么用呢?赔钱货啊。

周晓勇打开姐姐送来的年礼,摸出一颗糖果扔到嘴里,对姐姐埋汰自己的话,半点都不生气。

“姐,你不懂生活,人这一辈子啊,生下来就是奔着死去的,怎么过不是过,非得把自己折腾够呛,有啥意思?闲坐庭前,看看天上的云,地上的花,尝尝酸甜苦辣,品品世间百态,不比什么都强。”

周晓红“呵呵”两声,“得得得,你好好品,好好尝,等两个老的没了,我看你吃S能不能吃出酸甜苦辣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