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兴家纪事(21)

现在家里还没有多少资产需要打理,最好是等顾长林他们来了,杂事多了就不让几个儿子亲自跑来跑去的忙活了。

以后还是叫他们学些更有用的东西,不说帮着顾承光,至少也不能拖后腿。

左大就先负责这些杂事,兼职门房,先做个外管事再说,他妻子马婆子就跟着她处理内宅的事务,看她衣衫整洁,为人沉稳,清音就先让她跟在身边使唤,也兼做些针线上面的事吧。

孙六会赶车,又会种地,以后买了田地再看,目前顾家还不能算是在府城定居,这里还只是暂时的,所以也就没有买地。

不过想想顾承光陆续拿给她的那些银钱,清音考虑了一下,这一大家子的吃穿嚼用,恐怕还是买地更为划算些,不然都靠在外面采买,每月光是这方面就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这事不急,等顾长林他们到家了再说。

李婆子擅长厨艺,就让她先收拾收拾,晚上做一餐饭试试手艺如何,如果不好,还得再添个厨娘……

李婆子还算有些眼色,立即明白了主家太太的意思,准备晚上拿出自己一辈子积攒的本事好好露一露身手,好叫主家不会嫌弃她和她一家。

孙康识字,清音就准备让他先跟在顾承光身边跑腿,虽然跟顾承光从前的随从没得比,好歹也有个使唤的人不是,慢慢来吧。

顾承光以后要入仕途,他们不想买犯官发卖的仆从,虽然那种人更省心无需培训直接上岗,不过那种人风险也大呀,谁知道他们对自家又是什么态度呢,还不如这种小门户出来的,至少知道谨小慎微,心没那么大。这就够了!

不过就是心大也不怕,清音又不是第一次来古代,这些事她处理过许多回,早就驾轻就熟了。

还有孙雨,清音准备先观察她一段时间,如果真是个好的,就先跟在顾槿身边也合适。

至于几个儿子那里,不好意思,家里还没那么阔,等等再说,也好磨一磨他们的性子。

反正不要他们再下地干活,家务也不需做,只照顾几个小孙孙,顾好他们的小家,这总能办好的吧。

而且这次他们过来,大孙子栓子也要开蒙读书了,这个得跟顾承光商量一下,他年纪还小,又活泼好动,得找个合适的学堂送去才行。

几个孙女也得开蒙读书,再学些技能,别人有终归不如自己有。得让她们好好学一学,看都擅长什么,因材施教才最是佳。

就是这女夫子不好找,如此也只能慢慢来,谁叫现在的顾家还没根基呢。

这般想一想,事情真的好多啊,清音觉得自己几辈子没有过这样的耐心了。

她笑了笑,也许这就是入世之后的烟火气吧,这烟火人间,有她留恋所在,她曾经也真切的感受过啊。

没什么不好的,她想。

……

左等右等,望眼欲穿,顾长林一行人终于是找来了府城的顾宅。

见到清音,不说几人又激动又胆怯的神情,单是两个儿子就眼泪汪汪可怜兮兮的看着她,终于见到亲娘,却都不大敢认了。

这才过去多久,娘就年轻那么多了,又贵气又好看,一看就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夫人,虽然他们也没见过什么大户人家的夫人吧,不过读过书,靠脑补就差不多了。

“娘!”

“娘,儿子好想娘,还想爹!”

“娘!”

“想奶奶!”

“奶奶!”

“想,想!”

相比较两个大儿子,还是这带着小奶音的孙子孙女更可爱,清音一手牵了一个,“先进家再说。”

顾家众人一路打量着这个精美广阔的大宅子,这里是他们的新家了?

这座三进的宅子,第三进是个不小的花园子,清音没有时间打理花卉,就让家里的下人看看是不是先种点什么菜,要不然一直空着有些可惜。

她现在带着顾槿住在二进,她同顾承光住在正房,顾槿在东厢,现在又把顾长柏安排在西厢,都是极好的一明一暗两间套房,让他们自己看着布置,等以后顾长柏成亲就要搬出去了。

不过他们可能在这里也住不到他成亲之时,清音现在可没打算给他说亲,等以后顾承光考上进士后再说不迟。

便是再等两年,顾长柏也不过才十六岁,年纪还不大,来得及。

而顾长松则是安排在了跨院里,跨院是独立的一个小院落,三间南房的格局,现在他们孩子不多又年纪小,完全住得宽松自在,关起门来就是自个的小家。

给顾长林一家准备的也是跨院,格局跟顾长松家是一样的,早叫人收拾好了,两家直接住进去就行。

安顿好众人,清音让他们都先回去洗漱休息,有什么事晚点再说不急。

吩咐厨房的李婆子饭菜做丰盛些,他们这一路奔波,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必是受了些惊的,做点好吃的压一压。

又叫她晚上熬点安神汤,让大人孩子睡前都喝点,好好歇一晚,明日准能好。

顾长林他们是雇车过来的,随行还带着他们家夏收的粮食等物,清音都交给左大和孙六他们去交接了,让他们多付些车资,那些脚夫千恩万谢的走了,纷纷感叹顾家这是真发家了:瞧那府邸气派的!

顾承光还没回来,清音刚从厨房出来,就见洗漱好的顾长林在等着了,见着她先行了礼。

清音挑眉,这适应的挺快嘛!

“坐吧。”进了正堂,清音示意他道。

顾长林依言在她下首的椅子上坐了。

“不是让你们先休息休息吗?怎么,家里可有什么急事?是你大妹?”

“不是,不是,娘,大妹很好,您别担心,儿子过来是想跟您先禀报一下家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好叫您心里有数。”顾长林忙道。

没事就好。

清音亲手倒了盏茶,把茶碗推过去给他,顾长林看着面前精美的白瓷青花茶碗,还没喝就闻到了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翠绿色的茶叶飘在碗底,真是好看极了。

他们家,是真不一样了。

好像是在做梦一般。他端起茶学着他娘喝茶的动作,放在唇边轻抿了一口,醇香可口,这是他能想像得到的形容词,再多的他也说不出,但这茶确实又香又好喝。

比他在以前东家那里喝过的茶好喝千百倍。

“说说怎么耽搁了这么久?”清音见他喝过茶后,方开口问他。

顾长林放下茶碗,开始说起家里的事。

原来他们离开后,县里就来了通知,说是要修河坝,每家都要出一个壮年男丁去服徭役。

清音一听就明白了,往年也有过要服徭役的通知,顾家人从来都没有去过。

家里不缺这些钱,主要还是不舍得让儿子们辛苦,修路还好些,听说修河坝很辛苦,又十分凶险,稍有不慎,每年回不来的壮丁也有不少。

不服徭役的一家要出十两银,十两可不是个小数目,是普通农家好几年的总支出,一般人家哪支付得起!

便是支付得起,也会舍不得。

吴家穷得很,若是给这十两,确实是会爽快的答应分家,而且给了这十两,吴安是肯定不会去的了。

吴家人要是舍不得这十两银,再叫别人去,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清音就没多问了。

“钱够用吗?”之前她离开时,除了家用十两,另外还单独给了他一百两让他给顾榕买铺子用,一百两肯定多了,县城的铺子五十两左右就能买个地段好又敞亮的中等铺子,之所以多给点,也是以防万一。

“够用,还多了些!”顾长林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出来,清音没接,摆摆手叫他继续说。

“一共花了六十两买了个离县衙略近的铺子,大妹抽空就回来让大嫂教着做糕点,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儿子尝过,味道跟大嫂做的差不离。”顾长林道。

苗氏的糕点托是清音之前特地指教过的,材料的差异导致口感可能与记忆中略微不同,不过这在他们那个小小的县城卖肯定是足够了。

顾长林又说了他利用服徭役一事让大妹分家的事,清音颔首,刚刚他提到这个时,她就猜到了,这个二儿子可惜了,要是继续读书,他倒是挺适合科举入仕的,这样顾承光在官场上也不至于孤身无助。

而且顾长林比起读书天赋最好的三郎来,更多了几分审时度势的优势,她得好好想想怎么用二郎。

“还有何事?”清音没直接问汪三妮的事,不然就太明显了,别人不会多想,二郎是肯定会起疑的。

“哦,对了,娘还记得您和爹、大哥、小妹离家时,汪家不是出事了吗?”顾长林说着面上有些意味深长。

清音点了点头,似是兴起了些许兴致,顾长林没敢卖关子,“汪老二把汪三妮打了个半死,混子上门提亲也叫他拿棍子打了出去……”

汪家商量要将汪三妮打死了事,不过也只是说说罢了,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设定是,就算是亲生儿女,打死也算谋杀,所以汪家人最多是虚张声势,不敢真这么做的。

尤其是桃溪村的村长也不可能眼看着他们这么干,这样毁名声的事要是一出,桃溪村的村长绝对首当其冲会被县令问罪,其次才是汪家人。

汪三妮恨极了汪家人,风头上她肯定不敢做什么,直到县衙的差役去顾家报喜,说顾承光考中院试头名,中了秀才之后,当晚村里又闹出了事。

“什么事?”清音把桌上的点心往顾长林面前推了推,笑眯眯的问道。

顾长林见她娘爱听,也是兴致勃勃的。

“娘,你还记得村东头李家吧,他家的大郎,爹以前还说他看着像是很有出息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