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二章 破局之机

“以商贾之力,或者说,朝廷直接干预市场……”

此刻,听着李修的安排,堂外刘起元却是两眼放光,但很快,他眼神又黯淡下去,以往的历史教训,就已经清晰说明,此策难成!

或者说,但凡涉及钱财之事,就很难保证事情的落实贯彻。

吏治不清,监察不严,此策断无成功之可能。

思绪片刻,心中稍有章程后,刘起元便没再多想,秦公能不知不觉布下如此大的网,毫无疑问,对商贾之事,定是已经有了判断,说不定,早已悄无声息的落子谋划了也不一定。

李邦华冷冷的吐出了这一句话。“虽说无商不奸,但若是利用好了,也是一个天大的助力。”

“难。”

孙传庭摇了摇头:“秦公能让这些商贾为国所用,那是因这一切,某种程度上,也是秦公一手铸造……”

“但创业易,守业难啊!”

“任何政策制度,维持一世容易,维持数代,难,难如登天!”

刘起元幽幽出声:

“我想的是,钱庄商贾如此规模,还隶属秦公府,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此言出,饶是一向严肃的李邦华也不禁嘴角一抽。

这可真敢想……

“待平定天下乱势,肃清吏治,赋税改革完成,钱庄也好,还是本督扶持起来的这些商贾也好,皆改由户部与内廷直辖。”

突然传来的声音,亦是让刘起元几人一愣,若不是看见走来的李修,刘起元甚至都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

看着几人难以置信的模样,李修笑道:“不过,本督向来认为,专业人做专业事,外行管理内行,可不是一件好事。”

“刘大人有时间的话,就好好琢磨琢磨,该怎么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刘起元还有些不敢相信,孙传庭李邦华两人亦是明显有些难以置信。

甚至,这远比军队重新交给兵部管辖还要让人难以置信。

毕竟,军队,是秦公铸造,但,名义上,法理上,是大明军队,这是毋庸置疑。

但这座大明第一钱庄,这覆盖大明的商贾力量,可就跟大明没有什么法理隶属关系了。

这些,都是秦国公府的私产!

将私产奉献而出……

这……

刘起元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此……此言当真?”

李修与几人对视,嘴噙笑意:“本督从不虚言!”

刘起元没再多言,朝李修深深一拜:

“秦公高义!”

“无需如此。”

李修摆了摆手:“你我皆是为了大明,谈何高义不高义!”

“只要不负先帝重托,本督这一生,亦是足矣!”

李修语气无比淡然,亦是无比之坚定。

一次次岔路口,都选择了大明,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哪还有其他选择,唯有一步一步的走到最后。

闻此言,孙传庭几人亦是有些沉默,诚然,对权臣的忧虑,一直难以散去。

但事实一次次摆在面前,却是着实让人感慨。

至少在目前,看不到这位秦国公有丝毫的不轨之意。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慢慢的重合在一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世人若有秦公一星半点为国之心,如今天下,也不至于纷乱不休了!”

“人性本就是如此。”

李修摇了摇头,随即话锋一转:“今日之朝堂,本督该安排的,也已经安排好了。”

“接下来,就需要我等齐心协力,平定这乱世了!”

谷靨

此言出,李邦华几人亦是难掩忧虑,虽然早在那一次汇聚于此,确定决心后,几人就都对改革新政将要面对的乱局有所预料。

但,如今天下之波涛汹涌,还是着实让几人有种胆颤心惊之感。

若非眼前有这位秦国公顶着,他们甚至都不敢想象,这等局势,大明,如何存续!

“钱粮这边,秦公你这边已经做好了准备,想必应该无碍,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平定乱局……”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之间,便将如今局势走向彻底定下。

直至黄昏时分,孙传庭几人才离开了这秦公府。

而李修,则一人伫立在书房之中,注视着那一副大明乾坤图,脑海之中,却非对如今局势的思索,反倒是对朝政的考虑。

从一开始对朝臣的宽容,再到多次明里暗里的表态,形成默契,以及不知道多少次的试探乃至清洗,再至如今,以钱庄商贾再次表明态度,其目的亦很是简单,就是为了保持朝堂中枢的堪用及稳定。

而这种稳,并不是他坐镇京城的这种稳,毕竟,他在京城,乱的可能性,趋于无。

但显然,不管是现在,亦或者未来,他不可能时时刻刻皆坐镇京城,这大明山河,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他去亲自解决。

就好比如今天下大乱,已然非是一地一省可以解决,那他必然要暂离京城,率京城强军,平定乱局,再造乾坤,这也是早有谋划的事情。

故而,他要的,是他离开京城,朝政中枢,依旧稳若泰山的稳!

现如今京城锦衣卫缇骑四出,破家灭门,就是在完成这个目标的最后一步!

清除京城最后的不安定因素!

这一步完成,他的目光,就可以彻底看向如今这纷乱不休的大明天下!

思绪流转,李修之目光,亦是定格在了陕西汉中府。

曾经定下之策略,是先南后北,借江南之富庶,维护北方之稳定。

如今,随着靖虏卫之变,高举所谓的清君侧大旗,引得天下居心叵测之人接连响应。

毫无疑问,这支由卫所叛军,以及张献忠李自成组成的所谓清君侧义军,已然成了一面大旗。

就如明末之时天下义军遥尊的小明王一般。

各地叛军贼军纷纷投靠而来,俨然已经成了北地祸乱之根源!

这种情况下,先南后北的策略,无疑要改变一些。

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出头鸟,无疑是要在第一时间摁死!

事实上,如今之朝廷,还有数十万足以横扫天下的强军。

天下各个要害之地,还有李修早已布局的数十卫所强兵。

如今乱的,不过是那本就糜烂的各地卫所之兵而已。

而且,真正乱的,还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绝大部分卫所,还保持着正常状态,最多,也不过是观望而已。

而现如今,之所以闹出这般声势,只不过是因京城以及各地强军,皆未动,或者说,除了京城这数万大军,分布于各地的重兵,皆是在保持着对那些蠢蠢欲动之野心家的震慑。

就如陕西,数万强军,却无力镇压近在咫尺的叛军,究其原因,就是因要保持对各地卫所的震慑,以防兵变再度蔓延。

如此看来,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似乎还远未到真正的天下大乱。

在朝堂之上,李修也是如此剖析局势,从而安定群臣之心的。

但,统管天下兵马这么久,李修又岂会看不出,如今之天下大乱,随时都将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大乱!

江南,北方,辽东,草原……

如今之大明,就好比一支四线作战的军队,任何一环的失控,都将会导致全局的彻底崩盘。

而一旦崩盘,无疑将彻底刺激那些尚被震慑,以及那些尚在观望的居心叵测者,到那时候,那些人,无疑将会毫不犹豫置身于乱世之中。

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大乱,便会彻底降临到这神州大地。

到那时候,大明,要面对的,就是层出不穷的叛乱,所谓安定盛世,无疑将会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为今之计,就是以雷霆之势,镇压一方!震慑天下。

而要在保持局势的前提下镇压一方,各地维持局势的兵力,就绝不能擅动。

只有从京城调兵至地方,以强军镇压,再统辖各地强兵,破而后立,完成对局势的彻底掌控……

只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他这位秦国公,不出京城,显然是不可能的。

且不说人心隔肚皮,他放不放心,就论大局而言,他也不可能将破局的希望,假手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