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皇子归来

第636章皇子归来

新年将至。

皇帝朱以海返回东京,各地督抚、布按、分巡、知府等入京朝集。

赶在新年前,明军在张国维、王之仁、王相等指挥下,经过数月围攻,最终穴地爆破,轰开兖州城,鞑虏负顽抗死战,明军与之展开激烈巷战,付出数千伤亡代价下,全歼城中万余虏兵。

越国公王之仁下令杀光城中虏兵,不论满蒙汉旗兵还是绿营、团练,一个不留,斩杀两万人。

消息送达东京的时候,朱以海正在高兴的在吃团圆饭。

两位被掳往辽东的皇子终于在锦衣卫等不懈努力下找到,并成功的救回东京,长子弘甲,三子弘槻,崇祯十五年兖州城破后被掳,父子分别六年,两人也都长成半大少年,但回来后人却完全变了。

他们目光躲闪,不敢直视人,一有点大的声音动静,总是很慌乱,长的也都十分的瘦弱,朱以海带他们洗澡,衣服下,骨瘦如柴,没半点肉,而且还有许多鞭痕。

两兄弟很不幸,小小年纪被掳,一路跋涉往辽东,路上挨鞭子忍饥受冻,到了关外又被几经转卖。幸运的是,他们活下来了,而且一直都是在一起。

两人初见朱以海时目光陌生,他们似乎不认得父亲了。

朱以海叫他们,他们也很害怕,朱以海帮他们洗澡,一起吃饭,聊天,甚至一起睡觉,三天后,他们才似乎终于相信这个有些印象的人就是父亲,虽然与印象中很不一样了。

当初他们被掳走时,老大七岁,老三六岁,如今六年过去,老大十三,老三也十二岁了。

两个少年换上皇子蟒袍,往朱以海身边一站,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如假包换,这就是皇帝被掳的儿子,因为他们虽然瘦弱,可眉目脸面跟皇帝都非常相像。

两位皇子回来后,宫里又新添了两位皇子。

一位是小张嫔所生,一位是小黄嫔所生。

加上先前陈贵妃所生的五皇子,如今朱以海倒是一下子有了五个皇子。

不过有些让人不安的还是这五位皇子该如何安排。

长子朱弘甲虽和老三都是鲁王侧妃所生,但是朱以海曾把老大过继给了元妃名下,所以他被掳走时就是嫡长了,后来他袭爵鲁王,还因此追封老大为世子。

南京继位后,也是追封老大为太子。

现在老大却回来了。

五个皇子本来都是庶出,可老大毕竟曾过继给元配嫡妻张氏。

现在朝中有两个声音。

一些人认为弘甲曾经是正式过继给元妃的,元妃后来也追封元皇后,所以弘甲理应被封为太子。

而有些人则认为弘甲本是侧室所生,又被掳到关外六年,如今这样子并不适合立为太子,毕竟皇后也还年轻,之前生了位四公主,如今又有身孕,也快要生了,若生下皇子,自当是太子。

朱以海也知晓这些声音,不过他没去想这些事。

他现在基本上每天把两个少年带在身边,以弥补他们,更是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温暖,让他们能够早点安宁下来,毕竟此时宫中,他们熟悉的人已经不多了。

朱以海还特意让刘朝每天来陪他们,他是两兄弟难得还记得的鲁王府旧人了。

“六皇子赐名弘椮,七皇子赐名弘楷。”

“晋封六皇子母张嫔为贤妃,七皇子母黄妃为淑妃。”

“赐封大皇子弘甲为秦王,三皇子弘櫕为汉王,五皇子弘彬改封晋王,六皇子弘椮封唐王,七皇子弘楷封宋王。

各赐食邑万户,实封八百户,中原赐永业田八百亩,另台湾赐荒地万亩。”

“大赦天下,与国同庆!”

“文武百官、三军将士,皆加俸一月!”

当东京城里各种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皇帝终于在大年三十的除夕,颁旨诏告天下。

没有立弘甲为太子,但却改封为秦王,这本是五皇子爵位,如今赐封大皇子,五皇子改封晋王。

小张嫔和小黄嫔,也母以子贵,晋位为妃。

东京的蓬莱宫中,朱以海亲自给两位皇子授金印册书,皇帝身穿十二团龙衮服,给两位皇子赐九团龙服。

爷三都是明黄龙袍。

不过两位皇子身上是九团,皇帝是十二团,皇帝身上的龙是五爪龙,皇子们的是四爪,确切的说是蟒。

殿中。

紫金香炉里的香烟袅袅升起,在宫殿的梁柱间蕴绕。

两位皇子领衔受封,另三位太年少,由三名太监抱着受封。

他们面前摆放着雕刻着蟠螭的精美红漆檀木宝匣,翻开的盖子,向大家展示着里面含金九五铸靠的亲王之宝。

上面用篆文阳刻着秦王之宝、汉王之宝、晋王之宝、唐王之宝、宋王之宝。

每个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重十八斤。

礼部尚书余煌捧金册上前,拜位侍立。

礼部赞礼官赞唱。

宫乐起。

一曲宫乐结束。

承制官在殿内承跪御旨,高声赞称,“有制!”

赞礼官赞唱,“跪!”

两位亲王领头跪拜。

宣赞官宣制,赐封五王。

宣制完,赞礼官赞,“诸王,俯伏,兴!”

两王由正跪姿势转为俯身,叩拜,恢复正跪平身。

承制官捧制上前,向皇帝跪报,“奉,传制毕!”

朱以海微笑着点头。

赞礼官再赞,“诸王鞠躬,再拜,行礼。”

诸王再次上前,来到御座下拜礼。

“跪,受册宝!”

礼部尚书余煌亲自宣读亲王宝册,

“册曰:昔君天下者,禄及有德贵子必王此人事耳朵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尤简在帝心。长子弘甲,今命尔为秦王,分矛胙土,岂易事哉。朕起自疏藩临危济命挽狂澜于既倒,抚大厦于将倾,宗庙社稷倾危,艰难百端。

志在奉天地、享神祇。

亲提六师,伐虏救民。

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尔固其国者,当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享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于戏。

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读册比。

余煌将册书授予大礼使首辅建极殿大学士、总理处大臣临忻侯宋之辅。

宋之辅把笏插于腰间,躬身接册。

赞礼官喊,搢圭。

大宗令,南阳王朱聿键竖起代表祖宗家法的玉圭。

宋之辅将金册跪授秦王朱弘甲,捧册宝官同跑于侧,跪授金宝。

······

仪式庄重。

五王依次上前跪封受册宝,全部授完,诸王四拜,礼毕。

册封五皇子后,还再颁旨诏告天下,大赦天下,赏赐百官将士。

朱以海坐在上面,看着两大三小五位皇子,突然有股很安慰的感觉。

原本计划是要在正旦时宣布,但却还是提前了。

皇子十岁授封是比较合理的,当初封五皇子也是因为无子,所以生下来就封,也是安定人心。

而现在急着封,则是必须得给两位归来的皇子一个安排,否则现在朝中这种乱哄哄的声音继续下去,就容易形成对立纷争,不利安定团结。

既然封两位皇子,那干脆剩下的两个一起封了。

这次的分封还是相较突然,朱以海也并没有过多与大臣们商议。

到底是要分封立国,还是就恩养京师,其实也一直有不同声音。

大明以前近三百年的分封制度,无疑是失败的,虽然太祖初定分封的时候,设想是好的,可架不住后来建文削藩和朱棣靖难,彻底的破坏了这个制度初衷,所以后来的宗藩们虽还分封地方,却只是养猪了。

朱以海之前已经大刀阔斧的改革宗室,所以现在皇帝诸子如何封,也是个大问题。

有人认为应当再复太祖旧制,分封地方,带兵守边。

有人认为当效仿唐宋之制,把皇子皇孙们就养在京师,几代后再安排去陪都,再往后就可以不受限制,听便科举入伍或四业自由。

各朝旧例,也各有利弊。

关键还是看从什么角度来考虑。

如果是要实际分封建藩,也是有利有弊,如太祖那样,分封各地,拥有很强的兵马护卫,也不全是好事。

但如果是如宁王那样的塞王,其实又有好处,比如说云南的黔国公沐家一系,虽不是真正的封藩,但也算是事实上的封藩,他们在云南世代镇守,其实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

朱以海也考虑过,要把皇子将来封到边疆去,比如云南贵州广西甚至是河西辽东塞北台湾等地,尽量封在长城外、岭南等地,甚至是海外。

这样能对中央威胁最小,但条件太差的话,皇子们也未必愿意去好好经营,甚至可能经营不起来。

毕竟就算是此时代的外国殖民者,也多是些罪犯、破落户的冒险者们,哪个真正的贵族愿意跑海外去殖民。

不过如唐朝后来那样搞十王宅百孙院养在京城,也不行,既容易加剧京城政治复杂性,还容易被一锅端,不能为国出力。

好在皇子们还小,还有时间慢慢考虑。

仪式结束。

朱以海晚上宫宴后,特别叫来两位皇子在御书房聊天。

经过这些时间的相处,两人对朱以海倒是熟悉多了,跟他相处也没那么害怕拘束,整个人也变的大方不少,只是还是比较沉默,话不多。

“这六年你们在关外放牛牧马,捕鱼打猎,冰天雪地的实在太辛苦了,也没机会再读书学习。

父皇打算等年后时,会效仿唐代,设崇文馆和弘文馆二饱,你们到时可到弘文馆读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