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以为还是像昨天那样修剪整齐就好了,沈清却拿起柳条,手把手教他们编了起来。
在她灵巧的双手中,鲜嫩的柳条很快变成了各种小巧玲珑的形状,沈平和沈武抓耳挠腮地半天都学不明白,沈翠却学得很快,于是沈清叫沈平再去山坡采些鲜花回来,沈武留在家修剪枝条和整理,姐妹两个则负责编柳条。
沈清又教了他们一些话,等沈齐氏和沈魏氏挖了野菜回来,沈平他们就背着筐,带着沈魏氏出了门。
一路走着,沈魏氏时不时看向筐里的柳条编织品,一脸掩不住地好奇。
“这些样式倒是新鲜,能卖得出去吗?”
三个孩子信心满满,不约而同地说道:“能!肯定能!”
昨儿沈清不过教了他们几句话,柳条就卖得那么好,今儿这些东西做得这么好看,肯定能卖得更好!
待到了集市上,沈平果然看到许多小贩已经学了他们昨儿那些说词到处吆喝,甚至还有专门采了嫩柳条卖柳芽的,不禁暗暗佩服沈清的先见之明。
母子四人寻了个地方站下,沈平便按照沈清的嘱咐,对沈魏氏说道:“娘,你跟小武儿在这边卖,我和二丫头去那边卖,兴许能多卖点儿。”
沈魏氏想起沈齐氏的话,面露犹豫,正要开口拒绝,沈翠笑道:“娘,我瞧见那边有卖拆骨肉的,等我们卖了钱就买点儿回去吃。”
一说到好吃的,沈魏氏不由地咽了口唾沫,到嘴边的话就变了。
“那你们当心些,要是有卖酒的,记得打半斤回来!”看三个孩子望向自己的谴责目光,沈魏氏讪讪地笑了,“这不是你们爹这两天就要回来了,咱打点儿酒在家备着,给你们爹接风嘛!”
孩子们懒得拆穿她蹩脚的谎言,沈平和沈翠背着柳条筐去了集市另一头。
没过一会儿,集市两头就响起了孩子们清脆嘹亮的叫卖声。
“清明戴杨柳,来世有娘舅——”
“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沈平等人吆喝词儿新鲜,面前摆的物件儿更新鲜,尤其听到红颜变白首之类的话,集市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不由自主地围了过来。
沈平趁机拿了一个柳圈戴在头上,展示给大家看:“快来瞧瞧,早上刚摘下来的柳条,还沾着露珠呐!”
沈翠也拿了戴在头上,晃着头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她头上这个又与沈平的不同,不但是用柳条编成了环形,还编进去一些五颜六色的花朵,看起来格外好看。
年轻姑娘媳妇哪有不爱美的,看见这柳条编的花环纷纷心动不已。
“小妹子,你头上这柳环怎么卖?”
“三文钱一个。”沈翠又指了指沈平头上的柳环,“那种的两文钱一个。”
清明将至,路上戴柳的人越来越多,谁不想图个新鲜好看?三文钱一个的柳环虽然贵了点儿,却是人家编好的,先不提单买柳条还要一文钱一捆,就这精巧的手艺,鲜艳欲滴的春花,难道还不值三文钱?
戴了这样别致的柳环上街,肯定是街上最靓的姑娘!
一时间年轻姑娘媳妇们纷纷掏钱,单买了柳花环自然还不够,还要给家里人买成捆的柳条,编好的柳环,买得多了还要讨价还价一番,沈平和沈翠面前很快就挤满了人。
有媳妇带着的小孩子看着热闹,也嚷嚷着要戴,沈平却摇摇头,笑着说道:“少不戴柳,女不回家,小孩子是不能戴柳环的哦。”
眼看那孩子扁起嘴就要哇哇大哭,沈平适时从筐里拿出一个柳球递给他。
“小弟弟别哭,这个给你玩。”
那柳球不过是用柳条缠绕而成,圆圆小小的,上面绿叶青翠,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沈平又摘了片柳叶,放在口中吹得滴溜溜作响,笑着问道:“哥哥还可以教你吹柳笛,好不好?”
那孩子眼泪还没等掉下来,就被沈平逗得破涕为笑。
这边柳笛声清脆响亮,又有玲珑精巧的柳球做耍,集市上的孩子们很快就被吸引而来。
那柳笛不过摘片柳叶就能吹,花不了什么钱,柳球也是两文钱一个,舍不得多花钱的,买一捆柳条回家缠几下就能做成柳球逗孩子玩,哪怕是不想买柳条的人,为着这好看的柳花环,还有这逗孩子玩的柳笛柳球,亦或被自家孩子磨得无奈,也要买上几样儿,一时间大家纷纷解囊。
兄妹两个收钱收得不亦乐乎,很快柳筐里的各种柳环柳球越来越少,沈翠连夜做的布袋里头装的铜板却越来越多。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各种柳条制品便售卖一空,沈平取了一半的铜钱贴身藏好,另一半铜钱则拿去交给沈魏氏。
沈魏氏接过沉甸甸的布袋,再看到他们空荡荡的柳筐,不由得目瞪口呆。
“就这些东西,卖了这么多钱?”
沈翠紧紧咬着嘴唇,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了实话,沈平则一脸镇定地点点头:“娘,这些钱你先带回家去,我带着二丫头把剩下的这些卖了。”
沈武只会吆喝,却没有沈平那么伶俐有眼色,沈魏氏就算戴上柳花环,也远远不如沈翠的模特效果好,因此两人还剩下一半左右没卖完。
沈魏氏满脑子都是这小半袋沉甸甸的铜板,连喝酒的事都忘了,生怕一不小心这袋子钱被人抢了去,闻言立刻点头,抱着钱袋子就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沈齐氏惦记着沈平等人的柳条卖得如何,在院子里一边摘野菜一边心神不宁的,沈清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跟沈敬德一左一右晒着太阳说闲话。
沈魏氏弯着腰没头没脑地冲了进来,倒把他们三个吓了一跳。
“你怎么回来了?”沈齐氏往她身后看看,老脸顿时一沉,“他们几个呢?”
这个儿媳向来不靠谱,难不成把孩子们丢在外头,自己跑回来了?
沈魏氏气喘吁吁地,像是揣了个烫手山芋,慌忙把布袋塞给了沈齐氏。
“娘,这些都是……都是卖柳条赚的……”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些也是!”
布包里是她和沈武卖的钱,加上沈平给的,两个袋子鼓鼓囊囊的,能清楚地听到铜板哗啦啦的响声。
沈齐氏愣了一愣,随即快速地把两个钱袋子抓在手里,转身进了屋。
大杂院里人来人往的,他家连个门板都没有,这么多钱可不能被人家看去了。
沈魏氏一屁股坐在沈齐氏方才坐的小木凳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沈清问道:“娘,他们还没卖完吗,怎么没一起回来?”
“还剩了一点儿没卖完。”沈魏氏不愿承认自己卖柳条还不如几个孩子,含糊说道,“我怕钱太多了引人注意,就先带回来交给你奶奶。”
沈齐氏好一会儿都没出屋,沈敬德放心不下,拄着木棍进了屋,沈清也顺势跟了进去。
没想到一进屋,却看见沈齐氏坐在一堆铜钱面前,正在默默地抹眼泪。
“万山他娘,这是怎么了?”
沈齐氏性子刚强,极少有掉眼泪的时候,沈敬德见她哭了便着急了。
沈齐氏抬头看看他和沈清,勉强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
“想着孩子们这么小就这么懂事,就没忍住。”沈齐氏指着那些铜钱,含泪笑道,“这些足有三百四十五文呐,够你吃半个月药的了。”
沈敬德没想到她是喜极而泣,不由得又是好笑又是心酸。
“你可盼我点儿好吧,我好不容易才断了药,巴不得这辈子都不吃这劳什子了!”
沈敬德的话逗得沈齐氏和沈清都笑了起来,沈齐氏数出三百个铜板,小心包起来收在炕柜里,余下的又分成两堆。
“清丫头,这二十五个铜板你拿去给你娘,叫她下午晌就去把门板赎回来,剩下的给你和大平他们零花。”
沈齐氏说到做到,既然答应了要留一部分跟沈清,便分了出来。
沈清却不接,说道:“大平他们还没回来呢,估计还能卖一些,奶奶,这些您留着吧。”
沈齐氏见她懂事体贴,忍不住眼眶微湿。
“是我们没本事,倒要让你们几个孩子操心家用……”
沈敬德劝道:“孩子懂事是好事,你该高兴才是。”
沈齐氏收起眼泪,点点头说道:“对,咱们都该高兴才是,我去买两块豆腐,给家里添个菜!”
可怜沈家太穷,吃块豆腐都算是改善伙食了。
等沈平等人回来,午饭已经摆上了桌。
泛着金黄色的二合面馍馍,油滋啦炒野菜,野韭菜炒豆腐,还有一大锅野菜鸡蛋汤。
三个孩子早就饥肠辘辘,看见这么多好吃的都高兴极了。
沈平掏出一个布包交给沈齐氏,说道:“奶奶,这是一百文,您收好。”
沈齐氏听他嗓子都哑了,不由得十分心疼。
“好,奶奶收着,你吃过饭就去歇着吧。”
沈平他们也实在是累了,点点头便去吃饭了。
沈魏氏饱饱吃了一顿饭,揣着钱出门去赎门板了。
沈翠听着屋里沈齐氏一会儿翻箱倒柜,一会儿哗啦啦地数钱,只觉得心痒难耐,却又不敢进屋,洗过碗便拿了扫帚扫院子。
沈清也没进屋,搬了凳子继续晒太阳。
中午的太阳阳气最盛,多晒晒太阳,对她这身体的恢复有好处。
沈翠时不时探头看看屋里,见沈齐氏没出来,便小声问道:“姐,你说奶奶能分咱们多少?”
作者有话要说:【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