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齐平出关(五千字大章求订阅)

阿大领命而去,宫女服侍景帝更换了衣袍后,乘坐车辇,出了皇宫,朝净觉寺去。

净觉寺。

两个多月过去,这座寺庙的扩建仍在继续,大兴土木是以年计的,不过,寺庙主体,已修葺完毕。

主殿内,象征“佛”的佛像重镀金身,净觉寺外,车马不绝,与主清静的道院不同,京都达官显贵,近日频往来礼佛上香。

人来人往,颇为热闹,至于后院,香客无法踏足,是禅宗修士居住所在。

“住持。”当空寂迈步行走于寺中,迎面僧人皆驻足行礼。

“恩。”空寂颔首,步子不停。

这位南国金光寺住持,现已接任净觉寺住持,类似典藏长老的角色。

僧衣飘动,他踩着洁净无尘的石板路,穿过青砖黑瓦的佛寺,来到主殿中。

便见,那巨大的佛像下,披着红色袈裟,青色头皮,少年模样的六祖盘膝打坐,一动不动。

身前,胖如弥勒,笑眯眯的止戈和尚、身形干瘦,面庞红润的悬壶僧人,以及披着玄色僧袍的水月菩萨,已经到来。

六祖睁开双眼,目光澄澈道:“开始吧。”

“是。”几人颔首,开始汇报禅宗各部事务,大体,无非是传教的事。

讲经大会被齐平破坏,禅宗寄托希望的盛世弄巧成拙,着实令扩张脚步停滞了好一阵。

起码,在京都范围内,传教受到了极大阻力。

故而,禅宗转换策略,暂时放弃京都,转而在凉国各大州府着力,以修行法门,以及武力,恩威并施,收拢了一批江湖门派。

而后,又派遣布道僧人,前往各大州府宣扬佛法,筹建佛寺,初步计划,是在各州首府建庙。

走地方包围京都路线……

这时候,随着空寂等人诉说,六祖微微颦眉:

“太慢。”

他指的是,传教速度缓慢。

空寂花白的眉毛抖动了下,甩锅道:

“若非那齐平捣乱,本不止于此。”

提前齐平,其余几人表情都有变化,讲经大会后,这个名字在禅宗内,几乎成了个“禁忌”,没人乐意提。

好在,朝廷宣战后,齐平驾鹤北上,离开了京都,大家也眼不见心为静了。

至于水月菩萨,道门尝试来接触过,但水月避而不见,双方默契地只当改换门庭不存在。

“另外,官府对建立佛寺也不积极。”空寂再次甩锅:

“只推说,如今战争开启,建立佛寺劳民伤财。”

止戈和尚摸了下光头,嘀咕说:

“景帝这是在打压咱们呢。”

水月菩萨冷笑:“他当然清楚,哪一个更要倚重。”

这时候,突然外头有僧人来报,说皇帝前来,欲面见禅祖。

众人一愣,目露异色,六祖微笑道:“请。”

不多时,景帝面带笑容走入主殿,双方略作寒暄,陈景道出来意,竟是想请禅宗派强者赶赴西北,参与对蛮族之战。

“朕执掌凉国不过半年,立足未稳,蛮族虎伺,唯有当机立断,主动出击,方为正道。”景帝慷慨陈词,

“禅宗救苦救难,深入人心,想来禅祖亦不忍见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少年僧人微笑颔首:“陛下所言极是。”

景帝故作惊喜:“六祖同意了?”

六祖点头:“我禅宗自会派弟子前往应援,陛下放心就是。”

景帝满意离开。

等人走了,憋了半天的空寂皱眉:

“这陈景未免太过得寸进尺,索求无度,禅祖您何必应他。”

六祖微笑道:“你们以为,他此来是借兵?”

“莫非不是?”

六祖感慨道:“是,也不是。”

止戈和尚摸了摸大光头,小小的眼睛里,是大大的困惑:“禅祖直说便是。”

六祖微笑解释:

“我等与凉国休戚与共是其一,佛普度众生是其二,至于其三么……悬壶,此番,便由你带一支僧兵,前往西北。”

悬壶僧人愣了下,略一思忖,明白过来,双手合十:

“遵禅祖法旨。”

六祖微笑颔首,身影消失不见,等人走了,止戈僧人挠头:

“到底什么意思?”

水月菩萨露出看白痴的眼神:

“愈是战争,愈是民众流离失所,伤病遍地,悬壶僧人前往救治,才最易收获信仰,这场战争,既是国战,又何尝不是禅宗传播信仰的良机?只要救下足够多的人,何愁禅宗信徒不多?”

战争,素来是信仰传播最好的土壤之一。

止戈和尚恍然大悟,嘀咕说:

“那陈景不会算计好了吧。”

……

寺外。

景帝缓缓走出,阿大疑惑道:“陛下,那帮和尚这就答应了?”

景帝没了笑容,疲倦的目光中,带着精明:

“若要取之,必先予之,齐平坏了讲经大会,如今看来,也未必是坏事,禅祖要传教,不会放过战争这个良机,不过……也不会出全力就是,也好,若是派的僧兵多了,朕还但心,他们放任生灵涂炭。”

阿大听不大懂,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说:

“接下来去道院?”

“恩。”景帝坐上马车。

只不过,他对于道院是否会伸出援手,期望不大……

这群道士没有传播教义的需求,若家国岌岌可危,如昔年一般,倒也会出手。

但如今局面,想要道门出力,主动参战,期望不大。

果然,景帝入了道院后,没能见到首座,只与典藏长老谈了谈,后者答应派出一些弟子,但显然是应付了事。

至于书院,无需前往,因为早在宣战后,朝廷便一纸调令,将大先生等人调去了临城坐镇。

没有五境坐镇,加之书院学子奉行“修行安天下”,反而是对参战最积极的。

走出道院大门后,阿大问道:“陛下,要回宫吗?”

景帝“恩”了一声,然后突然想起什么,问道:

“永生教……最近如何?”

对于这个不老林更名的教派,陈景起初有在关注,但近来太忙,加上姜槐自夜宴那一晚后,受伤闭关,格外低调,便也很久没有在意了。

阿大闻言犹豫了下,还是说道:

“这帮人,风评不是很好。”

“哦?”

阿大说:

“永生教一直在收编京都底层的各大帮派,起初也还好,收的人不多,且帮派这东西,听话一些,也会少些乱子……

但近两月,永生教信徒多了许多,且跋扈嚣张,欺男霸女,不加掩饰,底下衙门想要处置,却绕不开永生教……所以……”

景帝皱眉:“怎么没人与朕说。”

阿大说道:“毕竟也只是小事。”

景帝沉默,他知道,之所以没人禀告,很大程度是因为,朝堂上官员都知道,永生教的背后是他……

不老林作为政变的功臣,自带光环,陈景杀人又多,只是些泼皮作乱,这等“小事”,当然没人愿触皇帝眉头。

或者说,有这个胆气的御史,也早被丢进诏狱了……

“传朕旨意,传唤姜槐入宫。”景帝板着脸道。

对于这帮江湖势力,他从未打算真的留下,只是此前不好正大光明处理,怕寒了那些支持他登基的人的心。

只好容忍。

如今,半年过去,他已掌控了朝廷,觉得是时候解决掉这个隐患了,恩,也许将这帮人丢去战场,是个法子。

姜槐这个顶级神隐,藏在京都,总令他有些不安,而且,姜槐这半年来,低调的未免太过分。

“是。”登时,有侍卫离开,去传口谕。

景帝乘坐车辇,在大群护卫簇拥下,返回了皇城,只是过了城门后,景帝心血来潮,说道:

“去东宫。”

因忙于政事,他这段日子极少与家人见面,尤其是那个唤作“陈允”的“私生子”,更是见的极少。

只是将其丢给“王妃”,安排其住进了东宫。

按理说,应该立为新太子,只是因为女太子的存在,朝中一些勋贵宿老,始终不同意立储。

算是最后的坚持了。

景帝倒也没在这件事上坚持己见,反正也不急,总得给皇室宗亲些面子。

什么事要做绝,什么事不要,他很清楚。

故而,那私生子虽早已开始,接受储君的教育,但名义上,却还不是继承人。

这时候,正是上课的时辰,景帝抵达詹事府后,挥手命人莫要声张,他悄悄带着几个人,走去了学堂。

然而,刚走进院子,便听到稚嫩的喝骂声,还有摔打东西的声音,间杂哀嚎。

“发生何事?!”

景帝变色,几步上前,一脚踹开房门。

登时,只见学堂内,一名穿着蟒袍的,六七岁的男孩,一脸戾气地握着从侍卫腰间抢来的刀,抽打一名老儒。

其余大儒,以及年轻力壮的仆从护着,那被打的老讲读,儒衫破损,后背上沁出团团殷红血迹,哀嚎不止。

门踹开时,那男孩还要行凶,只是下意识朝门口看了眼,等看清来人,大惊失色,眼中闪过慌乱,佩刀“当啷”丢在地上:

“父……父皇……”

“参见陛下。”其余人行礼。

景帝面色漆黑,目蕴怒色,指了一人:

“说,发生何事?!如实道来!”

那名仆从慌张解释,大意是,方才讲课时,老讲读考校“陈允”昨日布置功课,陈允答不出,更恶语相向。

老讲读气极,便用戒尺来打,结果陈允大怒,喊着“杀人了”,吸引侍卫进来,而后,便发生了眼前这一幕。

景帝气得浑身发抖,先是看了眼那名失血大儒,命人带去太医院医治,旋即走到陈允身前,冷冷道:

“谁教你如此……跋扈?!”

男孩慌了,垂头不语,旁边一名亲随忙道:

“陛下息怒,殿下年幼,那老儒又太苛责,故而……”

景帝瞥了他一眼,说:“带出去,砍了。”

“是。”身后有侍卫上前,将惊恐跌倒,不住哀求的亲随拖去院中,阿大“锵”一声抽出佩刀,当头斩下。

“啊!”

哀嚎戛然而止,一蓬滚烫的鲜血喷出,溅在屋舍旁,那一丛翠竹上,青碧色的竹叶被染红,成了黑色。

陈允面无血色,眼底只有惊恐。

景帝平静道:“带他回去,禁足十日。”

“太子”侍卫忙拉着陈允离开,景帝则迈步走出院子,坐在车厢内等待,不多时,阿大返回。

景帝靠着车厢,闭着双眼假寐:“如何?”

阿大说:

“殿下自入东宫后,性子便愈发……骄狂,在皇后跟前还好,但私下里……无人敢管,蓉妃也不行,许是以往在民间惯了,入皇宫后,难以适应,又被奸仆鼓动……”

普通人,一朝成名尚且得意忘形,目中无人,何况从民间孩童,一跃成为帝国储君。

又是这般年纪……正是极易受影响的时候。

景帝叹息一声,说: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若宋太师还在……”

他没时间教,只有宋九龄有威望,敢打“太子”,可是……宋九龄被他亲手贬入诏狱。

如今,早远走幽州。

他突然,生出一丝丝后悔来。

……

幽州城。

临近九月,气候转冷,地处北境的大城里,草木已显出萧条迹象。

又一日朝会结束,群臣散去,女太子叫住威武大公爵:

“国公请留步。”

老国公疑惑:“殿下有事?”

二人随有亲缘,但为树威严,以及避险,大多时候,皆守君臣之礼。

说来,如今北凉朝廷,一众大臣里,其实不少都知道太子是女儿身,可大家却都默契地装不知道。

就很有趣。

若是没有政变,永和帝想要立女太子,阻力可想而知,可眼下的情况,大臣们没有选择,反而坦然接受了。

半年来,出落的越发清瘦苗条的太子咬了下嘴唇,问:“武康伯还没消息么?”

老国公摇头,叹息道:

“尚无消息,不过殿下安心,大凡修行者历练,一年半载都是寻常事,这才不到三月,武康伯恐仍在苦修。”

太子点了点头,只是仍旧忧虑。

不大安心。

自知姬静离开后,妖国果然未曾进犯,景帝又无暇他顾,北境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发育期。

整个幽州兵马愈发强壮,可那股悬在众人头顶的危机,始终没有散去。

“妖国那两名使者如何了?”太子想了想,问道。

老国公说道:“两位使者安稳的很……”

他至今都有些好奇,齐平当日究竟如何逼退了知姬静,本来他还想着,妖国可能会来试探。

但并没有,妖国好似当真忌惮着什么。

……

与此同时,雪原深处,天地昏暗,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远处黑色山峦是这纯白世界,近乎唯一的点缀。

一处洞穴里,燃着篝火,一群修士三三两两,围坐在火旁。

交谈着。

角落里,坐着一名清瘦老道,长发用木簪扎成太极道髻,腰间悬着一柄桃木剑,以及一个鼓鼓的,四四方方,绣着八卦图的袋子。

正是“雷老”。

当初押镖,遭遇风暴后,齐平出手救人后离开,王掌柜劫后余生,也给吓破了胆,干脆利落地选择原路返回。

恩,其实也不完全如此,主要是风雪退散后,他们发现山洞外堆积了好多雪鬼尸体。

这让商队大喜过望,要知道,这些怪物的皮毛,骨血,都有价值,与其冒着生命危险卖货,不如捡尸回去。

他们也的确这样干的,可等将人送回幽州城外,雷老却未入城,而是与包括根娃在内的镖师告别。

选择了踏入雪原苦修。

“我只说一句,唯有直面恐惧,舍弃生死,方有晋级之机,好自为之。”

齐平临别时的这句话,久久回荡,令这名本已放弃了修行路的道人重新找回了初心。

其实雷老从未甘心过,只是旧伤在身,心知无望突破,才甘心堕落为镖头。

如今重塑道心,怀着死在此处的心境,杀入雪原,这两月来经历无数场搏命厮杀。

他并未死去,反而神魂与肉体不断融合,愈发有圆融统一的势头。

到后来,更毅然来了雪神庙,想要寻找机缘。

以他洗髓巅峰修为,顺利抵达,却意外得知,雪神庙被风暴封锁,已持续两月余。

这令他大为吃惊。

而附近修士,竟不减反增,敢入雪原的,本就是一群悍不畏死的苦修士,反正在哪都是修行。

干脆留下,都想知道,雪神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故而,人群越聚越多,竟意外的热闹。

“……我等干嘛要挤在这小洞穴里,我看那边有个大山洞,怎么没人去?”篝火旁,一名新来不久的修士问。

旁边,一名老修士哂笑:

“你若想去,自去试试呗,只怕你白白送命。”

“哦?前辈何解?”

“你有所不知,那山洞里可不得了,有一位蛮族神隐战巫,在此已等了两月余,不曾离去,你敢触霉头?”

众人大惊,纷纷问起情况:

“神隐修士?那没道理也被挡在外头吧,难道四境修士也不敢入风暴?”

那人一脸神秘,说:

“这就不知道了,这也是很多人留下的原因,若非雪神庙真出了大事,那神隐强者,岂会枯等这般久?”

一人叹道:

“我倒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好友入了雪神庙,被困在其中。”

闻言,周围人目露同情:

“难了,虽说修士身上都会带些吃食,修为精深后,也可忍耐饥渴,可这么久过去,恐也到了极限,若再持续一月,只怕里头的修士都饿死了。”

雷老听着众人议论,心有戚戚然,同时,心中还有个疑惑:

他来这里许多日,并未听说有人见过齐公子。

是没来,还是……

“希望不是被困在里头了。”雷老默默祈祷。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一夜过去,翌日天明,当晨光照进洞穴,修士们陆续惊醒,然后感觉哪里不对劲。

好像,一直响彻天地的呼啸声,消失了。

雷老疑惑起身,走到洞穴口,朝远处望去,继而浑身一震,失声惊呼:

“风雪……停了!”

什么?!

众修士大惊,纷纷走出,果然望见,那封锁了两个多月的风雪,正徐徐散去,显出内里,雪神庙遗迹的真容。

而这时候,遗迹中,更有一些被困修士,踉跄走出。

……

我吃臭鸭蛋……这章为接下来一个转折剧情做铺垫,希

望不要太突兀吧……另外,明天主角要开干了,嘎嘎嘎……